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云和縣有什么好玩的)
本文目錄一覽:
麗水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麗水必去的景點如下:古堰畫鄉,靜水之鄉,休閑度假寫生的最佳去處。位于麗水市蓮都區大崗頭鎮。千年古鎮大崗頭鎮是古代浙江重要的航運集散地之一,也是古言畫鄉的標志性景觀之一。數以千計的古樟樹、數以千計的古鎮、數以千計的古青瓷窯址、數以千計的古文字散落在世界各地。仙都景區既有桂林之美,又有黃山之奇,更有華山之險。被稱為天然工作室位于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仙都街。近百幅攝影作品的拍攝地,主要景點有鼎湖峰、黃帝廟和不徐山。鼎湖峰,如蘑菇,直刺蒼穹。高170余米,頂部面積710平方米,底部面積2787平方米。號稱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筍。南尖巖景區,看山,看云,看梯田。拍攝電影之外的照片,你還可以體驗5D玻璃天橋。位于麗水市遂昌縣石筍頭村。景點有天柱峰、神壇、千丈巖、小石林、龜探、九極瀑布、龍門瀑布等。,還有珠海和臨海,相當于看了10個景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拍拍攝影基地云和梯田景區,華東最大的梯田景區。位于麗水市云和縣涌頭鎮。橫跨山、丘、谷三個景觀帶,最高700層。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梯田之一,其中白銀谷旅游區最受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的青睞。回到神龍峽谷景區,這里有“甌江源頭第一瀑”的美譽。位于麗水市遂昌縣安口鄉桂陽林場。神龍峽谷自始至終,兩邊是青山,中間是綠水,分別像兩條山龍和一條水龍。尤其是夏天,瀑布流淌,樹木遮天蔽日。可以沿著棧道走,感受周圍的綠意和涼意。
麗水十大最好玩的地方,麗水旅游景點哪里好玩
麗水必去的景點如下:古堰畫鄉,靜水之鄉,休閑度假寫生的最佳去處。位于麗水市蓮都區大崗頭鎮。千年古鎮大崗頭鎮是古代浙江重要的航運集散地之一,也是古言畫鄉的標志性景觀之一。數以千計的古樟樹、數以千計的古鎮、數以千計的古青瓷窯址、數以千計的古文字散落在世界各地。仙都景區既有桂林之美,又有黃山之奇,更有華山之險。被稱為天然工作室位于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仙都街。近百幅攝影作品的拍攝地,主要景點有鼎湖峰、黃帝廟和不徐山。鼎湖峰,如蘑菇,直刺蒼穹。高170余米,頂部面積710平方米,底部面積2787平方米。號稱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筍。南尖巖景區,看山,看云,看梯田。拍攝電影之外的照片,你還可以體驗5D玻璃天橋。位于麗水市遂昌縣石筍頭村。景點有天柱峰、神壇、千丈巖、小石林、龜探、九極瀑布、龍門瀑布等。,還有珠海和臨海,相當于看了10個景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拍拍攝影基地云和梯田景區,華東最大的梯田景區。位于麗水市云和縣涌頭鎮。橫跨山、丘、谷三個景觀帶,最高700層。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梯田之一,其中白銀谷旅游區最受游客和攝影愛好者的青睞。回到神龍峽谷景區,這里有“甌江源頭第一瀑”的美譽。位于麗水市遂昌縣安口鄉桂陽林場。神龍峽谷自始至終,兩邊是青山,中間是綠水,分別像兩條山龍和一條水龍。尤其是夏天,瀑布流淌,樹木遮天蔽日。可以沿著棧道走,感受周圍的綠意和涼意。
云和縣的風景名勝
仙宮湖
云和縣緊水灘的浙南第一壩緊水灘水電站大壩,將甌江鎖住。在水電站建成的同時,浙南的林海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湖緊水灘庫湖。1993年8月9日經地區行署批準,改名為仙宮湖。湖區四周還有“九潭十八灣”、“夏洞天”、“龍老洞”、“蝴蝶洞”、“牛頭山”等勝景。
