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蒲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荔浦景區景點游玩攻略)
本文目錄一覽:
桂林荔浦縣有哪些地方好玩的?
荔浦縣
荔浦在桂林南面100公里,居桂林、柳州、梧州三市之中心,山青水秀, 旅游資源豐富, 文物古跡眾多, 民族風情濃郁。 古代有許多學者、名人流言此地, 許多動人的民間傳說給荔浦的奇特山水描繪了令人向往的神奇色彩, 天下無敵的大將軍楊文廣、九節龍嶺引出美女懷胎、三位姑娘化作三株大古榕, 抗法名將――陳嘉的故事也源于此。
荔浦群山環抱, 有別具一格的自然景觀和獨特風貌, 許多類人的景點引人入勝, 有"一洞穿九山, 妙景絕天下", 擁有水、陸、空三游的亞洲第一洞"豐魚巖", 靈驗如神天下第一卦的"八卦山莊", 幽深神秘的"鵝翎寺", 兩岸峽谷, 仙人幽境的"長灘河"、"思貢峽"、"大江湖"、蒼勁婆娑的"千年古榕", 氣勢雄偉、蔚為壯觀的"高山瀑布", 清幽秀麗, 勝意怡人的馬嶺"小青山銀子巖", 巍然屹立, 景包獨幽的"荔浦寶塔", 山水相映的"青山晚照"等等,這些美景使荔浦獨具異彩。
龍脊梯田
在 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有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群,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行云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礴壯觀,氣勢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譽,這就是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距龍勝縣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區面積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間,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雖然南國山區處處有梯田,可是象龍脊梯田這樣規模的實屬罕見。龍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歷史。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當初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如此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堅強意志,在認識自然和建設家園中所表現的智慧和力量,在這里被充分地體現出來。
龍勝溫泉
龍勝溫泉位于桂林西北部龍勝縣城東北32公里的矮嶺溪邊。溫泉由地下1200米深處巖層涌出,水溫在45°C-58°C之間,水中含有鋰、鍶、鐵、鋅、銅等十幾種于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水質經國家的地礦部、輕工部、衛生部有關專家鑒定為:超低鈉低礦化度的偏硅酸重碳酸鈣鎂型天然飲用礦泉水。
淋浴溫泉對心血管病、神經痛、關節炎、糖尿病、痛風、皮膚病、婦科病等均有很好的理療、治療及保健作用,經常飲用溫泉水還可以防止動脈硬化,延緩血管老化,有抗癌、抗衰老等作用。
溫泉地處幽谷,四周碧峰林立,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是旅游、療養、保健、消閑、避署的勝地,被譽為“世外桃園”、“人間仙境”、“天上人間”。龍勝溫泉經過十多年
天橋觀猴
天橋觀猴在美麗的龍勝森林公園內,有一座橫跨矮嶺128米,距河床95米高懸掛峭壁上的鐵索橋,據說當年仙女曾飛達此地,取名天橋。 天橋造型美觀,橋兩頭建造亭閣式觀景臺,橋對面有許多野猴,猴子與游人相處融洽,其樂融融。
勝溫泉國家級森林公園
龍勝溫泉國家級森林公園于1996年8月被國家林業部確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位于越城嶺南端、桑江(潯江)上游,距桂林市132公里,離龍勝縣城32公里,總面積為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60米,最低海拔290米。
公園主要由猴山、五劍山、鑫字山、棋盤山等10多座大小山峰組成,園內峰巒疊璋,怪石嶙峋,林木蔥郁,谷幽澗深,溪水清澈,似紐帶的潯江繞園而流,形成了大峽谷,這里有銀杏、長柄山毛櫸、蓖子三尖杉等1500余種珍稀植物和黑熊、獼猴、鹿、麝、靈貓、飛虎、娃娃魚等珍稀動物。
森林公園以龍勝溫泉為核心,還有五劍山、棋盤山、猴山、鑫字山、白面奇石、飛云洞、龍音潭瀑布、季節泉、巖門索橋等景觀。森林公園內嶂巒疊翠、珍禽獸,花草樹木經冬不枯,四季常綠的自然景色,是人們返樸歸真,回歸大自然進行生態旅游的理想場所。
打算到荔浦縣窮游,最值得去的地方是哪里?
