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黎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嘉黎縣景點)
本文目錄一覽:
- 1、誰為西藏雪山癡狂,藏東腹地藏著一片你所不知道的藏域
- 2、嘉黎縣旅游景點
- 3、林芝在什么地方 林芝有什么好玩的
- 4、西藏有幾個市
- 5、林芝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 6、「康藏官道|路書」翻越天險,帶你用越野的方式進藏
誰為西藏雪山癡狂,藏東腹地藏著一片你所不知道的藏域
相信每一位坐飛機進藏的朋友都曾在飛機的舷窗上看到這樣的景色。連綿起伏的雪山,純潔晶瑩的冰川,縱橫奔流的江河。
這里就是藏東,一片被遺忘的藏域。歷史上依據地理與自然環境,在藏文史籍記載中將西藏劃分為 “ 上阿里三圍,中衛藏四如,下朵康六崗”。
“阿里三圍”圣潔的神山圣湖,“中衛藏”歷史悠久的寺廟古跡,無不吸引著無數游人前往。相比起來“下朵康六崗”就顯得有些默默無聞。地處怒江,金沙江,瀾滄江三江并流區域的藏東地區,山高溝深,道路交通狀況差,慢慢的成為了一片被游客所遺忘的“藏域”。
八月底,藏客旅行的探線小分隊前往了藏東地區,深入到鮮有游客而至的那曲地區的比如縣和嘉黎縣。我們穿越峽谷,趟過大河,越過冰湖……只為尋找那一片真正的,你所不知道的藏域。
01、色浦崗日
作為一座新晉的“網紅”神山,最近朋友圈瘋轉的一篇關于“薩普神山”的文章,里面詳盡的描述了這座深藏在藏東,并且擁有令人震撼風光的雪山。
但這座神山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對于這座神山的名字,我一開始也是搞不清楚,到底是叫“薩普神山”還是應該叫“色浦崗日”。我學識尚淺,認為關于此山的名字的爭論就如同“梅里雪山”和“卡瓦博格”一樣。
對于當地老百姓和慕名而來的游客來說,似乎“薩普神山”顯得更為神秘,而且有關于“神山老婆出軌”的故事也為神山增加了幾分傳奇色彩。隨著“薩普神山”的大火,當地老百姓已經成立了旅游接待公司,在神山腳下建起了帳篷,服務前來一睹神山神秘風采的游客。
我認為西藏的每一處秘境風景都不是某一個人的專屬,就像蔣勛老師曾在談到吳哥窟是由誰發現的時候說: “這片土地不是誰發現的,它本來就在那里,生生不息。”
這片隱藏在藏東的秘境既然擁有絕世的風景,就應該被更多人所熟知,而發展生態旅游、自然風光旅游業也是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捷徑,因此從發展當地經濟的角度來看,似乎“薩普神山”更能吸引更多關注。
從雪山研究者的角度來看,此段山脈的最高峰應叫“色浦崗日峰”,海拔6956米,地處念青唐古拉山脈東段,是那曲地區比如縣和嘉黎縣的界山。2002年9月由美國登山隊首登,后陸續有日本考察隊考察。本著嚴謹的學術態度,我航拍了此段山脈的全景,并且請了相關專家為此段山脈的山峰都做了準確的標注。
?地理位置 :那曲地區比如縣羊秀鄉
?如何抵達 :
方式1 :從那曲出發沿著317國道到夏曲鎮,轉入303省道到比如縣,之后翻越海拔5087米的夏瓦拉山抵達羊秀鄉。
方式2 :從昌都地區走303省道,經過洛隆縣,邊壩縣抵達羊秀鄉。
從羊秀鄉下省道過橋就是鄉道土路,之后會經過一個叫朗切的村莊,繼續行進會發現公路的左手邊有一個小寺廟,名叫桑達寺。從這里左轉過橋,之后道路會越來越難走,走到沒有路的地方需要涉水抵達河對岸,在這里就能遠遠的看到聳立遠處的雪山。沿著車轍印繼續前行,就可以抵達雪山腳下的神湖撒木錯湖邊,這里有當地老鄉加辦的帳篷營地,可以提供住宿。
?游玩攻略:
薩普神山景區目前還處于一種未開發的狀態,道路交通狀況較差。如果不是熟悉路況的情況下還是不要盲目前往。一般從那曲出發中午就能到達比如縣城,大概五個小時就可以抵達撒木錯湖邊,海拔4750米。晚上可以住在湖邊的帳篷內,如果人品爆發,天氣好的情況下還可以拍到神山的日落和星空。
