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乾縣必游景區)
本文目錄一覽:
乾縣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乾陵
推薦理由: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的合葬陵,埋葬著李治和武則天
2、懿德太子墓
3、永泰公主墓
推薦理由:唐中宗李顯的第七個女兒的陵墓,雖然規模比乾陵小,但是文物較多,可以進入墓室參觀
4、乾陵博物館
5、乾陵黃土民俗村
6、乾陵第一村
7、章懷太子墓
8、盤州云海樂原滑雪場
9、無字碑
還有187條相關問答,更多乾縣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乾縣旅游景點大全介紹 關于乾縣旅游的景點介紹
1、咸陽乾陵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乾陵是陜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陜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巖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環其東,漠水繞其西,乾陵玄宮即位于北峰之上。梁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
2、乾縣興國寺
興國寺,亦稱北寺,位于乾縣城內西北方向步家巷(乾縣黨校西)。南北長300米,東西寬70米。現有正殿五間,偏殿三間,樓房十四間,是乾縣佛教協會所在地。興國寺始建于隋末唐初,選址于梁山之南,漠水之東,位于秦梁山宮遺址的東北方
3、乾縣化度寺
化度寺亦名“化都寺”,位于陜西省乾縣陽洪鎮好畤村西北側,北依梁山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和昭陵唐王李世民墓)及福銀高速2公里;東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30公里;西距乾縣縣城工業園區腹地,法門寺30公里;南鄰312國道,新城大街,乾化大道而過。
4、乾縣彌陀寺
乾縣彌陀寺彌陀寺位於陜西省乾縣陽洪鎮內。該寺建於1987年。現任主持果宣法師,于2005年12月1日彌陀寺正式掛牌為宗教文化旅游區,每年農歷三月廿八日至農歷四月初八這里都舉行大型佛事活動,并有秦腔戲劇助興。
5、乾縣鐵佛寺
鐵佛寺位于陜西省乾縣陽峪鎮境內。鐵佛寺歷史悠久,據《乾徽遺稿》載,縣城北鐵佛寺古鎮境內清涼山于漢代建清涼寺;隋末由著名隋唐佛學大師惠遠惠貞對其擴建,故而聞名隋唐。明萬歷年間,有了空、了常、了喜、了澈四位和尚住持之,大興象教,緇徒云集,今有畫像在焉,不著作姓氏,衣帶當風,栩栩如生,佛像金色,生氣遠出。
6、乾陵地宮
乾陵地宮乾陵,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是唐高宗李治和其皇后,也就是后來的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有陪葬墓17座。在乾陵,對人們吸引力最大的莫過于掩藏于茸茸青草和灌木林之下的地下宮殿了。
乾縣有什么旅游景點
導語:乾縣位于陜西省關中平原中段北側,渭北高原南緣。乾陵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妻皇帝合葬墓,是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下面是我為你準備的乾縣有什么旅游景點,一起來看看吧!