1、銀子巖景區
銀子巖是桂林全新研發的溶洞景觀,以其結晶體尤其豐富多彩,巖層如銀兩般奪目閃動而出名。銀子巖景區坐落于桂林市荔浦縣,臉朝廣袤的田野,俊秀的小青山、朝寨山連綿起伏;宋代英杰楊文廣、抗法英雄人物陳嘉的經典傳奇故事,更加景區增加很多人文色彩。景區優美環境,猶如一個非常大的純天然盆栽,四周群山環抱,俊秀的小青山、朝寨山連綿起伏,百畝桃園參差期間,被稱作“綠色詩境佳園”。這兒充斥著綠色。山、水、地、樹、原野全是綠色,被相關人員稱為“桂林山水的意味著”。
銀子巖洞屬樓高式熔洞,圍繞十二座高山,包含下洞、服務廳、上洞三絕大多數,匯聚了不一樣地質年代生長發育生長各種類型石鐘乳。這兒特色景點數十個,以歌曲石屏、廣寒宮闈、大雪山爆布為“三絕”,和如來佛論經、獨柱擎天之柱、混元珍珠傘為“三寶”等旅游景點為首。巖內暗河潛山蜿蜒曲折而成,蜿蜒曲折,河水清澈,魚群可數。池河海峽兩岸旅游景點絢麗多彩,乘舟飄游可以達到巖外青湖。洞中石鐘乳達到數十米,晶瑩透亮。帶有人造石英石、白云石顆粒的石鐘乳在光線的照耀下體現了銀兩一樣的光輝,故稱之為“銀子巖”,被稱作“世界溶洞奇景”。銀子巖景區充斥著綠色。山是綠色的,水為綠色的,地是綠色的,樹是綠色的,原野是綠色的,因此,景區被相關人員稱為桂林山。
2、豐魚巖
導游員豐魚巖因暗河出產油豐魚而出名,有著“一洞悉九山,妙景絕天底下”的美譽,被稱作“亞洲第一洞”。坐落于荔浦縣三河鄉東里村,距桂林市區110千米,距柳州城區110千米,距荔浦縣城16千米,因巖內地下暗河出產油豐魚而出名。該熔洞全線貫通九座高山,總長5.3千米。洞中小型廳連服務廳,最服務廳25500多平方米,縣里有2.3千米地下暗河可乘舟路虎攬勝,是世界各國少見的獨特大溶洞。高闊的天洞,幽深的暗河,集中的石鐘乳,融成氣勢恢宏的洞窟奇景,具有“一洞悉九山,暗河漂十里,妙景絕天底下”之美譽,被稱作“亞洲第一洞”。
豐魚巖是省部級田園風光旅游度假村的核心一部分,是第一批我國3A級景區。豐魚巖分旱洞和暗河兩大類,旱洞長2.2公里,洞里婀娜多姿的石鐘乳、石柱縣、石幔眾多,產生很多壯麗奇特、趣味盎然的景色。在其中一根長達9.8米,徑寬14公分的“定海神針”可謂鎮洞珍寶;一個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的洞廳在花燈下看起來光輝壯觀,讓人好似置身深海龍宮。除此之外,“冰河時期”、“八方錦秀”、“人間天堂奇景”、“蓬萊仙境”等旅游景點簡直讓人應接不暇。洞中暗河神秘之旅分A、B2段。A段1.3公里,有三峽兩洞九重天。
3、荔浦荔江灣景區
坐落于桂林市荔浦縣東南部地區,距桂林市100千米,從桂林坐船游玩漓江至陽朔,再乘車沿二級公路可抵達。荔江灣總長10公里數,寬100至500米,景區范疇500公畝,由的形象鷂鷹山、象鼻山、五指山、龍頭山、白石山、紅馬、白馬山和珠江支流--荔江河及沿河海峽兩岸生態的鄉村美景構成。這里,山型獨特,峰叢眾多,熔洞與共飲一江水,河流如翡翠似地圍繞山川,故曰“荔江灣”。1995年免費了八卦仙宮和八卦山莊。從清朝始至民國期間,眾多佛家弟子、出家人在這里修習,建了水月庵、紅石廟、觀音廟。3米至5米左右的水面清澈透亮。現開發設計有象鼻巖、竹海森林氧吧、體念古代人辛勤勞動樸韻、泛皇室之舟、觀“青山綠水晚照”、漁家與魚鷹捕魚、劉三姐水鄉古鎮歌圩,圣宮天女下凡演出、墻壁畫風韻--天下奇觀、阡陌陸地行、中華龍舟楫櫓、靈芝仙閣、水月庵、古道山區助學、靈芝洞探寶。
