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莫力達瓦旗旅游景點)
本文目錄一覽:
“莫旗”地區的詳細資料急需!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區三個少數民族自治旗之一,是全國唯一的達斡爾族自治旗。 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最東部、大興安嶺東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長203.2公里,東西長125公里,北與鄂倫春自治旗接壤,西、南與阿榮旗、黑龍江省甘南縣為鄰,東與黑龍江省訥河市、嫩江縣隔江相望。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轄10個鄉鎮、7個辦事處、220個行政村,總人口33萬人。全旗有17個民族,主體民族是達斡爾族,有人口30,497人,占總人口的9%。 莫旗地域廣闊,資源豐富。有耕地669萬畝,草場330萬畝,林地342萬畝,大小河流56條,地表水資源總量為144.53億立方米,約占全區的40%,水能蘊藏量達66.6萬千瓦。莫旗年產大豆15億斤以上,以縣為單位大豆產量居全國之首。達斡爾族勤勞、智慧,在漫長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了優秀的民族文化,在歌舞、體育運動、服飾、飲食等方面獨具民族風情。莫旗人文景觀獨具特色,旅游資源豐富,有風情獨特的中國達斡爾民族園、達斡爾民族博物館、神韻獨具的雷擊石、歷史悠久的金界壕、風景秀麗的莫力達瓦山。素有“大豆之鄉”、“曲棍球之鄉”、“歌舞之鄉”的美譽。 2001年全國重點水利樞紐工程——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在莫旗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78億元,設計總裝機容量2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6.14億度,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發電、航運、環保等綜合效益,工程于2006年7月蓄水發電。水庫蓄滿水后會形成5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是極佳的旅游避暑勝地。 2002年和2003年莫旗連續被中國縣域經濟評價中心評為西部進步最快、最具競爭力的縣市之一,是各界人士投資興業的最佳之地。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下簡稱莫旗),商、周、春秋、戰國時期,屬豸歲貊族系生活地區,秦、漢、三國時期為夫余人屬地,南北朝時期是北魏所屬烏洛候人居住地,隋、唐代屬室韋,遼代屬上京道、東京道,金代屬上京路,元代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代先屬福余衛,后歸奴兒干都司轄。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設布特哈總管衙門,管理該地區事務。光緒三十二年(1906),以嫩江為界分設東、西布特哈,本旗為西布特哈。民國四年(1915),西布特哈地區籌建布西設治局,總管公署與設治局并存,由總管兼理政務。民國十四年(1925),將布西設治局址與總管公署遷至尼爾基街。1932年成立偽滿洲國傀儡政權,改布西設治局為莫力達瓦旗。 1946年1月解放,成立布西旗,歸嫩江省二行署管轄。同年3月又改稱莫力達瓦旗,劃歸納文慕仁盟管轄。1949年4月,將巴彥旗并入莫力達瓦旗。1958年8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立了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實現了民族區域自治,歸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管轄。1969年4月,劃歸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領導。1979年7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歸呼倫貝爾市管轄至今。
滿意請采納
阿榮旗的景點
1,王杰紀念館
王杰紀念館坐落在金鄉縣城北華堌村(今王杰村)東面,坐北朝南,東距北(京)珠(海)公路500米左右。1968年,為紀念英雄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王杰而修建。紀念館周圍紅墻環繞,占地面積3015平方米。
2,王杰廣場
王杰廣場、展覽館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阿榮旗政府所在地那吉鎮,是一處進行愛國教育的基地。
3,抗聯英雄園
抗聯英雄園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那吉鎮建設社區東部,2005年9月,中共阿榮旗委、旗人民政府為紀念抗聯英雄,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原東山烈士陵園修建抗聯英雄園。
4,東光朝鮮民族村
新發朝鮮民族鄉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下轄的一個鎮。新發朝鮮族鄉位于阿榮旗東南部旗直所在地那吉鎮周圍,南以金界壕為界與黑龍江省甘南縣興隆鄉相鄰。
5,查巴奇鄂溫克族鄉吊橋旅游度假村
查巴奇鄂溫克民族鄉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下轄的一個鎮。位于大興安嶺東麓,西部與扎蘭屯市隔河相望,東部與扎格敦山嶺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為鄰,北部和鄂倫春旗相連,西北部與牙克石市接壤,南以金界壕為界與黑龍江省甘南縣毗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阿榮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杰紀念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杰廣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抗聯英雄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新發朝鮮民族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查巴奇鄂溫克民族鄉
莫旗 是什么地方,在哪里?
