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蘭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qū) (東蘭縣十大景點圖片)
本文目錄一覽:
- 1、東蘭縣旅游景點大全
- 2、東蘭人大部分都是什么樣的人
- 3、廣西河池有什么名勝古跡
- 4、東蘭縣是哪個市
- 5、東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 6、東蘭天下第一灣不要門票到哪個位置
東蘭縣旅游景點大全
東蘭縣旅游景點:紅河水第一灣、列巖、魁星樓。
紅水河第一灣
位于河池市東蘭縣板文村。紅水河在流經板文村境內的一個地方拐了一個大彎,形成一個“U”字型的大峽谷,即為紅水河第一灣。其河道狹窄,兩岸高山聳立,直插云天,與水面落差數(shù)百米,峽谷間云霧繚繞,是尋奇、覽勝、探幽難得的景觀。門票免費。
列巖
列巖,位于河池市東蘭縣895縣道。巖是個天然石洞,洞口寬64米,洞高43米,縱深137米,洞內寬敞明亮,干燥平坦,可容納數(shù)千人。自駕游交通路線:河池東蘭縣-曲江路-五峰路-323國道-357國道-汕昆高速公路-214省道-列寧巖。全長31.1公里,34分鐘。
魁星樓
魁星樓,位于河池市東蘭縣武篆鎮(zhèn)中和村。東蘭魁星樓,即紅七軍前敵委員會舊址,現(xiàn)為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魁星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主宰文章興衰的神,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東蘭人大部分都是什么樣的人
東蘭人大部分都是不分貴賤,以誠相待,能幫就幫,樂于助人的人。
東蘭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四季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嶺南地區(qū)避暑勝地。全縣森林覆蓋率73%,空氣中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高達2-5萬個,是城鎮(zhèn)的一千倍。?旅游景點有:拉甲山景區(qū)、小象山、駝峰山、月亮山、江平田園。
東蘭縣介紹:
位置境域,東蘭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西北部,地處東經107°5′—107°43′,北緯24°13′—24°51′之間。東傍河池市,西鄰鳳山縣,南接巴馬、都安縣,北連天峨、南丹縣。距自治區(qū)首府南寧308公里。縣境南北長68公里,東西寬65公里,總面積241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東蘭縣境地處云貴高原的南部邊緣,桂西北部山區(qū),地勢北高南低,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河流順著地勢從東北、西南匯入紅水河。境內侵蝕低山、溶蝕谷、溶蝕洼地相間,構成了東北部侵蝕低山、中山地區(qū),中南部溶蝕谷地區(qū),西南峰叢洼地區(qū)。
縣境地貌按其基本形態(tài)和成因大致分為構造剝蝕中低山陡坡、巖溶化中低山、巖溶山溝谷型、峰叢谷地型巖溶地貌5種類型。
氣候,東蘭縣位于中、南亞熱帶之間的季風氣候區(qū)。總的氣候特征是夏長冬短,雨熱同季,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局部災害天氣頻繁,光、溫、水的地域差異明顯,四季分明。
廣西河池有什么名勝古跡
1.會仙山風景區(qū)
位于宜州市白龍公園內。景區(qū)有會仙山、白龍洞、百子巖、雪花洞、百丈深井巖、煉丹巖、白云庵、翼王點將臺、烈士陵園、江北石林、山谷祠等景點。
明崇禎十一年(1638)徐霞客入境旅游考察,踏勘白龍洞、龍隱洞等37處山洞與江河,歷時30天,對境內景觀贊美不絕。登會仙山(北山)雪花洞俯瞰城區(qū)時,寫下“俯瞰旁矚,心目俱動。忽幽風度隙,蘭氣襲人,奚啻兩翅欲飛,更覺通體換骨矣。”會仙山風景區(qū)1984年被辟為白龍公園。