第二天可以選擇徒步轉撒木錯,從帳篷營地出發沿著順時針的方向轉湖一周,大約8公里,需要用6小時。徒步的主要目的地是雪山腳下的冰湖,冰湖里有泛著幽藍色光的浮冰,遠處的冰川順著山脊傾瀉而下,讓人非常震撼。但是湖內的浮冰都極不穩定,時常有崩塌的現象發生,建議大家還是不要走上浮冰。
冰湖東側有一個簡易的小橋,過橋后可以看到雪山前方有一座名叫薩布拉康的小寺廟,屬于苯教。冰湖岸邊和寺廟的小山坡上都是拍著雪山的最好角度。
我也自認為看過無數雪山,但是第一眼看到這座雪山時,也被他無與倫比的形狀所驚嘆。一座標準等邊三角形的雪山,英文名叫tsoto takze 就是傳說中的薩普的二兒子,海拔6296米。當然除了這座雪山,周邊還有9座海拔超過6千米的雪山,對于熱愛雪山的我來說這里簡直就是天堂。
?花費攻略 :
撒木錯湖邊的帳篷營地100元/人,需要大家自備睡袋。帳篷內有零食和飲料售賣,當地老鄉也會做簡餐的藏面和炒飯。
如果你沒有高原徒步的體力也可以選擇租用當地老鄉的摩托車前往冰湖,往返約3小時,收費130元/人。
02、獨俊大峽谷
西藏有那么多大峽谷都以險峻著稱,但是如果你到過獨峻大峽谷的話,其他的大峽谷就會相形見拙。奔騰咆哮的江河,萬丈絕壁的懸崖,都使得這里成為了又一處難以抵達的秘境。
?地理位置 :那曲地區嘉黎縣忠義鄉境內
?如何抵達 :出嘉黎縣城朝東沿著易貢藏布上游的秀達曲,哈仁曲進入獨峻大峽谷,全程為土路,路況中等。
?游玩攻略 :雖然從嘉黎縣到忠義鄉的道路被稱為305省道,但是這里的路況卻完全不是省道的樣子。大家在游玩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沿途的路況,停車拍照時也要注意道路上方有無落石的危險。這里的河水湍急,部分地段河流奔騰,氣勢遠超虎跳峽。快到忠義鄉時會經過一處水電站施工地,聽說這里將要修建一座很大的水電站,名為金橋水電站。
?花費攻略 :忠義鄉有小餐館可以吃到簡單的川菜,還有小賣部可以買到零食和飲料。
03、忠義桃花村
在大家的印象中桃花是林芝的專屬,你也許不會想到在以寒冷,荒涼為代名詞的那曲還有這樣的一片隱秘在大山深處的桃花林。
?地理位置 :那曲地區嘉黎縣忠義鄉
?如何抵達 :出嘉黎縣城朝東沿著易貢藏布上游的秀達曲,哈仁曲進入獨峻大峽谷,往前走抵達忠義桃花村,全程為土路,路況中等。
?游玩攻略 :每年藏歷的一月份忠義鄉的桃花就會競相開放,沿著易貢藏布江兩岸有數百畝的野生桃花林。與林芝的桃花相比,這里的花期要早上半個月左右,而且你不會為爭得一個好的拍攝機位而苦惱,因為這里很少有游客前往。
?花費攻略 :沿著易貢藏布兩岸分布著忠義鄉境內的數個村莊,都是絕佳的拍攝桃花的角度,路過詢問當地老鄉家里都提供住宿和餐食。
01、達木寺熱登寺骷髏墻
比如縣茶曲鄉的達木寺和熱登寺各有一座當地著名的天葬臺,兩座寺廟分居怒江兩側。
?地理位置 :那曲地區比如縣茶曲鄉
?如何抵達 :從那曲出發沿著317國道到夏曲鎮,轉入303省道抵達茶曲鄉。
?游玩攻略 :在整個藏區只有這里的天葬有著保留人頭骨的習俗,并且將頭骨堆砌成為骷髏墻。骷髏墻都位于寺廟附近的小山坡上的土質房屋內,逝者的頭骨被整齊的碼放在院內圍墻上的木質隔間內。保留頭骨的習俗據說是早年間達普活佛丹巴圖庫烏珠所開創的,以便每一個活著的人看到它們,都會想到自己的歸宿。
?花費攻略 :前往骷髏墻費用為100元/人,拍攝照片100元/張。熱登寺附近有幾處天然的溫泉,附近正在建設臨江的溫泉酒店。
02、怒江古村落
?地理位置 :那曲地區比如縣良曲鄉
?如何抵達 :從那曲出發沿著317國道到夏曲鎮,轉入303省道抵達良曲鄉。
?游玩攻略 :在比如縣良曲鄉境內的怒江邊有幾座頗有特色的藏族村落,老鄉用當地怒江邊的泥土作為天然建筑材料建造房屋。整個村莊沒有任何現代的建筑材料,頗具原始風味。每年收割完青稞后,村民們都會把青稞放在自己的墻上或者木質的晾曬架上晾曬。
01、比如-嘉黎
比如縣和嘉黎縣是兩個相鄰的縣,但是傳統的路線中,要從比如前往嘉黎縣卻要繞行那曲地區,全程有470余公里。然而此次探線的行程中我們卻發現了一條直接從比如縣到嘉黎縣的道路,將兩地之間的距離節省了近300公里。沿途可以看到藏東難得一見的美景,途中會經過一片叫麥卡地的濕地,這里水草豐美,牛羊成群,藍色的湖泊點綴在高山草甸之上,非常漂亮。