莫旗(全稱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下轄自治旗,位于呼倫貝爾市最東部、大興安嶺東麓中段、嫩江西岸。
全境南北長203.2公里,東西長125公里,北與鄂倫春自治旗接壤,西、南與阿榮旗、黑龍江省甘南縣為鄰,東與黑龍江省訥河市、嫩江縣隔江相望。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
莫旗地域廣闊,資源豐富。有耕地669萬畝,草場330萬畝,林地342萬畝,大小河流56條,地表水資源總量為144.53億立方米,約占全區的40%,水能蘊藏量達66.6萬千瓦。
莫旗人文景觀獨具特色,旅游資源豐富,有風情獨特的中國達斡爾民族園、達斡爾民族博物館、歷史悠久的金界壕、風景秀麗的莫力達瓦山。素有“大豆之鄉”、“曲棍球之鄉”、“歌舞之鄉”的美譽。
擴展資料
截至2019年,莫旗下轄10個鎮、3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尼爾基鎮、紅彥鎮、寶山鎮、哈達陽鎮、阿爾拉鎮、漢古爾河鎮、西瓦爾圖鎮、騰克鎮、塔溫敖寶鎮、巴彥鄂溫克民族鄉、庫如奇鄉、杜拉爾鄂溫克民族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尼爾基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南部,嫩江右岸,諾敏河左岸,大興安嶺東麓丘陵與松嫩平原交匯地帶。地處北緯48°19′25″~48°37′12″、東經124°12′11″~124°32′0″之間。
2、寶山鎮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管轄,位于莫旗西部,是莫旗農業大鎮。距尼爾基鎮34公里,東與阿爾拉鎮、西瓦爾圖鎮隔諾敏河相望;南與黑龍江省甘南縣查哈陽鎮以格尼河為界;西臨阿榮旗;北抵杜拉爾鄂溫克民族鄉。
3、騰克鎮隸屬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位于自治旗北偏東55公里,坐落在嫩江流域的西岸,是一個以達斡爾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鄉鎮。
參考資料來源: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人民政府-莫旗概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全國唯一的達斡爾族自治旗,看看這里的風土人情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位于呼倫貝爾市最東部、大興安嶺東麓中段、嫩江西岸,旗政府駐尼爾基鎮。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國唯一的達斡爾族自治旗。該旗為淺山區,有山丘、丘陵、平原三大地貌,最高峰是瓦西格奇山,海拔638.3米;有大小河流56條,水資源占內蒙古的40%。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自然環境十分優美,春夏之季山青水秀、草綠花艷,一派生機;秋冬之時冰封河湖、雪飄原野,盡顯北國風光。
莫力達瓦,達斡爾語,意為“騎馬才能翻越的山”。莫力達瓦山位于自治旗北部庫如奇鄉境內,雄踞于激流洶涌的諾敏河左岸,海拔455米。此山山勢險峻,山腳下驚濤拍岸,極為壯觀,已開辟為 旅游 區。達斡爾族又有打虎兒、達胡爾、達虎里、達呼爾等譯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根據本民族意愿,統一定名為達斡爾(意為開拓者)。
達斡爾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自己獨特的傳統和習俗。要更多的了解他們,達斡爾民族博物館和中國達斡爾民族園無疑是首選之處。
達斡爾族博物館。國家AA級 旅游 景區,位于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納文東大街。是一座展示達斡爾族生產、生活、文化藝術及其發展 歷史 的專題型博物館。該館總面積3800平方米,分民俗廳和成就廳兩大部分。其中,民俗廳分為 歷史 經濟與民俗風情兩個分廳,主要內容包括 歷史 、經濟、村落家園、飲食服飾、文化藝術、民間工藝、民族 體育 、敖包祭祀、婚喪嫁娶、宗教信仰等13個部分。博物館造型獨特,館藏各種實物和圖片兩仟余件,全面系統、圖文并茂的介紹了達斡爾族的過去和現在。
