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鐘山區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的詞條
本文目錄一覽:
鐘山區那里有男士玩的地方
鐘山區男士玩的地方如下。
1、鐘山縣康之道休閑服務會所,奇石之鄉、馬蹄之鄉的賀州,賀州鐘山縣城興鐘中路東側(泰興斜對面)。
2、鳳池園,鳳池園位于市中心東部,是一個綜合性的水上公園,是貴州省六盤水市市級風景名勝區。
3、月照養生谷,茂盛的山林,怡人的氣候,優美的山形、奇特的洞穴,形成了月照養生谷獨特的風景,體驗難得的休閑時光。
4、大河堡景區,大河堡溫泉酒店以及新打造的大河月光浴場人氣火爆,其親民的價格、花樣繁多的活動及趣味游戲。
賀州市鐘山縣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鐘山縣山川毓秀,風光旖旎,旅游資源豐富且獨具特色,其類型主要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類,十三亞類共53個景點,有碧水巖、荷塘風光、大田和蓮花古戲臺、花山水庫、狀元峰、石龍石橋等許多迷人的風光和名勝古跡。 荷塘風景區 位于縣城西邊18公里,國道323線旁,公安鎮內,方圓6平方公里的荷塘自然景區目前未作開發,一切源于自然。景區內無數石峰拔地而起,峰巒疊翠,千姿百態。群山中有數個荷塘,每逢盛夏初秋,池塘中嫵媚的荷花競放與威武的群眾峰相互映襯,繪出一輻天然的絢麗多彩的山水畫。景區延綿十數里,風景如畫,亦別稱為“荷塘十里畫廊”,其中景區中心更有一座國內罕見的人像形石——公婆山,兩座似鬼斧神工、栩栩如生的石峰相依相偎,佇立在群山的環抱中格外奪目。 花山水庫風景區 位于縣西北33公里,花山瑤族鄉境內,攔截思勤江支流大花江而成,集雨面積76平方公里,總庫容量為4450立方米,建于1984年,形成寬闊的水面島嶼景觀,與放水閘塔樓、大渡漕、大觀樓相互映襯,形成山水一色,亭影綽約的景觀。水庫冬季有侯鳥棲息,水面時常浮滿白鶴等珍稀水禽,更添佳境。花山水庫與周圍的龍口溫泉、蓮花古戲臺、二帝宮、牛廟蛇場等景點組成了花山景區,從1990年起對外接待并形成享譽海內外的品牌——花山尋夢之旅。 古鎮英家 鐘山地處南嶺山脈中段,萌渚嶺與都龐嶺兩大山脈之西南,古有臨水(富江河)南通廣信(梧州)達南海(廣州),有思勤江西接漓水(漓江)經靈渠通湘水(湘江)與中原相連,隨著秦始皇南守五嶺,修入嶠道(新道),而成為中原入古越之門戶,而隨著漢武帝開拓九郡,平定南越,鐘山開始成為西漢王朝的郡縣制縣治所在,身臨其境,不但可以使你窺視到秦皇漢武揮舞的長鞭和長驅的鐵蹄,還可以搜尋到更新時期野生動物的行跡和新石器人類的蹤跡及戰國時期人類生活的軌跡,遙遙數千年成就了鐘山今日豐富的人文,各類古遺址、各式古石橋、古水井、古建筑、古民居群,摩崖石刻,帶著一定時代的烙印為我們展示一定時代的風貌,使我們在對其拜謁中,感受到遠古的氣息,并得到啟迪。 古鎮英家位于古道思勤江西岸,宋末明初開始有街,清康乾時期為鼎盛時期,目前仍保存有石板街近千米,由門樓水巷分為七甲;有原始店鋪近兩百間,其中大檔鋪就有好幾間。古鎮三面靠山,一面臨水,山中洞多林茂,在后山東麓有新石器人類遺址一洞天巖,有明萬歷時期石刻“百蠻遵道”碑。該鎮街前是近百畝連片池塘,不遠處是思勤江河,河的兩岸是人民公社時期筑起的河堤,上游是水泥橋,橋頭有英家起義紀念亭,下游有近百米長的古老木板橋。 在英家七甲街背有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英家起義地址——粵東會館,該會館為上七下七四合院結構,整個建筑以麻石硫璃瓦為主要建材,會館門前檐柱、梁枋、斗拱間浮雕壁畫琳浪滿目,門前兩側是淺浮雕雙龍戲珠額枋,其上是通體透雕瑞獸麒麟,枋下為倆倆相伴的石雕八仙人,疊梁及雀替上則是姿態各異,妙趣橫生的戲劇故事人物木浮雕,而瓦檐下斗拱間則蜷曲著回首俯視的木雕龍,大門兩旁是一付極為俊秀隸書體陰刻石對聯,大門石匾額是“粵東會館”四個陽刻楷書,字體非常厚重,石匾額上是畫工精細的大幅山水人物彩畫,人物的神態與情景栩栩如生,體現了這一清代嶺南社會文化熔于建筑美學藝術風貌。