2.盤陽河
巴馬壽鄉(xiāng)的母親河、長壽河。盤陽河發(fā)源于廣西鳳山縣境內,全長145公里,在巴馬境內流程有82公里,在82公里的流程中就有四段是伏于地下的暗河。
盤陽河水四進四出于地下溶洞,水清見底,色如綠玉,如布、如絲、如縷、如風輕漾,順勢而下,全流域無任何污染,于是就形成了盤陽河一河多洞,洞洞清幽,沉沉浮浮,忽隱忽現(xiàn),悠然神秘的特點。
春、夏、秋三季兩岸鳳尾竹的娑婆風姿和沿岸盈盈綠意,整條河流可以悠然秀麗喻之。當您走進盤陽河谷,您便能切身體會到壽鄉(xiāng)神奇大自然中那風秀、谷幽、氣香、水甘的山水特色。在盤陽河谷,您如有幸識得這一帶村民自然天成的裸浴風情,您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壽鄉(xiāng)盤陽河的神秘與嫵媚。
盤陽河畔的裸浴,其實是反樸歸真的一種古風,也是幾千年來這里人們長壽的秘訣。盤陽河水清澈見底,因四進四出地下溶洞而被礦化,于是水中含有十分豐富的礦物質,河水一般恒溫于十七八度左右,不冷不熱。
3.百弄風景名勝區(qū)大化紅水河——七百弄風景名勝區(qū)
位于珠江流域的紅水河中游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境內,距離南寧市138公里,構成“南寧—大化—巴馬—百色”旅游線的樞紐景區(qū)。
該景區(qū)享有“桂西風景新珠”美譽,是世界上喀斯特高峰叢深洼地發(fā)育最典型的地區(qū),具有世界自然遺產等級,方圓1300多平方公里,是集國內外罕見的喀斯特地貌與現(xiàn)代大型水電工程景觀、民族風情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qū)。
專家評論七百弄是大自然賜與人類寶貴遺產,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該景區(qū)既是科研、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學考察、探險攀崖、采風寫生、民族風情旅游的好去處。
1996年4月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同年7月,以山奇、水秀、湖曠、洞秘、峽險、洼幽、壩雄和瑤壯民族風情獨特等八大特色榮獲全國首屆風景名勝區(qū)展覽獎,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國家建設部考察后將該景區(qū)向國務院申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4.東蘭紅色旅游區(qū)
東蘭紅色旅游區(qū)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廣西東蘭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qū),是廣西農民運動的發(fā)祥地、右江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是鄧小平、張云逸、韋拔群領導右江革命斗爭、舉行百色起義的策源地。
東蘭縣境內有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列寧巖、紅七軍前敵委舊址魁星樓、東蘭革命烈士陵園、韋拔群故居、韋拔群紀念館等革命舊址、遺址近50處。目前,東蘭縣所有紅色景點全部免費開放,成為“沒有圍墻的革命博物館”。
5.巴馬水晶宮
位于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那社鄉(xiāng)發(fā)現(xiàn)一個神奇美麗的巖洞,洞中到處可見奇形怪狀、潔白清亮、閃閃發(fā)光的鐘乳石,時任該鄉(xiāng)-韋明革給該巖洞命名為“水晶宮”。
距鄉(xiāng)政府3.5公里,交通方便。當?shù)卮迕裾f,發(fā)現(xiàn)該洞的那一天,一村民由于勞累在該巖洞外睡覺,醒來發(fā)現(xiàn)身旁的小石洞有涼風從洞里吹出,猜測可能是洞中有洞。該村民及同伙鑿開小洞后,發(fā)現(xiàn)里面有一個很大的巖洞,洞里的鐘乳石全部是水晶狀的,形態(tài)各異,琳瑯滿目,令人流連忘返。
