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城市排行榜2021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7
2022-11-01
溫州美食排行榜(溫州美食特產有哪些)
溫州鹿城,東甌名鎮,自古商賈云集。商業重鎮,演繹著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客似云來,卻都能在這里找到家的歸屬感。
悠久的歷史加上鹿城人的匠心巧思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鹿城美食種類豐富,特色鮮明,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愛。
11月9日,“詩畫浙江·百縣千碗”舌尖上的東甌日記鹿城十大系列菜專家評審會舉行。
專業評委分別針對“口味、質地、色澤、造型、營養衛生、鹿城特色以及大眾性”等標準進行評分,評選出了代表鹿城味道的“鹿城十大熱菜”、“鹿城十大冷菜”、“鹿城十大名小吃”和“鹿城十大名點”。
你吃過幾樣?一起來看看吧?
鹿城十大熱菜
01 芙蓉蝤蛑
芙蓉蝤蛑,乍一聽以為是蝤蛑和芙蓉花同煮。其實所謂的芙蓉蝤蛑,就是蝤蛑與蛋同蒸。
出鍋后的蛋羹嫩黃帶著一點微紅,就像芙蓉微微綻放。芙蓉蝤蛑味道鮮甜,蛋羹吸收了蝤蛑的鮮味,帶著大海的味道。蝤蛑肉質鮮美飽滿,使人食指大動。
02 三絲敲魚
溫州民間傳統佳肴,相傳已有百余年歷史。直到今日,每到逢年過節、親朋相聚,常以敲魚款待客人。
恰如其分的材料配比,厚薄均勻、薄如蟬翼才是這道菜的魅力。用雞脯、火腿、香菇“三絲”加高湯、敲魚烹制而成的“三絲敲魚”是甌菜中著名菜品之一。
湯清味醇、鮮嫩爽滑,色澤柔和,薄如蟬翼的敲魚片呈半透明狀,入口的彈牙感讓人回味無窮。
03 蔥油黃魚
“無黃魚不成宴”。對溫州人來說黃魚是任何酒席宴席上都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品。新鮮大黃魚上鍋蒸熟后,用醬油、白糖、料酒調制醬汁。魚身覆以蔥花、姜絲。再澆上熱油。此菜魚嫩蔥香,調味淡雅,本味突出。
04 酒燉河鰻
酒燉河鰻作為一道溫州人熟知的養生膳食,經常在酒桌上能看到這道菜的身影。鰻魚富含膠原蛋白,搭配黃酒,酒香濃郁,口感鮮嫩到心窩里。
05 目魚粉絲
目魚粉絲是溫州人鐘愛的一道傳統菜,目魚和三層肉的神仙搭配,粉絲吸飽濃郁的湯汁,加以花菜解膩,這道充滿溫州風味的家常菜,怎能不愛?