荔江灣有“水里水,山中山市,桂林山水第一灣”的美稱,有“洞中九寨”的美稱。在荔江灣,能夠探尋最古老永蘇里的(最早荔浦人)的生活狀態遺跡。坐船欣賞在景區內可以發現多副億萬年前形成的公路邊坡墻壁畫:天女下凡墻壁畫、飛龍墻壁畫、裸女墻壁畫,墻壁畫自然天成、形象逼真、生動傳神、全球少見。
荔浦縣的介紹
荔浦縣,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地處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南部。東連平樂縣,西接柳州市鹿寨縣,南與梧州市蒙山縣、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賀州市昭平縣交界,北與永福縣、陽朔縣毗鄰。荔浦縣始建于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邑。荔浦縣總面積1758.62平方公里,轄10鎮3鄉,人口38.2萬人(2013年),有漢、壯、苗、瑤等15個民族。2013年,全縣城鎮化率51.5%,縣城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城鎮居民14.9萬人;13個鄉鎮集鎮建成區面積共27.9平方公里,居民12萬。到2025年,縣城區用地面積將達30平方公里,規劃城區人口規模25萬人,城鎮化水平將達到68%。氣候平均年日照時數為1472.4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9.6℃,無霜期316天。農產品以大米為主,特產有荔浦芋、馬蹄(荸薺)、夏橙等。擁有3個國家4A級景區:銀子巖、豐魚巖、荔江灣,2個國家3A級景區:鵝翎寺丶天河瀑布。荔浦是享譽中國的南方食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木衣架出口生產基地,榮獲“中國衣架之都”稱號。1荔浦是“文場”戲劇的發源地之一,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曲藝之鄉”稱號。
桂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特產?
分類: 地區 廣西 桂林市
解析:
一、市內景區部分
漓江:(4A景點,中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租一套魚具,在漓江找個沒人的地方釣魚,喝茶,發發呆,和朋友聊聊天,泡腳,愜意!)
