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

阿瓦提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阿瓦提縣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admin 1 2023-03-22 20:05:18

本文目錄一覽:

阿克蘇刀郎部落景區怎樣

刀郎部落,國家4A級景區、自治區級休閑農業示范園,位于208省道旁阿瓦提縣綠洲中心地帶,其以原始千年胡楊林為背景、以刀郎民俗文化為主題,是一個“以水為魂、以綠為脊、以景為翼、以雅為體”的、具豐富文化內涵、集休閑、觀光、運動、娛樂為一體的旅游觀光區。

此刀郎非彼刀郎,外地人聽到會聯想到歌手,其實他們之間根本不搭界。刀郎”一詞在維語中是“集中”、“成堆地聚在一起’’的意思,刀郎族是維吾爾文化的一個分支,一個部落,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圍的原始居民,一直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大漠綠洲之中。

刀郎部落是阿瓦提縣乃至阿克蘇地區黃金旅游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地處中國棉城、刀郎文化之鄉以及刀郎農民畫之鄉的阿瓦提縣,距全國優秀旅游城市阿克蘇58公里,離縣城18公里,占地面積8000余畝,極具民族地域特色的自然及人文景觀眾多。

可供游客游覽的有民俗展廳、古老工業作坊區、原始刀郎人遺址、農民畫展廳、林公塑像、葡萄長廊、刀郎宴藝廳、敬酒臺、沙灘浴場、劃船區、胡楊林、麥西來甫廣場、民俗運動場、野生植被園、鴕鳥養殖場、胡楊根雕展覽、禿鷹觀賞區、擴展運動區、高空轉輪、浙阿友誼沙雕公園等景點。

這里有不少的果園和葡萄架。園區內有一處民族演藝餐廳,有民族歌舞表演,你可一邊吃一邊看。廳外葡萄樹下也可以乘涼吃飯,一般時候游客人很多,吃飯要排隊,其實景區內餐廳味道很一般,服務很差,衛生很差。

刀郎部落擁有國家、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刀郎文化”,其中包括刀郎木卡姆、刀郎麥西熱瓦甫、刀郎熱瓦甫藝術和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年齡民間歌舞組合“刀郎演唱組合”;通過展示刀郎人歷史遺物、重現刀郎人原始生活場景,全面、完美地展現了刀郎人的建筑、飲食、手工制作及生活民俗。

刀郎部落內,一望無際的千年胡楊林,一碧萬頃的農果園,藍天白云,綠草碧水,構成了一副民族特色鮮明、自然景觀獨特、娛樂項目眾多的原生態旅游景區。

更多關于阿克蘇刀郎部落景區怎么樣?,進入:查看更多內容

阿克蘇旅游景點有哪些

阿克蘇旅游景點有天山神木園、刀郎部落、沙棘林濕地公園景區、天籟加依景區、燕泉山景區、沙漠花海景區等。天山神木園: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薩瓦甫齊農場前15公里處,國家AAAA級景區,伊斯蘭教集會和朝拜的圣地。門票價格在:38元左右刀郎部落:位于新疆省阿克蘇市阿瓦提縣玉滿甸口,以水為魂、以綠為脊、以景為冀、以雅為體。門票價格在:42元左右沙棘林濕地公園景區: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奧特貝希鄉巴什阿克瑪村,濕地沙棘公園保護區。門票價格在:27元左右天籟加依景區: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依其艾日克鄉加依村,"天籟出渭水,古音徹九霄"。門票價格在:32元左右燕泉山景區:位于新疆省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燕山路,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邊緣。門票價格在:27元左右沙漠花海景區:位于新疆省阿克蘇地區新和縣塔什艾日克鄉喬勒潘巴格村,這是一片被神靈眷顧的土地。門票價格在:28元左右

阿瓦提縣詳細資料大全

“阿瓦提”系維吾爾語譯音,意為“繁榮”。阿瓦提縣城一帶過去稱“多浪”,是“多浪人”(古維吾爾部族)的故鄉。后來大批農民移居到此,人口驟增,耕地益廣,面貌日變,遂改名為阿瓦提。

阿瓦提縣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是地區重要的糧食、棉花和水果基地,轄區面積13259平方千米,轄5鄉3鎮3個農牧林場,有118個村、7個居委會、34個連隊和80多個牧業點,境內還有兵團農一師的部分團場。2012年,全縣人口24.58萬人,有維吾爾族、漢族、回族、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族、蒙古族、錫伯族、俄羅斯族、滿族等22個民族。

阿瓦提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西部,阿克蘇地區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邊沿、天山南麓,地處北緯39°31’~40°50',東經79°45′~81°05’之間。東、北與阿克蘇市接壤,西與柯坪縣毗鄰,西南與巴楚縣交界,南部深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接洛浦、墨玉兩縣。東西最寬100千米,南北最長150千米,總面積13259平方千米。

2013年,阿瓦提縣生產總值達33.3億元,比2011年增長15.3%。三次產業結構比例41.8:16.1:42.1。人均生產總值14523元,比2011年增長22.8%。

阿瓦提縣是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著名的中國棉城、中國長絨棉之鄉、中國慕薩萊思之鄉和多浪文化之鄉。

