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右翼中旗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科爾沁右翼中旗的風俗和物質文化遺產)
本文目錄一覽:
- 1、科爾i沁到沈陽之間中圖有什么景點
- 2、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的圖什業圖賽馬場
- 3、文旅活旗 | 科右中旗:全域旅游繪新景 文旅發展正當時
- 4、白音胡朔有哪些旅游景點?
- 5、科右中旗代欣塔拉的五角楓怎么起名
科爾i沁到沈陽之間中圖有什么景點
科爾沁右翼中旗博物館??茽柷呤侵拿晒抛宓赜蛭幕茽柷呶幕陌l祥地,歷史上科爾沁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弟哈薩爾的領地。從該地出發前往沈陽的路上可以看到科爾沁右翼中旗博物館,不需要門票。沈陽,古稱盛京、奉天,遼寧省轄地級市、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的圖什業圖賽馬場
美麗的科爾沁草原,奔騰不息的霍林河,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勇敢的科爾沁兒女。在科爾沁草原腹地,草原古鎮巴彥呼舒郊外111國道旁,有一處既有民族風格,雙具有現代特色的宏偉建筑,這就是圖什業圖賽馬場。
科爾沁右翼中旗是全國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蒙古族體育文化歷史悠久,其中以“那達慕”最具代表性。
在旗委,旗****的領導下,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發展迅速,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體育人才,特別是在賽馬,射箭,捕克,布魯等項目上,在國際,國內多次贏得榮譽。
賽馬場總占地面積50萬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13。7萬平方米。主席臺為大型蒙古包式造型,設240個座位并建有200平方米的貴賓休息室,主席臺兩側建有6600個座位的觀禮臺,有可容納8萬名觀眾的看臺。賽馬場門前廣場有“五畜興旺”,“飛馬”等雕塑和大型彩虹門,并有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的商業區。
賽馬場北側為蒙古族風情旅游村,由52個蒙古包組成,在這里游客可一睹民族風俗。在蒙古包內,可品嘗到具有蒙古族風味和草原特色的奶茶,奶酪,手扒肉等食品和馬奶酒。在“興安第一包”的圖什業圖浩特,有仿造當年圖什業圖十旗會盟而裝飾的扎賚特,杜爾伯特,前郭爾羅斯等十個貴賓廳。在這里品嘗風味獨特的蒙古族佳肴的同時,還會讓你感受遙遠的歷史氣息。
2002年8月,科爾沁右翼中旗****首次在這里舉辦了隆重熱烈的草原那達慕大會。共有17個代表隊,774名運動員,19只馬隊,270匹賽馬,參加了17個傳統項目的角逐。應邀前來的北京,吉林,遼寧等省市和海外賓朋達5000佘人,觀眾達28。8萬人次。****電視臺,福建東南臺,大連電視臺和沈陽電視臺等百佘名記者到會采訪。大會得到了各界賓朋的廣泛贊譽,認為這不僅是一次體現民族團結的****,更是一次展示形象,宣傳科爾沁草原,廣交朋友,廣招客商的草原盛會,同時也表現了科爾沁草原各族人民寬闊的胸懷和熱情好客的性格。
(三)代欽塔拉
代欽塔拉,蒙古語的意思是英雄的草原。代欽塔拉蘇木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水草豐美,有迷人的風景,有神奇古老的傳說,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這片土地就有古人類活動的蹤跡。從元朝開始,一直是蒙古民族的游牧地帶。公元1636年(清宗德元年),清廷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度,當時清****的直轄旗科爾沁右翼中旗的圖什業圖王府設于代欽塔拉,至今已有三百六十七年的歷史。這里也是名人孝莊文皇后的第二故鄉。 代欽塔拉最聞名的就是五角楓了,成片的楓樹在秋天時候紅色的海水般蔓延,美麗極了。
