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

滄源佤族自治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滄源佤族自治區的旅游景點是什么)

admin 3 2023-03-22 20:10:15

本文目錄一覽:

臨滄市有什么旅游景點好玩點的

1、佤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滄源佤族自治縣境內,與緬甸接壤,國境線 147、78公里。景區由勐來、南滾河、勐董、拉勐河、班列五個片區,景點199個。該風景區是國內典型的佤族自然山水風情區,佤族風情濃郁獨特,服飾工藝豐富多彩。 歷史文化古樸豐厚,崖畫文物聞名遐;

2、廣允緬寺位于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城勐懂鎮大街北側,俗稱“學堂緬寺”始建于清代,為小乘佛教建筑,是云南省西南省民族信仰小乘佛教較有重要影響的寺院之一;

3、翁丁部落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每一處建筑、每一個景象都是歷史,都在傾訴佤族人民的故事,被國家地理雜志譽為中國最后一個原始部落。

更多關于臨滄市有什么旅游景點好玩點的,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臨滄哪里有好玩的地方

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第1名

臨滄市滄源縣佤族自治縣內

AAAA級景區

滄源崖畫谷?第2名

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

青龍橋?第3名

臨滄地區鳳慶縣城東北60公里外的瀾滄江上

廣允緬寺?第4名

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城勐董大街北側

滄源司崗里景區?第5名

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司崗里大道費達佛寺旁

滄源有哪些景點要怎么去?越具體越好!

世外滄源 世界佤鄉

~中國·云南·滄源~ 滄源——中國最大的佤族聚居區、世界佤文化的薈萃之地。

獨具魅力的佤族人文風情和優美的亞熱帶自然風光在這里交相輝映,造就了一片多姿多彩的絕美觀光旅游勝地。 滄源佤族自治縣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云南省臨滄市境內,與緬甸國山水相連、著名的“金三角”眺目可及。全縣17萬人口中佤族占85%,境內森林覆蓋率達65%,四季如春、氣侯常年溫和濕潤,是天然的溫室和大氧吧。“阿佤人民唱新歌”在這里激情唱響……,“月亮升起來、山寨靜悄悄……”東方小夜曲在這里悠久回蕩。

來到滄源,欣賞和品味著佤族人民動感的歌舞,喝一杯甜美的佤家水酒、嘗一口醇香的佤族雞肉爛飯,將使你在佤山流連忘返。 境內有秀麗迷人的國家級AAA景區——司崗里崖畫谷生態旅游區;有靜謐于阿佤山的青山綠水間、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村;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印記著佤族先民三千多年的智慧結晶的滄源崖畫;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見證邊地民族千年和諧生活篇章的廣允佛寺;有熱帶雨林景觀的國家級南滾河自然保護區;有雄偉奇峻、堪稱一絕的天坑群;有熱情奔放的佤族司崗里“摸你黑”狂歡節;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班洪抗英盟誓址和班老緬寺;其它景區景點112個。全縣有國內旅行社、旅游開發公司、旅游商品開發公司各1家;擁有星級酒店4家,非星級賓館酒店(旅店)53家,共有接待床位1700個,農家樂接待床位500個,年接待能力在60萬人次以上,旅游服務設施初具規模。 景區景點介紹

國家AAA級景區——司崗里崖畫谷生態旅游區: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6?0 - 17 公里 西北

云南省的知名景區之一,景區內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美麗壯觀、巧奪天工、渾然天成,這里有享譽世界的滄源崖畫、有云南最大的天坑和溶洞群,有連片的侏羅紀時期植物群林:桫欏林和董棕林,有壯美的千米天然彩壁國畫長廊。清新別致的佤寨村落散布山間,多彩的佤族風情輝映其中,讓美麗的峽谷風光格外迷人。

滄源崖畫: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6?0 - 27 公里 東北

國家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3500多年的歷史,它是佤族先民們的作品,繪制于各個人跡罕至的巖溶峭壁上、至今發現15個分布點、一千多個圖案,畫面內容豐富,多為狩獵、舞蹈、戰爭、采集、放牧、建筑和宗教祭祀等活動。經考證、繪畫顏料是以赤鐵礦粉與動物血調合而成,畫面呈暗紅色,內容豐富,構圖簡練、粗獷、奔放,人物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獨具風格。它向我們展現了遠古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場景,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瑰寶,是研究我國西南邊疆及東南亞地區古代民族的歷史、宗教和文化的形象資料。滄源崖畫的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價值之高、年代之久遠,是古崖畫中的典型代表,是人文旅游資源中的精品。

廣允佛寺: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滄源自治縣城勐董大街北側?6?0 - 1 公里 東北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西南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寺院,為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三大古建筑之一。寺院占地面積兩千多平米,保存有完好的大殿等建筑,主殿為五重檐、四方形亭閣組合建筑,亭閣門前左右柱上各倒懸盤踞著一條木雕巨龍,殿堂正面六扇格子門用透雕工藝雕著山水、人物、花卉、雙獅等圖案,門枋有飾花浮雕,殿內佛像眾多,四周墻面繪有十幅年代久遠的彩色壁畫,壁畫內容有佛教傳說故事、有記述當地舊時的民風民俗畫景,畫面內容豐富,有人物、動物、樓閣、城池、園林等。佛寺集建筑、雕刻、繪畫、佛教藝術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留存于邊疆、實屬罕見,它是邊疆各族人民文化交流的有力物證。