1、咸陽乾陵博物館 AAAA
咸陽乾陵博物館級旅游景區門票價格:71元乾陵位于西安西85公里的乾縣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以山為陵,海拔1049米,呈圓錐形,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陵園面積240萬平方米,當年建有宮殿樓閣378間,歷經戰亂被毀,僅存石刻碑碣,氣勢猶存,現計有六梭柱華表一對,翼馬和鴕鳥各-對,石馬五對,將軍石人十對,“無字碑”和《述圣記碑》各一通,并有當時曾參加高宗葬禮的國內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者石刻像六十一尊(頭像巳毀)和石獅等,石刻藝術精諶,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乾陵周圍這有十七座陪葬墓,已發掘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出土文物極多,壁畫藝術高超,建有博物館,乾陵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乾陵地宮
乾陵地宮乾陵,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是唐高宗李治和其皇后,也就是后來的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有陪葬墓17座。在乾陵,對人們吸引力最大的莫過于掩藏于茸茸青草和灌木林之下的地下宮殿了。那么地宮的.形狀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這至今還是一個令人神往的謎。這里我們只根據有關資料作一些符合情理的推斷,以引發讀者豐富的遐想。 乾陵,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是唐高宗李治和其皇后,也就是后來的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有陪葬墓17座。在乾陵,對人們吸引力最大的莫過于掩藏于茸茸青草和灌木林之下的地下宮殿了。那么地宮的形狀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這至今還是一個令人神往的謎。這里我們只根據有關資料作一些符合情理的推斷,以引發讀者豐富的遐想。一是從有關史料得知,乾陵是仿唐長安城修建成的。
3、乾縣興國寺
興國寺,亦稱北寺,位于乾縣城內西北方向步家巷(乾縣黨校西)。南北長300米,東西寬70米。現有正殿五間,偏殿三間,樓房十四間,是乾縣佛教協會所在地。興國寺始建于隋末唐初,選址于梁山之南,漠水之東,位于秦梁山宮遺址的東北方。是一塊依山傍水,林木茂盛的風水寶地,也是清靜優雅,景色宜人的佛國凈土。寺院當時占地100多畝,規模宏大,建筑雄偉,雕梁畫棟,寶塔玲瓏。僧眾濟濟,香火鼎盛,信徒眾多,遠近聞名。 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設立奉天縣以祀乾陵。北寺位于縣城外西北方,與縣城相呼應。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擴建奉天城,筑子城周五里,羅城周十里,北寺被包容在羅城內的西北方。后來的北寺街即因北寺而得名,故爾當地人說:“先有北寺,后有奉天。”唐德宗為避朱泚之亂,于建中四年(783)駐蹕奉天,曾多次親臨北寺頂禮膜拜,祈求佛祖佑護,早日平叛,使大唐國祚綿延,北寺僧人亦竭盡忠誠,擁護皇帝,出謀劃策,助唐軍守城。
乾縣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乾縣好玩的地方有
咸陽乾陵 AAAA
乾陵是陜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陜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巖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環其東,漠水繞其西,乾陵玄宮即位于北峰之上。梁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乳峰”。歷史沿革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武則天任命吏部尚書韋待價負責乾陵的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后乾陵工程繼續進行。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5月,中宗李顯下令將武則-入。