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自治旗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鄂倫春自治旗怎么樣)
本文目錄一覽:
- 1、鄂倫春都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 2、內蒙古名勝古跡有哪些
- 3、鄂倫春自治旗好玩的地方有哪些?適合帶家人去嗎?希望得到大家建議,謝謝。
- 4、我想問一下呼倫貝爾嘎仙洞景區怎么樣?
- 5、鄂倫春拓跋鮮卑民族文化園如何
- 6、內蒙古的景區都有哪些?
鄂倫春都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主要旅游景點有拓跋鮮卑舊墟石室嘎仙洞、鄂倫春博物館、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相思谷原始景區、布蘇里軍事度假山莊、興安森林公園、鄂倫春獵民村及民俗村等。
嘎仙洞
嘎仙洞位于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北約10公里、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端。洞內西壁距洞口15米處,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銘刻。洞內堆積有較豐富的文化層,對于研究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鄂倫春布蘇里旅游區
鄂倫春布蘇里旅游區因地處布蘇里而得名,“布蘇里”鄂倫春語意為“茂密的森林”。旅游區位于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境內,距旗府所在地阿里河鎮23公里,2013年成功申報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多布庫爾民俗村
大楊樹鎮多布庫爾民俗村,距阿里河鎮137公里。村內建設31棟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民居,鄂倫春獵人部落繞村而建,是展示鄂倫春民族獨特民族文化和民俗的窗口,為呼倫貝爾市民俗旅游名片和“五彩呼倫貝爾”精品線路之一。
內蒙古名勝古跡有哪些
問題一:內蒙古有哪些名勝古跡? 內蒙古名勝古跡
1、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的通古爾盆地, 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中新世哺乳動物化石產地。
2、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北的大窯石器制造場,是國內外目前發現的最大的舊石器時期采石場。
3、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扎賚諾爾煤礦出土的猛瑪象骨架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猛瑪象骨骼化石。
4、內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碧玉龍,是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體型最大、制作最精美的龍型玉器。據考證,距今約5000年,屬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遺物。色墨綠、體卷曲,高26厘米,是一塊玉料的圓雕,細部運用浮雕、淺雕手法表現,通體琢磨,光潔圓潤。龍體伸屈剛勁有力,長鬃高揚,顯得極有生氣。
5、.內蒙古是我國發現巖畫最豐富的地區。陰山山脈、烏蘭察布山巖及賀蘭山脈號稱 “三大巖畫寶庫”。
7、 以壇、廟、冢為標志的代表其最高發展階段的紅山文化,在內蒙古分布范圍最廣、最集中;原始農業最發達,口最多;原始藝術成就最高;是中國北方最早出現的“古國”。
8、以大中小三級石城址為代表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在內蒙古分布范圍最廣、最集中,社會組織和防御設施最完備,是中國北方最早出現的原始城市和原生型“方國”。