梅源梯田
梅源梯田是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群,為一處自然景點,位于云和縣崇頭鎮,距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麗龍一級公路12公里,距縣政府所在地20公里,有三級油路相通,可進入性強,攝影者在公路上即可以拍攝,12公里處的吳坪村和18公里處的下洋村是主要拍攝點,該景點拍攝線路長,可以容納大量旅游者。
梅源梯田海拔300—800米,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規模較大處垂直高度達500米,橫向伸延3000多米,縱向延伸1500余米。梅源梯田由于海拔較高,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發而上,受氣流影響而形成云海,水份又被林木充分吸納,化為云霧煙雨,駐于高山叢林,山巔與田間時常白云繚繞。
開心島景區
開心島景區由10余個高低、大小不一的半島和島嶼組成。島區陸地面積共約1500畝,以開心島為主,開心島面積100畝,最高點海拔236米,與云和湖最高水位線相對高度50米,四面環水。開心島原名芭蕉灣,1986年10月,緊水灘電站蓄水后形成,1998年引進開發,建成集餐飲、娛樂于一體的休閑、度假場所,取名開心島。
坪垟崗畬族文化村
坪垟崗畬族文化村位于縣城西南部8.5公里處的坪垟崗村,海拔280-340米,總面積1平方公里,1999年正式開放。坪垟崗有雷崗和藍崗,即以畬族主要姓氏雷、藍而分,中間以一條小溪為界,坪垟崗村是一個純畬族居民的行政村,有畬民287人。自明代萬歷年以來,坪垟崗畬民世世代代固守著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風俗習慣,是全麗水市著名的畬族聚居地之一。
經堂下
“經堂下”,位于浙江省云和縣大源鄉境內,是屹立在云和、龍泉、松陽三縣屋脊的千年古剎。現尚存完好的觀音堂為三進三開間,坐北朝南,占地205平方米,通面闊18.57米,通進深16.25米,懸山頂,小青瓦。一進門廳面闊18.57米,進深3.76米,東面辟一大門,西面開一小門。二進面闊8.84米,進深3.4米,五架梁。三進面闊8.84米,進深4.49米,七架梁,明間七檁用四柱,次間七檁用三柱。二、三進之間有一面闊4.2米,進深1.84米的天井。建筑四周夯土墻,牛腿、梁枋等木構件雕刻人物、花卉等圖案。堂內現存清乾隆初年《善慶田畝碑》一通,咸豐元年鑄靈板一塊。
石塘峽
石塘峽是甌江上游龍泉溪的一級支流,它起源于蓮都區峰源鄉海拔900多米的大山峰山系,經蓮都流入云和縣的石塘鎮張莊村和石塘坑村,注入龍泉溪中,河口高程只有79米。石塘峽全長有16公里,流域面積達38平方公里。石塘峽是由一億五千萬年前侏羅紀時期火山爆發后經第四紀冰川運動而形成的,是江南極其罕見的火山大峽谷。幽谷中密布著翡翠湖、萬年龜、情人居、石龍谷、三疊石、一線天等景點。
慧云講寺
位于云和局村之溪口村對岸。1993年由民宗部門正式批準60多平方的“景蓮堂”為宗教活動場所。后來由虔誠的陳云娟居士發心籌資,共募集400多萬元。2001年6月開始征山動土,2005年始建新大殿和僧寮。2007年11月21日,大雄寶殿落成開光。“大雄寶殿”四個金光燦燦的大字,那是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靈巖山方丈明學長老提寫的。普陀山方丈道生書“甌江勝境”;中國佛教學會高僧怡藏敬書“慈航普度”;九十四歲高僧留下“山谷幽蘭”的水墨佳畫……
石門橋
石門橋位于云和縣城新華街人民醫院門前,跨黃溪。古稱青陽橋,現稱石門橋,是縣城唯一保存完好的石梁石板拱橋,長10.8米,寬3.9米,高2.2米。單孔,凈跨徑10米,無欄桿,兩端各建石階8級。昔時,橋面建有木質橋屋,現已拆。
周恩來視察紀念碑坐落在云和小順村石塘電站水庫的正屏山上。1939年4月2日下午,周恩來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身份,來到小順“浙鐵”總廠視察,并向全廠職工作了近兩個小時的抗日救國演講,使千余工人深受鼓舞。中共云和縣委、縣人民政府于1989年8月在此建碑。碑正面刻有“周恩來視察紀念碑”七個大字,背面刻有視察時的記錄。