司崗里溶洞

溶洞位于司崗里崖畫谷中部,洞長數千米,呈“Y”型叉洞分布,洞內縱闊四五十米的寬大廳堂毗鄰分布、規模宏大,景致鬼斧神工,由碳酸鹽巖沉積物堆積而成的石筍、石柱、石鐘乳、穴珠、流石壩、石幔、石葡萄等形態各異,潔白晶瑩。洞穴深處地下河水流淌不息,穿崖鑿壁奔向幽深的遠方,令人嘆為觀止。

云南第一坑——天坑

位于崖畫谷景區中段海拔1300米的山間,有六個蔚為壯觀的天坑連片分布,當地佤族人民稱其為:天外來客的腳印。其中最大的一個坑深235米,直徑200多米,周長720米,坑壁以垂直管狀形態聳立,坑底古木繁多,董棕、桫欏等珍惜植物密布,時有各種動物出沒,生機無限,站在天坑周圍時而俯瞰、時而遠眺,讓人感嘆大自然的博大之時,不禁浮想聯翩。

董棕林

董棕林位于司崗里崖畫谷景區中部,它與大峽谷內峭壁形成的千米彩壁國畫相映成輝,自成一景。董棕樹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是恐龍時期的同時代物種,為珍稀的植物活化石。其種子堅硬,一般生長在有巨石巨崖的石腳坡上,枝冠形狀近似椰樹。樹高一般為一二十米,樹齡在一兩百年之間,多呈偶數狀分布生長,相鄰的兩棵如有其中一棵先枯萎死亡之后、另外的那一棵也將會于不久之后隨之死去,因此董棕樹被人們賦予了許多的愛情色彩,變成了情人幽會、談情說愛的地方,據說到那樹林里幽會過的有情人都能白頭偕老,幸福美滿。

翁丁原始部落

“翁丁”佤語意為云霧繚繞的地方,是全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名村,是現今中國保留得較為完整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村落,距滄源縣城32公里,有近400年的歷史,村寨內有一百多戶人家五百多人,全部是佤族農民。在這里,因為歷史和自然等原因,很多獨具特色的佤民族原始宗教、生產生活習俗等文化傳統和建筑風格被很好地保留下來,是研究佤族歷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館,也是游覽觀光民風民情的大觀園。

國家級南滾河自然保護區

云南省最早的5個國家A級自然保護區之一。保護區以保護和發展亞洲象、孟加拉虎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類及其棲息的熱帶雨林、季雨林生態系統為主要管理目標的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熱帶野生動物相對集中,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具有世界意義關鍵生物群的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于中緬邊境中段,總面積五萬多公頃,海拔相對高差為2500米。區內共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8種,二級保護動物67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4種,二級保護植物47種。

中國佤族司崗里摸你黑狂歡節

時間:每年的5月2日—4日。地點:云南滄源??駳g形式:全民狂歡、傾城狂歡。大家赤膊上陣、在激揚的佤族木鼓和聲樂伴奏下、用佤族神藥配制的黑色涂料相互涂抹、相互“摸你黑”,互致祝福,盡情歡樂。來源:佤族的習俗中有“臥”的節日,佤語“臥”即“狂歡”的意思。每當“臥”節來臨,阿佤人都要隆重狂歡、相互慶賀。“摸你黑”源于佤族民間用鍋底灰、牛血、泥土涂摸在額頭上以驅邪祈福求平安的習俗,用純天然藥物“娘布洛”(佤族傳說中具有起死回生功效的神藥,現實中具有防曬、美容、養顏之功效)配制的涂料,相互涂摸、互相祝福。人們在狂歡的時候,邊跳邊涂邊唱“摸你黑……摸你黑……摸給老人健康長壽,摸給姑娘小伙愛情美滿;摸給小孩茁壯成長;摸黑一臉、快樂一年,摸黑全身、幸福終生!” 行程

1 昆明—滄源 (車程約700KM,時間大致需要8小時。昆明至云縣全程高等級公路,其中300公里高速;云縣—滄源 車程約220KM,其中160公里二級油路、60公里通縣油路)

途中經過楚雄彝區、恐龍谷、沿途欣賞云嶺風光。祥云縣或南澗縣用中餐,祥云是古驛道、滇西交通的咽喉,是昆明通往滇西八地州的必經之地,由此我們將折離傳統的滇西北旅游線路,向南走近秘境臨滄、走向佤山滄源。從“小河淌水”的故鄉彌渡,經過“中國民間跳菜藝術之鄉” 南澗(“跳菜”被譽為東方芭蕾、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南澗有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靈寶山國家森林公園、是金庸先生《天龍八部》中的“無量玉壁”、“無量劍”等傳說誕生的地方)。沿途跨過被譽為世界東方多瑙河、中國六大江河之一的瀾滄江,參觀我國首座鋼混疊合梁懸索橋,有“云南第一跨”之稱的瀾滄江大橋(全長720米,主跨380米),欣賞瀾滄江百里長湖美景。

午飯后沿滇緬鐵路遺址路線乘車至滄源。體驗秘境臨滄的純樸邊地自然風光,沿途欣賞萬畝茶園、甘蔗園,感受這片全國最大的大葉種茶、普洱茶原料生產基地和糖料生產基地美麗風情。

進入滄源,佤山風情撲面而來,沿途可游覽班考佤族新村、近看千米天然彩壁畫,在百年董棕情侶林園訴說和回味不老的愛情。在佤山大峽谷欣賞侏羅紀時期的恐龍食物園—桫欏樹、董棕林。 2 游滄源:

早餐后前往永和口岸(油路、約40分鐘),沿途欣賞美麗的佤山風景(若氣候適宜、可觀看到壯美的佤山云海),走近神秘的中、老、緬、泰邊境的“大金三角”,在 “中緬國家界碑”觀望佤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公明山。在祖國的西南邊境留下你美麗身影。午飯后返回縣城,參觀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三大古建筑之一的、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廣允緬寺。 3 前往中國最后的原始部落-翁?。ㄓ吐?、約1小時)。

途中遠觀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到翁丁參加歌舞和“摸你黑”迎賓、打歌、參觀民俗陳列廳、木鼓房、佤王府、寨樁、人頭樁、佤族家訪等活動;(“摸你黑”用天然植物“不死草”配制的涂料來相互涂抹,相互祝福。有消暑美容、養顏的奇效,佤族習俗認為:神藥“娘布洛”摸在姑娘臉上越來越漂亮;摸在老人臉上長壽健康;摸在小孩臉上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臉上友誼地久天長;誰被摸得越多,就越有福氣)。

云南滄源縣最有魅力的景點?

