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晉江市區景點推薦)
本文目錄一覽:
- 1、晉江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 2、晉江一日游必去景點
- 3、晉江旅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晉江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晉江好玩的地方如下:
1、龍山寺:
位于安海鎮,各年古剎。為臺灣449座龍山寺之始祖。對臺灣同胞具有特殊吸引力。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寺門、鐘鼓樓、千手千眼佛正殿、后殿等。
距世傳原佛像處有一巨樟,夜發祥光,時人尚之,砍作法鼓寺門、佛像等,今俱存。大殿氣勢雄偉,奉祀立身千手千眼佛,造型精湛,名噪海外。殿前青石浮雕,巨龍繞柱,龍足爪珠,敲之鏘然,全寺具有濃厚閩南地方色彩,在閩臺兩地享有極高聲譽。
2、安平橋:
位于安海鎮與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離泉州城大約30公里。安平橋長約五華里,又名五里橋,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石橋。橋亭周圍豎立13座歷代修橋碑記,亭柱上刻一聯句曰:“天下無橋長此橋”,概括了安平橋長度為天下古石橋之最。
這座跨海長橋始建于南宋紹興八年,完于紹興二十二年,橋身以及橋上“憩享”、護橋將軍雕像及碑刻等全部采用花崗石筑就。
3、晉江安平橋:
又稱五里橋,東起晉江安海,西接南安水頭,建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全長2255米,寬3-3.8米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花崗石構跨海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橋對研究我國古代造橋技術,泉州海外交通史及安海變遷等有重要價值。
晉江一日游必去景點
晉江一日游必去景點有八仙山公園、晉陽湖公園、金沙灣、靈源山等。
1、八仙山公園
八仙山公位于晉江市梅嶺街道、西園街道接合部,東起西環路,西側及北側至西園街道嶼頭社區、王盾社區,南接梅嶺街道嶺山、西園街道賴盾,用地規模806.8畝,是一個可運動健身、休閑散步、觀賞美景的綜合性山地公園。
2、晉陽湖公園
晉陽湖公園位于晉江城九十九溪和晉江南高干渠的交匯處,湖區景觀建設項目用地約1300畝,湖面面積近千畝,項目規劃結構為“一湖、兩帶、三軸、十景區”,即以晉陽湖為景觀核心,以世紀大道西側和雙龍路北側的城市濱水景觀帶。
3、金沙灣
金沙灣就在圍頭村,位于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市。是泉州三灣中重要的一環,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據清代周學曾等繁修的《晉江縣志》這樣描繪圍頭:正瞰大海,南北洋舟船往來必經之地。圍頭灣海闊水深,是天然避風良港。
4、靈源山
靈源山因山頂高平,唐時稱為“太平山”“鵬山”。宋代有吳氏昆季隱居,改稱“吳盟山”“吳山”。山中時有清泉涌流,迂回于山下,故又稱“靈源山”。歷經千萬年天地造化、冰流侵蝕,靈源山基巖裸露、溝谷深邃,高大的山嶺擋住南下的寒流。
晉江旅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導語:“旅”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游”是外出游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游。以下是我整理晉江旅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以供參考。
龍山寺
位于安海鎮,各年古剎。為臺灣449座龍山寺之始祖。對臺灣同胞具有特殊吸引力。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寺門、鐘鼓樓、千手千眼佛正殿、后殿等。
距世傳原佛像處有一巨樟,夜發祥光,時人尚之,砍作法鼓寺門、佛像等,今俱存。大殿氣勢雄偉,奉祀立身千手千眼佛,造型精湛,名噪海外。殿前青石浮雕,巨龍繞柱,龍足爪珠,敲之鏘然,全寺具有濃厚閩南地方色彩,在閩臺兩地享有極高聲譽。
安平橋
位于安海鎮與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離泉州城大約30公里。安平橋長約五華里,又名五里橋,是我國古代最大的石橋。橋亭周圍豎立13座歷代修橋碑記,亭柱上刻一聯句曰:“天下無橋長此橋”,概括了安平橋長度為天下古石橋之最。這座跨海長橋始建于南宋紹興八年,完于紹興二十二年,橋身以及橋上“憩亭”、護橋將軍雕像及碑刻等全部采用花崗石筑就。浮橋面的石板條長8~11米,寬與厚0.5!~1米,重約5噸。這些又大又重的石板被巧妙地利用潮水漲落,架裝至橋上。安平橋的橋墩300多個,根據橋底水域的不同狀況分別設計成長方形、船形與半船形三種形式。反映出我國古代橋梁建筑的輝煌成就.
摩尼與明教
在羅山鄉蘇內村華表山麓,有一座中國現在僅存的摩尼教寺廟。這座摩尼寺為單檐歇山式石構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檐下用單挑華拱。
畫龍點睛廳內依崖浮雕一敵坐蓮摩尼佛,雕于六百余年前的元代。這尊摩尼像是用一塊有色巖石雕成,摩尼端坐在蓮花上,與一般佛像迥然不同。坐像高一點五米,面龐圓潤,長發披肩,臉呈青草石色,手顯粉紅色,身為灰白色,是用天然石色構成,增添了不少神異色彩。佛像后背雕出毫光四射的紋飾,也稱其為“摩尼光佛”。
晉江龍山寺
又名天竺寺,座落安海型厝,始建于隋皇泰年間,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剎。龍山寺分前、中、后三殿堂。寺院巍峨宏觀,大殿雕梁畫棟,中殿奉祀千手千眼觀音,全身有一千零八只姿態各異的手,掌中均雕一只睜開的慧眼,為我國稀世珍寶雕珍品,鎮剎至寶。
龍山寺香火旺盛早已馳名海內外,為臺胞和僑胞仰慕的香火圣地,支庶流長,僅臺灣省就有400多座同名寺宇。
晉江安平橋
又稱五里橋,東起晉江安海,西接南安水頭,建于南宋紹興八年(1138),全長2255米,寬3-3.8米是中古時代世界最長的梁式花崗石構跨海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橋對研究我國古代造橋技術,泉州海外交通史及安海變遷等有重要價值。
晉江西資巖寺石佛
西資巖寺位于金井鎮卓望山上,始建于宋紹興十八年(1148)。寺中依山崖雕 如來、觀音、勢至三世尊佛,佛像站立,身高4.5米,寬1.62米,姿態微俯,造型神妙,寺后崖石刻有“泉南勝概”四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晉江深滬灣海底森林
位于深滬灣土地寮一帶低潮區的潮灘上,退潮時可見分布約1平方千米的'古森林(松科油松植物C14同位素年齡為7500年左右)遺跡和距今9000多年的牡蠣礁,是研究臺灣海峽兩岸大地構造運動,海平面升降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等寶貴的實物資料。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晉江草庵
座落于華表山廲,據傳初建于宋,以結草為庵而得名。元至元五年(1339)改為石構歇山寺建筑,著名的波斯摩尼石佛就是草庵正廳后壁花崗巖浮雕而成,雕像高1.52米,寬0.83米,石佛周圍刻一直徑1.98米的圓圈佛龕。
堪為奇妙的是石佛臉、手、身三部分巧妙地利用花崗巖不同的天然色調,臉部呈現“青草石”色,手呈粉紅色,使佛像賦予一種神話的色彩。摩尼石佛是全國僅存摩尼教石刻像,草庵是國內外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完整的摩尼教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