中日主戰場“雞公騎坳”。位于緊水灘庫區大源鄉境內。方山嶺村與三望排村之間,有一條長約15里綿延起伏的松陽、云和分水嶺,在山望排村東方二里處,有一個較為低矮的山坳,叫著“雞公騎坳”。當時日寇主力部隊即試圖從較為低矮的“雞公騎坳”向云和進發。1942年8月3日,日軍70師團226、227兩個聯隊和115師178聯隊在松陽會合后,大舉進攻當時省會云和,國軍21師、浙保三團在此與日寇激戰三天三夜,殲滅日軍無數,后人稱之為方山嶺戰役。
沙溪古井。在沙溪村西。井深12米,直徑1.2米,早年被填沒,重挖。今留青石井圈,高0.7 米,直徑1.3米,有牡丹葉花圖案,陰刻楷書“政和七年(1117)款。
農民起義軍遺址。在小順鄉續莫圩東側。地勢險要,山上有大石洞可藏兵,另有演兵場和關口,是明景泰元年(1450)王景參農民起義軍根據地,今殘存寨址和土銑彈痕。
白馬山古銀礦址。在沙鋪鄉田坑村南白馬山上。有摩崖陰刻楷書,字徑28厘米見方,三行豎寫,中間為 “張祖師位”,左右兩行為“棲耕童子”“采礦郎君”。白馬銀礦為明代楊廣三所開采,有8處洞址,洞中有洞,洞內有井,洞寬窄不等,可左右轉,從規模看,開采時間較長。
橫山周村青瓷窯址。在赤石鄉橫山周村東40米的半山坡上。燒造年代為元至明約400余年。窯址保存尚好,坐東朝西,窯床長約60余米,堆積范圍約400平方米。產品以圓唇斜腹,圈足碗為主,胎質灰白,灰黃釉,內壁為刻劃花及蓖紋,內底印有牡丹花,具有元代晚期和明代風格。窯具有薄圈、匣缽、高腳墊等。
黃源古礦址。在黃源鄉黃家舍南上灣山上。有東北朝向、西南朝向古礦洞16處,能編號的有1~9號 洞,最高洞口高2.5米,寬1.6米。有的洞中有侗,有的左右有分洞。為明代銀礦址。
太平軍活動舊址。在崇頭鎮棧云橋旁。清成豐八年(1858)五月,太平軍于此大敗清軍,打死官兵19人。石塘鎮西灘頭存西南部現存抗太平軍炮臺一座。
吳姓大屋長廊。在朱村鄉金山下村,清代建筑。總面積2560平方米,面寬80米,進深32米,共有10個 天井,3個石大門,564根柱,3并連,每幢3進2天井,東西廂房。1進5架梁結構,翼角起翹,硬山頂,陰陽瓦合鋪,2進7架結構,3進結構與2進同。
魏蘭故居。在云和鎮新民路51~52號。光復會領導人之一、辛亥革命志士魏蘭故居,52號門額上有“大夫第”3字,1進為天井兩廡,八進為花園,3進通解放街,有店面三間;51號為魏 蘭書房,門額上有“植桂書屋”4字。面積共1200平方米。
王一卿墓。明萬歷十二年(1584),王一卿謝政旋里,解甲歸田。故后,建墓于龍泉溪畔石浦村青尤頭飛鳳山上,原在一級平臺上建有三開間石牌坊(已被破壞),約180平方米;今保存二級平臺石馬、石羊和墓碑,約80平方米;三級平臺為供祭奠用的石桌、石凳,約36平方米:第四級為鵝卵石砌墓,保留尚好。
經堂下:位于大源鄉境內,乾隆初年(1736),王增山在三望排定居,重設“益經堂”,供奉觀世音菩薩。現存的為三進三開間,坐北朝南,約205平方米,四周夯土墻,牛腿、梁枋等木構件雕刻人物、花卉等圖案,門額上楷書陰刻“觀音堂”三字,門柱陰刻對聯二對,正面為“入門孰是慈悲主,照盡四方保太平。”內側為“慈悲永遠隆千古,保佑萬民得安康。”堂內現存清乾隆初年《善慶田畝碑》一通,咸豐元年鑄靈板一塊。 噴雪。在城東3公里處睦田村獅山。五代后周顯德五年(958),獅山普仁寺僧鑿巖為井,井長 1米,寬1.4米,深0.3米,清泉從石縫中流出為乳白色,故名“獅乳泉”。井額上摩崖陰刻宋蘇拭題“噴雪”二字。
百無禁忌碑。在黃源鄉黃家舍村,明代采礦煉銀遺址出土。碑高90厘米,寬85厘米,楷書、豎刻陰 文,其石刻首為:“普庵菩薩在此百無禁忌,欽差內官阮料在于黃家舍銀坑采辦“,落款 為”銀官局”,并有天順二年(1458)款。此碑現豎立在黃家含村石橋頭。
望翠峰石碑。在城東睦田村獅山,青石質,碑高0.8米,寬0.4米,厚0.11米,刻楷書“望翠峰”, 背面刻“登云梯”三字,直徑21~23厘米,小字“辛丑夏之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僧來和尚題。
云和梯田最佳觀賞時間?
