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陽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壽陽有什么好玩兒的地方)
本文目錄一覽:
- 1、你知道山西壽陽縣的五峰山嗎?
- 2、山西哪有不怎么出名,但好玩風景好的地方???
- 3、壽陽一日游線路推薦。
- 4、山西十大冷門景點,人少景美好玩
- 5、從太原到壽陽一日游路線推薦。
- 6、山西省壽陽縣怎么樣
你知道山西壽陽縣的五峰山嗎?
素有蓮花之稱的五峰山,距壽陽縣城30公里,因其山勢五峰環繞狀若蓮花而得名.五峰山即石龍山.要羅山.風神山.廟圪頂山.龍池山五峰之總稱.現為風景名勝旅游區.景區核心建筑龍泉寺建于五峰山中心,可謂花之蕊心.
龍泉寺初建于唐代,經歷代重修,至明代萬歷年間成現在的規模,距今約400年歷史.因寺內有天然清泉而得名龍池寺,后傳成龍泉寺.明末清初名人傅山在這里出家為道,并以此地為依托為鄉民診病療疾,寺更因人而聲名遠播.現為國家.?。校h四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五峰山景區,占地200余畝,其中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再配以龍泉寺.凌涇塔.碑林祠.水神堂.三官殿等人文景觀,實乃風景宜人,引人入勝......
五峰龍泉國寶展秀妍,
峰回路轉凌涇入云端;
龍鳳雙柏見證悠久史,
泉清水涌裝點此名山.
山西哪有不怎么出名,但好玩風景好的地方???
目前,人類活動如此頻繁,凡能旅游的地方,動物早被嚇跑了,要見到動物除了動物園已經找不到了。這里給你推薦一個不太有名、但能見到許多鳥的景區吧——壽陽縣的五峰山風景區。壽陽縣在太原東部,與太原相連。素有蓮花之稱的五峰山,距壽陽縣城30公里,因其山勢五峰環繞狀若蓮花而得名。五峰山即石龍山、要羅山、風神山、廟圪頂山、龍池山五峰之總稱,現為風景名勝旅游區,景區核心建筑龍泉寺建于五峰山中心,可謂花之蕊心。
龍泉寺初建于唐代,經歷代重修,至明代萬歷年間成現在的規模,距今約400年歷史。因寺內有天然清泉而得名龍池寺,后傳成龍泉寺。明末清初名人傅山在這里出家為道,并以此地為依托為鄉民診病療疾,寺更因人而聲名遠播.現為國家、省、市、縣四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五峰山景區,占地200余畝,其中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再配以龍泉寺、凌涇塔、碑林祠、水神堂、三官殿等人文景觀,實乃風景宜人,引人入勝。有詩贊曰:
五峰龍泉國寶展秀妍,
峰回路轉凌涇入云端;
龍鳳雙柏見證悠久史,
泉清水涌裝點此名山。
悠久的歷史,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漫步這里,游人會感受到它那處處洋溢著的文化氣息。老大爺閑暇無事時作了一些記錄整理,分期發往空間,與好友們共賞。 從太原怎樣到壽陽五峰山旅游?--自駕車怎么走?坐公交怎樣去?周圍還有哪些可玩的地方?-壽陽縣位于晉中東部,該縣的五峰山為是風景名勝區,其中核心景點龍泉寺為國保單位。景區在壽陽西南部,距壽陽城和榆次區均為25公里,距太原40公里。-從太原自駕車有三條線路可到達:1、從太原出發,走太舊高速公路,在榆次(晉中)出口下,轉榆盂省道,到壽陽太安驛,轉平太國防公路一公里處,即是五峰山景區,全程40公里。2、從太原出發走低速,有兩條路:經307國道(賽馬場、楊家峪)過東山,進入壽陽;另一條經朝陽街服裝城向東過東山,在東山頂(壽陽稱為罕山)上307國道進入壽陽。到平頭鎮向西南轉平太國防公路前行5公里即可到達,全程45公里。3、從太原出發,走太舊高速公路,在壽陽下,經賓陽路、朝陽街上榆盂省道西行25公里即到,全程70公里。-從太原坐公交車到五峰山也很方便,只要在太原汽車站乘坐太原到壽陽走榆次的公交車(走低速的,一天有四趟),都路過壽陽太安驛,在那里下車步行不到一公里就可到達景區。也可坐走307國道到壽陽或到陽泉的公交車,在壽陽的平頭鎮下(一天有十幾趟),在那里打的(小面包車,有10元就行)就去了。-五峰山景區不大,有兩到三個小時就游完了。若你還沒盡興,可沿榆盂省道向壽陽方向前行兩公里,有一個龍棲湖水上樂園,你可在那里釣魚戲水。-