9、 內蒙古赤峰地區是我國最早培植成功原始農作物糜子的地方。赤峰郊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碳化稷(糜子)籽實,距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10、 內蒙古是我國古長城遺址保存最多、里程最長的省區。 其中在包頭市區至石拐的公路17公里處,保留有最完整的一段趙長城;在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旗小佘太鄉和包頭固陽縣境內有我國秦長城保存最為完整的段落 ,前者長200多公里,后者長近百公里。11、. 橫穿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的“秦直道”,是2000年前我國最早的高等級公路。史料記載:“道廣五十步,隱以金錐 ,樹以青松”,“千八百里,塹山堙谷,直通之”。12、. 內蒙古赤峰市遼中京遺址上的八角密檐式磚塔(俗稱大明塔),高達80.22米,周長113米 ,是中國現存體積最大的遼代古塔。13、.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遼代萬部華嚴經塔中發現的“中統元寶交鈔”,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發行的紙幣實物 。刻版印制時間為元代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的忽必烈時代。14、.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后照壁上的蒙古文石刻天文圖,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完好的用蒙古文標注的天象資料,已將外國天文知識融于中國傳統的天文學體系中 。刻恒星270座,星數1550余顆。天文圖直徑1.449米。15、 內蒙古的民族貿易老字號“大盛魁”,曾是中國近代商業史上最大的旅蒙商號。開業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間,歇業于1929年 ,歷時200年。持有蓋著清廷皇帝印璽的營業執照“龍票”,總柜設于歸化城,以烏里雅蘇臺、科布多為中心,活動于內蒙古西部、外蒙古大部直至俄羅斯。在國內京、津 、滬 、杭、晉、冀、魯、豫、湖、廣等地均有分支、小號和坐莊人員,從業人員連同雇傭的牧民、工人有6000―7000人,貿易總額一般年份約白銀1000萬兩左右 。專家稱 “經營范圍之廣、貿易額之大、獲利之多,在我國貿易史上罕見”。16、.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和正藍旗境內發現的“環形水系”隕石坑,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四個隕石坑中最大的一個,也是世界第二大隕石坑。17、.內蒙古烏海市老石旦煤礦附近出土的老石旦硅化木是我國出土長度第一的硅化木化石。長38米,根部直徑0.87米,地質年代為石炭二迭紀。
問題二:內蒙古有哪三大名勝古跡 昭君墳,大召,席力圖召,美當召,陰山巖畫,成吉思汗陵
問題三:內蒙古有哪些名人和名勝古跡 成吉思汗陵園 成吉思汗陵園座落在鄂爾多斯中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爾草原上。占地55000平方米,四周圍護著紅色高墻,三座相互連通為一體的蒙古包式穹廬金頂大殿巍然聳立。中華民族史上威震天下、征服世界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長眠在這里。成吉思汗陵園坐北朝南,殿宇飛檐,金碧輝煌。主體建筑陵宮由正殿、后殿、東西殿和東西過廳6部分組成。正殿高25米,東西殿高18米,大殿東西總長100米。正殿中央是一尊高大的白玉石雕成吉思汗坐像,像前是酥油長明燈與各種祭品。后殿是寢宮,排列著三座用黃緞子包裹著的蒙古包,正中的一座中安放著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靈柩,左右兩座中安放的是成吉思汗的兩位胞弟的靈柩。東殿內是成吉思汗的兒子與夫人,即忽必烈的父親和母親的靈樞。西殿內供奉著象征成吉思汗戰神的蘇魯定(長矛)和戰刀、寶劍、馬鞍等。大殿內繪有大型彩色壁畫,形象地描繪了成吉思汗非凡的一生與元帝國時代的社會生活以及其時的風土人情。 距成吉思汗陵園東西1公里,又有成吉思汗敖爾敦(行宮),這是仿照成吉思汗1206年即大汗位時的行宮布局而建造的,人們又叫它“元代村”。行宮由迎賓牌樓、大宮門、金頂大帳、左右側殿、選汗高臺、射獵場、賽馬場等部分組成。 塞外名寺五當召 出包頭市區向北行50公里,在連綿起伏的大青山深處,有一座氣磅礴、規模宏大的藏式喇嘛廟,這是聞名海內外的五當召。它與 *** 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齊名,是我國喇嘛教中的三大名寺之一。五當召有蒙、漢、藏三個名字。“五當召”是它的蒙古名,蒙語“五當”是柳樹的意思,“召”就是寺廟,藏名“巴達格勒”意為白蓮花;“廣覺寺”是它的漢名是由乾隆皇帝親賜。五當召有許多古老而具特色的習俗,最吸引人的是 這里的廟會。