此前一年,唐中宗還赦免了在武則天統治時期因為政治問題而被破孩致死的皇族,并且將他們重新厚葬,其中包括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潤、章懷太子李賢三人。除此之外,神龍二年(706年),還加建了許王李素節、澤王李上金、義陽公主李下玉等陪葬墓。《唐會要》記載,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乾陵修葺時曾造屋378間。唐朝末年發生黃巢之亂,黃巢動用40萬大軍打算盜掘乾陵,但挖出一條40余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罷,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五代時,后梁崇州節度使溫韜組織軍隊發掘所有唐朝皇陵,“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詳細]
2、乾縣興國寺
興國寺,亦稱北寺,位于乾縣城內西北方向步家巷(乾縣黨校西)。南北長300米,東西寬70米。現有正殿五間,偏殿三間,樓房十四間,是乾縣佛教協會所在地。興國寺始建于隋末唐初,選址于梁山之南,漠水之東,位于秦梁山宮遺址的東北方。是一塊依山傍水,林木茂盛的風水寶地,也是清靜優雅,景色宜人的佛國凈土。寺院當時占地100多畝,規模宏大,建筑雄偉,雕梁畫棟,寶塔玲瓏。僧眾濟濟,香火鼎盛,信徒眾多,遠近聞名。 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設立奉天縣以祀乾陵。北寺位于縣城外西北方,與縣城相呼應。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擴建奉天城,筑子城周五里,羅城周十里,北寺被包容在羅城內的西北方。后來的北寺街即因北寺而得名,故爾當地人說:“先有北寺,后有奉天。”唐德宗為避朱泚之亂,于建中四年(783)駐蹕奉天,曾多次親臨北寺頂禮膜拜,祈求佛祖佑護,早日平叛,使大唐國祚綿延,北寺僧人亦竭盡忠誠,擁護皇帝,出謀劃策,助唐軍守城。朱泚之亂平定,唐祚中興,唐德宗升奉天為赤縣,封北寺為興國寺,使其受到國寺的禮遇。就連寺院內德宗皇帝飲用過的一口甜水井,亦被寺為“御井”。當時,興國寺規模之宏,地位之崇,禮遇之高,賞賜之豐,僧眾之多,香……[詳細]
3、乾縣化度寺
化度寺亦名“化都寺”,位于陜西省乾縣陽洪鎮好畤村西北側,北依梁山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和昭陵唐王李世民墓)及福銀高速2公里;東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30公里;西距乾縣縣城工業園區腹地,法門寺30公里;南鄰312國道,新城大街,乾化大道而過。乾縣在黃帝時稱好畤,為祭天之所,夏朝時為雍州之域,商時為岐州之地,春秋戰國時屬秦。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始置好畤縣。秦始皇統一六國,建都咸陽,好畤屬京腹地,北魏時改好畤為莫西縣,隋改為上宜縣,唐又置好畤,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唐高宗取葬縣為北之梁山,謂“乾陵”,遂更名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昭宗乾寧二年(公元895年)以奉天縣置乾州。爾后屢有更改,到民國2年(1913年)改乾州為乾縣。化度寺始建于漢明帝公元前69年,公元531年隋文帝時,三階教創始人信行禪師曾為該寺住持,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化度寺僧人邕禪師圓寂,傳承法系唐韻歐陽詢書《化度寺古僧邕師舍利塔銘》記載為三論宗,該寺興盛于唐、宋、元、明、清、中華民國幾個朝代,歷史上高僧輩出。現寺內主要有圓通寶殿等大型仿清古建筑,另供奉有晚唐所雕刻的毗盧石佛雕像。另有佛藏五部。唐朝皇帝……[詳細]
4、乾縣彌陀寺
乾縣彌陀寺彌陀寺位於陜西省乾縣陽洪鎮內。該寺建於1987年。現任主持果宣法師,于2005年12月1日彌陀寺正式掛牌為宗教文化旅游區,每年農歷三月廿八日至農歷四月初八這里都舉行大型佛事活動,并有秦腔戲劇助興。寺院內“大雄寶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大殿前是“韋陀殿”;后面是具有藏地氣息的“密宗殿”;左側是“觀音殿”;右側是“地藏殿”。兩座鐘鼓樓巧妙地建在“密宗殿”兩邊。整個寺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優雅。 彌陀寺位於陜西省乾縣陽洪鎮內。該寺建於1987年。現任主持果宣法師,于2005年12月1日彌陀寺正式掛牌為宗教文化旅游區,每年農歷三月廿八日至農歷四月初八這里都舉行大型佛事活動,并有秦腔戲劇助興。寺院內“大雄寶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大殿前是“韋陀殿”;后面是具有藏地氣息的“密宗殿”;左側是“觀音殿”;右側是“地藏殿”。兩座鐘鼓樓巧妙地建在“密宗殿”兩邊。整個寺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優雅。走出寺外,藏地風格八吉祥塔:聚蓮塔;菩提塔;吉祥塔;神變塔;神降塔;和解塔;尊勝塔;涅槃塔依次佇立于坡邊,吉祥塔盡頭“孔雀明王殿”正在籌建中。沿著小路而上,郁郁蔥蔥的楊樹林中露天大佛對視于福銀高速……[詳細]