基本介紹

中文名稱 :阿瓦提縣 外文名稱 :Awat 別名 :阿瓦提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 下轄地區 :阿依巴格鄉、塔木托格拉克鄉、英艾日克鄉等 *** 駐地 :阿瓦提鎮 電話區號 :0997 郵政區碼 :843200 地理位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天山南麓 面積 :13259平方千米 人口 :24.58萬人(2012年) 氣候條件 :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 著名景點 :多浪部落景區等 車牌代碼 :新N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事業,教育事業,文體事業,衛生事業,社保事業,交通運輸,文化民俗,旅游, 歷史沿革 秦漢時期,縣境北部綠洲是西域姑墨、溫宿兩國邊緣地帶。 阿瓦提縣 西漢在西域設西域都護府,縣境為其屬地。 唐代屬安西都護府。 南宋屬西遼。 元代是別失八里的西部。 明代正德九年(1514年),賽德汗建立地方政權葉爾羌汗國,縣境屬其統轄。 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準噶爾部吞并南疆,縣境北部綠洲為準噶爾部屬地。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阿克蘇地方頭領向清軍呈表歸服后,縣境受清 *** 任命的阿克蘇辦事侍郎、駐阿克蘇城尚書管轄。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清廷又改派辦事大臣治理阿克蘇,縣境為其轄地。 同治三年(1864年),阿古柏帶領侵略軍占領阿克蘇,成立“哲德沙爾”(意為七城國)反動殖民政權,縣境為其役屬。 光緒九年(1883年),縣境為溫宿直隸州一部分,為阿克蘇道所轄。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縣境北部綠洲有人煙地方為溫宿府屬阿瓦提莊、拜什艾日克莊、依麻木帕夏莊、玉吉買莊和英艾日克莊。 民國二年(1913年),溫宿本府改為阿克蘇縣,阿瓦提為阿克蘇縣所轄第三、四、五區大部分地區。 民國十一年(1922年),設阿克蘇縣屬阿瓦提分縣,縣佐治理3個區。 民國十九年(1930年),阿瓦提分縣改為縣,厘定為三等縣,受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領轄。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厘定為二等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阿瓦提縣隸屬阿克蘇專區專員公署管轄。 1958年,阿克蘇縣拜什艾日克公社和英艾日克公社劃入阿瓦提縣。 1971年,阿瓦提縣隸屬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阿瓦提縣轄5鄉3鎮,即阿依巴格鄉、塔木托格拉克鄉、英艾日克鄉、多浪鄉、巴格托格拉克鄉、阿瓦提鎮、拜什艾日克鎮、烏魯卻勒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阿瓦提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天山南麓,地處北緯39°31′~40°50′、東經79°45′~81°05′之間。東北與阿克蘇市接壤,西與柯坪縣毗鄰,西南與巴楚縣交界,南部深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接洛浦、墨玉兩縣。東西最寬100千米,南北最長150千米,總面積13259平方千米。 阿瓦提縣地圖 地形地貌 阿瓦提縣由沖積扇、沖積平原和沙漠三大地貌類型組成。北部為阿克蘇河沖積扇平原,面積約18.9萬公頃,海拔1028~1064m ,平坦寬闊,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坡度2°,地表由細土物質組成,土層深厚;沖積平原由阿克蘇河、葉爾羌河、喀什噶爾河、和田河的河谷平原組成,面積約27.8萬公頃,海拔1020~1050m,地勢平坦,坡度1°,河漫灘地、河心灘、河曲極為發育,其上多古河道,形成眾多近南北走向的湖泊及河間洼地,以及數道南北向分布的梁狀高地和河灣,;南部為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面積約85.9萬公頃,海拔 1040~1060m ,由半固定的草灌沙丘和流動的新月型沙丘及沙丘鏈、復合型沙丘及沙丘鏈、沙壟及復合型沙壟、金字塔沙丘、穹狀沙丘、魚鱗狀沙丘等類型組成。 氣候 阿瓦提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基本特點是干旱少雨,蒸發量大,寒暑變化劇烈,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春秋升溫和降溫迅速,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日照時間長,熱量充足,年降水量稀少且在時間上分布不均,農業生產全依賴于地表水灌溉。 阿瓦提縣多年平均氣溫10.4℃,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4.2℃,極端最高氣溫39.4℃,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8.3℃,極端最低氣溫-25℃;多年平均降水量46.7mm,多年平均蒸發量1890.7mm ,無霜期211天,年均日照2679小時;氣溫年較差34℃,年均日較差15℃。 阿瓦提縣平均風速3m/秒,年平均大風日數 15天,平均浮塵日數52天。春季(3~5月)升溫快而不穩,冷暖交替頻繁,干旱且多大風;夏季(6~8月)炎熱,多干熱風,日照時間長,降水集中,受冰雹危害;秋季(9~11月)氣候涼爽,降溫迅速,霜凍出現;冬季(12~翌年2月)天氣寒冷而漫長,平均氣溫-8.3℃。 水文 阿瓦提境內有阿克蘇河、喀什噶爾河、葉爾羌河、和田河,諸河在境內交匯成塔里木河東流出境,形成許多湖泊沼澤,境內最大湖泊是艾西曼湖,境內面積13.3平方千米。縣內綠洲地下水動儲量約有7.03億立方米,地下水位高,地下水深的在3米以內,易開采。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2012年,阿瓦提縣有胡楊、甘草、羅布麻、大蕓、紅柳、蘆葦、蒼耳、車前子、小獐茅、鹽穗木、芨芨草、駱駝刺、白刺、鈴鐺刺、醉馬草、牛蒡、苦豆子、蒲草、三棱草等為建群種。 