06 咸菜全雞
雞肉味佳世人共知,而伴以咸菜,倒又去了一些油膩,多了一份清味。對每一位溫州人而言,“咸菜全雞”是最地道的傳統佳肴,逢年過節,倘若少了這道菜,整桌菜似乎也是顯得有些不完整了。
07 王朝肉丸
王朝肉丸特別選用肥瘦均勻的豬肉制作,這樣的肉丸吃起來不會太柴也不會太膩,就算是不能接受肥肉的朋友也吃不出肥膩的口感,肉質細膩、Q彈十足。
08 細鹵海參
海參,在各類山珍海味中位尊“八珍”,營養豐富,味美軟糯。細鹵海參鮮香皆具,軟糯入味,還極具食補之效。
09 滋補老鴨煲
老鴨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功效。
10 溫州酒飯
溫州酒飯是一道極富有層次感的甜品,糯米吸收了老酒、砂糖的醇甜,麻心的麻香,豬油的油潤,點綴以北棗、核桃仁、葡萄干等堅果,甜而不膩,糯而不黏。
鹿城十大冷菜
01 溫州鴨舌
鴨舌是溫州傳統特產,可作為宴席中的冷菜,亦可作為小吃零食。一般將新鮮鴨舌添加調料經過鹵、蒸等工序精致而成。
精心鹵制后的鴨舌,風至半干,入口細嚼,略帶韌性,滿口留香,在溫州更是有了“無舌不成宴”的說法。
02 溫州魚餅
溫州魚餅是溫州傳統民間特產,以東海的鮸魚、馬鮫魚等新鮮海水魚為主原料,配以獨特的調味品,采用傳統配方及先進工藝精制而成。
溫州魚餅肉質鮮嫩、鮮而不腥、低脂肪,營養豐富,即可以享受魚肉的鮮美,又省去剔骨的麻煩,尤其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03 江蟹生
江蟹生顧名思義,就是生食的江蟹。蟹生的制作最關鍵就是一個字,鮮。新鮮的梭子蟹直接斬成小塊,然后佐以生姜、老酒、醬油醋。
江蟹生吃起來不黏殼不帶腥,噘嘴輕輕一吸,蟹肉便脫離蟹殼滑入口中。
04 醬油肉
原本只是在大過年時候出現的醬油肉,現在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在溫州人的餐桌上。豬肉在拌過調味品的醬油中浸泡上約一小時,用繩子懸掛在通風處,經過兩到三天的日曬,就成了餐桌上的佳肴。
曬制得當的醬油肉咸鮮、微甜,軟硬適中,稍帶點肥膘的精肉則更加香甜。醬油肉最傳統的吃法就是直接隔水蒸熟,切片后即可食用。
05 酥排骨
排骨表皮松脆內里帶著韌勁,外邊的殼嘎嘣脆,里邊的肉嫩出汁水。這種金黃香脆的炸物無論是配飯還是當零嘴,都無可挑剔。
06 盤菜生
盤菜生,應該叫“盤菜泡菜”,是溫州當地一道特色冷食。盤菜被切“百刀”,連接卻絕對完整;刀痕累累、縱橫交錯,間縫僅1~2毫米,而無一切斷之處。
潔白如冰雪,酷似一只燕窩,食不需刀刃,一撕即可入口。拌上醬油,再滴幾滴麻油,其香其脆,別有風味。
07 藤橋熏雞
藤橋熏雞選用農家本地三黃雞為原料,按照民間傳統技法精制加工而成,是一道可口誘人、色香味俱全的溫州特色美食。其成品色澤鮮亮,表皮干韌,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味道醇香濃郁,回味無窮。
08 膠凍
膠凍是溫州特色的小吃。多以黃魚膠或鮸魚膠為原料,加水煮化成薄漿狀后,自然冷卻而成“膠凍”。切成小塊或小條狀,加醬油、米醋、麻油、味精攪拌后即可食用,外形晶瑩剔透,口感清涼。
09 拌海蜇
涼拌海蜇可謂是溫州人餐桌常備的一道家常菜啦,做法簡單不說,味道也更是一絕。鮮嫩脆爽的海蜇和陳醋搭配在一起,鮮香爽脆,咬上一口,咔呲咔呲的聲音像是在嘴中跳起了踢踏舞,細品酸中帶甜,令人食欲大開!