 滄源佤族自治縣

地勢呈北高南低,境內群山連綿,山谷相間,河流縱橫。山地海拔大都在1000~2000米之間。全縣最高點為窩坎大山主峰,海拔2605米;最低點為南臘區芒卡壩146號界樁處,海拔460米。縣城海拔為1270米。

境內山脈屬怒山支脈老別山山系。由耿馬縣回漢山脈延至勐來、勐角和班洪三區交界處。主要山峰有窩坎大山、大黑山、安墩山、湖廣大山、芒告大山、范峨山、那馬大山、公給山、幫盆山、班考大山、公濃山等。海拔一般為1900~2600米之間。

勐來董棕林

董棕林位于千米國畫長廊景區。董棕林的點綴,使壁畫增添了絢麗多姿的色彩,而成為一個主要景觀。董棕樹適應生長的氣候為熱帶、亞熱帶。全縣各鄉鎮基本上都有分布,勐來峽谷的董棕林比較集中一些,大概生長著上千株,董棕樹高約15—20米,其種子堅硬,種植時必須先把它的種子泡在燙水中,等種子的外殼松軟時,便可以種植。董棕樹慣長在有巨石巨崖的石腳坡上,無論坡度有多大,它還是那樣的筆直挺拔,象征著盤居在佤山上的佤族人民,有人把它喻為正直勇敢之人;董棕樹的壽命一般在一百年至二百年之間。到生長的后晚期,便會從樹尖的樹葉開始脫落,就像脫發的老人。當破開時,人們發現除內有腹絲之外,大都是空的,因此,也有人把它比作“外吐文章腹中空”之人。

百年董棕林又稱百年情侶園,當地人民始終對它充滿著一種崇敬和愛慕之情,傳說過去從縣城一帶,直穿勐來落水洞是一條又長又大的湖泊。每當夜幕降臨時,一群身穿白裙的仙女們都要到此暢游一休,同時到人間尋找意中人。找到后,就雙雙到林中互訴衷腸,表達愛慕之情。日久天長,董棕林就變成了情人幽會、談情說愛的地方,據說到那董棕林里幽會過的有情人都能白頭偕老,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所以董棕樹象征著永恒的愛情,因而人們便對董棕林充滿了崇敬和愛慕之情。如果說哪一位想和他心愛的人白頭偕老,就雙雙到林里走一走,一定會達成這個心愿的。

勐來崖廈

崖廈,顧名思義就是石頭形成的大廈,根據考古學家1982年在這里發現的一些與原始社會有關的產物,如:石斧、石刀等,斷定這里曾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部落居住地。后來考古學家們又發現在崖廈的這塊空地上留有拜佛用的香爐碎片,斷定崖廈也是佛教之圣地。

翁丁原始村落

翁丁的“翁”為水,“丁”為接,翁丁,意為連接之水。該地有幾條小河相互連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縣城30公里,屬勐角鄉管轄范圍,共有98戶人家,400多 人。因為該村到目前為止還保留著許多佤家的傳統習俗和信仰而稱之為原始村落。

寨樁是佤家的一種圖騰崇拜,一般位于寨中央的打歌場,代表著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最高的那桿是用龍竹制的幡桿,頂部有幾圈竹篾做的飾物,上部故意插些刺刺的篾條頭子,這既是飾物,又是避邪的物器,就像漢人用艾蒿避邪,桃樹驅鬼,門神護家一樣。篾圈下面,有一尺長的木船,代表著一帆風順,木船下面,有一條木魚,代表年年有余,有船就有水,有水就有魚,這預示著全村風調雨順、萬事大吉。幡桿旁,是棵人高的木塔樁,雕刻極粗獷,全是用斧頭砍鑿成的,塔身被生石灰刷過,潔白如銀,木塔上還刻了一些特殊的圖案,有圓點、方塊、三角塊、條塊,分別代表世上人間賴以生存的天地山川和一草一木。木塔幡桿旁,還有一個木樁,頂上釘了個木盆,這是賧佛用的木盆。桿腳下有個鵝卵石代表著寨心。每逢節日吉慶還要在竹桿上掛一條五尺長的白布幡,這又容納了小乘佛教的禮俗。這時,家家戶戶都帶著食物來供奉寨樁,寨樁周圍堆滿了食物,插滿了許多祭鬼神的小三角旗,然后,全村老老少少圍著寨樁載歌載舞共慶一年的豐收,乞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等。因此樹有寨樁的廣場,既作為全寨祭神、祭鬼,舉行宗教儀式的重要場所,又作為全村寨佳節聚會、歌舞歡慶的理想之地。翁丁的寨樁充分說明了佤家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追求,堅信自己的傳說,寄托了一種美好的愿望,寄托著一種誠懇的期盼和追求。