象鼻山:(4a景點,桂林的城徽,水中有山,山中有水,水中映月,月照清水,比較適合情侶,很值得一去的哦)
兩江四湖:
伏波山:(4a景點,集山\水\洞\文物\奇石于一身,特別是很多佛教造像)
疊彩山:
大圩古鎮(廣西四大古鎮之一)
七星公園:(4a景點,桂林最大的市內公園,整個公園匯集山\水\洞\建筑\文物的精華,摩崖石刻--桂海碑林就在園內)
冠巖:(4a景點,巖洞很大,游玩方式多)
靖江王城:(城中有桂林眾山之王獨秀峰,是明代藩王中歷史最長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共有11代14位靖江王在此居住過)
古東景區:(號稱國內唯一一個由地下涌泉形成的多級串連瀑布群,乘桂林至冠巖專線車到達)
堯山索道:桂林最高峰,登高一覽無遺,有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
堯山滑道:(從山頂滑下,很 *** ,需要膽量)
海洋世界:(南溪山公園的鄰居,號稱有全國最多的展示缸體和最多的水生物品種)
愚自樂園:(藝術家去看的吧)
冠巖鄉吧島
蘆笛巖:(4a景點,國賓巖洞)
七星巖:
虞山公園:
漓江民族風情園:(3a景點)
劉三姐景觀園:
李宗仁文物管理處:(應該免費)
西山公園:(里面有唐代佛教造像200余尊)
桂林博物館:
南溪山公園:
南溪山公園白龍洞
南溪山公園頓悟洞天
穿山公園:(號稱是桂林最著名的老八景之一)
穿山巖:
二、陽朔景區
遇龍河:(景色特棒哦,劉三姐竹筏漂流、單車和徒步游覽都不錯,不過一定要記得從遇龍橋出發,順便去去富里橋)
印象劉三姐:有3種價格分別為188元320元680元(每天20:00開始,大概70分鐘,山水+名人+藝術的結合哦)
山水園:[陽朔漓江碼頭,巨大的書法“帶”字就在這里哦(一個字又包含“一帶山河,舉世無雙。少年努力,萬古流芳。”十六個大字,你能看出嗎?)
世外桃源:(4A景點)
月亮山:(傳統的陽朔必游景點,作為攀巖場所倒不錯)
龍勁河漂流:(填補了陽朔沒有 *** 漂流的空白)
龍門水巖:(當地農民自己開發的景點,有瀑布,有小船,可以游泳,可以洗泥巴浴)
總統魚村:(為克林頓來過)
菩薩水巖:(有個小洞你敢鉆過去嗎?)
石頭城:(未開發的景點,適合考古,說不定陽朔的一個文明史就被你一不小心發現了)
大榕樹:(夕陽西下時在附近聽聽劉三姐情歌是一種享受)
陽朔公園:(本地人免費,一不小心發現自己在一個村莊^_^,晚上進去免費的)
蝴蝶泉:
聚龍潭+奇石宮
三、龍勝景區
龍脊梯田(平安寨):(天下奇觀,值得一去,聽著山泉水聲,看著吊角樓外的熒火蟲,才知道什么是仙境)
龍脊梯田(大寨):(氣勢恢弘,天下一絕,令人難忘的地方)
龍勝溫泉:(3a景點,一個放松,休息的好地方)
銀水侗寨:
白面瑤寨:
黃洛瑤寨:(有名的長發村)
金竹壯寨:
巖門峽漂流:
森林公園吊橋:
四、荔浦景區
銀子巖:(3a景點,目前桂林所有的溶洞當中景觀最好的一個,但下午去的話游客如云哦)
豐魚巖:
五、資源景區
五排河漂流(真正的漂流, *** ,過癮,是目前國內最為理想、唯一同時滿足世界皮劃艇流回旋運動的場地,5月-10月最佳)