英家粵東會館在民國時期曾是國民黨的糧倉,1947年6月,由廣西區工委領導的英家起義,在這里開倉濟貧,數千擔谷子一夜之間成為方圓百姓鼎中之食,因此英家粵東會館成為英家起義重要地址,2000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會館曾是《酒是故鄉醇》電視劇張府的景地。 玉坡村地處鐘山縣城25公里的燕塘鎮,坐落于喀斯特地貌的群山之中,該村依山傍水,村前小溪環繞,村后綠翠欲滴,周圍的筆架山、龍頭山、三臺山維妙維肖,景致十分可人,歷史上因進士、舉人多,做官人多,有錢人更多,為方圓百里有名的富貴窩和官宦之鄉,且該村院深樓高,村固如堡,而被譽以“小南京”之美稱。 玉坡村始建于宋,為其祖廖正一(宋元豐進士,江西撫州府金雞縣人),因官于昭之舊縣龍平而選勝山之秀,水之媚,玉蘊坡崗,冬溫夏涼的坡麓——玉坡坊為其子孫世代安居之所。到了元末,由于瑤壯民起義所擾,而遷居桂陽,明朝中,而重回故疆。 廖正一元佑入試蘇文公軾,曾出知常州,得名后,入黨籍,自號竹林居士,有白云云溪二集留世。 玉坡村自古是一注重教育的一個村莊,特別是在學而優則士的封建時代,讀書習武,更成為該村一大風氣。據史料記載,光明清時期該村就有舉人、進士近二十人,且大多入士后都外出為官,有官至云南別駕,文林郎,梧州總兵、副總兵、參戎及河南光山,廣西桂林、龍坪,靈川、柳城、全州等府縣知縣、知事、教諭、訓導、儒學。該村田地遠波恭城、荔浦,大有買盡世間田之勢。特別是該村的玉溪,田地特多,解放前85%以上的人家都有較多的田地,實為有名的富貴窩。目前玉坡村仍保存著數十間舊式青磚大屋及數十公分厚的護村石墻和一些古井、門樓、石板巷道、石橋、古祠廟、石牌坊等。其恩榮石牌坊是該村最具特色的古建筑,也是廣西有名的古建筑之一。該牌坊位于該村廖氏宗祠前,為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該村進士廖世德為紀其祖所建,牌坊占地10.30平方米,四柱、三間、五樓、廡殿頂,寬6.18米,進深1.66米,通高7.32米,通體青石建造,牌坊滿布圓雕、高浮雕和浮雕,用料宏大厚實,石柱立在石基座上,柱前后均設抱鼓石,起護桿作用,其中中柱正面抱鼓石上鏤雕 石獅,明間正樓廡殿正脊兩端飾反尾上翹魚鴟吻,正中為寶葫蘆頂,四斗拱間為透雕花窗,橫枋下正中石匾豎刻楷書“思榮”二字,花抬枋及枋間的石板為高浮雕和透雕鏤空的“雙龍戲珠”、“雙獅戲球”、“麟吐玉書”、“丹鳳朝陽”、“八仙賀壽”、“魚躍門龍”等十多組玲瓏剔透寓意深刻的題材,總之該牌坊雕工精細,刀法嫻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2000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道村位于鐘山縣城南面,距縣城約15公里,該村初建于宋,依嶺而建,前塘后嶺,很有氣勢,該村古宅連遍,炮樓聳立,拾階而入,如探古堡。 該村有兩大特點,一是連遍古宅,戶戶相通相連,家家青磚青瓦,巷道撿階而上如山城,高樓聳立似城堡。很有一些地方特點。其二,該村戶戶為石庫門,家家戶戶均用麻石作門框,并刻以門對(對聯)。分陰刻陽刻兩種,對聯對仗工整,內容積極向上,有的還飾以浮雕圖紋,相傳很久以前,該村出了一位舉人,考取功名后,放棄仕途,回歸故里,興辦私學,干起了教書育人的事業,過著清貧孤寂的日子。這在學而優則士的封建社會里是很難為村里人所理解的,年復一年又一年,舉人老了,可村中后輩卻成長起來了,他一生的努力,使村里出了一批秀才,村里人開始認識該舉人良苦用心,為紀其德,同時也顯示自家是崇尚文化的詩禮之家,從而有了這道獨特風景。 該村房屋一般依地勢分兩層,第一層為前進,二層為后進,前進前為走廊,后兩旁為豬牛圈,中間為天井, 天井旁是上后進(二層)的土梯,后進主屋為普通三間,中為主廳,兩旁為房,后進與前進相隔一條走廊,走廊除為主廳門前外,且通向兩頭廚房,進入主屋兩旁房間。一般前進走廊與主屋兩房間或廚房都與外相通相連,是很有特點的鄉村建筑。 荷塘村位于鐘山荷塘風景區中,為該景區主要村莊,距縣城約15公里。