藏龍洞

藏龍洞即龍王子的藏身之地,目前正處于初步開發階段,現已投資近100萬元;從洞口下臺階大約150米才到景點叉道口,右洞現已開發600多米,左洞現已開發800多米。

溶洞是由碳酸鹽構成,受北東向次級斷裂制約,溶洞分為主洞和支洞,主洞長1115米,平均寬30米、高35米,規模宏大。洞中堆積物有黃色粘土和碳酸鹽巖塊石,因為暗河沉積和洞頂崩塌而成(該洞厚4至5米,局部達10米,多分布于洞口及壁底側)。洞中的這些化學沉積物非常豐富,有石筍、石柱、石鐘乳、穴珠、流石壩、石幔、石葡萄等。

由于多年地質演變原因,洞中廳堂很多是百獸廳位于進洞后120米,長40米,寬48米,高28米;該廳內石筍、石柱發育,千姿百態,有似小猴嬉戲、獅子蹲坐、老虎覓食等;神田廳從低到高層層疊疊,極富均律,該廳位于550米處(廳長40米,寬30米,高40米;洞底流石壩高1.7至1.5米,寬3米);充滿神奇色彩的觀音廳,廳門一石筍,很象觀音乘坐的寶蓮。走入廳中,石柱有的象阿佤少女,有的象巨型靈芝,也有的象彌勒端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上石球、石花晶瑩碧透,令人難以置信;塔林廳位于支洞300米處,廳中有數十支石筍、石柱,高約8—15米,其中有一石柱高約20米,根粗1.6米,頂天立地,石筍上小下大,其上石花遍布,若一座座石塔,潔白晶瑩,令人留戀往返。 據說,塔林廳就是龍王子的休息廳的,左洞有條地下河,是他嬉水玩耍的地方,因為調皮,他總愛撿各式各樣的石頭到這里,慢慢的,這石頭就堆積成這樣,形成了一道美麗的景觀。

落水洞

落水洞位于藏龍谷景區。據說龍王子發怒用水淹沒勐來峽谷后,這水越積越深,來到這就排不出去了,然后這又可愛又頑皮的龍王子就把這當作了他洗澡玩耍的地方,因為他實在貪玩,有一天感冒了,就重重地打了個震天動地的噴嚏,令他萬萬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他的一個噴嚏竟然打通了一個洞,洪水紛紛往這個洞里流下去,他嚇了一大跳,急忙藏到了前面100多米處的那個溶洞里,7天7夜不敢出來,現在那個洞就稱之為藏龍洞。后來,他看看四周好似沒有什么動靜,就跑到落水洞這里看個究竟,才發現原來他的噴涕竟然打通了一條7公里長的暗河,(順著公路走7公里后,就可看到這條暗河的出水口),他非常高興,又接著跑到這里嬉水玩耍了,所以現在又把這落水洞稱之為龍宮,這座山谷則稱之為藏龍谷,即藏龍谷景區。

臨滄市區有哪些風景名勝景區值得去?

1、滄源崖畫谷

滄源崖畫谷滄源崖畫谷 旅游 風景區位于臨滄市滄源縣佤族村寨勐來鄉,因具有3500多年 歷史 的古崖畫而聞名海內外。目前所發現的崖畫群共15處,古崖畫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佤族遠古先民狩獵、放牧、村落、戰爭、舞蹈、雜技及宗教祭祀等活動,其內容豐富,構圖簡練,粗礦豪放,人物和動物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獨具風格,形象地展現了遠古先民的生活場景。對研究古代民族 歷史 、宗教、文化、藝術等具有重要的價值,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自然風光秀麗,森林蔥蘢,植被茂密,巖壁林立,溪流潺潺,民風民情古樸濃郁。厚重的 歷史 文化和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游客,是極具觀賞性與 娛樂 性的 旅游 景區。滄源崖畫谷 旅游 風景區位于云南省臨滄地區滄源縣以北20多公里處的佤族村寨勐來鄉崖畫寨,因具有3500多年 歷史 的古崖畫而聞名海內外,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滄源崖畫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產生于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2、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

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位于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周圍自然景觀優美,民族風情濃郁,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臨滄人文風情 旅游 的必游景點。地址:云南省臨滄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

3、翁丁原始村落

翁丁原始村落翁丁的“翁”為水,“丁”為接,翁丁,意為連接之水。該地有幾條小河相互連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縣城30公里,屬勐角鄉管轄范圍,共有98戶人家,400多人。因為該村到目前為止還保留著許多佤家的傳統習俗和信仰而稱之為原始村落。寨樁是佤家的一種圖騰崇拜,一般位于寨中央的打歌場,代表著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最高的那桿是用龍竹制的幡桿,頂部有幾圈竹篾做的飾物,上部故意插些刺刺的篾條頭子,這既是飾物,又是避邪的物器,就像漢人用艾蒿避邪,桃樹驅鬼,門神護家一樣。篾圈下面,有一尺長的木船,代表著一帆風順,木船下面,有一條木魚,代表年年有余,有船就有水,有水就有魚,這預示著全村風調雨順、萬事大吉。幡桿旁,是棵人高的木塔樁,雕刻極粗獷,全是用斧頭砍鑿成的,塔身被生石灰刷過,潔白如銀,木塔上還刻了一些特殊的圖案,有圓點、方塊、三角塊、條塊,分別代表世上人間賴以生存的天地山川和一草一木。