獲此消息后,時任該鄉(xiāng)-韋明革一邊組織鄉(xiāng)、村干部堅持一天24小時輪守洞口,嚴防洞里的鐘乳石被-,一邊請來攝影師攝制“水晶宮”專題片用于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努力,水晶宮的消息在中央、區(qū)、市、縣各級報刊、電視等媒體均做了報道。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會仙山風景區(qū)
百度百科-盤陽河
百度百科-紅水河七百弄風景區(qū)
百度百科-巴馬水晶宮
百度百科-東蘭縣
東蘭縣是哪個市
東蘭,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位于廣西西北部,東經107° 5′—107° 43′之間,北緯24° 13′—24° 51′之間,總面積2415平方公里,位于云貴高原南緣,紅水河中游。東蘭地處中亞熱帶與南亞熱帶之間的季風氣候區(qū)。截至2018年,東蘭下轄6鎮(zhèn)8鄉(xiāng),縣政府設在東蘭鎮(zhèn)。
宋崇寧五年(1106年),納圖還朝,蘭州、溫州劃歸清遠府管轄。元朝時,蘭州改名為東蘭州,隸屬清苑南丹溪洞軍民綏靖部,現(xiàn)在楊瀾由國家統(tǒng)治。2002年6月,河池區(qū)改為地級河池市,隸屬東蘭。
東蘭景點
1.列寧石
列寧巖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西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它位于廣西河池市東蘭五篆鎮(zhèn)巴學村拉甲山腰間。東蘭巴馬瑤族自治縣三級公路穿景區(qū)而過。距東蘭縣城34公里。又名“北地巖”。
2.壯鄉(xiāng)英雄文化公園
壯鄉(xiāng)英雄文化園是紀念魏國慶同志誕辰100周年的核心工程。該項目位于衛(wèi)國慶將軍的故鄉(xiāng)東蘭縣石三鎮(zhèn)農營村,占地11.7公頃。主要建設項目有:壯鄉(xiāng)將軍紀念館、紅色旅游廣場、魏國慶故居修復工程、農營村容村貌改造工程、農營小學遷建工程等。
東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良風洞風景區(qū) 位于東蘭縣城馬鞍山腳,景區(qū)由良風洞,石云洞、天然石門、石壁崖刻、百年古榕、馬鞍山營盤等多處極佳景點構成。
良風洞 位于馬鞍山腳的古榕樹下,洞口寬約10米,洞深20多米;洞內有許多曲折小洞可穿通馬鞍山后,洞內有清泉常流,三伏盛夏,洞里涼風習習,故名"良風洞"。1934年間,陸川蕭道龍曾于洞邊石壁鐫刻"良風洞"三字,該洞歷來為東蘭山城百姓盛夏納涼爽消遣去處。
石云洞(又稱小月宮) 位于馬鞍山腰,山腳至洞口修有石階60多級;洞深20多米,寬10多米;洞頂乳石垂吊,形狀千姿百態(tài),有如天上云朵,有如春筍倒立,栩栩如生。洞內尚有天然神臺,臥態(tài)石龍等,每到春秋季節(jié),洞內霧氣升騰,景致獨好。抗日戰(zhàn)爭時期,該洞曾是抗日軍隊秘密通信指揮電臺設置地。1978年曾是電影"拔哥的故事"拍攝景點之一。
天然石門 位于良風洞與石云洞之間的三角地,門高1.8米,天然雕鑿,可供人穿入,門項端古人曾鐫刻"石門"二字。
石壁崖刻 位于良風洞景區(qū)內之石壁上,多處有古代文人墨客刻下"霸陵西照"、"萬家生佛"、"霸陵小橋流水人家"等贊美東蘭山城景色詩句。
百年古榕 位于育風洞口之半山腰上,古榕盤根錯節(jié),枝葉繁茂,郁郁蔥蔥,樹蔭覆蓋數(shù)米,景色迷人。
馬鞍山營盤 位于馬鞍山頂,石砌墻垣,為清順治時綠營兵營地之一。自山腰修有石梯要通營盤嶺。登至山頂營秀,可飽覽東蘭山城全景。
坡豪湖泊群 紅水河從東蘭境內穿越而過,全程115公里。長樂鎮(zhèn)南面5公里的坡豪村,巖灘電站建成后,由于水位上漲,原低洼地帶變成片片湖區(qū),在果園與農田間形成大小湖泊十余處,大者數(shù)千畝,小的百余畝,相挨相連,高山、河流、湖泊、果園、農田和村落交相輝映,天造地設;身臨其竟,心曠神怡,是休閑度假的理想勝地。
江平田園風光 出拉甲山谷,便是江平村,這里田園似景,青山起伏,曲水瑩瑩,翠竹掩隱的村落中,房舍儼然,炊煙繚繞,東平河在田園中蜿蜒欲醉的鄉(xiāng)村田園風光畫卷,是游人登山、野炊、山村話桑麻、田園風光寫生、攝影創(chuàng)作的好去處。
