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市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樟樹市游玩有哪些地方)
本文目錄一覽:
江西省樟樹市的歷史以及風景
歷史沿革
樟樹市原名清江縣,建縣于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八月,割高安的建安鄉、修德鄉 樟樹市
,新淦的崇學鄉建清江縣,以蕭灘鎮(今臨江鎮)為縣治,直屬鎮南軍節度使。
境內袁贛兩水在蕭灘鎮合流后一段,波流澄澈,名為“清江”立縣后即以水名縣。
南唐保大十年(952),將高安升為筠州,清江改隸筠州。
北宋淳化三年(992),割清江、新淦、新喻三縣置臨江軍,先后管轄“清江、新干、新余、峽江”四縣近千年之久;清江為倚郭望縣。
北宋治平三年(1066),割新淦茂才鄉,新喻思賢鄉入清江縣,縣境由三鄉增至五鄉。
元至元十四年(1277),臨江軍改臨江路,清江為上縣。
明洪武二年(1369),改臨江路為臨江府,轄清江、新淦、新喻三縣。
清代府縣隸屬仍沿明制。
歷經“宋、元、明、清”四朝的臨江府(今為樟樹市臨江鎮)先后經歷了軍、路、府的行政變革,但一直是地級市級別,江西重要城鎮,江西十三府之一。
民國二年至民國十四年,屬廬陵道;民國十五年至二十年,直屬省;民國二十一年至民國三十八年,先后屬第一、二行政督察區。
1930年10月至11月,在臨江鎮建立過縣蘇維埃 *** ,屬湘鄂贛邊境特委領導。
1949年6月19日,在樟樹鎮建立清江縣人民 *** (同年7月15日遷臨江鎮,1950年3月27日又遷回樟樹鎮),屬南昌分區專員公署。
1959年1月1日,改屬宜春專員公署管理。
(1978年改稱宜春地區行政公署)。
1988年10月26日,經國家民政部批準,撤消清江縣設立樟樹市,以原清江縣的行政區域為樟樹市的行政區域,同時劃為江西省經濟計劃單列市。
2000年,國務院國函[2000]50號文件,定樟樹市為江西省直轄市。
同年,江西省決定樟樹市由宜春市行政代管。
樟樹市地處贛中,交通方便,可進入性強,處在南昌-井岡山-贛州金牌旅游線路的必經之道上,又是贛西旅游網絡開發與全省金牌旅游線路的結合部。
樟樹市旅游發展是發掘和彰顯樟樹藥文化、道教文化、古文化底蘊,重點開發建設樟樹市藥都旅游區、閣皂山藥道養生旅游區、吳城商邑文化旅游區、臨江贛文化旅游區、筑衛城遠古文化旅游區等五大旅游區。
可以概括為“一山、一江、兩鎮、兩城”。
一山為閤皂山(含玉華山),一江指贛江,兩城分指吳城和筑衛城,兩鎮各為樟樹鎮(即樟樹市區)和臨江鎮。
從而形成以閤皂山(含玉華山)為龍頭,以市區為核心,以“吳城”和“筑衛城”為兩翼的旅游開發框架和格局。
江西省推出了三條金牌線路,其中“南昌——井岡山——贛州”是一條紅綠古文化生態兼俱的金牌旅游線,樟樹正處在必經之道上,特別經公路的旅游者可將樟樹作為一個中間站。
●吳城遺址 位于樟樹市吳城鄉吳城村。
1973年樟樹市博物館調查發現,遺址總面積有4平方公里,遺址中心是一座61.3萬平方米的商代中晚期都邑古城。
自1973年起共進行過十次考古發掘,揭露面積6000多平方米,清理出房基、灰坑、窖穴、制陶、鑄銅、祭祀場所等文化遺跡和墓葬,出土有青銅戈、矛、刀、器蓋;陶器及原始瓷器鼎、罐、盆、大口尊、鬲、缸、碗、盂、豆、爵、尊;陶質和石質生產工具有馬鞍形刀、紡輪、網墜、拍、墊、斧、錛、刀、鐮、鏟、鏃、矛、玉刀,以及鑄造青銅器的石范,還發現200多個刻劃在陶器和石范上的文字符號,這些文字有的與甲骨文相似,有的更為原始。
特別是在西段城墻城壕近4米深的不到4平方米的范圍內,出土了20多個商代人頭顱骨和部分肢骨。
吳城遺址是長江以南首次發現的大規模商代人類居住遺址,否認了“商文化不過長江”的歷史。
1996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榮獲“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
2001年,國家文物局將該遺址列入“十五”期間大遺址保護50處重點之一,定性為商代中晚期的都邑遺址。
●樊城堆遺址 位于樟樹市西南24公里的劉公廟鄉廟下村東側,2006年被批準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系高出稻田1—3米的臺地遺址,南北長124米,東西寬101米,面積約1.2萬平方米,是距今約4500年的原始村落,是贛江中下游最具有代表性的遺址。
●閣皂山 道教名山——閣皂山,又名閣山,海拔802.7米,(附近設有大型軍事基地)位于市境東南隅,雄峙贛江東岸,蟠衍200公里,成為樟樹碧嶂。
山名肇見于東漢。
宋代以來,即有“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館”的譽稱。
東漢建安七年(202)著名道家葛玄在此悟道修真,在此山建“臥云庵”,筑壇立灶,修煉“九轉金丹”,尊稱樟樹藥業之祖。
唐儀鳳年間(676-678)朝廷賜閣皂山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到宋代進入鼎盛時期,與金陵(今南京)茅山、廣信(今貴溪)龍虎山并稱為天下三大名山。
●九龍泉 位于福地景區太極峰西麓。
傳為崇真宮前放生池內十條錦鯉,受葛仙翁洗藥池水靈氣而化成龍,有九條飛入宮東深壑中深修,故壑稱九龍洞,泉為九龍泉。