動物資源 2012年,阿瓦提縣內有野生陸棲脊椎動物多種,如馬鹿、鵝喉羚(黃羊)、狐貍、野兔、野豬、刺猬、麝鼠、蛇、蜥蜴、壁虎、蛤蚧、黃鼠等;還有禿鷲、白鸛、天鵝、大鴇、野雞、大雁、野鴨、玉帶海雕、灰鶴、白鷺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底,阿瓦提縣總人口24.5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53萬人,農業人口19.05萬人。自然增長率為4.16‰。男性人口12.52萬人,女性人口12.06萬人,性別比為1.04:1 。出生人口3931人,出生率15.77‰;死亡人口2895人,死亡率11.16‰。 民族 阿瓦提縣以維吾爾族為主,還有漢族、回族、藏族、土家族、東鄉族、蒙古族、滿族、苗族、保全族、柯爾克孜族、土族、壯族、烏孜別克族、哈薩克族、彝族、黎族、撒拉族、俄羅斯族、朝鮮族、瑤族、傈僳族、佤族、塔塔爾族、錫伯族等23個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阿瓦提縣生產總值達33.3億元,比2011年增長15.3%(按2010年可比價計算,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9401萬元,比2011年增長9.9%;第二產業增加值53508萬元,比2011年增長14.5%,其中,工業完成24815萬元,比2011年增長8.9%,建筑業28693萬元,比2011年增長18.4%;第三產業增加值140196萬元,比2011年增長21.9%。三次產業結構比例41.8:16.1:42.1。人均生產總值14523元,比2011年增長22.8%。 第一產業 農業 2013年,阿瓦提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51.27萬畝,同比增長1.7%。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7.1萬畝,減少2.21萬畝,下降7.5%;棉花播種面積117.7萬畝,增加2.7萬畝,比2011年增長2.3%,其中:長絨棉播種面積51.57萬畝,細絨棉播種面積66.13萬畝;小麥播種面積15萬畝,減少1.31萬畝,比2011年下降8%;玉米播種面積為12.1萬畝,減少0.9萬畝,比2011年下降6.9%;瓜類播種面積3.13萬畝,增加0.97萬畝,比2011年增長44.9%;蔬菜播種面積3.22萬畝,增加1.61萬畝,比2011年增長100%。 2013年糧,食產量122195噸,下降6.8%;小麥產量67695噸;玉米產量54500噸;瓜類產量51960噸;蔬菜播種產量43470噸;棉花產量129930噸(皮棉),其中,長絨棉、細絨棉平均單產分別達89公斤和126.9公斤。 畜牧業 2013年,阿瓦提縣牲畜出欄31.68萬頭,增長5.1%,其中,羊出欄28.28萬頭,增長2.6%;牛出欄1.43萬頭,增長7.5%。牲畜存欄39.49萬頭,增長5.6%,其中,羊存欄35.75萬頭,增長5.8%;牛存欄2.78萬頭,增長5.7%。肉類總產量13430噸,增長13.8%,其中,羊肉產量4932噸,下降0.1%;牛肉產量2386噸,增長28.3%。牛奶產量7279噸,增長20.9%;禽蛋產量2473噸,增長21.9%。水產品產量130噸。 第二產業 工業 2012年,阿瓦提縣工業增加值24815萬元,比2011年增長8.9%(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2011年下降15.3個百分點。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9351萬元,比2011年增長26.7%;重工業增加值5464萬元,比2011年增長34.1%。工業銷售產值61232萬元,產銷率達100%。 2012年,阿瓦提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112.6萬元,比2011年增長5.3%;增加值9683萬元,比2011年增長3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縣工業3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2457.8萬元,比2011年下降23.9%;盈虧相抵后利潤盈利631.8萬元。其中,棉紡業盈利224.1萬元,小麥加工虧損51.3萬元,電力行業虧損56.4萬元,紅棗加工實現利潤515.4萬元。規摸以上工業企業應交增值稅933.4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達102.6%。 建筑業 2013年,阿瓦提縣完成建筑業總產值82483萬元,比2011年增長77.5%,建筑業企業簽訂契約總額為87098萬元,比2011年增長40.5%,房屋建筑施工面積 52319萬平方米,增加5556萬平方米;房屋竣工產值 41443 萬元,比2011年下降2.8% 。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2年,阿瓦提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653.4萬元,,比2011年增長15.1%。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 25434.8萬元,,比2011年增長16.7% ;鄉村消費品零售額9218.6萬元,,比2011年增長1.8%。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5492.5萬元,,比2011年增長12.1% ;餐飲零售額 9160.9 萬元,,比2011年增長 24.3%。 2012年,阿瓦提縣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機電產品及設備類零售額 2936.7萬元,,比2011年增長6.7%;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759.9 萬元,比2011年下降31.8% 。 旅游 2012年,阿瓦提縣有星級賓館2個,客房145間,A級景區1個,接待國內旅游人數22.27萬人次,比2011增長9.7%,旅游總收入5400萬元,增長16.4%。 社會事業 科學事業 2012年,阿瓦提縣各行各業申報科技興縣項目62個,經審核通過國家級科技項目1個,經審核通過自治區科技項目5個,地區級科技項目2個,縣27個項目被列為實施科技項目。