資江漂流:(景觀和漓江類似,如果是橡皮艇漂還行)
八角寨:(典型而且少有的丹霞地貌,值得一看)
寶鼎瀑布:(多級瀑布,夏天去爽)
天門景區之百卉谷(資江漂流途中的一個景點)
天門景區之神仙寨
六、興安景區
樂滿地休閑世界:(一個很不錯的主題樂園,可以開心的游玩一整天)
興安靈渠:(千古靈渠,與都江堰齊名的秦代水利工程)
貓兒山森林公園:(難得的高山地貌,戶外運動的好場所;漓江、資江、潯江的源頭)
湘江烈士碑園:(一個緬懷先輩的地方,讓人肅然起敬)
忘憂谷:
七、其他
靈川青獅潭景區:(獨具一格的空中跳傘、香蕉船、滑水、潛水,驚險又 *** )
恭城文廟:(廣西廟宇之冠,比北京故宮晚四年但比天安門早七年)
恭城武廟:
特產和小吃~~~
1.到桂林不能不吃的--桂林米粉
桂林不僅山水甲天下,桂林米粉也非常有名。桂林人吃米粉就象是北方人吃面食一樣,天天都吃,只重味道,不記店面的大小與裝飾,越是老店,生意越好。 桂林街頭,時時可見穿著入時的小姐和一身筆挺西裝的男士, 等不著座位,就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粉站著就食,全心品味米粉,絲毫不覺難堪。
據說前些年美國的快餐大姐大麥當勞放棄桂林市場的原因
就是認為桂林米粉這一中式快餐已經占據了桂林快餐市場的大半壁江山了,
而且價格便宜,每碗壹元伍角至貳元,
任憑唐那老兄橫掃中國大江南北重鎮,百般紅火,
但也實難與桂林米粉抗衡,故擇徑前往他方。
那也只是前幾年,現在桂林慢慢也步入了都市化,
特別是1998年城建之后,桂林市政建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麥當勞,肯德基也當然會有了,
但是,便宜的桂林米粉還是我們桂林人的首選。
桂林米粉久負盛名,不僅在于清澈甘甜的漓江水制作的米粉
本身爽滑柔韌,而且在于鹵水、調料和配菜的講究。
其中,光是配菜就不下十幾種:
鹵菜(鹵好的肉類過油稍炸,使其甘香韌脆)有牛肉、牛、豬嚼吧肉(拱嘴部位)、牛舌、牛黏貼(胰臓部位)、牛肚、豬肚、馬肉、豬尾節(大腸部位)、 土制臘味(以臘腸居多,帶煙熏味)等等。配菜中不得不提及的就是豬肉鍋燒,制作要經過幾道工序,將上好的連皮五花肉先加各種香料腌制片刻后煮熟,再將蜂蜜、漿油等調料特別處理肉皮,最后再放到油鍋中先是中火將皮朝下炸,再到大火四面炸,待外脆內香、皮色金黃時撈出,切成薄薄一片,,不說味道是肉皮香脆、瘦肉酥軟透著清清的原味淡香、肥肉一含即化可口不膩之外,光是色彩就已是讓人垂涎三尺:一道金色的肉皮、夾著多層油亮雪白的視肥瘦所需而厚薄不一的肥肉、多層保持原嫩色的絲絲可見的瘦豬肉,怎不讓人隱隱心動?
鹵水則是肉類鹵后的湯加上數十種中藥、香料熬制十二個小時所得的鹵水。
其中關鍵是在不同時候所需要的不同火候,抓準了才能得到最佳的鹵水。
調料則多視口味而定,有油炸水泡黃豆(現許多粉店以花生仁代之)、
蔥花、香菜、碎生辣椒、紅椒油、老蒜蓉、白醋 ,桂林酸(酸辣椒、酸蘿卜、酸筍、酸菜、酸豆角等,最常見的為酸豆角)、等等。