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全寺的喇嘛在蘇古沁殿念“嘛呢經”,廟會活動五花八門,跳鬼是其主要活動之一。 漠南第一召 明萬歷年間,土默奉佛教。于1579年建成,阿拉坦阿汗晚年開始賜名為“大召”,“大召”,蒙語叫“伊克召”。內蒙古自治區建立最早、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召廟當數大召。它是漠南各召廟之首領,又是漠北、天山北一帶修建召廟的樣本。召內現藏600年前珍貴的《甘珠爾》經百部;殿內雕塑、壁畫光彩照人。位于呼和浩特市舊城大召交街北端,它是封建上層人士供奉香火的寺院,為歷代封建主所重視。從南到北,由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經堂、佛殿、九間樓以及東西配殿組萬里呼和浩特市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筑。 大窯文化 “大窯文化”遺址是呼和浩特市東郊兩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總稱。內蒙古文物工作者在這里發現了并挖掘出數千件人工打制的石器、石片,經研究,它經歷了從四五十萬年前到距今一兩萬年前的漫長歲月,記載著整個石器時代極為豐富的歷史。 遼太祖陵 位于巴林左旗境內,埋葬著遼朝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公元928年,遼太祖在東征途中駕崩,皇后述律氏主持修建了富麗堂皇的祖陵。祖陵由陵區和奉陵邑祖州兩部分組成,陵區十分獨特。由山門而入,四周群峰環抱。從里向外看,山門又象封閉一樣,蹤跡皆無。作為皇陵,可謂天設地造,獨一無二。祖陵以其旖旎的山光水色和歷史人文景觀有機地融為一體,使人們在瞻仰一代梟雄的豐功偉業之時,又可在美妙的大自然中享受到無限樂趣。遼慶陵,座落在巴林右旗北部,是遼圣宗、興宗和道宗的的陵寢。慶陵所在的慶云山位于大興安嶺山脈的主干上。山勢雄偉,森林密布,溪流縱橫。三座皇陵依山就勢,因峰顯形,將巨大的山勢和王者氣概有機地融為一體,以表現皇帝至尊無上的主題。遼懷陵,建在巴林右旗境內一個袋狀山谷之中,眺望谷內,云遮霧障,古木參天,溪流潺潺,宛若......
問題四:呼和浩特有哪些名勝古跡 呼和浩特有哪些名勝古跡
哈素海
蒙古語哈拉烏素海的簡稱,意為黑水湖。位于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西部,呼和浩特西70公里,距包頭80公里,交通便捷。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稱。
五塔寺(金剛座舍利寶塔)
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后院。始建于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金剛座舍利寶塔是一個在金剛寶座上建有5個玲瓏舍利小塔的建筑,人們通稱為五塔。塔身高16.5米,為金剛寶座式,由塔基、金剛座、塔頂三部分組成。
葛根塔拉草原
格根塔拉草原,蒙語意為“避暑勝地”。位于大青山以北四子王旗境內,距呼和浩特145公里,是國家旅游局和自治區投資興建的草原旅游景點。
昭君墓
呼和浩特市南郊大黑河南岸的綠野間矗立著一座傳誦古今、馳名中外的西漢古墓--昭君墓。墓呈覆斗形高33米,占地二十余畝,系人工夯筑的大土堆,巍峨高聳,遠望如山。傳說,因每年深秋九月,塞外草衰時,附近草木枯黃,唯獨昭君墓上芳草青青,故古人稱之為“青冢”。
大召寺
大召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內,蒙古語名“伊克召”,意思為“大廟”,始建于明代,是呼市內最大的黃教寺廟,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
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區位于烏蘭察布草原中部,在呼和浩特市北約90公里,是距呼市最近的草原旅游區。
希拉穆仁,蒙語,意為黃河,又名召河,草原四周丘陵起伏,綠草如茵。
大窯文化
大窯文化遺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東北保合少鄉大窯村,距市區33公里,于1973年發現并發掘。該遺址包括了舊石器時代早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五個文化期,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萬部華嚴經塔(白塔)