該村四面環山,荷據中央,村繞塘轉,屋建池旁,且青石鋪路,綠樹掩映。古道老屋,實為一處古老鄉村的原始標本。20世紀70年代文物考古、普查時,在該村的山中發現了大量的野生動物的遺存,并采集了大量的大熊貓、犀牛、亞洲象、野豬、鹿等野生動物的骨化石,到目前為止,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博物館所成列的大熊貓化石標本仍是在該村后山巖洞所采集的。 大田戲臺 位于鐘山縣城西面公安鎮大田村,距縣城約十公里,此戲臺建于清光緒四年(即1878年),為磚、石、木結構,呈凸字形,通高10余米,由前臺和后臺組成,前臺面寬6.37米,深5.5米;后臺寬10.12米,深3.6米;基高1.8米。整座戲臺青石青磚,雕工極為精美圓潤,八柱梁構架,八角藻井復頂,鼓石墊柱,青磚砌墻,青石為基,基旁雕以八仙賀壽,鑿雙龍以戲珠,臺上鏤兩虎以扶角,嵌二獅以呈瑞,后屏風飾以山川樓閣,彩鳳仙鶴等木雕,工藝精湛,構圖和諧。戲臺除古樸典雅、雄偉壯觀,且符合力學、聲學原理,整座戲臺屬水口廟附屬建筑,隱映于古樹秀竹之中,清澈的溪流環繞其中,整個環境優雅別致,清靜恬適,為廣西不可多見的古戲臺之古代建筑之一。1981年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戲臺所處村莊大田村也是一個很有特點的村莊,老屋、古榕、古樟在池塘的映襯下顯得特有韻味。 石龍橋 石龍橋位于石龍鎮鎮政府門前,橫跨于石龍河南北兩岸,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緒年間,全長40米,寬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橋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點灰漿連結,充分顯示我國橋梁建設的高超技術和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石龍橋橋堍兩端各置石獅一對,兩石獅怒目圓瞪,虎虎生威,橋面兩側石欄、望柱、華蓋內側飾滿浮雕圖案,望柱外側分別陰刻“龍蟠東水”、“石鎖珠江”八個雄健橫聯大字,兩石欄上分別雕刻著“雙龍戲珠”、“雙鳳朝陽”、“八仙賀壽”,“灃磯訪賢”、“三顧茅廬”、“巧借東風”、“西湖借傘”、“十八相送”等刻工細膩、形象生動的神話傳說和戲文掌故,給大橋以溢彩流金熠熠生輝,不但體現清代浮雕藝術的精湛,也體現清代戲曲藝術的興盛,說明了清代文化藝術之繁榮。 總之,石龍橋是一座融建筑、雕刻、造形、戲曲藝術于一體的古石橋,在建筑及雕刻上都有較高的造詣,為廣西古石橋所罕見。該石橋2000年已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與石龍橋同時興建的另有一座古戲臺,座落于離石橋不遠的石龍街,其造形基本與大田戲臺相似,也還有一定的保護價值。 蓮花戲臺 位于鐘山兩安瑤族鄉的蓮花村,距縣城約20公里,該戲臺建于清光緒九年(1883年),戲臺南向與其相向50米是龍王庵,戲臺平面呈凸字形,臺口寬7.85米,深5.44米,后臺橫長12米,進深4.45米;整個建筑面積為96.2平方米,臺基高1.73米,前檐高13米,青石砌基,磚木結構。重檐翹角歇山式項,正脊飾鱉魚及寶珠,二層瓦面上飾二龍戲珠,臺口上方八角藻井,其天花板均繪八寶圖案;前臺兩側斗拱間是木雕獅子,后臺正中屏 風上飾歌女手抱琵琶起舞圖畫,上方是“河青海宴”四字大拱額,臺基上有龍鳳花卉及人物的石浮雕,其下嵌建造戲臺由來的碑文,后臺兩側筑山字形風火墻,前臺與后臺相通的兩個門上有“龍飛”、“鳳舞”木雕橫匾,屋頂正脊是雙魚托珠,可以說整個戲臺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不管是布局、結構、擴音、雕刻都達到較完美的結合,體現了瑤鄉獨特的風貌和瑤民的聰明才智。2000年該戲臺已被列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鐘山十里畫廊距縣城18公里,不要門票,沒有公交車。
采納哦