5、乾縣鐵佛寺
鐵佛寺位于陜西省乾縣陽峪鎮境內。鐵佛寺歷史悠久,據《乾徽遺稿》載,縣城北鐵佛寺古鎮境內清涼山于漢代建清涼寺;隋末由著名隋唐佛學大師惠遠惠貞對其擴建,故而聞名隋唐。明萬歷年間,有了空、了常、了喜、了澈四位和尚住持之,大興象教,緇徒云集,今有畫像在焉,不著作姓氏,衣帶當風,栩栩如生,佛像金色,生氣遠出。明萬歷年間,寺院毀于火災,僅余兩米二高鐵佛鑄像一尊,眾僧移請鐵佛下山,并于清涼山東南麓構地供奉,其地即古絲綢路驛站之遺址也,因鐵佛像而更名為鐵佛寺。之后,來于此地的遷徙和逃荒者陸續依寺結茅而住,使鐵佛寺發展為人數眾多的自然村。民國年間,拆寺興學,大部分殿宇被毀,解放后僅存的一座大殿也在宗教改革時期被毀, 后來,聞名于當地的鐵佛鑄像也未能幸免。僅余三尊佛像和三十軸水陸布繒,以歷史文物名義收藏于縣文化館和乾陵博物館內。l985年五臺山正文老法師卓錫于此,主持鐵佛寺務。1986年文法師率領全國各地居士善信四十余人朝拜佛教名山。遂結下善緣。爾后四方信眾,尤其是四川、山西二省居士,共同發心助緣,在原有三間破窯洞的墓礎上,歷時五年,耗資六十多萬元,重修復鐵佛寺。如今鐵佛寺占地十余畝,有山門、鐘鼓樓、天王……[詳細]
6、梁山宮遺址
梁山宮遺址?梁山宮遺址,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咸陽城西北50公里處乾縣縣城西郊鱉蓋至漠谷河東崖一帶。秦代建筑遺址。1992年11月發現。遺址面積約60萬平方米。梁山宮是秦始皇的行宮,興廢年代待考。發現有大型夯土基址、板瓦、筒瓦和空心磚等大量建筑材料,其中有數塊“梁宮”瓦當。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咸陽城西北50公里處乾縣縣城西郊鱉蓋至漠谷河東崖一帶。秦代建筑遺址。1992年11月發現。遺址面積約60萬平方米。梁山宮是秦始皇的行宮,興廢年代待考。發現有大型夯土基址、板瓦、筒瓦和空心磚等大量建筑材料,其中有數塊“梁宮”瓦當。梁山宮遺址位于乾縣縣城以北9.5公里處的瓦子崗上,地處吳店鄉與梁山鄉交界處,為一和緩的龜背形臺地。秦文化遺存。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1000米。遺址南部現存一高大的夯土臺基,東西底邊長37.5米,南北底邊長25米,高5,臺下有大面積的夯土層。曾先后出土龍紋空心磚和龍鳳紋空心磚4件,色彩絢麗的卵石十數立方米。現存遺址留有大量散水石、整修地面的專用礪石,秦筒瓦、板瓦塊等。瓦外施有繩紋和抹光帶,內施渦點紋。還發現有素面半瓦當、云紋瓦當和葵紋瓦當。梁山宮……[詳細]
7、乾陵地宮
乾陵地宮乾陵,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是唐高宗李治和其皇后,也就是后來的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有陪葬墓17座。在乾陵,對人們吸引力最大的莫過于掩藏于茸茸青草和灌木林之下的地下宮殿了。那么地宮的形狀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這至今還是一個令人神往的謎。這里我們只根據有關資料作一些符合情理的推斷,以引發讀者豐富的遐想。乾陵,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是唐高宗李治和其皇后,也就是后來的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有陪葬墓17座。在乾陵,對人們吸引力最大的莫過于掩藏于茸茸青草和灌木林之下的地下宮殿了。那么地宮的形狀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這至今還是一個令人神往的謎。這里我們只根據有關資料作一些符合情理的推斷,以引發讀者豐富的遐想。一是從有關史料得知,乾陵是仿唐長安城修建成的。由此推想,乾陵的地下宮殿也應和唐代皇城里的宮殿有許多相近之處,我們根據古籍中對唐宮的有關描寫,也不難猜度出乾陵地宮的大致模樣。二是《五代史》中有一段溫韜盜昭陵的記載,云:地宮內“宮室宏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朝書畫,鐘(繇)王(羲之)筆跡,紙墨如新”。昭陵是高宗之父太宗李世民之墓,父……[詳細]