全縣全年專利申請數12個,其中:全年專利授權數7個。 教育事業 2012年,阿瓦提縣職業高中1所,在校生1632人;全縣普通中學11所,在校生12778人,其中:高中生1593人,國中生11185人;國小68所,在校生22427人;在全縣共設幼稚園52所,班級219個,“雙語”班219個,幼兒數8437人,全年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3%。 文體事業 2012年,阿瓦提縣共有各類文化藝術機構1個,廣播電視臺1座,鄉廣播站8座,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98%、95%。 “大喇叭”覆蓋率95%,音響率98%,發放直播衛星接收設備 3452套,有線電視用戶達5000余戶,放映電影1476場(次),全年開展“百日廣場文化”87場(次)、鄉村百日文體活動420場(次)。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5.6萬冊。 2012年,阿瓦提縣在地區青少年賽事中,獲得金牌29枚、銀牌32枚、銅牌17枚;先后成立了“阿瓦提縣刀郎農民畫家協會”和“新疆刀郎農民畫院”,在自治區舉行了《農民畫說新疆巨變》首發儀式,畫冊成為新疆入選“向十八大獻禮”的唯一出版物。 衛生事業 2012年末,阿瓦提縣共有衛生機構23個,其中縣級醫院2個、衛生院 10個,防疫站8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保健站1個,衛生技術人員521人,醫生245人,衛生防疫人數 48人。醫院、衛生院床位數625張。全縣產婦住院分娩比例達98.9%,嬰兒死亡率為13.6‰,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8.5‰。全年甲、乙、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人數1290例(不包括肺結核病例),傳染病死亡5例;報告傳染病發病率549.9/10萬,死亡率2.1/10萬(以上數據均不包括肺結核病例)。 社保事業 2012年末,阿瓦提縣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6189人,比上年末增加414人。其中,參保離退休人員1818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14313人,增加101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0684人,增加103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7485人,增加104人。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4772人,增加249人。參加生育保險職工人數7497人,增加265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37956人,比上年末減少484人。 交通運輸 阿瓦提縣,2012年全縣公路里程數3736.2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164.3公里,客運量425.4萬人。旅客周轉量40208.1萬人公里,同比2011年增長6.2%;貨物周轉量4876.7萬噸公里,增長0.9%。距國道314線58公里,毗鄰南疆鐵路,距314國道58公里,距阿克蘇火車站、飛機場67公里,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1077千米。 文化民俗 刀郎文化 刀郎人是蒙古及維吾爾等民族融合而成,因此刀郎文化就融合了漠北突厥文化、蒙古文化、塔里木土著文化。刀郎人幾百年狩獵游牧在森林草原,深深地留下了獨特的牧獵文化,又有二百余年的農耕生涯,因此又留下了農耕文化的成分。刀郎文化是由刀郎人的生存環境和歷史空間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表現在生活的各方面,主要以原生態的歌舞和娛樂活動著稱。 刀郎文化 服裝 自20世紀90年代后,男青年大多留頭發,戴帽者較少。發式有背頭、分頭、平頭等。男性中老年人戴帽者較多,春夏秋季多戴各式花帽,老年人冬季多戴翻毛皮帽。女青年蓄長發,多為波浪式,間有染發者(棕黃色),有的還戴華麗小花帽,漂亮雅致,富有民族特色。中老年婦女戴頭巾者較多,夏用紗巾冬用棉毛頭巾。婦女均戴耳環,耳環樣式較傳統,華美小巧。 飲食 以小麥面、大米為主食,高級機磨面和精米已代替舊時石磨面和糙米。飯食主要有馕、拉面、湯面、餛飩、抓飯,其次有烤包子、蒸包子、油餅、馓子、烤羊肉串等,以羊牛肉為主,雞、魚次之。 居住 農村為一家一戶分散居住,每戶均有果園庭院,城鎮居民一部分仍住獨家小院,院內種花植樹,一部分已住進現代樓房,多為三室一廳,有廚房、衛生間及水暖設施。 旅游 玉滿旅游景區 :距縣城西北18公里處,離阿克蘇60公里,每日均有班車通往景區,景區西鄰艾西曼湖、東倚阿克蘇河、南為阿瓦提縣城,四面綠洲環繞,其中生長茂密的胡楊林、紅柳、蘆葦等野生植被,林間野生動物成群,老大河穿流而過。 塔克拉瑪干沙漠 :位于阿瓦提縣烏魯卻勒鎮博斯坦牧場南部的廣闊地區,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為主體,面積達8526平方公里。距縣城50公里,交通便利。 艾西曼湖 :位于阿瓦提縣城近郊西部的英艾日克鄉十八村,是阿克蘇地區最大的淡水湖,距城區20公里。景區以艾西曼湖水為主景,周邊是由沙丘、蘆葦、胡楊林等組成的荒漠景觀,湖泊面積約13.3平方公里,湖水深2~5米。 三場胡楊林森林公園 :位于縣城南部,面積為116.68萬畝,南面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葉爾羌河沿岸生長茂密的胡楊林和荒漠植被,林區有野豬、野鹿、黃羊等野生動物資源。景區春夏兩季胡楊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 多浪部落景區 :該景區位于新疆阿瓦提縣境內,距縣城18公里,距阿克蘇市50公里,交通便利,于2008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景區以原始胡楊林為背景,以多浪文化為主題,通過展示多浪人歷史遺物、重現多浪人原始生活場景,全面展現多浪人的建筑、飲食、手工制作及生活。景區占地面積8000余畝,聚多浪歌舞、民俗展館、民俗體育運動、多浪人部落、河流垂釣、水上娛樂、沙灘游泳、探險、狩獵、鴕鳥觀賞、民族特色餐飲、自助燒烤等為一體。