壽陽一日游線路推薦。
壽陽一日游精品線路壽陽一日游精品線路,有方山國家森林公園、祁寯藻故里、五峰山龍泉寺三個景區和定點飯店、購物點。第一景區:五峰山景區行車路線:走低速經榆盂省道行至太安驛轉東太國防公路1公里處進入五峰山景區。景區特色:道教名人、檐窯式建筑、文化遺跡。五峰山山勢五峰環繞、狀若蓮花。景區內龍泉寺因有天然清泉而得名,初建于唐代,歷代重修,明代萬歷年間成現在的規模,為國內罕見的內部窯洞連環拱券、通道明暗相連、外部檐窯層疊式建筑群,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有四絕:一絕清代傅山先生寫的狂草碑,二絕水旱雙龍池,三絕唐代大詩人李白所題藍芾洞,四絕是高十三層、內空外孔、青磚八角凌涇塔。服務介紹:景區門票每人5元。導游講解一次10元。徒步游覽約1小時。乘車前往第二景區:祁寯藻故里景區行車線路:出景區進入榆盂省道至白家莊轉由龍門河村入口進入祁寯藻故里景區。路程15公里,車程25分鐘。景區特色:祁氏文化、馬首農園、生態景觀祁寯藻是電視劇《天地民心》主人公,晚清“四朝文臣”“三代帝師”,山西歷史文化名人中最為耀眼的一位。他不僅是晚清的賢臣名相,其詩書造詣極高。他也是一位著名的農學家,撰寫的《馬首農言》至今作為大學農學專業教科書。建成后的祁雋藻故里景區將成為集觀光紀念、娛樂體驗、休閑度假、會議修學等功能于一體。目前,景區已被確定為青少年活動基地,即將被確定為廉政教育基地。服務介紹:景區門票每人40元。導游講解一次30元。游覽時間:徒步游覽約2小時午餐安排:可選擇縣城兩家定點飯店福壽園酒店和藍馨酒店,方山景區賓館就餐。行車路線:福壽園酒店(沿著307國道穿過壽陽縣城至朝陽街和濱陽路的交匯處,向左拐200米到達)藍馨酒店(沿著307國道穿過壽陽縣城至朝陽街和賓陽路的交匯處,向左拐到達福壽園酒店,向右拐行濱陽路過朝陽閣前行約300米左拐到達方山賓館(出景區進入307國道至下曲村轉榆盂省道向盂縣方向行走到方山國家森林公園。正餐標準(四冷六熱一湯,主食饅頭、面條,不含酒水),每人20元,就餐時間1小時。就餐可以品嘗到地方特色的山野雞、山蘑菇、山野菜,壽陽特色的豆腐干、雜糧面,這些原生態佳肴會令人留戀不已!第三景區:行車線路:經307國道至下曲村轉榆盂省道向盂縣方向行走,由方山國家森林公園大門進入景區。路程30公里,車程約40分鐘。景區特色:自然風光、佛教文化方山是一座觀景美山,春天來方山賞桃花,桃紅松翠,景色迷人;夏日來方山避酷暑,清涼自在,環境宜人;摸壽星石壁,觀無影寶塔,登神坪金頂,拜長者陵墓,四季怡人。方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傳說太上老君在此點磺種碳,是礦產資源的聚寶盆;老壽星撒籽成藥,中藥材遍地可尋,登山聞藥香神清氣爽;程嬰藏匿趙氏孤兒,長者石龕注疏華嚴;納云禪師,光大方山寺;帝師祁寯藻,揮毫遺墨寶。方山是一座佛教名山,享譽中外的“中華第一大居士”、佛教華嚴宗思想奠基人、佛教“華嚴三圣“創立者李通玄在此注疏《華嚴經》,是佛教圣地五臺山的南大門,更為全國最大最古老的華嚴道場,《華嚴經》因為方山而得以傳承,經學延續歷史。服務介紹:景區門票每人68元。
山西十大冷門景點,人少景美好玩
山西省是我國內陸省份,位于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山西向眾人展現的是它廣袤的土地、博大的胸襟、如畫的風景,拋開城市的喧囂與繁鬧,仿佛置身在桃源之地。 這里有全國最美麗的風景,同時也匯集了獨具特色的黃河文化,是我國重要的 旅游 勝地。除了我們熟悉的五臺山、平遙古城、壺口瀑布等著名景點,還有許多冷門景點,也是十分迷人,并且不用再受擁堵之苦。