因塔身通體潔白又稱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東郊18公里的白塔村,據傳為遼圣宗時所建。
該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高約45米,雄偉壯觀,塔內有旋轉式樓梯,還有多層交錯搭接的木梁,攀至塔頂可遠眺山川景色。
烏素圖召
位于呼和浩特市區西北12公里大青山南麓。“烏素圖”為蒙語,意為“有水的地方”。烏素圖召主要由慶緣寺、法禧寺、長壽寺、廣壽寺和羅漢寺5個毗鄰的寺院組成。烏素圖為其總稱。
*** 大寺
位于市區舊城北門外,始建于清乾隆年間,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一座 *** 寺。當年,大批 *** 居民自新疆遷到呼和浩特,在以后的年代里,他們漸漸在這里站穩了腳跟,并建造了這座規模宏大的 *** 寺。
該寺占地4000平方米,坐東向西的格局表現出對圣地麥加的尊崇。
綏遠城將軍衙署
綏遠城將軍衙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樓西側。清雍正年間(1723―1735),清王朝為鞏固西北邊防,在呼和浩特舊城東北2.5公里處另筑新城1座,駐屯滿洲八旗官兵。
清公主府
清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共5進,有過廳、大廳和內院,門前立照壁,東部有假山、池沼。據抄本《公主府志》載,府中先后居住順治第四女靜宜公主、多爾袞的曾外孫女和碩格格、康熙第六女夠恪靖公主。
喇嘛洞召
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區黃教發樣地之一。位于畢克齊北部7公里的大青山中。建于明萬歷初年(1573―1575),清順治十五年(1658)擴建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御賜名“廣化寺”。洞召由前寺及后寺組成。
席力圖召(小召)
席力圖召是呼和浩特市規模最大的寺廟,位于舊城東興旺巷,距離大召僅為100米。該處原是一座小廟,后經清代的重修與擴建,才成了現在的規模。
大經堂是席力圖召的主體建筑,金碧輝煌;大殿采用藏式結構,四壁飾以彩色琉璃磚,殿前立有康熙皇帝御制的“平定噶爾丹紀功碑”;
......
問題五: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有什么風景名勝古跡? 呼倫貝爾盟地域遼闊,風光旖旎。這里有水草豐美的草原,松濤激蕩的大興安嶺林海,縱橫交錯的河流,星羅棋布的湖泊,組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眾多的民族,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珍貴的歷史文物古跡,回味無窮的地方風味,又為美麗富饒的呼倫貝爾增添了色彩。這里夏季氣候宜人,是避暑勝地;冬季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呼倫貝爾盟是自治區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已被列為全國旅游二十勝景之一和全國六大景區之一,是全國唯一一家列為國家草原旅游區進行重點開發的地區。
呼倫貝爾草原牧場遼闊,植物種類繁多,生長茂盛,河湖遍布,是我國生態保持較好,未受污染的大草原之一。 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次生林和跡地更新林景觀齊備,巍巍青山,茫茫林海,是野生動植物的天然博物館。 呼盟的河流湖泊把廣袤的大地裝扮得絢麗多姿。呼倫湖煙波浩渺,魚躍鳥翔,被譽為“天下第一曲水”。
邊城滿洲里、草原城海拉爾、林城牙克石、山城扎蘭屯,這些城市建筑風格各異,獨具特色。“扎賚諾爾人頭骨化石”、“鮮卑舊墟石室”、“黑山頭古城”、“金邊 壕”等,可以使游人盡覽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在這里留下的歷史足跡;額爾古納河流域是蒙古族的發祥地,在這里可以看到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時叱咤風云的古戰場。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等民族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及民族文化,構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