4、五老山

山以五座山峰遠觀如老人列坐閑談而名,主峰海拔 2583米,年平均氣溫17.2℃,年降雨量1164毫米,相對濕度72%。植被為典型的常綠闊葉林,間有部分云南松。植物種類喬木樹種100多種30多科,生長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水青樹、野茶樹、青果樹等10余種。野生花卉有云南山茶、杜鵑、蘭花,野生藥材有杜仲、厚樸、黃芩、龍膽草、雪山一枝篙等百余種。珍稀動物有貓頭鷹、猴面鷹、茶花雞、啄木鳥、杜鵑鳥、太陽鳥、白腹錦雞、紅嘴相思鳥、野豬、豪豬、野貓、野兔、獼猴、黑眉錦蛇等,被譽為動植物繁衍棲息的自由王國。 景區內山川壯觀、奇石林立、密林入海、流泉飛瀑、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天象奇景可謂美不勝收。主要景點有五老飛瀑,情人谷,鹿戀湖,金竹林大疊水,五峰亭等,集雄、險、奇、秀、幽諸美學特征為一體,是大自然賦予的極佳 旅游 地。

5、臨滄茶文化風情園

臨滄茶文化風情園位于臨翔區城郊,占地110公頃,是云南省25個 旅游 精品工程之一。臨滄茶文化風情園是集 旅游 、休閑、 娛樂 為一體的綜合性人文 旅游 景區。景區以滇茶文化及少數民族茶文化為主,兼顧中國及世界茶文化,展現了古老的茶道、茶藝、茶經、茶禮、茶俗、茶歌、茶舞等茶文化精華。游覽臨滄茶文化風情園不僅能使你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還可親自體驗采茶、制茶的樂趣,領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

6、云縣漫灣百里長湖景區

瀾滄江流經臨滄境內二百多公里,在此段流域上建成的三座百萬級千瓦大電站-漫灣、大朝山、小灣電站--亞洲最高壩電站,三大電站形成了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瀾滄江高峽百里長湖景觀。湖面平靜秀麗,胡灣半島星羅棋布,兩岸山峰秀麗,蒼峻巍峨,珍稀動物繁多,風景如詩如畫。沿線依次分布著瀾滄江大峽谷,云海山莊,忙懷、曼志新石器遺址,朝山寺,滇緬鐵路遺址,民族風情村,電站景觀等眾多景點。高山峽谷,江水湖灣,電站水壩, 歷史 遺址等各類 旅游 資源以瀾滄江為紐帶聯成一線,形成了集工業考察, 歷史 文化考察、探險觀光,水上 娛樂 ,生態 旅游 ,民俗 旅游 ,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多功能 旅游 帶。填補了云南省水電工業 旅游 的空白,也因此被譽為“亞洲追具特色的水電基地”。

7、永德忙海景區

忙海湖景區位于永德縣德黨鎮明朗村境內,距離縣城45公里,庫容量3240萬立方米。開展水上游船觀湖、湖仙島休閑、金龍寺朝拜、忙海湖358級臺階健身、大巖子溶洞觀光、釣魚、射箭競技系列活動。景區以水域風光資源為主體,周邊是29500畝的生態林區,境內植被茂密、景色秀美,珍惜動植物種類繁多,奇花異草豐富。以初步形成了山青水秀、鳥語花香、高峽平湖、一望無際的休閑 旅游 景觀。目前已成為全縣乃至周邊地區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

8、魯史古鎮

魯史古鎮魯史鎮在縣城東北部,瀾滄江、黑惠江之中間, 歷史 上素有“夾江”之稱。 歷史 上魯史乃是鳳慶通往巍山、下關、昆明直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和驛站。鳳慶縣城和魯史鎮都坐落在茶馬古道向東南亞延伸的要沖上,是蜚聲中外的“茶葉之鄉”。魯史至今仍保留有一段青石故道;三米多寬,由東向西把古鎮一分為二?,F在魯史鎮的金雞村尚遺留有百珠連片的古茶樹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長著三千多株野生茶樹。明清以來,魯史人就以茶為生。其中駱英才是魯史第一個人工種茶的人。并開設“俊昌號”茶莊,長期從事茶葉貿易。還有出自段逸甫茶園的“鳳山春尖”,是民國時期云南茶葉的極品之一。由于種種 歷史 原因,“俊昌號”和“鳳山春尖”都消失了。魯史鎮以四方街為中心點,和四方街連接的橫街是魯史古鎮的主要街道。形成“三街七巷”的格局。走進魯史的大街小巷,深深感受到古文化的印跡。這里四合院的營造很有特色。

9、孟定壩

孟定壩孟定壩是一個四世紀以來受南汀河侵蝕并堆積而成的沖積型寬谷盆地,四面被山丘環繞,南汀河從東北流向西南并穿過整個壩區,處于北回歸線附近,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長、常年無霜,由于酷熱嚴重,一直到解放前民間都還廣泛流傳著“想到孟定壩,先把老婆嫁”的說法。因為舊時缺醫少藥,熱帶流行病如瘧疾等瘟疫肆虐,常住人口都無法避開,對當地水土有一個適應過程的外來者更是有來無返者頗多。因而,舊孟定壩的惡名由此傳開。新中國成立后,經過數十年的建設,人民群眾在國家的大力幫助下與惡劣環境作堅決斗爭,隨著交通、通信、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爰有大暑,不可人住”的狀況得到根本的改變?,F在的孟定壩,已經發展成為國家一級口岸,有“黃金口岸”的美稱?,F在的孟定壩,處處瓜果飄香、遍地糧食作物。昔日的荒灘,已經成為糧倉。這里的人民群眾在大好形式的引導下,正逐步走向富裕之路。一路上群峰疊翠,樹木郁郁蔥蔥,各種熱帶藤蔓植物遮天