撈米粉就是用漏勺裝上米粉放入熱開水中,不停用筷子攪開,裝入碗中,一碗熱騰騰的米粉,鋪上一層鹵萊、一片金色光亮鍋燒,加些酥脆的黃豆或花生米,撒點蔥花、香菜,淋上熟油、鹵水,最后聽到沉悶的“啪”一聲,老蒜蓉應聲入碗,端上來香氣四溢,鮮美可人。
桂林米粉的特色:鹵菜甘香和鹵水鮮甜。
桂林米粉沒有了鹵水,那就不能叫桂林米粉了。
2.獨具民族特色的---油茶
環繞桂林四周的各縣少數民族都盛行“打”油茶,
據說桂北油茶曾被乾隆皇帝譽為“爽神湯”。油茶不說煮而稱“打”,是各地的統一稱法,而各地的油茶卻各有其不同的風味。
油茶的統—制作方法是以老葉紅茶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
放人食鹽加水煮沸,多數加生姜同煮,味濃而澀,澀中帶辣。
恭城一帶還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澀, 并因煮的時間恰到好處,使恭城油茶被舉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
喝油茶必須配以各種佐食的小吃,都是各種油炸和炒香的食品。
苗、瑤、侗等少數民族地區佐食多半是炒黃豆、炒花生米、爆玉米、炸花生米,再則就是糯米飯團或糯米粉糍粑。
恭城平樂一帶縣城佐食則較為考究,酥炸小吃往往在十數種以上, 請客人喝油茶往往擺上一桌子的小吃,看起來就像請客吃飯。
侗族以油茶敬客是一種禮節,主人雙手捧茶敬客,并說些謙恭的話,善歌者還以歌代言,客人必須喝完兩碗,才算給主人面子,也是取好事成雙之意。
兩碗之后不想再喝,便將碗筷一并交給主人,
如果只交碗不交筷,則表示還想繼續喝,
主人就高高興興地再斟滿一碗油茶送到客人手里。
瑤族則在第一、二碗送來時不送筷子,
并將米花、炒豆之類的小吃加入碗里。
喝完碗里的茶還留些小吃在碗底,以示有余不盡,
到喝第三碗才送上筷子,所以客人必須喝三碗以上,
只喝一兩碗,主人會不高興的.喝油茶不分季節,一年四季、一天早晚都喝。 客人到來則不分早晚,隨時煮好奉客,而且更為豐盛。
3.地方小吃--田螺
桂林田螺是很地方特色的小吃,
每天在夜市擺賣及中高低檔次餐廳也均可吃到。 吃時,挑開螺的頂蓋,撮著嘴用力喝進去,吃完田螺再喝湯,其味道又辣又鮮,特別開胃。
田螺身短圓、尾部尖實、螺肉結實,個大, 多生活在水田、池塘。
螺絲肉性寒味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以及維生索C、鈣質和其他礦物質,能清熱、明目、生津,如果感冒初發,吃碗田螺,定會使你精神大爽,恢復健康。
桂林煮田螺很有講究,買回來的螺螄,
一定要放些鹽在清水中養幾天,每天都要換水,
讓螺螄把肚里的泥巴及排泄物吐掉,
再用刷子將附在外殼上的雜物清洗干凈,敲掉螺尾,便于吸吮。
加入油、鹽、姜、沙姜、三花酒、酸筍、
酸辣椒、紫蘇葉、八角、草果,用武火爆炒,
再放入豬骨頭湯用小火燜約2小時后再炒,非常進味,
于是清香鮮辣的田螺便做成了。
如果在吃前,再加入蒜泥、蔥花等調味品,吃起來就更有味道。
吃田螺,講究“喝”,要用手指捏緊螺蛔,
嘴巴湊近螺口用力吸吮,便會發出“咝咝”的聲音,很美妙。