呼盟已開發興建了以呼倫貝爾草原、森林、湖泊、口岸、少數民族風情等為主的一批重要旅游景區和景點,初步形成了“一條主線、兩條輔線”為主要框架,以國內旅游、國際旅游、邊境旅游、出境旅游為主要內容的旅游發展格局。以海拉爾市為中心,從海拉爾市至滿洲里市一條主線和海拉爾市至額爾古納市、海拉爾市至牙克石市的兩條輔線沿線展開,建成了初具規模的陳巴爾虎旗呼和諾爾、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呼碩、牙克石鳳凰山莊、呼倫湖小河口等10個重要旅游景點。同時,旅游基礎設施、旅游接待條件明顯改善,旅游業隊伍日益擴大,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逐年提高
問題六:內蒙古的景區都有哪些? 內蒙古28個4A景區(草原、名勝古跡、森林、自然保護區)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點 葛根塔拉草原旅游點
輝騰錫勒草原 錫林郭勒大草原
烏蘭布統旅游點 草原影視基地--金帳汗蒙古部落
珠日河草原旅游區 烏蘭毛都草原
呼和諾爾草原
成吉思汗陵園 塞外名寺五當召
昭君墓 黑城遺址
五塔寺 白塔
大召 遼代大明塔
二龍什臺國家森林公園 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 阿爾山石塘林
大青溝自然保護區 如詩如畫――相思谷 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
馬鞍山森林公園 怪 樹 林 額濟納胡楊林
龍巖山 洪羊洞 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
紅花爾基樟子松林景觀 烏拉山 賀蘭山原始森林旅游區
海拉爾國家森林公園 根河旅游點 鳳凰山莊
鄂倫春自治旗密林景觀 達格吐自然風景區 天然溶洞~石花洞
巴彥呼碩度假村 黑里河探險旅游區
內蒙古自然保護區
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 戶阿斯哈圖花崗巖石林自然保護
青山自然保護區 達里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貢格爾草原自然保護區 黃崗梁國家森林公園
問題七:包頭有哪些名勝古跡 五當召 內蒙古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位于石拐區吉忽侖圖蘇木的五當溝內,建成于清代乾隆14年(1749年),原名巴爾嘎爾(白蓮花)廟,乾隆皇帝賜名“廣覺寺”。這里群山環抱,風景宜人,寺院依山而建,布局錯落有致,十分壯觀,是國家旅游局確認的國線景點,2002年初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美岱召 位于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是明代土默特蒙古部首領阿拉坦汗(俺達汗)于1575年修建的一處兼有城堡、官邸、寺廟、私宅功能的藏漢結合式建筑群,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其大雄寶殿壁畫,構圖豐滿,場面宏大,人物栩栩如生,富有蒙 *** 族特色,對研究蒙古史、佛教史、美術史有重要價值。2002年初評為國家A級景區。
趙長城 戰國時期,今包頭屬于趙國九原地界,境內現有趙長城遺跡多處。其中位于石拐區國慶鄉邊墻壕村到九原區后營子鄉的一段趙長城保存較好,是目前存世最為古老的一段長城。
秦長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大將軍蒙恬修筑的長城,在今包頭境內長約百公里,其中有75公里石筑長城至今保存較好。位于固陽縣九分子鄉西永興村牛腸灣的一段長城,依山傍溝,條石壘筑,最高處約10米,氣勢宏大,蔚為壯觀。
敖倫蘇木古城(趙王城) 位于達茂旗百靈廟鎮北30公里處,艾不蓋河北岸。唐、宋時期,這一帶為汪古部聚集地。蒙古部成吉思汗興起,汪古歸附蒙古,其首領在元代被封賜封為趙王,遂在此建府。古城東西960米,南北580米,街道布局井然,遺跡、遺物較多,對研究汪古部史、元史具有重要意義。
附:成吉思汗陵園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締造者、13世紀初地跨歐亞兩大洲的蒙古帝國的創始人。成吉思汗為鄂爾多斯一帶豐美水草所吸引,囑咐左右說他百年之后當葬于此。在他逝世后,后人便根據他的愿望,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為他建立了“八白室”,以為紀念。新中國成立后,擴建成龐大的陵園,并在其附近建立了元代文化村,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之一。國內外政要、學者、商賈、名流到包頭旅游,往往都要跨過黃河到成吉思汗陵園,憑吊這位世界級偉大人物,體察元代蒙古文化情趣。