在此筆者選擇十個比較冷門的景點,給友友們在閑暇之余去探訪、去追尋。
1、老牛灣
老牛灣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老牛灣鎮,和內蒙古清水河縣以黃河為界, 往西是鄂爾多斯高原的準格爾旗。 老牛灣是黃河流入山西的第一站,由于獨特的地形地貌,這里的石灰巖峭壁奇峰異石、犬牙交錯,連綿的長城屹立在突兀的山巒之間,與黃河攜手共進,好像兩條巨龍隨風起舞。古時候,長城邊上的戰略軍事要塞——老牛灣堡就坐落在這里。
老牛灣西窄東寬,尾部呈圓弧狀,恰似寶葫蘆,有黃河入晉第一村、天下長城第一墩,一唱雄雞聞三縣的美譽。黃河之水出河套至此拐彎流經峻嶺峽谷奔騰而下,古長城至此蜿蜒東去,這里的古堡、古樓、古渡、古棧道、古廟、古村落更是讓人贊嘆不已。
當地有一句俗語,“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最美不過老牛灣”。這里是欣賞黃河最美的地方,并且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景觀-牛鼻孔。老牛灣景區是由三灣一谷所組成,分別為包子塔灣、老牛灣、四座塔灣和楊家川小峽谷。
老牛灣,作為黃河第一灣,除了獨特的風景,還有悠久的文化傳承,它帶來的不只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有一種心靈上的沖擊。
2、王莽嶺
王莽嶺是位于山西省 晉城市 陵川縣境內,是八百里太行山上的一大奇觀,地處太行山南端晉豫交界的崇山峻嶺之中,地處太行山脈、黃土高原與中州平原斷裂帶的最險要處。
王莽嶺的景點、景觀數不勝數,最為有名的是神奇壯觀的“山巔六絕”:絕頂日出、云山幻影、佛光異象、霧凇冰掛、林海濤聲、秀谷觀峰;另外還有獨具特色的“八臺險景”:觀日臺、東哨臺、仙女散花臺、撫琴臺、弈棋臺、點將臺、練兵臺、烽火臺;以及千姿百態的“十二景觀”:浮云崖、試膽石、寒武石林、勒馬崖、隱仙崖、石庫天書、西寨門、天橋、羊腸阪、老豬洞、一線天、山谷回聲。
進入王莽嶺的峭壁、奇崖、異石不勝枚舉,有的像動物,有的像人物,有的像盆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不看不像,越看越像。
王莽嶺四季分明、景色宜人。春天山花爛漫,流水潺潺,山林碧透,繁花似錦;夏天綠樹成蔭,郁郁蔥蔥,瀑布飛瀉,溫度宜人,是難得的避暑圣地;秋天紅葉盡染、五彩斑斕, 濃妝淡抹總相宜 ;冬天雪映大地,霧凇掛枝,王莽嶺的冬天可謂一個白色的童話世界。
走遍五岳三山,最奇太行山,登王莽嶺絕頂,俯視中州大地,放眼華夏三千界,勢壓中原十二州。
王莽嶺以“王莽趕劉秀”而得名,除了優美的自然風景,古往今來還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傳說和典故,多少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千古絕唱,更增添了多少傳世人文色彩。
3、 萬年冰洞
萬年冰洞位于忻州市寧武縣春景洼村,海拔2300多米,據考證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三百萬年,因此得名萬年冰洞。這也是迄今為止,在世界上永久凍土層以外發現的極其罕見的大冰洞。
進入洞里,就像走進了一個如夢似幻的水晶宮!水晶宮有五層,高達百米,看到這里,你會深深感嘆什么才是大自然的神奇。
走在冰雪的世界里,有時候會發生錯覺,這里到底是南極還是北極?仿佛置身于北國冰原之地,又好似穿行在南方溶洞的通道之間。
夏天,洞外綠草如茵,鮮花盛開,而洞內寒氣森森,冰柱林立。這是冰的世界,地面、洞頂、洞壁上都是冰,還有冰柱、冰簾、冰瀑、冰筍、冰花、冰鐘、冰床、冰錐、冰葡萄、冰掛、冰獸、冰人.......