南疆有個產棉大縣,棉花產量17.88萬噸,人稱“長絨棉之鄉”

文/狗子愛旅行 (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

近幾日,新疆棉花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我們開始對自己國家生產的棉花有一個總體上的理性認知,那就是中國不僅是一個棉花生產大國,也是一個棉花消費大國。國內棉花產量超過500萬噸,但我國棉花的需求量超過了700萬噸。我國的棉花種植主要都集中在新疆,占比80%以上,此外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也有一定量的棉花種植。由于新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新疆棉花質量一直以來可以說都是頂尖的,是我國的優質棉主產區。

其中在北疆和南疆的大部分縣城中均有廣泛種植,北疆石河子、南疆阿克蘇等地都是我國最著名的棉花產地。 其中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就是位于南疆阿克蘇的一個產棉大縣,是我國優質棉生產基地之一,著名的棉城。 這個地方就是阿瓦提縣,占地面積13259平方千米,全縣總人口20萬人左右,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除了棉花之外,阿瓦提縣還是阿克蘇的糧食和水果生產基地。

阿瓦提縣雖然位于新疆內部并靠近沙漠地帶,氣候干旱,但是人們的生活水平在幾年來得到了非常迅速的提升。

阿瓦提縣的長絨棉質量也非常不錯,被人們譽為是“中國長絨棉之鄉”。 其實不僅僅是阿瓦提縣,還有周邊很多縣城都是長絨棉優質產區,如沙雅縣、巴楚縣、麥蓋提縣等地。新疆的棉花種植幾乎遍布所有的地區。新疆的土質為堿性,光照充足,水源穩定,棉花的生長時間長,這是新疆棉花質量上乘的最主要原因。

阿瓦提縣地域遼闊,交通環境近幾年有了很大的改善。更重要的是,阿瓦提還是南疆很適合 旅游 的縣城之一,著名的塔卡拉瑪干大沙漠就位于博斯坦牧場以南。胡楊林森林公園在葉爾羌河畔,來這里 旅游 的人們可以盡情觀賞這片沙漠中生長的喬木,體會傳說中的千年胡楊神話。此外,還有玉滿 旅游 景區、多浪部落景區等都值得去!

中國最南端的菠蘿大縣,菠蘿產量占40%,人稱“菠蘿的海”

隴南“被看好”的縣,黃金資源遍布全境,人稱“乞巧文化之鄉”

吳忠“吃香”的資源大縣,坐擁81億噸煤炭,未來有望實現大發展

烏蘭察布有座“吃香”縣市,銀儲量1200噸,人稱“商貿客棧”

樂山備受期待的縣,坐擁1500萬噸煤炭資源,人稱“西部瓷都”

新疆喀什特產有哪些?

喀什十大特產有哪些

喀什瓜果:喀什是久負盛名的“瓜果之鄉”,瓜田果樹無處不有。喀什地處南疆,陽光充足,氣候適宜,為瓜果生產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喀什瓜果品種繁多,質地優良,營養豐富,一年四季干鮮瓜果不絕于市,處處瓜果飄香,如石榴、葡萄、無花果、巴旦杏、杏、桑椹、蟠桃、梨、阿月渾子、核桃、沙棘、伽師甜瓜等。

新疆喀什有什么特產?

區域概況

喀什地區位于祖國西陲、新疆 *** 爾自治區西南部,地理座標東經73°20′-79°57′,北緯35°20′-40°18′。東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依喀喇昆侖山與 *** 阿里地區為鄰,西靠帕米爾高原,東北與阿克蘇地區柯坪縣、阿瓦提縣相連,西北與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阿圖什市、烏恰縣、阿克陶縣相連,東南與和田地區皮山縣相連。喀什地區的西南部與三個國家接壤:西部與塔吉克斯坦相連、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邊境線長388千米。全州東西寬約750千米,南北長535千米,總面積111794.03平方千米,總人口361.54萬人(2004年末),其中城鎮人口83.42萬人。主要民族有 *** 爾族、漢族、塔吉克族、 *** 、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達斡爾族、蒙古族、錫伯族、滿族等。地區行署駐喀什市。郵編:844000,代碼:653100,區號0998,喀什地區西、南、北三面環山,東面朝塔里木盆地開口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主要河流為葉爾羌河、提孜那甫河、克孜勒河、蓋孜河、庫山河等五條大河、八條小河。屬溫帶大陸性干早氣候。因為地形復雜,氣候差異大,可分為平原,沙漠荒漠,山地丘陵,帕米爾高原和昆侖山氣候區。喀什市屬平原氣候區,四季分明,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11.7℃,極端最低氣溫-24.4℃,極端最高氣溫49.1℃。年平均無霜期215天,年平均降雨量30-60毫米。

民族風情

喀什市是一座以 *** 爾族為主要居民的古老城市,民族特色濃郁,在整個新疆地區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 爾族信奉 *** 教,因此服飾、飲食、禮儀、婚俗、喪葬等均受宗教影響。