貴州六盤水哪個旅游景點比較好玩
六盤水哪里好玩?六盤水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六盤水位于貴州西部,氣候涼爽、舒適、滋潤、清新,紫外線輻射適中,有中國涼都之稱。六盤水好玩的景點排名,盤點六盤水十大好玩的地方,包括韭菜坪風景區、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鐘山月照養生谷、鐘山大河堡旅游景區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六盤水市鐘山區韭菜坪景區
景區內氣溫終年溫和,有適合休閑度假的山丘緩坡,也有適合攀巖探險的險峰巖壁,是集休閑旅游和山地旅游為一身的度假景區。同時韭菜坪山地造型奇特,適合登山、登高望遠、滑草、攀巖、高山露營等健身活動,其石林造型別致,有的如山門、有的似利劍,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情趣性。景區內滿山盛開的烏蒙杜鵑花,成片生長的箭竹,如氈般的草場,五彩斑斕的韭菜花,高山洞穴、化石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景區位于六盤水市鐘山區與畢節地區赫章縣交界處,涉及大箐、海嘎、臘寨三個村部分區域。
2、貴州六盤水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
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地處少數民族聚居的“滇、黔、川、桂”四省結合部,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六盤水烏蒙山國家地質公園總面積達近4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北盤江峽谷和碧云洞溶洞群兩個園區及韭菜坪、金盆天生橋、阿勒河、盤縣三疊紀古生物化石群落、盤縣大洞古人類遺址等5個特色景區。北盤江峽谷園區以北盤江峽谷為主體,包括六盤水市南水城峰林景區,北盤江峽谷景區、發耳三個屯旋卷構造臺地景區、坡上牧場景區、六車河峽谷景區、格所河峽谷景區及白雨豎井、花嘎天坑等景點組成。
3、六盤水市鐘山月照養生谷旅游景區
據了解月照休閑養生谷景區圍繞“打造中國涼都六盤水國際旅游目的地旅游產業的核心品牌”打造成市中心城區的“后花園”。目前該景區建設一期工程已完工,該景區秀麗的容顏正在揭去“面紗”展露出迷人的棱角。一期建設項目包括丫口景觀濕地、市民生活廣場、月照景區石生樹景觀、兒童樂園等。據悉,養生谷還將打造農耕體驗、溫泉游樂、巖穴探奇、民族風情等8個小景區。鐘山月照養生谷旅游景區為AAA級景點。
4、六盤水市鐘山大河堡旅游景區
大河堡?涼都花海景區位于六盤水市鐘山區大河鎮境內,距六盤水市區約30分鐘車程。景區 一期占地約300余畝。大河堡?涼都花海景區主要以精品花卉觀光、特色園林觀賞、農旅生態休閑為主題,將生態農業觀光與鄉村休閑旅游完美融合,填補了六盤水市高端花卉休閑游的空白。景區種植有百余種荷蘭郁金香、百合花等特色花卉,游客還可觀賞到漫山遍野的櫻花。景區有各種特色美食、精品商業及高端度假酒店,為廣大游客提供了一個賞花休閑、旅游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5、六盤水市水城縣米籮景區
米籮半方塘水上樂園是我市首個大型水上樂園,占地面積20000㎡,風景動人、多項娛樂設施齊全,集嬉水、健身、娛樂休閑、美食、競賽沖關于一體。半方塘水上別墅,整個別墅采用布依族吊腳樓風格,中式裝修風格,復式別墅,大氣奢華,落地窗采光充足,意境深遠的古字畫、荷花壁畫、木雕裝飾、古風燈飾,讓你如同穿越到古時美景中。巴郎莊園,具有米籮特色的古典歐式建筑——巴朗莊園,主要用于產品展覽、會議、培訓、旅游接待等。
6、六盤水市六枝牛角布依風情旅游景區