經現代科學檢測,九龍泉水中含鋅、鈣、鐵、鎂等十二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是四特酒釀造水的源頭,也是福地景區群眾唯一的生活飲用水。
●永鎮塔 又名永泰塔。
位于樟樹市城南偏西17公里的永泰鎮。
贛水河畔。
據清同治九年《清江縣志》永泰團圖載:“市前小港,明成化末,贛水暴漲沖決,遂成大江,因水勢直下,建永鎮塔以控下游”。
當時村民建塔九層,為鎮水患命名為“永鎮塔”。
系磚石結構。
六邊形,共7層,從下而上逐層遞縮,高24米。
清光緒十七年(1981)“辛卯風災”,刮去塔頂,注入江口。
鄉民又捐資整修,由9級改為7級。
至今塔身保存尚好。
塔基系用灰綠色花崗石砌成。
青磚作平臺,磚上壓印銘文,有“洪永昌修”、“洪永昌會公修”、“永鎮塔磚”等。
每層高3米,設6門,三虛三實,塔身眠磚壘砌,塔壁白灰粉飾,腰檐皆以青磚疊澀鋪挑出,上蓋青石吻鰲斜出聯角,雕作翹式,下部吊掛銅鈴,頂層以青石覆蓋,頂部銅帽呈圓錐形。
塔內中心豎一參天杉木柱,柱直徑80公分,直通塔頂。
各層設有井字木架四根,夾嵌木柱,使木柱與塔身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原塔內設有樓板、木梯,現已廢。
1984年公布為樟樹市文物保護單位。
●望津樓 位于樟樹市西面贛江邊大碼頭石級坪臺上。
又名望津亭。
與對岸的“知津亭”(毀)遙遙相望。
該樓創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咸豐七年(1857)毀于兵燹,光緒元年(1875)重修。
1957年秋,1982年又兩次維修。
因處重要渡口,居碼頭之上,登樓可遠望贛水;清代曾設卡課稅。
為商賈稅收之要津,故名為望津樓。
大碼頭系贛水交通必經之地,過往船停泊之點,為之標記,當時碼頭旁設有義渡,過往行人可在望津樓內歇息避風雨。
該樓系木石結構,方形擎檐石柱四根,置于方礎石之上。
木質圓形通住四根。
下墊鼓礎,樓為兩層。
底層為敞間,呈方形。
鋪砌花崗巖為基臺,兩側砌有臺階,上下層之間設樓板腰檐,天花板素底,四面欞條明窗,歇山頂泥瓦覆蓋,勾頭,滴水檐頭,彩瓷葫蘆剎,餞脊鰲尖,四翼懸掛鐸,樓體髹漆棗紅。
樓上層原懸掛“望津樓”匾顏體字,下層懸掛“利涉大川”橫匾、隸書體。
兩匾均系黑地金字,筆力雄勁,惜毀
樟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樟樹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1、樟樹古海景區 4A景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給生活一把琴"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中國古海位于千年古城江西樟樹,以蘊藏地下千米的深層古海精鹵為核心資源,整合了樟樹地區獨有的教、酒、藥等養生資源,打造出了一家在旅游中養生、在養生中旅游的休閑度假區。中國古海以蘊藏地下千米的深層古海精鹵為核心資源,整合了樟樹地區獨有的教、酒、藥等養生資源,是一家在旅游中養生、在養生中旅游的休閑度假區。不但將古海資源從地下搬到人們觸手可及、可感可知的地面,營造出了一片如夢似幻的山地藍海旅游美景,而且給世人創造了眾多快樂養生旅游項目,如花樣漂浮、休眠漂浮、漂浮觀影、鹽晶動感SPA、養生酒店等等。
2、樟樹閣皂山景區 4A景區
閣皂山,又稱葛嶺;位于江西省樟樹市東南,武夷山支脈,譽為清江碧嶂。逶迤綿延200余里,峰回巒復,古竹蒼松,霞蒸云蔚,引絮含煙,山川風光,勝景天成。以道醫著稱,國家AAAA級景區。道教名山——閣皂山,又名閣山,海拔802.7米,位于市境東南隅,雄峙贛江東岸,蟠衍200公里,成為樟樹碧嶂。宋代以來,即有“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館”的譽稱。唐儀鳳年間朝廷賜閣皂山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到宋代進入鼎盛時期,與金陵茅山、廣信龍虎山并稱為天下三大名山。
3、江西閣皂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森林公園
江西閣皂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江西省樟樹市東南,地處北緯27°90',東徑115°57',距市區20公里,占地面積6860公頃。森林覆蓋面積達83.4%,年平均氣溫18.2℃,年降水量1713.4mm,年平均相對濕度79%,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森林植被多于針葉林與闊葉林為主,2001年被批準成為國家級的森林公園。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6種,如穿山甲、鷹嘴龜、云豹、金錢豹,等;省級保護動物9種,如白鷺、山斑鳩等。
4、鳴水橋 文物保護單位