紅水河風光 紅水河從東蘭境內外內穿越而過,全程115公里。河道蜿延曲折,河岸百里翠竹蔥蔥;兩岸奇峰異谷,層戀疊嶂;"皇帝巖"、"忘憂谷"、"虎蹲鷹"、"龍鳳穴"、"狩獵山"、"蘇仙巖"、"望夫嶺"、"寡婦島""斷天崖"、自然天成,栩栩如生,千姿百態(tài),景色十分迷人;長樂至坡豪段十余公里,由于巖灘水庫封閘蓄水,地下河水位上升,小湖泊星羅棋布,湖光、山色、梯田、農舍,一派水鄉(xiāng)田園風光;紅水河流經板文峽谷呈"υ"字形大拐彎,奇?zhèn)延^,堪稱紅水河第一彎。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東蘭紅河蓋陽朔"的美稱。河畔壯村瑤寨依山傍水,星羅棋布;燦爛的民俗銅鼓文化蘊藏其中,鏗鏘的鼓聲,神奇的音韻,使您領略到壯家瑤民優(yōu)美感人的"螞拐歌圩"、"舂榔棍舞"、"銅鼓舞"、"猴鼓舞"等民俗風情。
拉甲山景區(qū) 位于東蘭武篆鎮(zhèn)西面5公里處。是沿東平河延綿幾公里長的山系,這里群峰雄秀奇幽,山險洞奇,有號稱粵西第一洞天的"列寧巖",有形象活脫的天門山、月亮山、小象山、觀音山、駱駝山、內廊湖等,并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東平河是一條伏流河,由"東里三潭"匯流而成,繞拉甲山腳而過,時而蜿蜒平靜,時而潛入山中,歡快地向南奔流,最后匯入壽鄉(xiāng)盤陽河。
文物古跡
益壽橋 益壽橋,位于東蘭縣縣城馬鞍山南麓,跨九曲河,為三拱結構石橋。長38.7米,高8.5米,寬4.6米;兩端為石級,橋面兩旁以石條作欄,系明代萬歷六年(1578年),東蘭州土司韋應龍為其母金氏六十壽辰募款所建,故名"益壽橋"。據考證該橋是廣西境內建筑年代較早的兩座石橋之一(另一座在貴港市)。
舊州古隧道 位于武篆鎮(zhèn)上圩村舊州屯到拉舊山地下,為明洪武年間韋氏土司開鑿。隧道工程極大,長約2里,寬4.5尺,或2.3尺不等,設燈盞于其上,燃燈以便行走。其分歧隧道有四、五處,建筑大都相同。轉折之所,皆設門闔辟。初入其中,往往迷途。舊州古隧道 位于武篆鎮(zhèn)上圩村舊州屯到拉舊山地下,為明洪武年間韋氏土司開鑿。隧道工程極大,長約2里,寬4.5尺,或2.3尺不等,設燈盞于其上,燃燈以便行走。其分歧隧道有四、五處,建筑大都相同。轉折之所,皆設門闔辟。初入其中,往往迷途。
銀海洲 位于武篆鎮(zhèn)那烈村,距縣城36公里,是座海拔747.3米,頂寬3萬平方米的在土山。明代東蘭州土司韋虎臣曾設跑馬道、演武廳于此。現(xiàn)陳跡尚存。1922年重陽節(jié)韋拔群召集東蘭、鳳山、百色等地進步青年百余人在此舉行同盟,提出"打倒軍閥、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現(xiàn)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里三潭 位于距東蘭縣城35公里的武篆鎮(zhèn)韋拔群烈士故居東里村,由仁潭、后皇潭和小龍?zhí)督M成。仁潭座落在一片田疇中間偏東方位,潭面約5000--6000平方米,夏秋水濁,冬春水清。相傳五百多年前,地陷洼成潭。皇潭靠西面山麓,寬闊約3000多平方米,潭水從大山溶洞噴涌而出,浪高波急,景色非凡,常為游人興嘆。小龍?zhí)毒佑诖灞保肼栋腚[,水色湛藍,晶瑩如鏡,魚蝦頗多,村民常劃筏入內釣魚作樂。1924年4月,韋拔群從廣州第三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回來后,即在潭里挑燈辦公,編寫和印制農講所各種學習資料和革命傳單,當時人們稱之為"秘密印刷所",是東蘭縣重點文保護單位。
東蘭天下第一灣不要門票到哪個位置
紅水河第一灣位于東蘭縣三石鎮(zhèn)板文村,觀景平臺建設在海拔702米的一座小山峰上,觀景樓銅鼓高度21.5米,銅鼓最大直徑為21.5米,玻璃棧道直徑為35.5米,游客可以站在700多米高的玻璃棧道上,猶如置身半空,可以一覽“紅水河第一灣”全景。紅水河在流經板文村境內的一個地方拐了一個大彎,形成一個“U”的大峽谷,即為紅水河第一灣。
基本上進入景區(qū)都是需要門票,只有個別時期的時候部分景點是免費進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