中國達斡爾民族園。國家AAA級 旅游 景區,位于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北9千米處的群山地帶,占地面積2.18平方千米,具有舉行節日慶典、民族祭粑、文體 娛樂 、民俗生態 旅游 、傳統教育、休閑度假等多種功能,是莫力達瓦最具代表性的 旅游 景點。景區主要景觀建筑有圓形休閑廣場、民族圖騰圓柱、 歷史 文化墻、無名英雄紀念碑、雅克薩古城、布特哈八旗敖包、達斡爾族古院落、民族英雄雕像群和薩滿文化博物館等。游玩此園不僅能領略達斡爾族的風情,還可品償特色的 美食 。
達斡爾族據說是契丹族的后裔,有自己的語言,原文字已丟失,現使用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與蒙古族雜居的達斡爾族,大部份通曉蒙古族語。現在達斡爾族基本上通曉漢語并會書寫漢文。達斡爾族能征善戰, 歷史 上為抗俄抗日做出過杰出貢獻。達斡爾族同其他阿爾泰語系各民族一樣,主要信奉薩滿教,也有信奉喇嘛教、道教和天主教以及關帝神、娘娘神等神靈的。
達斡爾族的傳統住房多以松木或樺木棟梁為房架,土坯或土垡為墻,里外抹幾道黃泥,頂苫房草,以二間房最為普遍,也有三間、五間的。達斡爾族居住以西屋為貴,講究住屋與廚房分離布局的習尚。如果是兩間房,則以西屋為居室,以東屋為廚房;如果是三間房,通常以中間屋為廚房,東西兩間住人。居室內南西北三面盤有相連的火炕,俗稱“彎字炕”。居室內以南炕為上,多由長輩居住,兒子、兒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東屋,西炕則專供客人起居。
達斡爾族的服飾,在清代及清代以前以皮衣為主,清末以后,傳統狩獵經濟日漸萎縮,布匹、綢緞、棉毛制品逐漸取代了皮服。傳統服飾上,男子服裝十分講究,冬天的皮袍要用立冬至春節前后的獸皮或牲畜皮制作,春秋兩季的皮袍則采用春、夏或秋初的狍皮制作。婦女穿長袍,不束腰帶,不穿短衣,顏色以藍為主。
悠久的漁獵生活,造就了達斡爾族獨具特色的民間 體育 。主要的活動項目有鷹獵、摔跤、頸力比賽、貝闊等。貝闊又名“波列”、“波依闊”,是一種與曲棍球很相似的 體育 活動。1982年,以達斡爾族球員為主力隊員的中國曲棍球隊,在巴基斯坦舉行的第一屆亞洲杯曲棍球比賽中奪得第三名,在國際曲壇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紅旗,為中國爭得了榮譽。1989年,國家體委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命名為“曲棍球之鄉”。
達斡爾族的民間習俗很多,感興趣想深入了解就來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吧。該旗還有四方山生態園 旅游 區、龍巖山景區、博榮植物園、金代邊壕、關帝廟和將軍墓等 旅游 景區景點。
莫旗是哪個省的?歸哪兒管?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簡稱莫旗)是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下轄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區三個少數民族自治旗之一,是全國唯一的達斡爾族自治旗,轄11鎮、4個鄉(包含兩個民族鄉),總人口34萬人。全旗有17個民族,主體民族是達斡爾族。
莫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最東部、大興安嶺東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長203.2公里,東西長125公里,北與鄂倫春自治旗接壤,西、南與阿榮旗、黑龍江省甘南縣為鄰,東與黑龍江省訥河市、嫩江縣隔江相望。面積約1.1萬平方公里。
旅游景點: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境內有莫力達瓦山、四方山、博榮植物園、達斡爾民族園等旅游景點;金代邊壕、關帝廟、正黃旗敖寶等遺址;清代將軍墓等古跡。
達斡爾民族博物館:
達斡爾民族博物館于一九九八年八月八日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落成,總面積3800平方米,民俗廳面積800平方米,成就廳519平方米。
民俗廳分為歷史經濟與民俗風情兩個分廳,其內容分為歷史、經濟、村落家園、飲食服飾、文化藝術、民間工藝、民族體育等敖包祭把、婚喪嫁娶、宗教信仰等13部分內容;成就廳設在二、三樓環型廳。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