(四)新佳木 美麗的百鶴之鄉新佳木蘇木位于科右中旗東部,距旗****所在地巴彥呼舒鎮26公里,與代欽塔拉蘇木、高力板鎮毗鄰,和突泉縣、吉林省通榆縣接壤。111國道貫穿境內。 蘇木境內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爾沁濕地珍禽保護區。保護區內生態類型復雜,有三條內陸河流經保護區后變成無尾河,形成大面積濕地,使保護區內的地帶性植被和非地帶性植被相間分布,構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境內生長著亞洲面積最大的蒙古黃榆天然次生林和西伯利亞山杏灌叢。這里有結種子植物近500種,鳥類近200種,哺乳動物數十種。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有白鸛、黑鸛、丹頂鶴、白頭鶴、白鶴、大鴇、金雕7種;列入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有百枕鶴、蓑羽鶴、灰鶴、大天鵝、白琵鷺、白額雁、小鷗等29種。還有20多種猛禽。保護區的生態系統、物種保護、珍禽繁殖地三個核心區的占地面積18萬畝。
新佳木蘇木植被好,享有“綠色王國”美稱。中草藥遍布山川,光是麻黃草的年產量可達150萬公斤。地下還有豐富的煤炭資源。
素有“百鶴之鄉”、“綠色王國”之稱的新佳木蘇木,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更是投資開發的好地方。 ;(五)翰嘎利水庫
翰嘎利水庫位于科右中旗白音胡順北7.3公里,中型水庫,引霍林河水入翰嘎利湖形成水庫。屬防洪、灌溉、發電、養魚、游樂等綜合性水利工程。1997年建成,庫容9250萬立方米,壩長1000m,壩高18m。水庫三面環山,臨111國道。 煙波浩渺的翰嘎利湖似上天落下的玉盤,靜靜的鑲嵌在科爾沁草原上。這里蔚藍的天空下,沙灘細軟,碧波蕩漾,湖岸花香四溢,古木蒼翠挺拔,是人們游玩的最佳去處。
(六)蒙格罕山
罕山亦稱汗山,汗即可汗。相傳成吉思汗征戰途中來到一座巍峨的大山腳下,見這里林密草深、鳥語花香、流水潺潺、美景怡人,便下令安營扎寨。心腹大將木華黎率300兵騎,擇最高的山頂,壘灶起火、擺席設宴,狂歡三天三夜。兵馬所到之處,崎嶇的山頂平坦如鏟,方圓足有40里,從此人們便稱此山為“汗山”,也就是沿襲至今的罕山。 科右中旗境內有四大罕山(蒙格罕、布日和罕、奎屯罕、罕查干),首推位于西日嘎蘇木境內的蒙格罕山。蒙格罕山主峰海拔721、3米,占地總面積20855公頃,集奇峰怪石、四季美景、歷史考古價值高等諸多特點于一身,成為當地人民心目中的神山。
遠眺蒙格罕山峰重谷復、氣勢恢弘。登臨其上隨處可見懸崖峭壁上造型各異、千姿百態的奇峰怪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造出似獸、似禽、似人的石景。似獸者,或仰天長嘯、或俯視山谷;似禽者,或展翅欲飛、或俯殺獵物;似人者,或竟坐沉思、或站立揮臂指點乾坤。環宇石、母子峰、喇嘛洞、一線天、老君望月等奇異的山體景觀,不勝枚舉。在感受大自然玄妙與神奇的同時,會令你心中充滿詩情畫意。
文旅活旗 | 科右中旗:全域旅游繪新景 文旅發展正當時
科右中旗:全域 旅游 繪新景 文旅發展正當時
2017年 旅游 人數98.2萬人, 旅游 收入5.9億元;2018年 旅游 人數118.25萬人次, 旅游 收入7.06億元;2019年 旅游 人數149.9萬人次, 旅游 收入 8.93億元;2020年 旅游 人數96萬人次, 旅游 收入5.38億元;2021年 旅游 人數154.4萬人次, 旅游 收入8.28億元……
這一串數字是科右中旗過去五年 旅游 業發展的變化,它是科右中旗文化日益繁榮、 旅游 業蓬勃發展的見證。變化的是數字,不變的是可持續發展理念,這些文旅產業中的“變”與“不變”,串起科右中旗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串起助推科右中旗“文旅活旗”發展戰略向更高目標邁進的步伐。