當地特產

喀什瓜果:喀什是久負盛名的“瓜果之鄉”,瓜田果樹無處不有。喀什地處南疆,陽光充足,氣候適宜,為瓜果生產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喀什瓜果品種繁多,質地優良,營養豐富,一年四季干鮮瓜果不絕于市,處處瓜果飄香,如石榴、葡萄、無花果、巴旦杏、杏、桑椹、蟠桃、梨、阿月渾子、核桃、沙棘、伽師甜瓜等。

行政區劃

喀什地區轄1個縣級市、10個縣、1個自治縣:喀什市、疏附縣、疏勒縣、英吉沙縣、岳普湖縣、伽師縣、莎車縣、澤普縣、葉城縣、麥蓋提縣、巴楚縣和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共有4個街道、28個鎮、140個鄉,155個社區、2296個村委會。境內還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地區行政公署駐喀什市解放北路46號。

新疆喀什有什么土特產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產: 伊寧的馬鞍和首飾 伊犁薰衣草 伊犁特曲 伊犁名酒 伊犁“天馬” 銅制沙瑪瓦 民族馬靴花氈

吐魯番特產: 新疆紅花 新疆長絨棉 吐魯番清燉羊肉 吐魯番葡萄 馕拉條子 闊爾達克 薄皮包子

烏魯木齊特產: 新疆熱瓦甫 新疆啤酒花 新疆都塔爾 新疆彈布爾 民族茶具 彩棉

阿克蘇特產: 新疆杏子 手工彩色達甫鼓 米特爾喀瓦甫 庫車刀剪

阿拉爾特產: 新疆馬鞍 馬腸子 大尾羊 阿魏蘑菇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特產: 且倩玉 羅布麻 蘆葦. 庫爾勒香梨 甘草 番茄醬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特產: 抓飯 油塔子 葡萄干 黃密寶 哈薩克族奶茶 茶

昌吉 *** 自治州特產: 羊肉燜餅子 馕燜肉 涼皮子 烤羊肉串 烤全羊 黃面 拌面

哈密特產: 油炸馓子 洋香瓜 手抓羊肉 新疆烤全羊 烤馕 哈密油桃 哈密葡萄 哈密瓜 哈密大棗

和田特產: 和田絲綢 和田美玉 和田地毯

喀什特產: 英吉沙小刀 新疆四大名刀 新疆巴旦杏 新疆阿月渾子 土陶 塔什庫爾干大尾羊 新疆石榴 木模彩色印花布 花帽 紅銅器具 工藝品 伽師瓜 地毯 巴旦木 安息茴香 艾德萊斯綢

喀什有什么特產

喀什我給你講 不是一般的好 我們喀什啊 又有香妃墓 又班超城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 你到了新疆 你不到喀什 就不能真正的算到新疆 我給你講啊 我們喀什好地方啊 風吹草地見牛羊 我們東巴扎 東西便宜的很。。 高臺民居 高高地 特別有風格 多說無益 你來了就知道了

新疆特產,喀什有哪些特產可以帶走的

新疆特產

吐魯番 土特產:葡萄干、哈密瓜、鮮葡萄

哈 密 土特產:哈密瓜、大紅棗

庫爾勒 土特產:庫爾勒香梨、番茄醬、博湖魚、辣椒

庫 車 土特產:庫車腰刀、羊羔皮、杏、龜茲樂舞、巴旦木、小白杏

阿圖什 土特產:民族式壁掛、刺繡、繡花服裝、無花果、甜瓜、杏、果脯

喀 什 土特產: *** 爾花帽、英吉沙小刀、 *** 爾樂器、巴旦木、杏脯、石榴、無花果、伽師瓜、

和 田 土特產:地毯、和田玉、玉雕、艾德萊斯綢 、薄皮核桃

石河子 土特產:純毛毛毯、壁掛毯、瓜果脯

伊 犁 土特產:沙木沙克小刀、真牛皮靴鞋、蘋果、蜂蜜、蟠桃、貝母、阿魏、伊犁鱘魚、新疆細毛羊、 伊犁“天馬” 伊犁馬、 伊犁薰衣草

阿克蘇 土特產:糖心蘋果、

阿勒泰 土特產:珠寶工藝制品、毛皮類制品、根雕

博樂 :新疆北鯢

精河:枸杞子

新疆喀什有什么好玩的景區,最有名特產

喀什的民族工藝品種類繁多,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這里因此被中外學者盛贊為“小民間藝術中心”。這些工藝品主要有:地毯、英吉沙小刀、艾德萊斯綢、花帽、木模彩色印花布、土陶、首飾、民族樂器等。即然到了有“水果之鄉”美稱的喀什,石榴、巴旦杏、無花果、葡萄、甜瓜等水果也是旅游購物單上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石榴,又甜又酸,其他地方是買不到這樣的好石榴。 當地著名景點:艾提尕爾 *** 寺、喀什大巴扎、慕士塔格冰山、卡拉庫里湖、莎車王墓、香妃墓