8、懿德太子墓博物館
懿德太子墓博物館懿德太子墓博物館位于唐乾陵陵園內東南方,是距乾陵最近的一座土陪葬墓,也是迄今為止所發掘唐代墓葬中規模大、規格高、屬帝王級的陵墓。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女皇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孫子。1971年,國家對該墓進行了發掘清理,共出土各種珍貴文物190多件,唐墓壁畫450多平方米,石雕線刻畫54平方米。既有獨步天下的貼金彩繪鎧甲騎俑,又有威武雄壯的三彩騎馬狩獵俑,還有稀世珍品闕樓儀仗圖壁畫及帝王心用的玉質哀冊文……,為研究唐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建筑以及對外關系提供了翔實可靠的實物資料。 懿德太子墓博物館位于唐乾陵陵園內東南方,是距乾陵最近的一座土陪葬墓,也是迄今為止所發掘唐代墓葬中規模大、規格高、屬帝王級的陵墓。懿德太子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的長子,女皇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孫子。1971年,國家對該墓進行了發掘清理,共出土各種珍貴文物190多件,唐墓壁畫450多平方米,石雕線刻畫54平方米。既有獨步天下的貼金彩繪鎧甲騎俑,又有威武雄壯的三彩騎馬狩獵俑,還有稀世珍品闕樓儀仗圖壁畫及帝王心用的玉質哀冊文……,為研究唐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建筑以及對外關系提供了翔……[詳細]
9、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位于陜西省乾縣縣城西北約三公里的乾陵東南隅.從墓葬的形制、規模、隨葬的玉哀冊、貼金甲馬騎俑,壁畫中的列戟、三出闕來看,都是目前唐代墓葬等級最高者。懿德太子墓壁畫的繪制者文獻中未有記載。方丹和吳同皆認為此人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之楊跫,是一位擅長畫山水,取法“李將軍”的畫家。巫鴻則認為李思訓直接參與和影響了懿德太子墓的設計建造和裝飾。墓地表有雙層覆斗形封土,周圍設圍墻,南面有土闕、石獅、石小人、華表等。地下由斜坡墓道、6個過洞、7個天井、四對小龕、前后甬道和方形前后磚室組成。全長100.8米。葬具置于后室,為廡殿式石槨,外壁雕飾頭戴鳳冠的女官線刻圖,墓壁滿繪壁畫,保留約40幅。墓道兩壁以樓闕城墻為背景繪太子出行儀仗,過洞繪馴豹、架鷹、宮女、內侍等。第一、二天井繪列戟,為天子之制。甬道及墓室壁面繪持物宮女、伎樂等宮廷生活畫面。墓頂繪天象。此墓壁畫用色大膽多變,注重物象的主體感與明暗變化,既有濃彩重墨的絢麗,又有焦墨薄彩的輕淡。線條運用亦很講究,通過筆法的各種變化,營造出氣勢磅礴的宏偉場面,塑造出一個個精美的人物形象,可以說是初唐畫壇具有代表性的繪畫流派在墓葬壁畫中留下的杰作,在……[詳細]
10、章懷太子墓
章懷太子墓位于乾縣梁山腳下,是乾陵陪葬墓。章懷太子李賢,為武則天所生,是高宗李治的第六子。原封雍王,后被立為太子,奉詔監國。李賢曾召學者注《后漢書》。他因抨擊武則天的專橫,于調露二年(公元680年)被以私藏武器、陰謀反叛的罪名廢為庶人,流放到巴州。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則天逼其自殺,時年31歲。中宗復位之后,遷還其陪葬乾陵。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追封其為章懷太子。李賢墓發掘于1971年至1972年。陵園長180米,寬143米。封土為覆斗形,底邊正方,邊長43米,高18米。地宮全長71米,寬3?3米,深7米。出土壁畫、彩繪陶俑、三彩器、陶瓷器和石刻等文物600余件。李賢墓內共有50余幅(組)壁畫,面積達400多平方米,內容極為豐富,并且大都保存完好。壁一國兩制的題材反映唐代皇室成員的各種活動。墓道的東西壁面繪有狩獵出行、打馬球、客使、儀仗以及青龍、白虎。墓室中描繪宮廷的歌伎舞樂、宮女逸情。客使圖或稱禮賓圖,是唐朝的鴻臚寺官員迎接異域賓客的場景,這是以繪畫手段表現中外友好交往的重要題材,同時也描繪出大唐帝國官員彬彬有禮的君子風度。
陜西咸陽乾縣乾陵好玩嗎,陜西乾陵景點怎么樣
乾陵
景點級別AAAA 門票122元。
乾陵,位于陜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陜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著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