從比如縣城沿著303省道往那曲方向行進至良曲鄉熱欽寺,左轉過橋進入山溝,會經過兩座名字分別叫格康村和熱木塘村的村莊。出山谷后進入嘉黎縣麥地卡鄉,這里是一大片高原濕地,極易迷路陷車。沿著濕地邊緣抵達嘉黎縣措拉鄉就進入了柏油路,30公里后上305省道,向東走就到達了嘉黎縣城。
02、嘉黎-忠義鄉-易貢鄉
那曲地區嘉黎縣的忠義鄉和林芝市波密縣的八蓋鄉直線距離只有30余公里,但是長久以來兩地居民如果要往來需要繞行那曲地區,拉薩市,林芝市,全長約940公里。難以想象交通有多么的不便,地圖上兩地所畫的305省道其實只是一條虛無飄渺的道路。就在2017年5月份忠義鄉到八蓋鄉的簡易道路正式通車。
此次我們順利走通了這條那曲直通林芝的唯一一條30公里的漫漫長路。難以想象如此地質條件下修路工人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才打通了此路。全程道路都沿著易貢藏布江修建,部分路段在沿江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其他路段則是穿行在叢林密布的原始森林中。隨行的師傅戲謔到“還說什么通麥天險,這三十公里路抵得上十個通麥天險。”
抵達八蓋鄉后還有80公里沿江的山路才能達到易貢鄉。易貢鄉是整個波密縣冰川最為發達的地域,而波密又被成為“中國冰川之鄉”。易貢鄉境內有著中國最長的海洋性冰川卡欽冰川,還有數座大型冰川。這里還盛產工藝、質量遠超拉孜藏刀的易貢藏刀。是一處離318國道不遠,但又常常被人們忽略的好地方。
此行而來,我們看到了許多之前不為大家熟知的藏東美景。對于我們而言,其實任何一處秘境都不是誰的專屬所有。
藏客旅行更愿意做一個分享者,把西藏的眾多美景分享給無數熱愛西藏的神的孩子們,讓每一個神的孩子都能在西藏這片神奇的大地上找到心靈的家鄉。
嘉黎縣旅游景點
白山寺,馬達錯湖,陽朔峽谷,羊角山,嘉黎古城和黑布湖。
馬達錯湖位于嘉黎縣城西南,是一個清澈的湖泊,湖水清澈,景色宜人,陽朔峽谷是一處美麗的自然景觀,有壯麗的瀑布,深邃的河谷,古樸的民居和眾多古老的寺廟,羊角山是一座險峻的雪山,是登山家的熱門景點,嘉黎古城是嘉黎縣的歷史文化中心,有悠久的歷史,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跡,黑布湖位于嘉黎縣城北部,是著名的游覽景點,有湖上眾多的島嶼,漁家村落,灘涂等,景色迷人。
嘉黎縣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是西藏第二大縣,被譽為“東藏第一縣”。嘉黎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景點,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參觀游覽。
林芝在什么地方 林芝有什么好玩的
林芝市是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古稱工布,“林芝”是藏文“尼池”或“娘池”音譯而來,藏語意為“娘氏家庭的寶座或太陽的寶座”。林芝市位于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別與拉薩市、山南市相連,西連那曲地區嘉黎縣、東接昌都市,南部與藏南地區(印度占據)、緬甸國接壤,被稱為西藏的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和世界第三峽谷帕隆藏布大峽谷。
林芝是藏文尼池或‘娘池’一詞音譯而來的。解放后,測繪隊的同志根據當地的物產特點,把“尼池”寫作“林芝”并運用運用至今。
林芝歷史古老,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時期。20世紀70年代,尼洋河邊發現了一批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4000-5000年之前,林芝地區已有人類從事刀耕火種的農業,過著相對定居的生活。出土文物中的網墜、箭頭,說明這里的人們不僅在古代的尼洋河、雅魯藏布江水濱從事農業,也兼從事漁業。