當用力時,會同時將肉與湯吸出,
當螺螄肉吸不出來時就需用小竹簽來幫忙挑出。
螺螄湯是煮田螺的精華,用它做出的螺螄米粉,
鮮辣得會令人額上冒汗,臉上放光,過癮極了。
炎熱的夏季,約上一堆朋友,找個夜市小攤,
叫上幾份田螺,拿上桂林的漓泉啤酒,
把大家辣到沒有汗流下來,真的是很過癮的事!~
3.桂林菜例舉
菜名:扒絲芋頭
采用桂林特產的荔蒲芋頭,削皮后用蛋青、淀粉裹入后油炸,待炸到色澤鮮黃時澆上糖汁,(糖汁用冰糖、醋、水調制而成)里香外脆、松酥爽口。菜的旁邊擺放一小碗清水,作用于切斷糖汁絲,也可起到降火作用。
菜名:柚子皮炒肉絲
采用陽朔柚子皮,把里外黃色部分去掉取中間薄薄一層白蘘,曬干后沸水撩過,清水扎干凈,加入調料與肉絲炒,可吃出柚子的清香,是道綠色食品菜肴。
菜名:香芋扣肉
用五花肉切成約0.5公分厚,煮成八成爛后油炸。荔蒲芋頭也切同肉一樣厚度油炸成金黃色,與五花肉一塊塊相隔、相扣,放入調料:豆腐乳等,吃起來味香、不膩、爽口。
荔蒲芋頭
荔蒲縣城位于桂林市的西南方,芋頭是荔蒲有名的特產,
因其味香可口,口感酥滑而遠近聞名,
歷史上都作為廣西的首選貢品在歲末進貢皇家大典,
尤其是在清朝乾隆年間達到了極盛。
近年隨著電視劇《宰相劉鑼鍋》的播出,
荔蒲芋頭更是在全國家喻戶曉。
荔蒲芋頭與眾不同的是,芋肉有紫色的檳榔花紋,
肉質細膩,煮熟后甘香松軟,風味特殊,人們又叫它檳榔芋。
沙田柚
桂林市陽朔一帶,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種出的柚子無論形、色、香、味都和沙田產品差不多,
因此人們把陽朔產的柚子,也統稱為“沙田柚”了。
它的果實上端是個短頸,下端大而圓,
每個重一二后、二三后不等,
底部有個金錢狀痕跡,皮油黃。
柚肉甜潤多汁,香脆爽口,是秋冬的佳果。
因它有一層厚皮,便于長途攜帶,
能較長時間保存柚肉不變質,被人譽為“天然罐頭”。
菜名:酸炒干魚仔
干魚仔指的是烘干后的河魚,生長在河中。干魚的制作過程:用燒果皮之煙熏后用炭火烘、用太陽曬干。做此道菜的酸多為桂林口味的酸筍,酸辣椒。把干魚、酸辣椒、酸筍爆炒后放入桂林三花酒、水蓋上鍋蓋紅燜至干魚發脹后再加入蒜苗等香料,酸辣爽口,非常開胃。
桂林酸品是比較特別的小吃,
可以用以做菜,也可以直接當成零食。
在桂林市區很多繁盛的街道商市都有以酸品為主打的商鋪,
最有名氣的商鋪是金不換酸品連鎖,
和八桂大廈一樓的文明路酸店和小香港酸店,
有機會去桂林,千萬不能錯過。
桂林菜還有很多很多,沒有圖例,給大家一點文字介紹吧
白果燉老鴨:傳統滋補菜,
采用桂林特產白果、老鴨切塊、火腿片及各種配料,
放入燉盅上籠火蒸而成。
其特點是鴨肉鮮香、白果滑嫩、湯清味濃,
具有滋補生津、潤肺益氣功能。
蛤蚧燉全雞:為榕湖飯店特級廚師秦永焰創新名菜。
1988年5月全國第二次烹飪大賽中榮獲金牌。
采用三黃仔雞,一對蛤蚧,配上桂元肉和作料,幾片火煺點綴其間
然后用沙紙貼蓋瓷缽口縫,上籠旺火燉2小時即成。
具有醇香濃郁、潤肺止咳、壯陽補腎功能。
羅漢汽鍋雞:傳統滋補名菜,
采用三黃或烏雞肉、羅漢果和中藥黃杞黨參、佐料,
以汽鍋蒸制而成。