放下“泥飯碗” 端起“金飯碗”
在科右中旗代欽塔拉蘇木,談起發展變化,能讓農牧民津津樂道的,那一定是 旅游 業發展給他們帶來的實惠,農牧民也發生從“圍觀”到“參與” 旅游 業的變化。
“過年了,我不僅要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把我每天工作的地方打掃得干干凈凈。”能夠在家門口的圖什業圖親王府景區上班,每月都有固定工資,這是代欽塔拉蘇木代欽塔拉嘎查脫貧戶張寶做夢也沒想到的。張寶因為身體疾病原因,家庭的重擔也落在了他妻子身上。家里的地不種,就沒有經濟來源,所以每年種地,“唱主角”的是他的妻子,他就做起“配角”。
自從他在圖什業圖親王府景區當起保潔員后,他就有了穩定收入,不再為過去“要想吃飯,就要種地”而煩擾?!?旅游 業確實給我們帶來好處,以前只有單一的種地收入,旗里發展了 旅游 業,在家門口就能務工,多增加了一份收入,有了穩定經濟來源?!泵鎸@一份工作,張寶尤為珍惜,所以,干起活來也特別認真。每天,他早早就來到圖什業圖親王府,穿梭在王府各院落之間,清掃落葉、積雪,擦拭“老物件”,雖然這些是簡單的事情,但是他卻從不馬虎的做。在寒冷的冬季時,冷了,他就跺跺腳、搓搓手取暖;在炎熱的夏季時,熱了,他就在墻邊陰涼地,歇一歇,為的就是趕在游客到來之前,將王府打掃得干干凈凈?!皥D什業圖親王府是四季皆可游,所以平時游客也不少。我一定要盡心盡力打掃王府,讓游客看到最美的王府?!睆垖氄f道。
依托翰嘎利—五角楓 旅游 區國家4A級景區、中影制作基地、《楓葉紅了》電視劇拍攝基地等重點景區,代欽塔拉蘇木逐漸成為 旅游 品牌,在代欽塔拉蘇木代欽塔拉嘎查,有三分之二的農牧民像張寶一樣不離土、不離鄉,在各景區從事導游、保安、保潔、拉馬、拉駱駝、趕勒勒車、租蒙古袍、賣特產等工作,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戶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 旅游 產業已成為拉動蘇木經濟新的增長點,讓越來越多的當地農牧民端起了“金飯碗”,吃上了“ 旅游 飯”,走上了致富路。
風景變“錢景” 鄉土變“錢途”
依托文旅產業的發展,農牧民吃上了“ 旅游 飯”,鄉村 旅游 也讓農牧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額木庭高勒蘇木巴彥敖包嘎查是科右中旗發展特色鄉村 旅游 嘎查之一,結合地域特點,因地制宜,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生態農業為基,以山水田園為韻,利用自身山環水繞的地理優勢發展 旅游 度假村,將 旅游 業和生態建設、文化建設、鄉村振興相融合,同頻共振,走出了一條以鄉村 旅游 業為龍頭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不僅刷新了“顏值”,還帶動農牧民走“ 旅游 路”、吃“ 旅游 飯”、掙“ 旅游 錢”。
劉曉青是巴彥敖包嘎查農牧民,自 旅游 度假村成立以來,他就將家里的30余畝土地流轉給了嘎查合作社,他和妻子就在 旅游 度假村務工,每個月有5000-6000元的工資,收入也在逐年遞增,他除了感激,更多的是對嘎查 旅游 業發展的信心。
“巴彥敖包 旅游 度假村為我們當地老百姓提供了很多增產增收的機會,2020年受疫情影響, 旅游 人數沒有往年多,我們夫妻在度假村務工掙了6余萬元,2021年就增加到了10余萬元,我們嘎查有良好的生態資源、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相信我們嘎查 旅游 業發展會越來越好?!卑蛷┌桨虏檗r牧民劉曉青欣喜的說道。
像劉曉青一樣長期在巴彥敖包 旅游 度假村務工的農牧民有16人,每年的5-10月 旅游 旺季,有70多名農牧民在度假村靈活就業。巴彥敖包 旅游 度假村年均接待游客達到30萬人次,年 旅游 收入達到260余萬元。嘎查集體擁有固定資產7000多萬元,嘎查集體經營性收入300萬元,人均年收入從不足3000元增長到32800元,嘎查各族群眾搭上 旅游 的快車,致富之路越走越寬。