新疆特產都有那些吃的

當然是巴達木,杏干,葡萄干,無花果和核桃是最該買的了 新疆的杏子,叫得最響的當數喀什英吉沙縣的色買提杏,新疆的色買提杏不僅好吃,色買提杏脯也鼎鼎有名。這種杏脯的果肉厚,幾乎完整保持了新鮮杏子的甜香味,而且營養很豐富。 *** 爾族同胞在曬制杏干時,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果想要曬制出優質的杏干,除了杏子本身的品種優良之外,在曬制之前,挑選杏子這個步驟是非常重要的,所選的杏子必須是熟透了的,這樣曬制出來的杏干才會呈現出飽滿、鮮嫩的果肉;其次在曬制過程中,對曬制的時間也有一定的講究,一般 *** 爾族同胞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完成這項工作,通常要曬制25天左右。 杏干不僅是 *** 爾族同胞招呼賓客的理想果品,還被用在素抓飯中作為原料。 新鮮杏子除了可以曬制成杏干外,還可以制成杏子醬、杏罐頭、杏汁、杏脯等。其中杏脯又可以分為輕糖和重糖兩種,輕糖杏脯色澤鮮亮透明,味道純正濃郁,受到眾多國內外賓朋的歡迎。 其實,杏子全身都是寶,它的果肉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杏仁除了是人們喜愛的干果之外,還是制作杏仁茶、杏仁巧克力不可缺少的原料,它同時還有止咳祛痰、潤腸通便的功效。 無花果是新疆喀什的特產之一,營養非常豐富,是水果家族里的佼佼者。 無花果呈扁圓狀,皮非常薄,果肉呈米黃色,吃起來很細軟,味道甘甜,營養非常豐富,具有食用和藥用的雙重價值。無花果的果實和枝葉均可以入藥,具有補氣養血、健脾潤腸、祛風溼止血等功效。 新鮮的無花果和無花果干都很甜。無花果營養價值高,但新鮮的無花果不宜保存,所以人們把新鮮的無花果曬制成利于保存的無花果乾,方便在任何時間食用。曬制無花果干的程序和曬制杏干的很相近 核桃,又名胡桃。只要是新疆人都知道喀什的薄皮核桃非常有名氣。而且,據說我國內地的核桃就是從新疆引種的。晉人張華《博物志》云:“張騫使西域還,乃地胡桃種。”核桃初傳入內地時,被視為珍貴果木,栽培在京都御園名苑之中。唐朝的《酉陽雜俎》一書就較為詳細地描述了胡桃的形態和種植地區:胡桃….樹高丈許,春初生葉,長三寸,兩兩相對,三月開花,如辦理栗花,穗蒼黃色,結實如青桃。九月熟時,漚爛皮肉,取核內仁為果。北方多種之,以殼薄仁肥者為佳。喀什地區的核桃品種優良,主要有皮核桃、薄殼核桃等,普遍具有殼薄、果仁大等特點。一般人都知道核桃仁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據分析,核桃仁里含有17%~27%的蛋白質,60%~70%的脂肪,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鉀以及維生素A、B、C等營養成分。《本草綱目》中也稱核桃仁可以“補氣、養血、潤肺、化痰、利三焦、溫肺、治腰腳腫痛”。 巴旦木是喀什的特產之一,同時在國際干果商品交易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國僅喀什地區出產巴旦木。 巴旦木是新疆人熟悉的干果,它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很高,但產量有限,因而價位相對也較高。據資料記載,巴旦木杏的種植始于唐朝,經絲綢之路由西域傳往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據唐書《酉陽雜俎》、《嶺表錄異》記載:“偏桃”出波斯國,波斯呼為婆淡樹。長五六丈,周四五尺,葉似桃而闊大,三月開花,白色。花落結實,狀如桃子,而形偏,故為之“偏桃”。其肉澀不可食,核中仁甘甜,西域諸國并珍之。喀什巴旦木品種繁多,約有40多個品種,其中最好的當數紙皮巴旦木、軟殼巴旦木、薄殼巴旦木。 新疆的葡萄是許多人喜愛的水果之一,除了新疆葡萄,葡萄干也是人們熟悉且喜愛的干果之一。在新疆的 *** 爾族同胞家里,葡萄干是一年四都少不了的,即便是在夏季有新鮮葡萄的情況下,葡萄干仍被用來招待客人,或是用來放在甜抓飯里。 新疆的 *** 爾族同胞晾曬的葡萄干非常好吃,這和葡萄的品種、晾曬方法有關,......

南疆喀什具體有哪些特產?

上了大學,感覺自由的時間真的很多了,平時我就去 *** ,把錢存起來,每到黃金周或者暑假或者寒假我都會去旅游,除了去體驗當地的生活,觀光之外,我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到當地最熱鬧的地方逛街,買特產。這次,跟幾個同學來打了祖國的西北部,南疆喀什。在喀什,我見到了在我土生土長的平原地區沒見過的別具一格的地方特產,非常的有地域特點,我更是不停的游覽于各種特產當中,很興奮。 南疆有很多特別的土特產,下面就來給大家說說我了解到和購買到的喀什特產吧。 首先說下我遇到第一個讓我覺得唇齒留香的——喀什奶茶吧!相信大家對奶茶一點都不陌生吧,什么臺灣奶茶,什么香港 *** 奶茶,什么臺北珍珠奶茶,什么招牌奶茶,我們可以說是從小喝到大了,可是那些都是用奶精和香料調配的所謂的奶茶!這次,到了喀什,喝的奶茶真的是讓我終生難忘,純純真正的奶茶啊,至今還是覺得嘴角有一股奶香味,茶的清香。喀什的奶茶是用磚茶搗碎然后煮沸加進鮮奶不斷的用勺子拌,一直弄到茶和鮮奶融合在一起,然后用紗布把茶葉過濾點加上少許的鹽,一杯香噴噴充滿濃郁奶味又不失茶的清香的喀什奶茶大功告成了,大家可不要看小這杯小小的喀什奶茶啊,那可是你在任何奶茶店都喝不到的純真的奶茶哦。 再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看似很熟悉但是名字挺詩意的——巴旦木吧。呵呵,其實巴旦木其實也可以說是巴旦杏,沒錯,現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杏。看看到這些在超市上常見的杏的時候,我是不屑的,但是旁邊的同學百度了一下,我看了之后決定買上兩斤回去給媽媽,因為新疆這里的巴旦杏,特別是英吉沙的巴旦杏是最出名的,具有很多種功效,居然小兒佝僂病氣管炎都可以用來輔助吃用,可想而知這是個好東西啊,于是我不假思索的買了兩斤回來了。 當然了,到了南疆喀什不僅僅只有我吃到的奶茶和買的巴旦木這么點點特產,例如還有哪里的伽師甜瓜和蟠桃都是很出名的,還有那個可以與杭州絲綢媲美的艾德萊斯綢都是很受游客的歡迎的。