冰洞內嵌入的彩燈與冰渾然一體,使得洞內流光溢彩,更增添幾分神秘。
讓人更加震驚的是,在距冰洞僅僅兩百米的地方,有一處地火,千年不滅,當地人稱之為千年火山。萬年冰凍與千年火山,一冷一熱,一陰一陽,大自然竟然讓這兩種相反的物質,居然神奇地共處一地,大自然的魔力,當真讓人不可思議。
4、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位于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與國內著名景區平遙古城、王家大院、綿山 旅游 區毗鄰。據考證張壁古堡始建于十六國時期,為后趙豪強張平所建的眾多塢壁之一,距今至少有1600多年的 歷史 。
整個古堡修建在高原上,南高北低。從古堡北面往下看去,左、中、右各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古堡的西面是窯灣溝,懸崖絕壁,異常兇險。古堡的東面比較高,深溝直入這里。只有古堡的南面背靠綿山,可以說是“易守難攻,進退有據”。
整個古堡被高達十米的夯實堡墻所保護,堡墻全長大約1300米,歷經千年風雨而屹立不倒。
古堡里有一條紅石砌成的主要街道 ——“紅順街”,連接著僅有的南北兩處堡門,街的東邊有三條小巷,西邊有四條小巷,形成了古堡的主要街區。
古堡的地下也布滿了隧道,縱橫交錯,將地面建筑巧妙地連接在一起。地下隧道共分三層,上層距離地面約兩米,中層距離地面有8-10米,最底層距離地面有17-20米,三層之間由一條寬約1.5米,高2米一個隧道相連,互為依靠,互為支援,總長度約有萬米。
隧道的洞壁上每隔一段距離留了一個小壁龕,是放置油燈照明的地方。地下隧道 遍布哨卡、通氣孔、囤糧地、屯兵窯、伏擊窯、指揮所等,可以從每家每戶的地道口進入,一直延伸到村外的綿山腳下。
張壁古堡有很多古建筑群,大多是明清時期的遺跡。例如,明朝萬歷四十一年修建的孔歇洛克王佛廟,就坐落在南北堡門之間。王佛廟有三個大殿,大殿里的主像是大佛,山壁上畫著孔歇洛克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畫。殿頂采用明代三色琉璃裝飾,做工細膩,燒制精美,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古堡的與一般城池不同之處在于這里所有的路口都是三岔路,沒有十字交叉路。它的主要街道和次要街道是不同的,主要街道是東面三巷,西面四巷構成了“T”字型的結構。東三巷的房子大多是小農舍、民房,西四巷的建筑多是富戶,設計更加考究,門楣廊閣、磚瓦木刻、石雕都精美絕倫。
此外,張壁古堡布置是按照隋唐時期的格局,依照地形走勢,在每條巷口,仍然可以看到保存的巷門,這也是各個“里坊”唯一的出口。巷門關閉后,各個里坊就會成為一個獨立的軍事堡壘,里坊之間既可各自為戰,又可相互接應,使古堡能夠成為一個更加堅固的軍事堡壘。
5、 仙堂山
仙堂山位于長治市襄垣縣境內,原名叫做九龍山,后因建于半山腰的仙堂寺而得名,古謂“仙堂舊隱”,如今為一處融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佛教文化、 歷史 傳承的勝地。
仙堂寺依山勢而建,為仙堂山最主要的建筑,寺內外有五處清泉,故又名“五龍寺”。仙堂寺為三進院落,中軸線由低向高,層層向上,從山底登162級天梯到達山門,兩側設鐘鼓二樓。前院東面為關羽殿,關平、周倉持刀分立兩邊,西面為樂樓。 漢白玉的欄桿, 拾級而上可以進入中院,中殿開闊三間進深兩間,五踩斗拱,單檐歇山頂,目前辟為法顯紀念館。
寺院兩側為東西配房,各五間,由兩側的臺階可以來到后院。后院的中間為三佛殿,三間寬度,徑深為兩間,斗拱五鋪作,單檐歇山頂,保留著宋代建筑風格,兩側設東西配殿。西南角設大殿,寺內現存藥師佛、枷藍佛、燃燈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等彩色塑像,均為明代古跡。