具肉質香嫩,湯味鮮甜、補腎養精、降低血壓功能。
馬蹄炒雞球:傳統風味名菜,
采用正宗桂林馬蹄、上好雞肉、鮮香菇及各式佐料,
精心加工熟炒而成。
特點是色白形圓、質嫩消渣,具有補中益、滋陰補腎功能。
冬筍炒牛肉:傳統家常菜。
采用桂北特產冬筍、上好牛肉、木耳、香菇及佐料、
精工烹炒,裝盤即成。
特點為牛肉嫩滑,冬筍鮮脆,色鮮味美,
具有滋陰補血,健脾養胃功效。
桂林荷葉鴨:傳統滋補名菜。
采用光鴨、干荷葉、瘦肉丁、熟冬筍丁、臘肉丁、炸香荔芋丁、
香菇丁、嫩青豆、蝦米和佐料,將光鴨油炸至金黃,
將丁塊和佐料翻炒片刻,放入鴨肚中,
用荷葉包好上籠火蒸而成。
荷葉清香,鴨肉滑嫩、餡料味美,
具有養胃生津,固精補氣功能。
馬蹄蒸肉餅: 桂林傳統菜。
菜用削皮馬蹄、新鮮瘦肉和各式佐料,精心加工烹蒸而成。
特點是味道鮮美、質脆爽口、冬夏皆宜。
具有清熱解渴、開胃下食、溫中補氣功效
荷葉粉蒸肉:傳統家常名菜。
采用帶皮五花肉、綠豆粉、荷葉、桂林腐乳和各式佐料,
將肉煮熟、上醬油炸,粘上綠豆粉,
用荷葉包好,放入碟中上籠旺火蒸熟即成。
特點是色綠黃、荷葉清香、松軟可口、肥而不膩,
具有清熱解毒、降膽固醇功能。
桂花炒肉松:傳統滋補名菜。
采用鮮花、瘦肉、雞蛋及各式佐料精工燴炒而成。
特點是肉松干香、蛋松色黃、桂花清香,屬下酒佳肴。
具有腹胃平肝、益腎散寒功能。
烤乳豬:桂林特色菜。
乳豬需用糯米或大米味養,使其肉細皮嫩為上。
然后以獨特工藝、熟練的火工精心烤制,使其皮絲黃透亮,
然后切塊上盤,拌以蔥醬、白糖食之,
其味香甜松脆、肉質細嫩甘香,
具有滋心潤肺、養顏養容功效。
玉竹煮牛肉:傳統家常菜。
采用玉竹、牛肉、精鹽、湯水作原料。
將玉竹放入瓦罐中加湯煮出味,
再加牛肉及佐料煮至肉燴湯濃,即可裝碗上席。
具有養胃益氣、滋補健身功能。
4.風味小吃
粉利:
是用上好大米細磨成漿, 搓搜成小圓柱狀,
蒸至八成熟, 取出晾干即成。
桂林粉利上市說要在冬季春節前后,
吃時切成條狀, 配上臘肉、芹菜或菜花、青蒜等燴炒裝盤即可食用。
特點是色鮮味美、香滑爽口。
豆蓉糯米飯:
將上好糯米蒸熟做成飯團, 以甜豆蓉為主餡,
再拌以炒香的芝麻、夾人些蔥花、油,
米飯柔韌, 餡心鮮香, 饒有風味。
現又有以香腸、煮牛肉等做餡的咸糯米飯, 亦別有風味。
為桂林人早餐常見小吃。
桂林松糕:
用糯米摻粳米適量磨成粉, 稍摻些黃糖水拌勻,
再將半干半濕的米粉層層撒人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時熟透即成。
其味松軟爽口, 香甜宜人, 若再配以荔浦芋頭丁, 其味更佳。
桂林習俗, 松糕一般用于喜慶場合,
如生日賀壽、得子、新屋上梁等, 常贈以松糕, 以示慶賀。
為桂林的著名風味小吃, 今市場上亦不時有售。
湯圓:
桂林湯圓比一般的湯圓個稍小,是用上好糯米磨漿,
壓干成粉,再和成團做皮,
以桂林特產桂花糖或麻蓉、椰蓉、豆蓉等做餡制成。
煮湯圓可用黃糖或冰糖,也可配以糯米甜酒或雞蛋。
滑爽、營養豐富,是小吃中的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