10 炸響鈴
鮮軟豆腐衣包豬肉、馬蹄白,卷成長圓條后用刀切成小圓塊,大油鍋炸熟。香脆有聲,響似銅鈴。吃的時候沾上一點甜辣汁,酸酸甜甜,吃上一口,酥脆的渣能掉上一地,油香滿口,回味無窮。
鹿城十大名小吃
01 糯米飯
“溫州糯米飯”俗名炊飯,是溫州人最熟悉的早餐。溫州糯米飯主要由糯米、香菇肉末湯、細碎的油條構成。清晨,天微亮,小攤主們便開始蒸糯米,熬肉湯,炸油條,煮豆漿。趕著給上學的孩子,步履匆匆的上班族帶一碗外賣,便開啟忙碌的一天。
02 豬臟粉
溫州豬臟粉是少有的一種能兼任正餐、點心和宵夜的地方美食之一。主要由豬腸、鴨血、粉干等配料制成。豬腸的酥嫩,湯汁的鮮美,豬血的香滑,粉干的柔韌,吸引著一撥又一撥的食客。
03 溫州餛飩
說起餛飩,溫州人耳邊不由得會響起夜深人靜時巷子里傳來餛飩擔敲竹梆的篤篤聲,腦海中會浮現《吃餛飩》童謠的經典調子,用方言唱著更正宗!這是老一輩溫州人的珍藏回憶。
和全國各地餛飩兄弟比起來,溫州餛飩的特點在于:皮薄如紙,包的時候要留一點縫隙,這樣煮好以后,一個個充氣漲開如同小氣球。
餛飩的餡料選用新鮮的豬腿肉,配以紫菜、榨菜、蛋絲、現做的生燙肉、香菇、肉松、本地的新鮮小蔥和菠菜以及浸酒蝦米,湯清味鮮,柔滑爽口。
04 溫州魚丸
溫州魚丸是溫州的地方名小吃,與各地的魚丸都有所不同,外形為不規則的珊瑚狀,呈半透明的玉白色。正宗的溫州魚丸有三大特點:料碼足、有韌勁、味道鮮。
魚丸以新鮮的鮸魚肉為主料,挑去魚刺后切成細條,用刀刮成魚茸,用酒、鹽和味精浸漬片刻,加白淀粉拌入姜絲蔥末均勻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魚肉彈性十足。
05 九山冰淇淋
蛋黃色的冰淇淋球,嵌著些許芝麻,蛋卷殼的邊緣沒有規則,一圈焦焦的褐色,慢慢過渡到錐體的黃色,又香又脆。芝麻香醇,伴著脆筒的咔吱咔吱聲,這就是溫州本土最古老的冰淇淋——九山冰淇淋。
06 杏仁腐
杏仁腐是溫州傳統的夏令美食,和外地的杏仁豆腐的不同之處是溫州的杏仁腐其實并無杏仁成分,是用瓊脂加上牛奶、糖、水等加工而成的,成品的形狀和鮮嫩的口感都很像豆腐。
一碗豐富的快要溢出的杏仁腐,放入桔子、黃桃、芒果、楊梅干、葡萄干等多種食材,炎熱的夏天來一碗,看著賞心悅目,吃起來冰爽又解饞!
07 溫州炒粉干
炒粉干是溫州街頭巷尾最熱銷的。剛出鍋的炒粉干嚼勁十足,豬油完全滲入其中,與蔬菜、海鮮和雞蛋的香味充分融合在一起,吃起來非常美味。
08 蔥油拌面
溫州的拌面主料選用扁面或者圓細面,花椒米醋加上蒜丁末,甜酸可口帶著大蒜的一點辛辣,加了點豬油,香噴噴油滋滋。
在追求色香味俱全的更高要求上,蛋絲、蔥花、肉末的點綴也能讓拌面在舌尖迸發出更具層次的美。
09 豆腐腦
在溫州,豆腐腦有甜的、咸的兩種口味。軟軟白白的豆腐腦,撒上細密爽口的糖霜,再澆上清涼的特質薄荷水,口感順滑、偏清淡,不會感到過分的粘膩。奶白色豆腐腦放上榨菜,蝦皮,紫菜,蔥花等,澆上一點醬油便是一碗美味的咸豆腐腦。
10 鑊溜兒
鑊溜兒是溫州的傳統名小吃,做鑊溜兒需要把米浸泡好磨成米粉糊,然后把米粉糊均勻地澆到鍋沿上,等凝固后鏟入鍋中,然后在鍋里加湯,配上冬瓜、蝦米、雪菜、香菇等輔料,燒開了就可以一碗碗盛著吃了。
鹿城十大名點
01 燈盞糕
燈盞糕是溫州的傳統特色名點,溫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屬于油炸食品,歷史悠久,最遠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般是用大米、黃豆磨成稠漿,加入面粉,包裹蘿卜絲為餡料,油炸而成。
02 溫州薄餅
溫州人有端午節吃薄餅的風俗。將面粉調成糊狀,用手抄起面糊,在滾燙的鐵盤上直接鋪成圓形,一張餅皮就這么多好了。餅皮做好后,鋪上炒好的肉絲、豆芽、香菇、雞蛋等菜肴,卷成圓筒狀,一口咬下,滿嘴噴香。
03 鍋貼
不少老溫州人,都有鍋貼情懷,還特別喜晚上吃鍋貼,那是既下酒又飽腹。溫州鍋貼多以鮮豬肉,再根據季節不同配以不同蔬菜為餡。
月牙形的鍋貼皮薄餡足,在敞口平底的油鍋中煎得滋滋作響,聽到就流“kao la si”(口水)!蘸上特制的溫州醋,醋的酸和鍋貼的香味完美融合,一口一個根本停不下來!