林芝歷史的最早的文字記錄見于工布第穆摩崖石刻上。該石刻位于林芝縣門日區廣久雍仲增村附近,面向西南,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字跡仍然清楚。
此后許多年工布地區都由工布王統治。
到了薩迦時期和帕竹時期(13-16世紀),林芝地區成了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勢力范圍。17世紀甘丹頗章政權成立,林芝地區被分封為阿沛、江中、甲拉等幾家地方首領的領地,不久又劃分成立了則拉、覺木、雪卡、江達等宗。而波密地方,長期為土酋噶朗德巴統治,處于割據狀況。
民國二十年(1931年),西藏地方政府將林芝波密地方劃為波堆、波密兩宗,墨脫地區改為墨脫宗。
名勝古跡
林芝巨柏林
朗縣、米林到尼洋河中下游一帶的河谷中,常有零星的柏樹分布,塔形的樹冠以及挺拔的樹干十分惹眼,這即是西藏特有古樹-巨柏(亦稱為雅魯藏布江---柏木)。林芝巴宜區巴結鄉境內的巨柏自然保護區,樹木分布集中,生長較好,是一片比較完整的巨柏純林。在保護區內,平均每公頃蓄積量為678.34立方米,最高者每公頃蓄積量可達1000立方米。平均單株體積33.9立方米,平均高44米,平均胸徑158厘米。林緣處最好大的一株胸徑446厘米,樹高46米,樹冠投影地面積一畝有余。
墨脫的瀑布
墨脫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在這些瀑布中,除素有“藏布奇觀”之稱的大拐彎瀑布外,有高達四百公尺的汗密瀑布,有從懸崖絕壁倒掛的“老虎嘴”瀑布,的云崖飛瀉的地東瀑布,有云霧繚繞的背瀑布,有銀彩帶飛舞的拉格瀑布。
汗密瀑布一層疊一層,落差高達400余公尺,它穿云越霧,由山巔奔騰飛瀉,是從高入云霄的雪峰中直瀉而下,激起滿谷的蒙蒙水氣。
嘎瓦龍
嘎瓦龍位于波密縣南部,距波密縣城所在地扎木鎮30千米。嘎瓦龍以海拔4322米的多熱拉山為界,南部是墨脫縣,北部就是波密縣。從多熱拉往北看,位于中間的小湖還有兩個小島,這就是嘎瓦龍天池。
拉多藏湖
拉多藏湖位于朗縣拉多鄉藏村,距306省道36千米,海拔4136米,湖水面積6.7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4米,藏湖一共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湖泊構成分別是萬魚偏嘴湖、逢扎西湖、神馬湖、圓環湖和尾湖。
布久喇嘛林寺
布久喇嘛林寺屬紅教,是林芝地區最大最重要的的藏傳佛教場所。垓寺依山傍水,佛殿庭院掩映綠蔭之中,院內藏犬成群。整個寺院形狀內呈正四角,外底層屋檐共有20個角,第二到第三層屋檐為八角,佛殿高20余米,內徑10余米,上覆金頂,呈塔形,四面墻體分以藍白紅綠四色涂之。
仁欽崩寺
仁欽崩寺是墨脫最老的寺院,位于墨脫村南則瑪拉山上。據傳是由甘布寺中的活佛甘布建筑的,最初是一座有12面墻和東西南北四門的石木結構三層建筑,內有鍍金銅佛像多座。1950年毀于地震,后重修為東西兩門建筑。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藏語意為“直刺藍天的戰矛”,主峰高7782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譽。南迦巴瓦峰山腳處溫泉眾多,植物異常繁密。
桃花溝
桃花溝在林芝巴宜區城東南方向約5千米處,有一片天然野生桃林,人們稱它為桃花溝。桃花溝三面環山,高處有水源,四周林木蔥蘢,終年碧綠蒼翠,澗有流水。
錯高湖
錯高在藏語中意為綠色的水,也稱為“巴松錯”。它距工布江達縣50多千米,是紅教的神湖。湖形狀如鑲嵌在高峽深谷中的一輪新月,長約12千米,湖寬幾百至數千米不等,最深處60多米,總面積6千多畝。四周雪山倒映其中,黃鴨沙鷗白鶴等飛禽浮游湖面。湖心扎西島上有錯宗工巴寺,建于唐代末年。