仙堂寺的西北,山高千仞,絕壁之間有72個洞穴。正面半崖媧皇宮,懸空而立,其后通深洞,有石階可攀巖而上。石階寬僅尺許,攀之猶如身臨洞天福地,令人目眩神離,這里被稱為“舍身崖”。媧皇宮左右均與石洞相通,相傳為藏經洞。石崖上的法顯巨像,高達13米,更顯莊嚴威儀。
仙堂寺往南不遠到達黑龍洞,有兩條巨龍在洞口飛舞,故此有了“洞天福地”的美譽。從月門入洞,有九龍戲水,據說此水乃是山中清泉,可治百病。
仙堂山連綿起伏,群峰競秀,各種奇花異草達三百多種,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天然的 養生 之地。春季百花爭艷,盛夏綠樹成蔭,金秋紅葉漫天,寒冬白雪皚皚,風景四季分明,素有“休閑勝地”、“天然氧倉”之美譽。
“此是蓬萊真境界,更于何處覓仙堂”,如今的仙堂山正以“仙堂佛國”為主題、法顯文化為核心的佛教文化而盛名。
6、 采涼古長城
采涼 古長城位于大同城東的采涼山下,較早為春秋戰國時期所建,到了宋朝時期曾進行大規模修繕,以此來抵御北邊遼、金的入侵,是北方保存不多的山西古長城之一。
大同在春秋時為北狄之地,戰國時期初期屬于代國,后來被趙國占據。東連上谷,南接并恒,西界黃河,北臨大漠,實乃京師之屏障,中原之軍事重地。幾千年的中華史上在這里發生過的戰事不下千次,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美譽。
采涼山海拔2144.6米,系陰山余脈,也是大同之鎮,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采涼山山體渾圓,山頂是平坦之地,北向內蒙古大盤梁山,西望西寺梁山,西南靠有其余支馬鋪山。
站在采涼山上遠眺,一座座古堡屹立于大漠之上,頗有些蒼涼之感。這些曾經擋住異族入侵的要塞,經歷了多少風雨,早已殘缺不全、滿目瘡痍。
采涼山山體渾圓,山頂平坦,山腳廣泛發育洪積、坡積物。北與內蒙古大盤梁山相對望,西與西寺梁山相對峙,西南有其余支馬鋪山。
7、五彩河
五彩河位于陽城縣西南五十公里處的析城山下,云蒙、鰲背兩山之間晉豫邊界的橫河鎮內,這里因山高、溝窄、河深以及許多異彩的石頭而被人們譽為石峽。
石峽的十里長峽,處處懸巖絕壁,怪峰嶙峋,茂林參天,清泉湍急。抬頭可見一線天,山青林秀,紅葉似火,與五彩河相映成趣,美不勝收。
河中異彩繽紛的石頭星羅棋布,水石相連錯落有致。這些形態萬千的彩石,大的像小山,小的如珠似玉,有的露出水面,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方有的圓,有的長有的短,滿山的異石中夾著五顏六色的鵝卵石,相傳還是女媧煉石補天時遺留的珍奇。
秋高氣爽山更秀,峽谷奇石水最清。每到秋季,五彩河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美景無限……
步入五彩河峽谷,蜿蜒曲折的溪水在峽谷激流,跌落成瀑,瀑落成潭。山梁上,絕壁頂,紅色的,黃色的,一團團,一簇簇,鑲嵌在峽谷之間,把美麗的五彩河峽谷裝扮得更加錦繡。
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彩河中的彩石與鵝卵石交相輝映,熠熠生輝。
8、馬川溝
馬川溝位于忻州以西約二十公里處,雖然見不到原始森林的巍峨與險峻,但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氣息。淺淺的一條小河從溝中穿過,河兩岸開著許多不知名的野花,河里有小魚小蝦,還有蝌蚪和林蛙,草叢里有飛舞的蜻蜓。
馬川溝有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在這里下大雨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巨大的瀑布,在瀑布落下形成的水潭中有一匹水馬,經常在夜里出來吃草。人們說它是龍馬,也代表著此地有靈,也許"馬川溝"就是由此而來。
沿溪而上,水石相爭,其聲嚌嚌,淺渚沙灘,水草迷離,小溪清泉,白楊聳立,翠綠惹眼,間或鳥啼之聲,入山漸深,幽谷相立,夾道黃刺梅,暗香浮動,迷漫山谷間,甚感宜人。