鳴水橋位于樟樹市區東南34公里的閤皂山凌云峰峽山口,四周崇山峻嶺、翠竹蒼松、壑深流急。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橋拱至今保存較好。是江西省現存的兩座北宋石橋之一(另一座是廬山的觀音橋)。鳴水亭在清初焚毀, 1934年閤皂山住持歐陽明性重建一亭,1958年因修公路上山拆除。1957年7月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鳴水橋和一天門”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吳城遺址 文物保護單位
吳城遺址位于江西樟樹市,這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早發現的商代遺址,其發現、發掘標志著江西早期文明研究進入了嶄新的階段,揭開了南方地區商代考古的新篇章。吳城遺址是中國南方一處規模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遺址,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遺址內發現有陶窯區、冶煉區、居住區、墓葬區、祭祀廣場等遺跡。
6、樟樹市博物館
樟樹市博物館位于市區鹿江南路,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積2340平方米。該館以調查、保護、研究、陳列、宣傳古代歷史文物為主,1960年建成,館標為郭沫若親筆書寫。1981年增建一幢陳列大樓。樟樹境內的吳城、筑衛城、樊城堆等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春秋戰國的文化遺址出土的大批文物陳列在這里,其中不乏稀世珍品。館內還有歷史文物和藥史、酒鹽史陳列展覽,是江西成立最早、藏品最豐富的縣級博物館之一。
7、樟樹市三皇宮景區 2A景區
三皇宮位于中國江西省樟樹市城區邊街西12米處,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889.83平方米,是一座宮殿式的磚木結構建筑,建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三皇宮由正殿、神殿、左右廂房、里院、戲臺、套間、客廳、膳房、寢室等部分組成,形似四合院布局,軸線對稱,主從有序。
8、樊城堆遺址 文物保護單位
樊城堆遺址位于江西省樟樹市城區偏南24公里的劉公廟鄉廟下村東側,雌溪上游,是江西贛江——鄱陽湖水系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樊城堆文化的南限目前已達于都,北界已到長江邊緣,它是分布在贛江——鄱陽湖水系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是江西地區土著文化,現已提出命名為樊城堆文化。可見其在歷史文化長河中的重要程度。
9、樟樹市福城公園
福城公園位于江西省樟樹市杏佛路與藥都大道交匯處,公園總投資近2000萬元,占地面積近60畝,綠地率為52%。公園按太極八卦圖進行設計建設,園內設有景觀湖面、太極廣場、歷史文化鏤空景墻等。公園功能定位為滿足市民的休閑、娛樂需要,提供給市民一個舒適的公共環境,一個溫馨和諧的公園環境。
10、筑衛城遺址 文物保護單位
筑衛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西省中部的樟樹市玉華景區北部,大橋鄉洪光塘村,是江南印紋陶遺址"核心"地區的一處較為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著名遺址,因"筑城以自衛"而得名。該遺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保存完整的早期文明時期大型土城之一。
樟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江西閣皂山
2、中國古海
3、藥都公園
4、吳城商代遺址
5、樟樹筑衛城遺址
6、樟樹市博物館
7、閣皂山風景名勝區
還有170條相關問答,更多樟樹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樟樹有那些旅游景點
樟樹的旅游景點有:
吳城商代遺址????????????????
吳城商代遺址位于樟樹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吳城村、肖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上。它是在江南首次發現的較大規模的商代文化遺址。考古界稱之為"吳城文化"。遺址中心在吳城村土城內。
樟樹東站????????????????????????
樟樹東站站址在江西省樟樹市閤山鎮,郵政編碼331205。建于1996年。離北京西站1553公里,離深圳站819公里,隸屬南昌鐵路局管轄。
道教圣地閣皂山????????????
閣皂山位于樟樹市東南20公里處的贛江東岸,綿亙200余里,因其"形如閣,色如皂"而得名。
樟樹市博物館 ????????????
樟樹市博物館位于市區鹿江南路,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積2340平方米。該館以調查、保護、研究、陳列、宣傳古代歷史文物為主,1960年建成,館標為郭沫若親筆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