加興溝水簾瀑布
加興溝水簾瀑布距帕嘎寺20多公理還有以水簾洞瀑布聞名的加興溝。水簾瀑布高25米,分三簾自洞頂垂落,洞外古藤纏繞,洞內幽深曲折。布加溝溫泉群,屬娘蒲鄉附近加溝分布一溫群,上泉名“尼姑泉”,海拔4200米,中泉為“喇嘛泉”。
苯日神山
苯日神山位于林芝巴宜區駐地普攏的東南方,雅魯藏布江的北側。神山高聳入云,森林密布。
苯日山摩崖造像及雕刻
苯日山摩崖造像及雕刻位于林芝巴宜區廣久鄉達域龍增村西南約300米處,臨雅魯藏布江。據考證已有1200年的歷史,是用以記載赤德松贊與工布地方首領會盟為好的。
漢妃梳妝臺
達域龍增村有一巨大的青石臺,名為“嘉薩”,意為“漢妃”。漢妃即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此村關于她們的傳說兩人都曾遭小人誣陷在此地駐留三年后才和贊普成親的。那塊大青石就是公主梳妝的地方。
易貢茶場
易貢藏語為“美麗”。易貢河谷及易貢湖四周有不少狹長的臺地,海拔最低1900米,最高2300米,年均溫為11.4度,年降水量960-1100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濕度大,日照也不強烈,土壤腐殖物含量高。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位于雅魯藏布江下游南迦巴瓦峰,在這里形成世界上最為奇特的馬蹄形大拐彎,成為世界上具有獨特水汽通道作用的大峽谷,并造就了青藏高原東南部奇特的森林生態景觀。它抱擁的山嶺最高達海拔7782米,而最深處的谷地深達6009米,令科羅拉多等世界其他峽谷望塵莫及。從高山冰雪帶到熱帶雨林共有九個垂直自然帶在這里分布,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帶最齊全完備的地方。1998年4月17日,科學家確認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世界最深。
墨脫的藤橋與溜索
墨脫較為有名的藤橋有背崩藤網橋、炯興藤網橋,都長約400米,其中墨脫德興藤網橋橫跨雅魯藏布江,有300多年的歷史。藤網橋整個呈管狀懸空,多位于峽谷險要的河段,行走其上時,橋隨人的重力與河風吹送,左右晃悠幅度極大。墨脫景觀還有“溜索”,那有點一葦渡江的姿式,但是以背對江面的樣子高速滑向對岸。
風俗民情
飲食習慣
工布地區早先也同其他藏區一樣,藏歷正月初一過年。7世紀,吐蕃時期,林芝受到北方霍爾人的侵犯。工布新年有獨特的習俗。每到年三十傍晚,家家戶戶都要把過年的食品“措”(用糌粑做成的祭品)、油炸果子、牛羊肉、酥油、奶渣、人參果、紅糖、干桃、蘋果等。
新年活動
大年初一,人們帶上供品和青稞酒到自己的莊稼地里去祭祀豐收女神。大家在地里樹起一根長長的桿,上端掛著經幡,下部綁著麥草,木桿前搭一祭臺,然后煨桑、唱歌、跳舞,請求豐收女神保佑來年莊稼豐收。
新年的娛樂活動很多。從初二開始,男子跑馬射箭,工布地區的箭都是響箭,箭頭是木質圓錐體,上面鉆了許多小洞,箭離弦后,然后圍著篝火跳舞喝酒。
民俗節日
林芝地區波密地方西巴村斗熊節是一個比較有名的民俗節日。每逢藏歷五月十五日,全村老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去度母山煨桑,祈禱山神和上蒼保佑風順雨順。山上的拜鷹節則帶有更多的宗教色彩。
當地比賽
林芝地處山區,還有很多山民的習俗。比如工布的山民酷愛射箭,也長于射箭,無論什么傳統節日,都有射箭比賽。此時射手在場中比賽射箭,歌手和觀眾在場邊歌舞助興。
珞巴民風
珞巴族由米新巴部落、米古巴部落、達額木部落等20多個部落組成,居住在大峽谷地區。據記載,珞巴這一族稱,來源于藏族對居住在珞瑜地區的人的習慣性稱呼,意為“南方人”。
珞巴作為一個古老的民族,具有許多奇異的風俗:生殖崇拜,吃烤鼠肉下酒, “吾勇” 神秘的巫,千年忌禁,婚俗與喪葬。
