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十大駕校排名2025近期排名前十名分析
15
2022-10-23
王恒屹個人資料(3歲認識3000字,6歲奪央視冠軍)
2016年,3歲的山東男孩王恒屹認識3000多個漢字,背誦100多首古詩;兩年后,他能背誦490首古詩詞,并且認識600多個英語單詞。2019年,6歲的他參加了央視節(jié)目《挑戰(zhàn)不可能》,錄制現(xiàn)場,王恒屹一臉鎮(zhèn)定,隨著難度的升級,就連很多中文系的大學生也要多思索幾遍的題目,他卻在數(shù)秒的時間中,給出了正確答案。節(jié)目一播出,網(wǎng)友們直呼:“這也太厲害了吧!才6歲呀,不說這詩詞儲備量了,這反應(yīng)能力和記憶能力也很強。”為此,大家為他冠上了“神童”的稱號。不過,與之而來的還有質(zhì)疑聲,有人說這是節(jié)目效果,還有人說這個年紀不上學,卻為了名利參加電視節(jié)目,遲早變成方仲永。如今距他參加節(jié)目已經(jīng)過去3年了。他又在做什么呢?本期最人物紀就帶大家走進王恒屹的成長之路。
2013年,王恒屹出生于山東青島的一戶普通人家。父母都在上海工作,因為工作忙,無暇顧及王恒屹,所以他們將兒子交給奶奶王霞撫養(yǎng)。
這個發(fā)現(xiàn),讓王霞欣喜若狂,她心中的想法也被驗證了:王恒屹在詩詞記憶方面是有天賦的。但欣喜過后,卻是擔心。她擔心自己的孫子最終變成方仲永。
方仲永本來有著異于常人的天賦,但因為后期的肆意揮霍,變成了碌碌無為的平庸之人。她不希望王恒屹也成這樣。
為了避免這種可能的發(fā)生,王霞決定做好家庭教育。老話說:“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王霞希望家人可以給王恒屹做一個好榜樣。
之后,王霞買了很多書籍還有識字卡放在家里,并且要求家人在家的時候,必須看書,就算是不喜歡讀書,拿本雜志也可以,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能在王恒屹面前玩手機玩游戲。
這就是王霞為王恒屹營造的環(huán)境。在這樣的書香氛圍中,王恒屹也經(jīng)常抱著識字卡,讓奶奶給他教。所以王霞會給他念詩,還會給他教字。
隨著認識的字多了起來,王恒屹的記憶優(yōu)勢也開始展現(xiàn)。最開始的時候,奶奶念詩,他能接一個字,接兩個字,甚至是整句詩。到了兩歲的時候,他可以自己看一些簡單的古詩詞了。
沒多久,《開門大吉》節(jié)目組的工作人員向王恒屹發(fā)來了邀請,一周后,王霞帶著孫子去了北京。這是王恒屹第一次參加電視節(jié)目,雖然只有4歲,但在錄制現(xiàn)場,他沒有絲毫的膽怯。反而睜著一雙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著臺下的觀眾。看著臺上的小孩,觀眾們直呼“太萌了”。
接著,主持人詢問王恒屹:“你的夢想是什么?”王恒屹大聲地說道:“給奶奶買一把按摩椅。”主持人再次詢問:“為什么呀?”王恒屹回答:“因為總是奶奶照顧我,她太辛苦了。”
話音剛落,臺下就響起了掌聲。之后,王恒屹又唱了五首歌,還識別了很多國家的國旗。但遺憾的是,王恒屹沒能走到最后。
這個事實,讓大家有些失落。但王恒屹卻說出了這樣的話:“沒事兒,我會繼續(xù)努力的!”王恒屹的話讓主持人,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節(jié)目結(jié)束后,王恒屹隨奶奶回了家,因為到了上學的年紀,所以他被家人送進了幼兒園。雖然上學了,但王恒屹并沒有放棄背詩。
但孩子都有貪玩的天性。這樣的生活維持了半個月,一天,王恒屹回來就將電視打開,王霞要他背詩,他也不背。就想著看動畫片,并且一看就好幾個小時。
為了改變孫子的壞習慣,王霞定了規(guī)矩,王恒屹每天只能看半小時的電視。只有周末才能看久一點。之后無論王恒屹如何哭鬧,王霞都沒有心軟。她深知,自己一旦心軟,孫子未來的路就不好走了。
當然,在王霞的認知里,想要教育好孩子,一味地強硬做法,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學心理,所以必要的軟化做法,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樣的軟化做法呢?那就是引起孩子的興趣。只有在興趣的驅(qū)使下,一件事才會做得更好。
所以,王霞以一個新穎的方式講古詩,她不僅會講古詩的含義,還會以生動的語言,講述詩中蘊含的故事和道理。
之后,王恒屹就沉迷在故事中了。所以他經(jīng)常纏著奶奶給他講更多的故事,就連心愛的動畫片也不看了。在此期間,王霞還為王恒屹買了點讀機,讓他學習英語。在王霞的教育下,王恒屹不僅學到了知識,也有了一定的是非善惡觀。
2018年,5歲的王恒屹已經(jīng)能背出490首古詩詞,認識600多個英語單詞了。而他也更像個“小學究”了。每次看見別的孩子不讀書時,他都會搖頭晃腦地說道:“幼不學,老何為”。
2019年,王恒屹參加了央視節(jié)目《挑戰(zhàn)不可能》,之所以來這里,是因為他想挑戰(zhàn)“唐詩九宮格”。
“唐詩九宮格”。顧名思義,就是從三百首古詩詞中,隨機挑選10首,根據(jù)隨意閃動的9字提示,將這10首詩全部回答正確,才算挑戰(zhàn)成功。