10、耿馬總佛寺

耿馬總佛寺耿馬總佛寺,傣語洼細利專勐,位于云南省耿馬縣耿馬城郊,屬巴利語南傳上座部佛教寺院,由清代乾隆年間耿馬宣撫司罕師.罕謝主持修建,由耿馬最高禪師按雅淌住持,也是耿馬土司及其親屬拜佛的場所,又稱官緬寺。在耿馬南傳佛教中屬最高一級,稱納扎探。清咸豐一至四年(1851-1854年)、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曾兩次重建。此寺包括大殿、過廳、戒堂、塔、僧舍、庭院、圍墻、寺門等部分。大殿主體為磚木結構,殿內有兩排平行的巨大木柱作主要支撐,巨柱外兩側又承接副梁,形成偏廈。中堂與偏廈組合為三重檐建筑,上蓋青灰瓦。殿高約30米,寬15米,長27米。左右走廊寬約3米,走廊外有一道1.5米高的矮墻環繞。殿內西端的釋迦牟尼佛像后還供列八尊泥塑像,除水神烏保谷外,其余八尊全是阿羅漢像,即阿拉含、阿底牙、微拔、關定牙、麻哈南木、阿達理、麻哈加乍(大肚羅漢),這是受內地漢傳佛教的影響而不同于德宏、勐連和西雙版納。

農地圈問答團隊:董金平

臨滄市是云南省地級市,位于滇西南,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全市下轄一區七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臨滄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環境優越、景色優美,森林覆蓋率高達65%, 旅游 資源極為豐富。然而臨滄地處大山深處,交通不便,到目前為止尚未和其他地市實現高速公路和鐵路的互通,外地游客對臨滄了解也非常少,因此對當地豐富 旅游 資源的開發基本上還處于剛剛起步的初級階段,截止目前為止,全市僅有A級景區20個,最高等級僅僅達到3A級。

其中3A級景區7個:滄源司崗里崖畫谷、滄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 旅游 區、耿馬孟定芒團景區、臨翔區玉龍湖、 臨翔區南美拉祜生態 旅游 度假區、 和成-臨滄生態文化創新產業園、 雙江榮 康達烏龍茶生態文化產業園。

2A級景區11個:臨滄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臨滄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園、 云縣漫灣百里長湖、云縣頭道水酒谷、永德忙海湖、滄源碧麗源芒擺有機茶莊園、滄源葫蘆小鎮、鳳慶古墨傳統文化村落、鳳慶石洞寺、鳳慶魯史古鎮、耿馬孟定洞景佛寺。

1A級景區2個:臨滄西門公園、鳳慶鳳山公園。

除了這些A級景區,還有南滾河國家公園、滄源司崗里溶洞、鳳慶古墨村(古墨避暑小鎮)、勐庫萬畝古茶樹群—勐庫大雪山、云縣涌寶鎮亮山天池、滄源天坑、 永德大雪山、永德土佛等未獲評級的景點景區。

如果說到臨滄市區,也就是臨滄市臨翔區,風景名勝區就更少了,只有 玉龍湖、 南美拉祜生態 旅游 度假、 和成-臨滄生態文化創新產業園、 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園、 西門公園等幾處。 雖然臨滄的 旅游 目前還沒有太大知名度,但是未來幾年,隨著鐵路和高速公路的陸續建成通車,相信這個藏在深山人未熟的地方,必將驚艷世人。

1.臨滄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園

臨滄市 旅游 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經過嚴格考查、復核、報批、評定,將 “臨滄市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園”評定為我市國家2A級 旅游 景區。公園坐落在臨翔區南郊的花果山,東與市公安邊防支隊駐地相接,南靠花果山轉山大溝,西鄰臨滄市溫泉花園酒店后山,北至市委黨校南翔路。園區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體系,交通便利且臨翔區新建二環西路從城市一直延伸直至穿過公園,無論是步行或駕車都能在最短時間內直達公園核心

2、臨滄西門公園

臨滄西門公園位于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風翔鎮,公園內綠樹成蔭,風景如畫。 臨滄西門公園占地57畝,是臨滄市首創的綜合性公園。內設動物園、花卉觀賞區、人工湖、茶室及游樂場等景點,園內均為仿古園林建筑。植物生長茂盛,綠蔭如蔭、松青竹翠、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休閑、觀賞、文化 娛樂 和 社會 活動的場所。于2001年經臨滄市 旅游 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A級景區

3、臨滄滄源葫蘆小鎮

葫蘆小鎮位于滄源縣城西南3公里處,地形條件較好,無不良地質影響,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兼具農田、山體、水體景觀,自身環境優勢較明顯。于2015年6月份被評為國家“AA”級 旅游 景區。小鎮占地面積202畝,共有民居180戶,建筑風格保留佤族民居獨有的建筑特點,外形特征為紅色弧形屋頂及屋角裝飾交叉角。葫蘆小鎮是一座依山傍水、景色秀美、佤文化特色濃郁的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全方位展示佤族風情習俗的特色 旅游 小鎮

4、臨滄滄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 旅游 區

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位于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周圍自然景觀優美,民族風情濃郁,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臨滄人文風情 旅游 的必游景點。

雙江歡迎您!

大石頭腳《位于雙江縣,忙糯鄉》

它負載著悠久的 歷史 和古老的神話!