珞巴人的信仰叫萬物有靈。他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全和萬物有靈有關,牲靈、神靈、鬼魂、妖魔等等,珞巴人稱為“吾勇”。
巫師有卜卦師“米劑”和祭神跳鬼師“紐布”兩種。“米劑”殺雞取肝,從肝呈現的顏色、明暗、凹凸、平陷、圓扁及紋路的曲直、折向、起訖點等征象,判定吉兇、貧富、離合、壽緣、旺敗、豐歉、觸犯何種鬼神、所需何種祭品。“紐布”除具有“米劑”的職能外,還以祭神跳鬼的禱詞、咒經、模擬動作、祭獻犧牲和占卜等方式,為人去危求安,免災招益。
酒曲、釀酒糧禁止他人摸動,妻子生小孩后至嬰兒臍帶脫落期間,禁止丈夫外出勞動;妻子懷孕兩三個月后,禁止丈夫參加捆綁尸體和豬牛,禁止殺牲等。
珞巴人的婚姻和喪葬也很奇特。他們除了買賣婚姻和包辦婚姻外,還有試婚制。喪葬除土葬外,還有樹葬,即把死者的尸體放在死者生前用過的藤筐里,掛在村頭的樹枝上,上面搭草棚遮雨防曬。
小吃特產
當地珞巴族用玉米、雞爪谷自釀的白酒、黃酒和招待貴客的山鼠。林芝地區的風味飲食除沿襲西藏的傳統風味,如青稞酒、糌粑、酥油和酥油茶外,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特色食品。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西藏有幾個市
截至2021年,西藏自治區下轄6個地級市是(拉薩市、日喀則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1個地區是(阿里地區),(該數據為2017年統計)。
具體如下:
拉薩市(管轄7個縣、1個縣級城關區)拉薩市城關區、林周縣、達孜縣、堆龍德慶縣、尼木縣、當雄縣、曲水縣、墨竹工卡縣。
昌都地區(管轄11個縣)昌都縣、左貢縣、芒康縣、洛隆縣、邊壩縣、江達縣、貢覺縣、類烏齊縣、丁青縣、察雅縣、八宿縣。
林芝地區(管轄7個縣)林芝縣、米林縣、朗縣、工布江達縣、波密縣、察隅縣、墨脫縣。
山南地區(管轄1 2個縣)乃東縣、扎囊縣、貢嘎縣、桑日縣、瓊結縣、洛扎縣、加查縣、隆子縣、曲松縣、措美縣、錯那縣、浪卡子縣。
日喀則地區(管轄17個縣、1個縣級市)日喀則市、南木林縣、江孜縣、定日縣、薩迦縣、拉孜縣、昂仁縣、謝通門縣、白朗縣、仁布縣、康馬縣、定結縣、仲巴縣、亞東縣、吉隆縣、聶拉木縣、薩嘎縣、崗巴縣。
那曲地區(管轄10個縣)那曲縣、申扎縣、班戈縣、聶榮縣、安多縣、嘉黎縣、巴青縣、比如縣、索縣、尼瑪縣。
阿里地區(管轄7個縣)普蘭縣、札達縣、噶爾縣、日土縣、革吉縣、改則縣、措勤縣。
林芝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市中心所在地白瑪崗街道海拔3000米。
林芝,是西藏自治區下轄地級市 ,古稱工布。位于西藏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別與拉薩市、山南市相連,西連那曲市嘉黎縣、東接昌都市,南部部分區域在藏南地區(印度占據)、緬甸接壤,被稱為西藏江南,有世界上最深的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和世界第三深度的峽谷帕隆藏布大峽谷。
擴展資料:
林芝風景秀麗,很多地帶被譽為“西藏江南”,有林芝桃花節,有豐富多彩的南伊溝等。還有被譽為西藏西雙版納的墨脫縣和察隅縣底部。
林芝的水力資源又占全西藏的70%以上,被聯合國列為21世紀十大超級工程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電站,裝機容量可達6000多萬千瓦,是三峽電站的三倍。林芝水域面積1148.7萬畝,水利資源蘊藏量約為8225萬千瓦。 水能蘊藏量在8200萬千瓦以上,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達3300萬千瓦。
「康藏官道|路書」翻越天險,帶你用越野的方式進藏
當傳統進藏線已天塹變通途,而你仍渴望越野方式的進藏體驗,那就來看看我們這次的進藏線路——康藏官道。
原始的入藏艱險、極致的自然景觀、先輩的進藏故事,它都有。
