世界十大大學排行榜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3
2022-11-08
校友會排名靠譜嗎 大學排行榜哪個靠譜
網絡上所謂的‘排行榜’僅是一家之言,根本談不上什么權威性,唯一比較權威的就是“第x輪學科評估”,這是按學科進行評估的,沒有具體到某個專業,但是學科優秀的下屬專業也不會太差。
《2011中國大學研究報告》中有一套看似科學的評價體系,但是這套體系卻經不起半點推敲。
首先,課題組雖然公開了評價指標體系,但沒有說明數據來源和采集方法。這次排行既不是學校報選而來,中國校友會網也不是教育主管部門,所以注定了它無法直接獲取真實可信的數據,最多就是間接的通過學校官網,或者別的途徑來獲取學校不全面的數據。
以公辦高校評價指標為例,課題組是根本無法獲得九個三級指標中的學科水平、重大科研成果、科學創新基地、國家聲譽、社會聲譽這幾項的原始、全面、權威的數據。這就注定了任何人無法以課題組提供的評價指標來檢驗數據。
而民辦大學評價指標中社會聲譽一項的數據采集,竟然是依靠搜索引擎來檢索每個學校的新聞數量。這里記者不禁要問課題組:一個學校的社會聲譽難道就是單純依靠新聞報道的數量?或者負面新聞較多的學校也能依靠新聞報道的多少來取勝?
由此可見,在這套外表科學的評價體系下實則是漏洞百出,千瘡百孔。
其次,《報告》由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廈門大學馮用軍博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王凌峰博士和中國校友會網劉明等共同執筆編寫完成,這幾人中蔡言厚、馮用軍、王凌峰所任職的大學分別在排行榜中名列第14、20、267位。這種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行為能保證排行榜的公正客觀嗎?
一個以全國為頭銜的榜單,本應該是經過嚴謹的科學計算而得出排名的,但中國校友會卻在數據采集不科學的情況下不負責任的發布榜單。現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的朱清時曾說過:“這些所謂的‘排行榜’僅是一家之言,根本談不上什么權威性。”
在百度搜索高校排名,一般會看到校友會排名,教育部并沒有給高校排名,這個校友會排名是根據什么?又是從哪里來?社會在發展,高校也在發展,一成不變的校友會排名早已不靠譜了,不要再被它誤導了!如果僅僅根據校友會排名來報志愿,這個學校的優勢學科和弱勢學科不能清晰了解,等到懷著滿懷憧憬的心情走進大學校園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所在的學校和想象中的一點也不一樣,自己學的專業也不是學校的優勢學科,空留遺憾。
百度搜索“第四輪學科評估”,你將會看到不同專業在每個學校評估結果。
為什么這個評估結果更靠譜呢?理由如下啦!
學科評估是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學位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簡稱學科目錄),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水平的評估。學科評估是學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開展的非行政性、服務性評估項目,2002年首次開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輪。第四輪學科評估于2016年4月啟動,按照“自愿申請、免費參評”原則,采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體系在前三輪的基礎上進行諸多創新;評估數據以“公共數據和單位填報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評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9檔公布: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根據“雙一流”以及這個等級來選擇高校,一定比根據校友會排名來選擇靠譜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