馬川溝水淺石異,一邊是高山,一邊是平原,很適合舉家踏青。搭上帳篷,三五好友在草坪上找塊地兒,打牌、聊天、喝茶,滿眼的綠色,絕對是綠色桃源之地。
漫步時,您可以欣賞到云淡風清澈的水,清澈的天水,淺而窄的川溝水,孩子們可以在林子里采摘蘑菇,成年人可以在河玩耍,老人們可以在河邊喝茶。
淺淺的小溪從溝中緩緩穿過,碧波晶瑩、清徹見底,宛如玉帶穿梭于峰巒疊樟之間。
“天旱玉林山,旱不住水馬川”,這個民間諺語,足以說明馬川溝的雨水豐富。在晉西北干渴的黃土地,有這樣一塊寶地,實在是非常難得。
9、 玨山
玨(jué)山又名角山,位于晉城市區東南十幾公里處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以險峻、雄壯聞名,自古就有“晉魏河山第一奇”之美譽,“玨山吐月”也被評為晉城四大名勝之一?,F存建筑為宋建唐塑,列為國寶;道觀飛峙峰頭,樹林蔥郁,山巒寥寥,尋天門而上,恍若仙境,被譽為北國武當、小華山。
這里自然風景雅致,人文內涵豐富,寺、觀、殿、門構筑了傳統的道教文化積淀。玨山月、天下奇,雙峰捧月,天下聞名,自古就有“中國賞月名山”的美譽。丹河從山腳下流過,宛如銀色的絲帶纏繞著玨山,展現深山藏秀的桃源勝境。不僅如此,玨山還是一處道家仙境、仙家寶地,自古就有“南武當、北玨山”的傳說,同奉真武帝君,道教文化、一脈相傳,異曲同工。玨山在東漢時就被辟為道場,興盛于唐宋時期,有“中國道教圣地”之名。
每逢中秋佳節,前來登山賞月的游客絡繹不絕。據說,中秋之夜,這里“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一輪碩大的滿月從玨山雙峰間突涌而出”,這就是著名的“玨山吐月”。
游歷于玨山美景,那隨處可見的石刻碑碣,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 歷史 的印記,唐代詩人杜牧、明代尚書王國光、明代文學家董緒、清代閣老陳廷敬等在此游歷后均留下了傳世精彩的詩篇。
10、 后溝古村
后溝古村位于榆次區東趙鄉,與壽陽縣交界,總面積1.33平方公里,有文字可考的 歷史 可追溯到唐代。
地貌為典型的黃土高原低山丘陵,現存的民居多為清及民國時代建造的獨立式窯洞,以傳統的三合院與四合院為主,門前的抱鼓石,門枕石,門楣及照壁保存完好,村內現存18座大小廟宇和12個民俗老院及祠堂, 將佛教、道教、儒教等文化融為一體, 充分反映了“神權”和“族權”在傳統村落的地位。
村莊還保留著耬、犁、耙、鋤等原始的農耕工具。
村中精巧別致的古戲臺、觀音堂、菩薩殿,精致的磚雕、木雕、石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展示了傳統工匠的鬼斧神工,堪稱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端莊威嚴的儀門院和三面環山一處絕壁的吊橋院,令人駐足,流連忘返。俯視山下,谷靜林深,群山環抱。巍峨的觀音堂,地勢高聳,仙氣繚繞。古村的青磚灰瓦,流脊飛檐,一派靜穆。
村里除了古建筑外,自然風光也很美麗,村里小路兩旁綠樹成蔭。
從太原到壽陽一日游路線推薦。
壽陽“一日游”線路:
1 五峰山景區:
行車路線:走低速經榆盂省道行至太安驛轉東太國防公路1公里處進入五峰山景區
景區特色:道教名人、檐窯式建筑、文化遺跡。
五峰山山勢五峰環繞、狀若蓮花。有四絕:一絕清代傅山先生寫的狂草碑,二絕水旱雙龍池,三絕唐代大詩人李白所題藍芾洞,四絕是高十三層、內空外孔、青磚八角凌涇塔。
花費時間:徒步游覽約1小時。
2 祁寯藻故里景區
行車路線:從五峰山景區出來,進入榆盂省道至白家莊轉由龍門河村入口進入祁寯藻故里景區。路程15公里,車程25分鐘。
景區特色:祁氏文化、馬首農園、生態景觀。祁寯藻是“四朝文臣”“三代帝師”,晚清的賢臣名相,其詩書造詣極高。著名的農學家,撰寫的《馬首農言》至今作為大學農學專業教科書。
游覽時間:徒步游覽約2小時