但是這個軌跡吧,不能保證期限,因為有的路,可能走著走著它——就修好了。
這條線串起了當下熱門的孜珠寺、薩普冰川、麥地卡濕地等,還有人類自駕車能到達最高點之一的天險楚拉山口。
線路與當下大火的川藏中線亦有部分重合,但整體難度要更大一些,季節性限制更強一些。
這條線沿途整體海拔較高,景色更為原始、蒼茫、粗獷,有些途徑地頗像羌塘無人區,荒涼寂寥又天地遼闊。
線路途徑 :昌都—類烏齊—孜珠寺—丁青—邊壩金嶺鄉—薩普神山—白嘎鄉—比如羊秀鄉—麥地卡濕地東西線—-嘉黎縣—楚拉山—工布江達—拉薩
線路總長 :約1497km
線路用時 :6天,順利的情況;如果遇上陷車,被困幾天也是正常的。
建議車輛 :四驅越野車。麥地卡濕地東西線、薩普南線、翻楚拉山等路線是用四驅都很難走的路。我們此行車輛是長城火炮+越野炮,實事求是的講一路表現很不錯。
此行路線是著名探險家何旭東研究出來的,走完全程,我算是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做跟著探險家不走尋常路了。
先來幾張路況圖吧
路書游記
1
Day1昌都—類烏齊
行程軌跡
軌跡數據
因為準備從昌都出發時已經是下午了,直接到丁青有些趕,走大路到類烏齊又略無趣,所以選擇走了一條峽谷穿越路線。
從昌都導航沙貢鄉、芒達鄉方向,一路沿昂曲而行。
經過村莊田野,看高原豐收的秋色;穿越峽谷,看大美山川、森林、瀑布、雪山……
168km全是風景,其中非鋪裝路有約60km。
廢棄的峽谷林道,沙石路急彎,路爛但不險,慢慢開基本沒什么問題。
在雪山頂處,有一眼可看四季的景致,既秀麗又壯美。可惜我們到頂處天快黑了,沒拍到什么。
宿: 類烏齊縣富氧酒店,房間有氧氣,有地暖,干凈整潔舒適。網上當天定的房,縣城房間略緊張。
2
Day2 類烏齊—查杰瑪大殿—孜珠寺—丁青
行程軌跡
軌跡數據
如果對寺廟感興趣的,在類烏齊可以去探訪一下查杰瑪大殿。
查杰瑪大殿是昌都地區 歷史 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據說也是西藏最大的單體寺廟。
這里游客不多,就有種很純粹本真的感覺。
我們去的時候趕上了寺里在舉行盛會,同事進去坐下聽了半個上午的誦經。出來后他感覺很歡喜,我感覺他平靜了。
查杰瑪大殿周邊,雪山、河流、鄉村、田野,也是極美。
類烏齊紫曲河濕地,大美秋色。
一路上遇見很多晾曬的青稞架,豐收的喜悅。
流水助力的轉經筒,晝夜不停的轉動祈福。
今日的重點:丁青的孜珠寺,一座建于峭壁上的天空之城,其壯美舉世無雙。
這座古老而神秘的苯教寺廟,有著3000多年 歷史 。
孜珠意為六座山峰,孜珠寺建筑群就建在孜珠山海拔4800m之處,在異峰突起、挺拔險峻的怪石之間,星羅棋布、氣勢磅礴。
孜珠寺的位置可以直接導航到達,但去往寺里最后幾公里的山路,很險。
彎道是那種被壓扁的Z字型,路又窄,還是坑坑洼洼的沙石路,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溝,行在其中心驚膽戰。
但天空之城真的很令人震撼,無論天氣好壞,這里都不會讓你失望。
宿:丁青富氧酒店,條件還行,有氧氣。
3
Day3 丁青—邊壩金嶺鄉
行程軌跡
軌跡數據
從丁青縣出來后導航熱玉鄉方向前往邊壩,你就會得到一條有無數爛路的短小SSSS彎、要穿越怒江峽谷、翻翻不完雪山的越野路線。
從縣里出來到達第一個雪山口的瓦拉山埡口,20公里的山路攀升1100m,沿途路窄錯車略險,不過這還只是前菜。
其后沿怒江前行,途中可感受怒江版的掛壁公路,穿越峽谷的路線有點兇險,盡是雄、奇、險、秀、峻美的風情風景。
隨后,再駛過無數個短小的SSSS彎,就可翻越海拔5298米的夏貢拉山口前往金嶺鄉。
貢拉山,自古以來險峻難行,埡口處積雪終年不化。
這里也是當年十八軍入藏的第一天險,重溫紅色足跡,追憶當年先輩們的英雄氣概。
下山的路,泥濘不堪,道窄,錯車極為麻煩。
但我們應該是已經很幸運了,這個季節若遇到大雪,幾乎無法通行。
宿 :金嶺鄉,鄉政府對面的一個家庭式小旅店,一個房間好幾張床,沒有暖氣,有電熱毯,條件很簡陋。但這里沒有其他選擇了。
4