臨滄好玩的地方推薦

漫灣百里長湖景區

瀾滄江流經臨滄境內二百多公里,在此段流域上建成的三座百萬級千瓦大電站-漫灣、大朝山、小灣電站--亞洲最高壩電站,三大電站形成了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瀾滄江高峽百里長湖景觀。湖面平靜秀麗,胡灣半島星羅棋布,兩岸山峰秀麗,蒼峻巍峨,珍稀動物繁多,風景如詩如畫。沿線依次分布著瀾滄江大峽谷,云海山莊,忙懷、曼志新石器遺址,朝山寺,滇緬鐵路遺址,民族風情村,電站景觀等眾多景點。

臨滄大雪山

臨滄大雪山位于大朝山電站西岸的臨滄縣境內,緊靠214國道,臨(滄)幫(幫東)公路直達景區腹地。景區由大雪山的雪山洞、主峰石、杜鵑林、桫欏群、黃草壩等18個景點組成,總面積160平方公里,海拔3429.6米。景觀隨立體氣候和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山頂白雪皚皚,云海日出,賞心悅目。山腰林海茫茫,杜鵑花成林成片,四季花卉變化無窮。山間瀑布、溪流終年不斷。山下電站轟鳴、平湖清波蕩漾。隨著瀾滄江梯級電站開發,交通逐步得到改善,游人會日益增加,開發臨滄大雪山風景名勝區前景廣闊。

廣允緬寺

廣允緬寺位于滄源自治縣城勐董大街北側,始建于清代,為小乘佛教建筑?,F存住殿面闊14.8米,進深24.4米,為穿斗世木架結構,由一圍廓式歇山頂三重檐殿堂與四方形五重檐亭閣組合而成。殿堂內墻壁及藻井均有彩畫,大殿內墻面的10幅壁畫,共48平方米,保存完好。建筑藝術上,漢式建筑的外形與傣族寺院內部有機結合,別具一格。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滄源自治縣距昆明840多公里,昆明各大 汽車 客運站有客車前往。

耿馬南汀河

耿馬南汀河風景名勝區位于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境內,由四片一線組成,即孟定片區、景戈片區、福音山片區、清水河片區、孟省——清水河 旅游 線,總面積約146平方公里。景觀有俗稱版納、瑞麗、孟定“三姐妹”風光秀麗的孟定壩亞熱帶風光;有郁郁蔥蔥的原始熱帶雨林、季雨林景觀;有豐富的珍稀瀕危植物景觀;有蒼翠碧綠的大青山、火草山生物景觀;有豐厚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民族服飾、工藝品;有眾多的佛寺、白塔、巖畫、古人類穴居遺址等名勝古跡;有熱鬧非凡的陣定邊貿口岸??晒┻呝Q購物、邊境跨國 旅游 觀光,邊疆民族文化、邊境商貿 歷史 考察研究。

滄源崖畫

滄源崖畫是我國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1965年、1978年和1981年先后發現崖畫地點11處。崖畫一般繪制在垂直的石灰巖崖面上,畫面距地面高2至10米左右。畫面大的高3米,長27米。圖像個體大者約0.3米,小者約0.05米不等??杀嬲J的圖像1063個,包括人物、動物、房屋、道路、山洞、樹木、太陽、舟船、手印等,多為狩獵和采集場面,也有舞蹈、戰爭等內容。據測定,崖畫產生于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這些崖畫已列為云南省重點文物。

滄源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

翁丁佤族原始群居村落位于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周圍自然景觀優美,民族風情濃郁,翁丁寨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是臨滄人文風情 旅游 的必游景點。

滄源佤山

滄源佤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滄源佤族自治縣境內,與緬甸接壤,國境線 147.78公里。景區由勐來、南滾河、勐董、拉勐河、班列五個片區,勐省 ──??嫌斡[線組成,景點199個,總面積147.34平方公里。該風景區是 國內典型的佤族自然山水風情區,佤族風情濃郁獨特,服飾工藝豐富多彩。 歷史 文化古樸豐厚,崖畫文物聞名遐。自然環境優美,佤山碧綠蒼翠。熱 帶雨林茫茫,珍稀生物薈萃。珍禽異獸出沒,孔雀大象穿梭。陡巖刀砍斧劈, 溶洞迷宮成群。日出彩霞滿天,云海變幻莫測。邊境口岸購物,出國 旅游 緬甸。 旅游 后起之秀,科考理想之地。

作為中國佤文化薈萃之地的臨滄,瀕臨瀾滄江是它因之得名的原因,同時臨滄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滇紅”之鄉,也是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下面我為樓主介紹一下臨滄的一些值得推薦的景點:

NO1 滄源佤山風景名勝區 這個地方位于滄源佤族自治縣境內,它具有濃厚的佤族風情,有些豐富多彩的服飾工藝,還有典型的佤族風水區, 歷史 文化同樣的聞名遐邇,比如說這里的崖畫,最重要的是它和緬甸接壤喲,可以在邊境口岸購物之類的,還可以在這里樓主就可以小小的看一下隔壁的緬甸人民,更可以便捷的出境(前提是有護照和簽證喲),滄源佤山景區景區由勐來、南滾河、勐董、拉勐河、班列五個片區組成,在勐省一共有199個個景點,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

NO2 廣允緬寺 俗稱“學堂緬寺”的廣允緬寺建于清朝,這座寺廟位于滄源縣城勐懂鎮大街北側,是一個小乘佛教建筑,受漢族建筑的影響,它的建筑風格十分新穎美觀,結合了漢文化與佤文化的精髓,具有很強的藝術感,同時這里也是云南西南民族信仰小乘佛教較有影響的一個寺院。

NO3 永德大雪山風景區 它位于臨滄市永德縣境內東北部的瀾滄江西岸,同時它也是云南省級自然保護區之一,因為緯度低,海拔高,而且較為封閉,所以它我是只能原始的林區,在景區內,有著多變的地形和險峻的地勢,同時植被也很豐富,這里是愛好自然 旅游 和探險 旅游 者的一個很好的選擇。

臨滄是云南省的省轄地級市,古稱緬寧。以瀕臨瀾滄江而得名。該市民族眾多,其中佤族占全國佤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還生活著著佤、傣、拉祜、布朗、彝、景頗等23個少數民族。