這不僅考驗詩詞的儲備量,還考驗反應(yīng)能力和記憶力。這樣的難度,可想而知。就連觀眾也擔心6歲的王恒屹能不能適應(yīng)。
但令人吃驚的是,自答題起,王恒屹就一臉鎮(zhèn)定,看著眼前隨意變動的提示,僅在5秒鐘,就給出了答案。
隨著難度的升級,就連很多中文系的大學生也要多思索幾遍,才能給出答案的題目。6歲的王恒屹卻以極快的速度,回答了出來,不僅回答完詩名,還背完了整首詩。
這讓在場的觀眾和評委都傻眼了,大家紛紛對他表示贊嘆。就連主持人撒貝寧也開始感嘆:“我的眼睛都要看花了,你卻在短短的時間里,想出了答案,真的太厲害了!”這讓王恒屹有些不好意思。
節(jié)目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網(wǎng)友們直呼:“這也太厲害了吧!才6歲呀,不說這詩詞儲備量了,這反應(yīng)和記憶能力也很強呀。”為此,大家為他冠上了“神童”的稱號。
不過,與此而來的還有質(zhì)疑聲,有人說:“我不相信,這肯定是節(jié)目效果”,還有人說:“這個年紀不上學,卻為了名利參加電視節(jié)目,遲早變成方仲永。”
網(wǎng)上議論紛紛,但王恒屹的生活依然像之前一樣,去幼兒園,背詩詞,然后將奶奶講的故事講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聽。不過參加了這檔節(jié)目,也讓他成長了不少,他對奶奶說:“下次我會表現(xiàn)得更好。”
2020年,6歲的王恒屹參加了第五季的《中國詩詞大會》,此時他已經(jīng)會背580首詩了。剛上舞臺的王恒屹,自我介紹完畢。主持人就為他帶來第一個挑戰(zhàn),“姓氏飛花令”。“姓氏飛花令”,就是由對方說出自己的姓氏,答手要答出含有姓氏的詩詞。
面對這樣的挑戰(zhàn),王恒屹雖然沒有準備,但始終從容不迫。最終答完了所有人的姓氏。但他的出彩表現(xiàn)并沒有止于此。
在之后的個人追逐賽、劃去錯誤項、身臨其境以及對號入座中的四場比賽中,獲得了144分的總成績。雖然沒能成為擂主,但他的表現(xiàn)卻迎來一片喝彩聲。這次節(jié)目后,王恒屹又多了一個稱號,那就是“行走的中華小詩庫”。
這次回去后,王恒屹更加努力,一方面是受到了比賽的激勵,一方面是因為在王霞的教育下,他已經(jīng)愛上了古詩詞。
所以,他將古詩詞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用王霞監(jiān)督,也不用王霞提醒,只要有時間,他就會自主的拿出書本來背。遇到不懂的詩句,他會讓奶奶給他講解意思。如果奶奶不在,他就會自己翻書找注解。
只有意思讀懂后,他才會背誦。當然如果是自己不感興趣的古詩,他也不會強迫自己硬背。對于他的這種做法,王霞并沒有過多干涉。
一次,王恒屹隨家人前往新疆旅游,在半路上的時候,碰見了一個小姑娘,對方也會背詩,兩個人就開始比賽背詩,但最終,小女孩還是輸了。
接著她將自己的朋友找過來,繼續(xù)比賽。結(jié)果還未出來,對方就要下車了,王恒屹一臉焦急,恨不得跟上人家一起走。
2020年8月,6歲的王恒屹再次參加了央視的《中秋詩詞大會》,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的節(jié)目,是他和奶奶一起參加。為此他們組了一個組合,名字叫“知否”。
因為這個時候的王恒屹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名氣了。所以關(guān)注他的人也很多。結(jié)果不出大家的預料,王恒屹和奶奶獲得了節(jié)目的總冠軍。看看別人6歲都奪冠軍了,我那時候6歲還尿床呢!
不過,這次上節(jié)目后,王恒屹就很少上節(jié)目了。因為他已經(jīng)上小學了。
在同齡孩子剛剛上學的年紀,王恒屹已經(jīng)有800首古詩詞的儲備量了。雖然王恒屹比同學懂得多,但他從不自傲,因為奶奶曾對他講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并且他將這句話,當做自己的人生箴言。
2022年,為了挑戰(zhàn)自我,王恒屹重返《中國詩詞大會》的現(xiàn)場,比起之前參加節(jié)目,此時的他多了幾分自信。隨著王恒屹的一句“我又回來了”,他的精彩表現(xiàn)也拉開了序幕。
在“橫掃千軍”的環(huán)節(jié)中,他選擇挑戰(zhàn)“百人姓氏飛花令”。面對著哥哥姐姐們的“刁難”,王恒屹始終保持著淡定,表現(xiàn)的極為出色。
整整20個輪回,王恒屹對答如流,沒有絲毫的猶豫。隨著主持人的一句“挑戰(zhàn)成功”,臺下響起了掌聲。
如今,9歲王恒屹即將要上三年級了。少兒版的唐詩宋詞被他背完了,他的詩詞儲備量也達到了1400多首。
隨著背的詩越多,王恒屹也逐漸享受在詩詞的海洋中徜徉的感覺,與此同時,他還多了一項愛好,那就是為同學講詩詞中的歷史故事。
所以上學期的時候,王恒屹的班主任在班級開了一個歷史專題,主講人就是王恒屹,為了勝任主講人這個角色,王恒屹在母親的幫助下,設(shè)計了整個的講課流程。隨著課程落下帷幕,王恒屹也多了一個理想:成為一名歷史老師。
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王恒屹放假期間,依然在背詩,但他桌子上的詩詞書籍已經(jīng)由少兒版換成了中華書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