Day4 邊壩金嶺鄉—薩普—比如縣羊秀鄉
行程軌跡
軌跡數據
去往薩普好玩的越野路線,金嶺鄉—加貢鄉—薩普南線。
一路先是在峽谷穿行,其后進入高原牧場,駛進念青唐古拉的群山的懷抱,再之后被雪山冰川環抱。
路爛,且險,但沿途景色構成又美又豐富。
靠近神山附近的路況跑起來很酸爽。
薩普神山位于比如縣羊秀鄉普宗溝境內,為藏傳佛教中的苯教神山之一。
這里的傳說很有趣,幾座山峰從左至右依次包含:薩普的妻子,薩普的妻子出軌后和別人生的私生子,薩普的二兒子,薩普的大兒子,薩普的女兒。
如果運氣好,可以一次性看到薩普全家人。
本來由于谷大溝深、交通不便,這令人嘆為觀止的冰川一直是深藏閨中鮮為人知,但這幾年忽然火了起路,到如今都已經開始收費了。
薩普在今年五一之后開始收費了。但我們這次去并沒有收費,大概是因為冬天進入淡季了。
薩普的氣候非常多變,如果到達時候沒有遇到好天氣,別擔心,等等說不定就有驚喜。
如果能適應4800米的高反,一定要在神山圣湖旁的牧民家住一晚,雖然條件簡陋但是住在這里極為放空。
去年8月也來過一次薩普,那時山頂是冰雪皚皚,山底是花紅草綠,連高反都不那么嚴重了。晚上還在山腳下住了一晚,極為難忘的經驗。
這次我和一個同事高反了,就先下山去住在了白嘎鄉。
宿:薩普神山的牧民家,條件很簡陋,但經歷真的難得。
白嘎鄉是簡易快捷酒店的條件,沒暖氣沒氧氣。入住時候發現前臺房價比網上便宜很多,建議直接打電話前臺定。
5
Day5 比如縣羊秀鄉—麥地卡濕地—嘉黎縣
行程軌跡
軌跡數據
橫穿麥地卡濕地東西線,這是一條顛到令人崩潰的酸爽的穿越線路。
不過回來后,我采訪了一些其他穿越過的朋友,才發現我們走那天運氣很不錯,沒有遭遇陷車,一路暢通的當天穿越成功了。
這一天的詳情可移步這里:兩炮橫穿麥地卡濕地東西線,男人的快樂有時候是享受折磨?
宿 :嘉黎財康大酒店,條件不錯,但是房間沒有氧氣,制氧機需要付費使用。
6
Day6 嘉黎縣—楚拉山口—工布江達—拉薩
行程軌跡
軌跡數據
這一日從嘉黎到工布江達,我們走了一條地圖上現在導航不會出現的路,翻越康藏官道的鬼門關:楚拉山埡口。
楚拉山埡口,海拔5376米。
1951年,十八軍進藏,翻越楚拉山時,先遣支隊的解放軍戰士,因疲勞、饑餓、寒冷等原因,在這里傷亡慘重,因此把楚拉山稱作“死人山”。
資料圖
時至今日這里依舊艱險重重,實在無法想象當年的先輩是如何用雙腳翻越這座雪山的。這是一條不能被忘卻的紅色之路。
我們很幸運沒有遇到下大雪,又是順利的通過了。
但真的極險。對車和人都是極大的考驗。
對我同事來說,可能也不是啥考驗吧,在海拔5376的地方穿著短袖還能起跳……
楚拉山埡口下來時候看到這個省道的標志,但是就楚拉山那一把上不去就有可能滑到危險里的路,到底是怎么能夠得上省道的標準的啊?
有朋友曾為翻越楚拉山特意到嘉黎,但因遇大雪,最后不得不放棄;還有朋友在這里遇到過雪崩被困。不建議單車走。
翻過楚拉山,就從干燥寒冷的嘉黎縣進入了溫暖濕潤的工布江達。
途中還經過了太昭古城,探訪了十八軍橋遺址。
太昭古城曾經是作為景區被開發的,但如今隨著林拉公路的暢通,來這里的游客越來越少了。但是在附近發現了茶馬古道的巨石古道。
這條古道據說是**公主、十八軍進藏都走過的地方,如今早已被廢棄,因為林拉公路的暢通甚至根本沒有游客會經過。
這里適合徒步,周邊風景不錯。
一個像肺葉一樣的巨石,帶我們來的老先生說擁抱它,幫你抵抗高反。一個美好的祈愿。
到拉薩前的越野旅行,也在這里告一段落。
越野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兒,但是切勿盲目挑戰,請尊重大自然,請愛護環境。
如果有幸抵達這片土地,除了腳印和車轍,請什么也不要留下。
溫馨提示
這條線路季節性很強,雨季雪季幾乎沒有走通全程的可能,出行前請做好準備工作。
不建議單車穿越。
車輛建議必須得是靠譜的四驅越野車,關于長城炮一路上的表現近期會推文。
軌跡可在手抓地圖APP上搜索關鍵詞:長城炮,即可查詢到此行每日軌跡,可循跡而行。
更多問題可留言交流。
編輯|燕七 圖|王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