問題八:內蒙古有哪些風景,風景在什么地方 內蒙古擁有奇特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名勝古跡有四大類別,即陵園古墓、古城遺址、寺廟古塔以及革命家、革命活動遺址。內蒙古的自然景觀有:呼倫貝爾大草原、錫林郭勒大草原、大興安嶺原始森林。
內蒙古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決定了當地旅游資源的豐富多樣。大面積的草原和沙漠是內蒙古最吸引人的獨特的自然風光。其北部草原居全國牧場之首,呼倫貝爾大草原、中部的錫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風光的好去處。內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比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庫布齊沙漠的響沙灣等。而以蒙古族為主體的民族風情更為內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樸自然的神韻。 內蒙古的主要山脈有大興安嶺、賀蘭山、烏拉山和大青山。還有呼倫湖、貝爾湖等著名湖泊,黃河流經本區西南部。 內蒙古還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鄉,境內有不少的名勝古跡,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當召、席力圖召等。
問題九:內蒙古旅游那些地方必去? 內蒙古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決定了當地旅游資源的豐富多樣。大面積的草原和沙漠是內蒙古最吸引人的獨特的自然風光。其北部草原居全國牧場之首,呼倫貝爾大草原、中部的錫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風光的好去處。內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比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庫布齊沙漠的響沙灣等。而以蒙古族為主體的民族風情更為內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樸自然的神韻。 內蒙古的主要山脈有大興安嶺、賀蘭山、烏拉山和大青山。還有呼倫湖、貝爾湖等著名湖泊,黃河流經本區西南部。 內蒙古還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鄉,境內有不少的名勝古跡,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當召、席力圖召等。 “金杯、銀杯斟滿灑,雙手舉過頭;炒米、奶茶、手扒肉,請你吃個夠。”這首祝酒歌,是對蒙古族飲食文化的精確概括。
m
最佳季節:5月-9月是去內蒙古旅游的最佳時間,因為內蒙古總體上為半干旱半濕潤的溫帶季風氣候,但全區跨越經度大,東西部氣候存在一定的差異,考慮到此種差異,針對不同的目的地應有選擇不同的時節出游,具體來說: 1、東部草原區。草原的春夏秋三季幾乎相連在一起,因此5-9月間氣候溫和,清朗涼爽,十分適合出游。其中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在7-9月舉行。 2、東部森林區。金秋時節去阿爾山的大興安嶺林海,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宛若油畫,美不勝收。當然若是不畏嚴寒也可考慮冬季去一覽林海雪原。 3、西部戈壁沙漠區。去西部的沙漠區最好選擇秋季,也就是8-10月,秋天的大漠跌落在一望無際的暗金色迷霧里,偶爾有點點綠洲和神秘的海市蜃樓,展現著沙漠的奇美瑰麗。此外,額濟納的胡楊林也是在金秋時節最有韻味。
m
建議游玩:5-8天
問題十:內蒙旅游必須去的地方有哪些? 臨河的三圣工水利和烏梁素海 鄂爾多斯的沙漠 包頭的蒙古大營和呂祖廟 滿洲里的名勝古跡有很多 呼龍貝爾有大草原 內蒙古薩拉烏蘇旅游區 內蒙古|鄂爾多斯 內蒙古響沙灣 內蒙古|鄂爾多斯 通遼珠日河草原旅游區 內蒙古|通遼 西烏珠穆沁旗蒙古汗城 內蒙古|錫林郭勒 阿爾山海神圣泉旅游度假區 內蒙古|興安 內蒙古阿古拉草原 內蒙古|通遼 騰格里達來月亮湖
鄂倫春自治旗好玩的地方有哪些?適合帶家人去嗎?希望得到大家建議,謝謝。
您好呼倫貝爾山水行為您解答:鄂倫春自治旗有主要旅游景點有拓跋鮮卑舊墟石室嘎仙洞、鄂倫春博物館、達爾濱湖國家森林公園、相思谷原始景區、布蘇里軍事度假山莊、興安森林公園、鄂倫春獵民村及民俗村等都是非常好玩美麗的,你要是感興趣可以去看看,當然我也不了解你們的喜好,所以你們最好自己去看看,祝旅途愉快。記得采納。
我想問一下呼倫貝爾嘎仙洞景區怎么樣?