云和梯田最佳觀賞期是5-6月播耕時節、10月稻谷成熟時節和冬天下雪時節。
4-5月高山杜鵑花開,5月中旬后逐漸凋落。6月端午節前后的開犁節,適合攝影愛好者前往,最好提前買票。10月份秋收,漫山遍野都是豐收的景象。
云和梯田簡介
云和梯田具有體量大、震撼力強、四季景觀獨特等特點,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梯田群,被稱為"中國最美梯田"。景區內擁有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霧凇等自然景觀,是中國攝影之鄉——麗水的主要采風基地,也是云和縣首批創建國家4A級景區之一。
氣候
云和梯田景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度濕潤,四季分明,因地形較為復雜,海拔高度懸殊,氣候垂直分布明顯。
云和特產
云和產業特色明顯,是“中國木制玩具城”。近年來,云和提出了“山水家園、童話世界”的縣域發展品牌,并從2010年開始啟動了“中國童話休閑旅游城”和“山水童話鄉村”建設。
云和木制玩具產品暢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全國同類產品的近50%、浙江省的70%, 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木制玩具生產、出口基地。
木制玩具產業的興盛,帶動了云和根雕產業的發展。此外,云和還有深受印石界、雕刻界朋友青睞的小順石。長期以來,根石文化的研究,根石作品的收藏,在云和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麗水哪里好玩景點排名
麗水好玩的旅游景點有:縉云仙都、縉云蛟龍大峽谷、蓮都古堰畫鄉、云和梯田、云和白銀谷七星墩等等。
1、縉云仙都
在縉云,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黃帝縉云·人間仙都”。仙都這個名字聽著就給人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仙都的景色更是縹緲若仙,完全配得上這個名字。
縉云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云霧繚繞。相傳“仙都”二字由玄宗欽點,盛名一直傳到今天。仙都景色美在天然,奇峰異石,千姿百態,兼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
2、縉云蛟龍大峽谷
蛟龍谷美在山高溝深:東面是海拔高度1216米高大雄偉古方山,由花崗巖巖體構成,抬頭仰望,都是陡峭險峻的巖壁;西面是海拔高度1182米挺拔俊秀的石牛山。站在幽深峽谷的谷底,仿佛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清凈世界,只是聽到潺潺流水聲。
3、蓮都古堰畫鄉
古堰畫鄉位于蓮都區碧湖鎮和大港頭鎮,距市區僅20公里,包含通濟堰和甌江蓮都段兩大國家5A級旅游單體,即“古堰”和“畫鄉”兩部分。
4、云和梯田
云和梯田最早開發于唐初,興于元、明,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分布在云和縣崇頭鎮周圍高山上,海拔跨度為200米—1400多米,垂直高度1200多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大地質景觀帶,最多有700多層,是華東最大的梯田群,被譽為“中國最美梯田”。
5、云和白銀谷七星墩
白銀谷是云和梯田景區的一部分,峽谷中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這些石頭經過雨水沖洗,色如白銀,組成了十分壯觀的石頭陣。冬天飄下雪花,一派銀裝素裹,因此得名“白銀谷”。很多人慕“云和梯田”之名而來,主要去的是“九曲云環”,白銀谷就顯得小眾一些。
其實白銀谷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可以看到除了梯田之外非常古樸安靜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