勘探表明:內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墻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
在南門外有為高宗皇帝和武則天歌功頌德的《述圣記碑》和《無字碑》二通以及參加高宗葬禮的中國少數民族首領和友好國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
乾陵本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陵號乾陵。實際上是一帝、一后的合葬墓。自郭沫若以來,現代人認為這是二帝合葬墓,但這并不符合古代(包括唐朝人)的觀點。因為神龍政變之后,武則天被迫將大唐江山歸還給李氏皇族。為了死后能有棲身之所,武則天自己宣布廢去自己的帝號,請求她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將自己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于唐高宗的乾陵。唐中宗答應了母親的這個請求。所以在禮制上乾陵仍然屬于一帝、一后的合葬墓。
乾陵特別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布著兩組石人群像,整齊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側32尊,東側29尊,共61尊。這些石人殘像高在米至米之間,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們習慣上把這些石像稱之為“蕃像”、“賓王像”,也稱“六十一蕃臣像”。這些與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著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領紫袖的。但他們都雙雙并立,兩手前拱,姿態極為謙恭,仿佛在這里列隊恭迎皇帝的到來。
歷史
弘道元年唐高宗李治駕崩,他臨死前說:“天地神若延吾一兩月之命,得還長安,死亦無恨。”表示愿將尸骨埋在京師長安的關中地帶。遺詔“陵園制度,務從節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武則天)處分。”文明元年(684)五月,武則天遵照高宗遺愿,命睿宗護送高宗靈駕西返京師長安。八月葬于梁山,陵曰乾陵。神龍政變之后,武則天被迫將大唐江山歸還給李氏皇族。為了死后能有棲身之所,武則天自己宣布廢去自己的帝號,請求她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將自己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于唐高宗的乾陵。唐中宗答應了母親的這個請求。所以在禮制上乾陵仍然屬于一帝、一后的合葬墓。
藝術
乾陵出土的珍貴文物中有100多幅絢爛多彩的墓室壁畫,堪稱中國古代瑰麗奇絕的藝術畫廊,《馬球圖》、《客使圖》、《觀鳥捕蟬圖》、《出獵圖》、《儀仗圖》等壁畫,不僅對研究唐代繪畫,而且對研究唐代建筑、服飾、風俗習慣、體育活動、宮廷生活、外事往來等具有重要價值。
環境
乾陵營建時,正值盛唐,國力充盈,陵園規模宏大,建筑雄偉富麗,堪稱“歷代諸皇陵之冠”。陵園仿唐都長安城的格局營建,分為皇城、宮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軸線長達4.9公里。文獻記載,乾陵陵園“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經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其南北墻各長1450米,東墻長1582米,西墻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城內有獻殿、偏房、回廊、闕樓、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筑群多處。“安史之亂”后,乾陵歷經1300多年的風雨滄桑,乾陵地面的宏麗建筑已蕩然無存。
最佳旅游時節
4月-6月,9月-10月。這兩段時間分別為春夏相交、夏秋相交之際,氣候溫和,多為晴朗天氣,氣溫也較為適中。
咸陽冬寒夏熱。冬天被雪覆蓋的乾陵別有一番莊嚴肅穆。
公交
西安火車站有游3路可直達乾陵,每天一班,早上8:00發車,下午15:00從乾陵返回。車程約2小時。票價:單程18元。黃金周會加車。淡季1月-3月停運。
客車
在咸陽汽車北站、西安乘坐到乾縣的班車,下車后可打車去乾陵,車費20元左右。
自駕
自駕車由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西行40公里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