呼倫貝爾嘎仙洞,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北魏拓跋鮮卑祖先居住的石室舊墟。嘎仙洞石室的發現,是迄今中國北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已知的有文獻確切可考的古代民族遺跡,位于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北約10公里、大興安嶺北段頂峰東端,甘河北岸噶珊山半山腰花崗巖峭壁上。嘎仙洞景區內的主要景觀有:石室舊墟、祭祖碑文、紀念碑、嘎仙河、鮮卑陳列室等。
嘎仙洞鑲嵌在蒼松環抱的峭壁上,洞口大致呈三角形,高約10米,寬約20米,面朝西南方向。有一條陡立的石階小路直通洞口。洞外有一大片草坪,草坪邊有一塊天然的大石板,懸空卻不裂不折,許多游人上去攝影留念。
其地峰巒層疊,樹木參天,松樺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約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長90多米,東西寬27米許,高20余米,相傳為仙人洞府。洞內西壁距洞口15米處,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銘刻。據《魏書》載,烏洛侯國世祖真君四年來朝,“稱其國西北有國家先帝舊墟,石室南北九十步,東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大武帝拓跋杰派中書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還”。現存銘刻的文字共201字,與史籍記載的祝文基本相符。洞內堆積有較豐富的文化層,對于研究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
更多關于呼倫貝爾嘎仙洞景區怎么樣?,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鄂倫春拓跋鮮卑民族文化園如何
拓跋鮮卑民族文化園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嘎仙溝經營林場內,公園占地面積15819公頃,其地峰巒層疊,樹木參天,松樺蔽日。距阿里河鎮10公里。2002年被評為國家AA級景區是集“文化休閑、深度賞游、高端接待、度假養生、運動健身”多功能分區為一體的旅游文化園區。
鄂倫春自治旗是鮮卑民族的發祥地,拓跋鮮卑民族從這里翻越大興安嶺,南遷中原,建立北魏王朝,統一黃河流域,書寫了民族大融合的精彩篇章。
5公里的森林小火車可以帶您領略優美壯闊的大興安嶺風光以及森工工人“斗嚴寒、御冰雪”的時代風采。相思谷風景區蒸汽機小火車旅游專線建成后,越來越多的新人選擇到森林小火車上舉行結婚儀式,從愛情起點站出發,下一就是幸福!
嘎仙洞是呼倫貝爾市唯一一處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在該景區內建設的拓跋鮮卑民族文化園是一個集“文化休閑、深度賞游、高端接待、度假養生、運動健身”多功能為一體的旅游文化園區。
鄂倫春自治旗是我國重要的國有林區之一!也是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素有“林海明珠”之稱。茫茫林海,巍巍興安,山清水秀、奇峰異石、山有珍禽、水有錦鱗,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絕好去處。
更多關于鄂倫春拓跋鮮卑民族文化園怎么樣?,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內蒙古的景區都有哪些?
內蒙古十大必游景點分別是響沙灣、成吉思汗陵、昭君墓、太平間樂和、呼倫湖、月沙休閑島、柴河旅游風景區、中俄邊境旅游區、月亮湖、廣宗寺。 1.響沙灣 AAAA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響沙灣。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中部。從呼和浩特到包頭,分包東部高速,包頭往南50公里。屬于沙漠自然風景區,月牙山鏈或格子山地貌。1984年1月被內蒙古自治區定為旅游景區,1991年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4A級旅游景區。響沙灣背靠大漠之首庫布其沙漠,面對孤懸的臺灣和大江大河,又名“銀肯”響沙。 2.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占地約5.5公頃,但頗具特色。它是中國內蒙古的一個主要旅游景點。成吉思汗陵位于內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甘德里草原,距東勝市70公里。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1206年統一蒙古各部后升為大汗,建立蒙古汗國。 3.停尸房里的勒河 呼倫貝爾陳巴草原上的莫格斯勒河被當地人稱為第一水,是以游牧部落為景觀的旅游景點。這是呼倫貝爾的天然牧場。每當水草豐美的時候,許多牧民就聚集在這里,形成一個天然的游牧部落。每年夏天,陳巴爾虎旗的蒙古族、鄂溫克族牧民,取敖特勒,自然會在這個水草豐美的地方形成一個游牧部落群。 4.呼倫湖 呼倫湖是呼倫貝爾草原的一大美景。站在湖邊,看不到邊。在湖邊,我們經常會遇到剛剛放晴的天空。突然,雨下得很大,但西邊的太陽沒有消退。那是一場罕見的“陽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