臨滄市面積有24469平方公里,市轄一區七縣。僅有的一區叫臨翔區,該區是臨滄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化厚重,市場繁榮, 旅游 業比較興旺,其中有幾處 旅游 景點,很值得一觀,大家如有機會別忘到此一游。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幾處。

一,公園景點(三處)

1.五老山森林公園 AA國家級森林公園

五老山森林公園是以五座山峰遠觀如老人列坐閑談而名,主峰海拔2583米,年平均氣溫17.2℃,年降雨量1164毫米,相對濕度72%。是當地非常有名的天然氧吧。

2.臨滄西門公園 A

臨滄西門公園位于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占地57畝,園內均為仿古園林建筑。公園內設有動物園、花卉觀賞區、人工湖、茶室及游樂場等。

3.旗山公園

旗山公園景區風景秀麗、景觀獨特,擁有旗山、山中神泉、西文筆塔等眾多景點,富有豐富的民族特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

二,文化古跡 休閑 娛樂 (四處)

1.勐旺塔及西北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勐旺塔及西北塔 勐旺塔和西北塔位于臨滄市臨翔區,是當地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

2.碗窯土陶文化村

碗窯土陶文化村朝乾隆年間(1738年),湖南人楊義遠、羅文華、鄧成和來到勐托壩子燒制陶器,安家繁衍,漸成村落,

3.靈山勝境

靈山勝境靈山勝境是臨翔區重要的名勝古跡之一,位于臨滄城東南4公里。

4.蓮花塘 娛樂 度假區

蓮花塘 娛樂 度假區蓮花塘 娛樂 度假區位于臨滄城以南12公里,機場路旁,投資1500萬元,占地1000多畝,其中森林有600多畝。

三,山水風光(三處)

1.大雪山

大雪山位于臨翔區東北的瀾滄江西岸,距縣城19公里。景區屬哀牢山的南延部分,呈南北走向,綿延24公里,總面積為160平方公里。

2.曼來湖水景區

曼來湖水景區曼來湖水景區座落在博尚鎮,始建于1958年,占地3200畝,180萬平方米水面。四面環山,蒼松翠綠,溪流縱橫,美麗多姿,風景如畫。

3.南汀河風光 旅游 帶

云南臨滄南汀河發源于臨翔區博尚鎮,全長311公里。流經臨翔、云險、永德、鎮康、耿馬縣境后于耿馬清水河出境。

臨滄,古稱緬寧,是云南省管轄的一個地級市。以瀕臨瀾滄江而得名。位于中國西南,瀾滄江畔,云南省的西南部。 臨滄民族眾多,其中佤族占全國佤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還生活著著佤、傣、拉祜、布朗、德昂、彝、景頗等23個少數民族。 臨滄是中國佤文化的薈萃之地,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國著名的"核桃之鄉",也是昆明通往緬甸仰光的陸上捷徑,因此又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西南絲茶古道"。

五老山、三清宮、西門公園、玉龍湖公園、立景閣、森林公園、大雪山、泰華寺、瀾滄江 滄源崖畫 亞洲微電影藝術節 茶馬古鎮…這些都是值得去的,去感受下彩云之南,夢的向往的地方!

1、百里長湖景區瀾滄江流經臨滄市境內二百多千米,在此段流域上建成的三座百萬級千瓦大電站-漫灣、大朝山、小灣電站--亞洲最高壩電站,三大電站形成了瀾滄江高峽百里長湖景觀。湖面平靜秀麗,胡灣半島星羅棋布,兩岸山峰秀麗,蒼峻巍峨,珍稀動物繁多。沿線依次分布著瀾滄江大峽谷,云海山莊,忙懷、曼志新石器遺址,朝山寺,滇緬鐵路遺址,民族風情村,電站景觀等眾多景點。

2、滄源崖畫是中國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產生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發現崖畫地點11處,分布于滄源縣的勐來鄉、丁來鄉、滿坎鄉、和平鄉和耿馬縣的芒光鄉等地,一般均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崖上?;疑氖規r石壁上畫有赭紅色的畫圖,當地的佤族人稱為"染典姆",意為巖石上的畫。崖畫各地點的畫面距地面高2~10米左右,畫面積長1~30米不等,畫幅小者為數個零散圖形組成,大者圖像數以百個,動物187個,房屋25座,道路13條,各種表意符號35個,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翁丁佤寨有“中國最后的一個部落”美譽。它保留了最典型的佤族民居建筑風格,最原始的風土人情和最原生態的民族文化,是中國保留最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翁丁的“翁”為水,“丁”為接,翁丁,意為連接之水。翁丁佤寨為中國“十佳文化產業鄉村”、“2013 中國十大避暑小鎮”、云南省省級 歷史 文化名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區。

4、魯史鎮位于瀾滄江、黑惠江之間,是鳳慶通往巍山、下關、昆明直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和釋站。明代設“阿魯司巡檢”,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設司訊辟為街場,民國十八年(1928年)建魯史鎮。魯史古鎮,東西長800米,南北寬538米,總面積為43萬平方米。古鎮以四方街為經緯線中心點,以此布局街巷最終形成了現在的“三街七巷”。并在鎮內建設了“魁星閣”、“尼山公園”、“四方街戲樓”、“文昌官”、“城徨廟”、“東獄廟”等,“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一正兩廂”、“單間三樓”等房屋。魯史古鎮為臨滄境內保存最為完好的“茶馬古道”上的重鎮。

臨滄風光處處優美、獨特,可感受自然景觀,領略祖國錦秀山河。你還能說哪里最美嗎?

上一篇:十大扒胎機品牌排行2025近期排名前十名分析
下一篇:歡迎奕沃常識使用Z-BlogPH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