“這兩年,受疫情的沖擊, 旅游 客流量比較少,我們就利用這個契機,對 旅游 基礎設施進行了提檔升級,建設了水上樂園項目,我們將不斷豐富 旅游 項目,努力打造成為‘看鄉景、品鄉味、享鄉俗、憶鄉愁’的特色 旅游 鄉村。”巴彥敖包嘎查黨支部書記張軍說道。
非遺文化與文旅發展“并蒂花開” 游客樂享“詩和遠方”
科右中旗 歷史 文化厚重、自然稟賦多樣,大自然的豐厚饋贈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促使詩與遠方在這里牽手,資源與產業在這里共振。風光秀美的科右中旗是科爾沁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享有“一旗九鄉五非遺”的美譽,非遺與 旅游 “聯姻牽手”,不僅成為科右中旗各大景區內常駐表演項目,更成為景區營銷宣傳的新亮點、提升游客體驗的新途徑。
非遺文藝烏力格爾說唱節目。
來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游客賈凱說:“科右中旗景色很美,人們也很熱情,看到了具有特色的文藝展演及蒙古族刺繡、剪紙等具有當地文化元素的非遺文創產品,感受到了當地非遺文化的魅力。”
在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繡、科爾沁剪紙等14個非遺項目文創產品展覽區內,展出產品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同時還兼具實用性,讓游客在游覽之余沉浸在科右中旗非遺文化魅力中。
看一段舞、聽一首歌、了解一個民俗、體驗一個非遺項目,游客在游玩中有了難忘的非遺 旅游 體驗和記憶,讓文化留住游客,游客傳播文化,促使非遺保護傳承“見人見物見生活”。
科右中旗著力構建“ 歷史 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融合、城市 旅游 與鄉村 旅游 相得益彰”的全域 旅游 發展新格局,做“優” 旅游 線路,做“靚”景觀 旅游 ,做“特”鄉村 旅游 ,做“深”文化 旅游 ,做“旺”新業態游,讓 旅游 不再是“到此一游”式的“打卡”,而是成為一場深度的文化體驗,實現了從景點游到景區游,從單一游到全域游的轉變。
2021年科右中旗被命名為“自治區級全域 旅游 示范區”,形成“一區三線”全域 旅游 格局,全域 旅游 已成為盤活科右中旗 旅游 格局的“新密碼”。季季有景、處處皆景的“楓林馬鎮”迸發出的生機與活力,為美麗中旗鋪就了發展底色。
人美、院美、室美、廚廁美、村莊美的人居環境與秀麗的自然風光和鳴,獨特的鄉韻與大美的山水共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昨日科右中旗,遍野風光;今日科右中旗,滿眼希望。受益于文旅產業的發展,一幅幅人在景中、山水相依、村美民富的新畫卷正鋪滿科右中旗大地。文旅產業揚帆起航,掀起全域 旅游 發展的新浪潮,承載著科右中旗高質量發展愿景駛向遠方。
白音胡朔有哪些旅游景點?
白音胡碩位于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東北部。也是科爾沁右翼中旗旗政府所地。這里擁有內蒙古少有沙地五角楓景觀,罕山點將臺,圖什業圖王爺廟蒙古部落,擁有最原始的草原風情。
科右中旗代欣塔拉的五角楓怎么起名
可以起名叫做“草原中的五色木”,好記還符合樹木的名字。
五角槭 又名 五角楓 , 色木 , 色木槭。喬木
代欽塔拉是內蒙古科右中旗代欽塔拉蘇木所在地,意為 “ 英雄的草原 ” 。這是一片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土地,擁有比較豐富的人文景觀。環繞在蘇木所在地北側無頭山周圍,111 國道旁側的3 萬畝天然五角楓森林。以其獨特的魅力早已名揚內外。1999 年澳大利亞駐華使館的文化參贊在觀賞這片神奇的楓樹后曾驚嘆:像這樣大面積樹種純而楓葉顏色多樣的景觀世界各地也不多見,并拍下了專題片帶回了澳大利亞。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楓林,以及豐富的水面資源和草原風光,為開發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