3 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行車路線:經307國道至下曲村轉榆盂省道向盂縣方向行走,由方山國家森林公園大門進入景區。路程30公里,車程約40分鐘。
景區特色:自然風光、佛教文化。
方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傳說太上老君在此點磺種碳,是礦產資源的聚寶盆;老壽星撒籽成藥,中藥材遍地可尋,登山聞藥香神清氣爽;程嬰藏匿趙氏孤兒,長者石龕注疏華嚴;納云禪師,光大方山寺;帝師祁寯藻,揮毫遺墨寶。
方山是一座佛教名山,享譽中外的“中華第一大居士”、佛教華嚴宗思想奠基人、佛教 “華嚴三圣”創立者李通玄在此注疏《華嚴經》,是佛教圣地五臺山的南大門,更為全國最大最古老的華嚴道場,《華嚴經》因為方山而得以傳承,經學延續歷史。
游覽時間:約2小時。
祝春節快樂!新年健康平安!
山西省壽陽縣怎么樣
壽陽縣位于晉中東北,太行西麓,國土面積2110平方公里,轄7鎮7鄉、2個城區、163個行政村、10個社區,總人口22萬。
壽陽礦產資源富集。境內探明煤炭、煤層氣、硫鐵礦、紫砂、鋁礬土、高嶺土等28種礦藏,其中煤炭資源地質儲量98億噸,含煤面積占全縣國土面積的90%以上,全縣5大煤炭集團、16座礦井,是首批確定的全國重點產煤縣。煤層氣探明儲量3000億方,是國內最大的整裝煤層氣田之一。
壽陽農業特色鮮明。全縣擁有百萬畝耕地、百萬畝林地,農民人均耕地6畝,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玉米產量穩定在30萬噸,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優質雜糧生產基地縣,蔬菜產量穩定在40萬噸,是全國旱垣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蔬菜專供基地。
壽陽交通區位優越。地處太原、陽泉、晉中三市之間,石太鐵路、石太高速客運專線、太舊高速公路、太原東二環高速、307國道及省道榆盂公路、九榆線和在建的榆昔高速,擬建的東山隧道連接線、龍城大街東延線等交通大動脈橫貫全境,素有三晉“金三角”和山西“旱碼頭”之稱。
壽陽自然環境獨特。夏季平均氣溫17℃,是首選的消夏避暑勝地,瀟河橫穿縣境,水量充沛,與庫容量近億方的松塔水庫、蔡莊水庫、鄭家莊水庫一起,共同構建了覆蓋三分之一縣域面積的綠色山水生態體系,加之建成的方山國家森林公園、鹿泉山休閑度假旅游區、祁寯藻故里景區、五峰山龍泉寺、龍棲湖度假區等景區景點,形成了獨具壽陽特色的的人文自然、生態休閑目的地。
壽陽文化積淀豐厚。春秋時期為馬首邑,西晉太康年間建縣,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傳說中老壽星出生地、佛教華嚴宗李通玄大師的研修地、明末志士傅山先生的隱居地,清朝“三代帝王師”祁寯藻和劉胡蘭式的女英雄尹靈芝烈士的故土,境內現存40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70處文化遺存,是中國壽星文化之鄉、壽文化研究基地。
20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0億元,同比增長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8億元,同比增長9.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4.6億元,同比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億元,同比增長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8340元,同比增長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168元,同比增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