落別鄉位于六枝特區東部,是六盤水市的東大門,東部與鎮寧縣接壤,南部以白水河為界,與關嶺縣隔河相望,距舉世聞名的黃果樹瀑布僅12公里。主體民族布依族14280人,彝族6597人。這是一片美麗神奇的土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里無數的奇山秀水,形成了瀑布成群、溶洞成串、星羅棋布的自然景觀。這里還洋溢著古夜郎遺風的牂牁歌舞,布依族的風情習俗、民間工藝、民族建筑、民族節日使這片土地撲朔迷離,魅力無窮。加之現在的落別牛角布依風情體驗區。
7、六盤水市盤縣娘娘山旅游景區
貴州娘娘山喀斯特特色農業生態旅游觀光園項目位于貴州第一高原濕地娘娘山腳、風光旖旎的天生橋舍烹河畔,由普古銀湖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打造,現已建成獼猴桃、刺梨、藍莓基地和科技大棚,天山飛瀑景區、銀湖廣場和銀湖可代游人參觀游覽。自駕從貴陽出發,走金陽金清大道上【滬昆高速】或從花果園上貴黃高速再到清鎮段并線走滬昆高速,行至六盤水段轉貴州省【省道S77水盤高速】,于【雞場坪站】出口下高速,經過雞場坪風情街,根據指示牌路標行駛經淤泥鄉十里畫廊過(水壩)即可抵達娘娘山景區(舍烹),全程約5個小時。
8、貴州玉舍國家森林公園
玉舍國家森林公園位于貴州省水城縣南部,距六盤水市中心30公里,交通便利,有水柏鐵路和兩水線通過景區。該公園以浩瀚的“林海”為主,總面積50134畝,有林面積40680畝,有300畝保存完好的原始林,森林覆蓋率在90%以上。玉舍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前身是一座林場。1999年,中國開始實行天然林保護工程,從那時起到2002年森林公園建成開放,除因為修建公園的步行道而必須砍伐部分樹木以外,這里沒有砍伐一棵樹
9、六盤水市明湖濕地公園
明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明湖村,距市中心城區2公里。公園建設面積474畝,人工湖占319畝,規劃區濕地類型主要是人工庫塘濕地和少量永久性河流濕地,其中,人工庫塘濕地包括窯上水庫、龍貴地水庫和明湖村濕地,濕地面積為83.10公頃,永久性河流濕地包括水城河窯上水庫至黨校段及明湖小山峽溪流,濕地面積為1.55公頃,濕地總面積84.65公頃,濕地率為42.8%。
10、六盤水市六枝回龍溪溫泉旅游景區
回龍溪景區位于六枝北部,距離六枝特區中心區僅24公里,面積127.6平方公里,距離被譽為地球之寶的織金洞僅87公里,面積127.6平方公里,系長江流域、烏江水系。該景區主要是巖腳古鎮、古堡、古廟,火焰山《太和永恰》石刻,傳統銀飾作坊,面條加工作坊,繁榮的市井生活組成一幅濃厚的人文景觀圖。回龍溪景區以山奇、水清、河灣、泉怪為其特色,集古跡名勝、特色小吃于一體,成為領略江南煤都,水鄉風光的旅游地。
11、六盤水市盤縣古驛勝境景區
盤縣沙淤“古驛勝境”景區花卉展廳位于盤縣勝境街道沙淤村(原火鋪),截至目前,沙淤“古驛勝境”景區種植玫瑰、繡球等花卉100多畝,棚內生產盆花年逾100萬盆,完善生態茶葉觀光休閑體驗區1200畝。在今后幾年,將真正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文化、科技”把農家變旅館、村寨變景區,帶動鄉村經濟增長。在沙淤高山花卉示范園區(古驛勝境景區)核心區,坐落著一座人工湖,因在四季花海之中,形如花蕊,故而得名“蕊湖”。
12、六盤水市盤縣妥樂古銀杏旅游景區
妥樂古銀杏風景區位于貴州省盤州市妥樂村,是國家AAAA級景區,這里流水潺潺,小橋流水,風景秀麗,古樹綿綿,小橋映虹,奇峰傍寺。全妥樂村擁有古銀杏1200余株,胸徑一般在50一150cm,最大220cm。一般樹齡在300年以上,最長者為1200余年,樹干高達幾十米。是世界上古銀杏生長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扇形的樹葉鋪滿在石板小徑上、黑瓦房屋上、廣闊稻田上,處處散發著迷人的色彩。越來越多的游客、攝影家慕名而來,一覽這美麗的景色,享受這片神奇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