04 松糕
松糕是溫州各地民間訂婚、結婚、喬遷等喜事分送給親戚的伴手禮,是中華名小吃。
溫州松糕又以市區小南門矮人松糕最為聞名,選用當年純糯米,過水磨成細粉,拌以豬臀尖肥肉丁、桂花和白糖,再炊熟切塊。松糕趁熱吃時甜蜜糯軟,稍涼時再吃更有韌勁,且越發的香。
05 大酒家大包
大酒家大包皮薄餡大,包子皮因浸滿肉汁而變得濕潤,咬上一口,唇齒間便蔥香四溢。肉餡肥瘦相間,用料扎實,肉眼便可見到里頭夾雜的大顆肉粒,食肉愛好者狂喜!
06 豬油糕
溫州豬油糕,又名脂油糕,早在清代就已著名,《元和唯亭志》稱其為“吳中佳制”。
溫州豬油糕,是由糥米和白糖制成薄薄的糯米團,放在豬油里煎到外皮稍脆,吃時撒上些白糖,然后用粽子葉包著,入口油而不膩。豬油糕簡單而古樸,為一代代的溫州人所喜愛。
07 白蛇燒餅
相傳白蛇燒餅發明于清光緒年間,創始人是個美女,喜歡穿白衣,心也善,大家都說她是白娘娘轉世,因此得名。
白蛇燒餅的學名叫蔥油重酥燒餅,是用酥面來制作的,餡料是咸豬膘肉、蔥花、蝦米等。烤好的燒餅如同一個個焦黃的小饅頭,表皮極脆,下面是一層層的酥皮,豬膘肉的油脂正好中和了微干的酥皮,大量的蔥香從中噴薄而出。
08 九層糕
九層糕,又名九重糕,千層糕,中元糕等,取長長久久,步步高升之意。
09 馬蹄松
馬蹄松是溫州特色的小吃,因外形很像寬厚的馬蹄,口感又是異常的酥松,故而得名為馬蹄松。它以面粉和紅糖作皮,餡入糖心和咸肉丁紅瓜絲,熟芝麻粉和桂花。
邊斜,五刀開口,用手下壓露出糖心,貼在于200攝氏度高溫火炭爐桶內壁,用明火燜烘,具有皮脆心軟的特點。
10 軟大餅
薄薄的軟軟的餅皮、咸中帶一點點甜味的餡料,一口咬下香氣四溢,梅干菜熱熱的濃香,味道古樸,妙不可言。
這些溫州美食,沒吃過都是不完整的人生~鹿城區的美食即使是說上三天三夜也是說不盡的。這些都是溫州甌越文化的一個縮影,是具有民間氣息的象征,是一個鮮活的民俗,保存著普通人對生活的樂趣和想象力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