喀什的特產是什么?

喀什是塔里木盆地西緣最古老的綠洲之一,現有耕地600萬畝,可墾荒地1800萬畝,其中宜農荒地1200萬畝,農業的開發前景十分廣闊,盛產小麥、玉米、棉花、水稻,被譽為“塞外江南”,是全國地區級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和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還盛產杏、梨、核桃、蘋果、葡萄、無花果、巴旦木、伽師瓜等。為遠近聞名瓜果之鄉。馓子味 美脆酥,而且造型美觀, 色澤黃亮。喀什燴菜味美可口,肥而不膩,香氣四溢,色彩豐富。馕坑烤肉馕坑烤肉是新 *** 特的美食,是選用新鮮羊肉利用馕坑火的輻射熱和坑壁的高溫烤制而成。烤肉色澤焦黃,食用時蘸上特制調料或鹽,香嫩可口。此外,馕坑中還可以烤雞及其他食物。石榴維語稱“阿娜爾”,是喀什重要特產之一。其中以素有“石榴之鄉”美稱的葉城縣石榴最為有名。葡萄喀什是葡萄的盛產地之一,除城郊有大面積的葡萄園外,家家庭院一般都種植葡萄。喀什葡萄約有50多個品種,風味各異。無花果喀什盛產無花果,它可與哈密瓜、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齊名。巴旦杏是喀什的名貴特產,是 *** 爾族人民最珍視的干果,常用它待客贈友,還把它的圖案繡在衣帽上,雕刻在建筑物上。巴旦杏屬落葉喬木,桃類植物。杏維語稱“玉呂克”,是受人們普遍喜愛的果實之一。喀什杏子品種繁多,其中以英吉沙縣的賽來提杏、葉城縣的黑葉杏為最佳,肉厚汁多,味道甜美,營養豐富。桑椹桑椹是喀什成熟比較早的果實,被稱為“瓜果中的報春花”。喀什桑椹有白、紫兩種。蟠桃較珍貴水果之一。主要產于葉城縣等地。蟠桃是桃子的一種,但果實卻與桃子完全不同。蟠桃的形狀扁圓 ,頂部凹陷形成一個小窩,其果皮呈深黃色,頂部有一片紅暈。梨喀什梨的資源十分豐富,共有60多個品種,其中碭山梨(從安徽碭山縣引進)和葉城棋盤梨較為有名,都有果大、皮薄、肉細、汁多、味甜的特點。核桃又名胡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被公認為“長壽之果”。伽師甜瓜喀什甜瓜有近百個品種,其中數伽師甜瓜(因產地在伽師縣而得名)為最佳。伽師甜瓜歷史悠久,早在清朝時代就被列為貢品,后來經過不斷改良,瓜質越來越好。曲曲是喀什 *** 爾族群眾喜食的傳統風味小吃,它類似漢族群眾的餛飩和餃子。抓飯 *** 爾語稱"波勞"。其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蘿卜、洋蔥和清油( 植物油) 。除此而外,還用葡萄干、杏干、桃干等干果做抓飯,稱之為甜抓飯或素抓飯。奶茶奶茶的一般做法是:先將磚茶搗碎,放入銅壺或水鍋中煮,茶燒開后,加入鮮奶,沸時不斷用勺揚茶,直到茶乳充分交融,除去茶葉,加鹽即成。拉條子拉條子用上好面粉和面,拉制而成,呈圓條狀,由此而得名。做拉條子的關鍵是掌握好和面和拉制兩個環節。納仁納仁是新疆牧區的一種佳肴,具有明顯的牧區特色。這種佳肴也叫手抓肉或手抓羊肉面。烤魚為喀什的傳統風味小吃,尤其以巴楚縣的烤魚最有名氣.炒烤肉是烤羊肉串制法的改變和創新。馕是新疆 *** 爾自治區同胞日常主要食品,它是一種烤制而成的面餅,近似燒餅,或脆或軟,味香適口。烤包子·薄皮包子

新疆喀什有什么特產呢

喀什瓜果:如石榴、葡萄、無花果、巴旦杏、杏、桑椹、蟠桃、梨、阿月渾子、核桃、沙棘、伽師甜瓜等。

阿瓦提縣的地理環境

阿瓦提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天山南麓,地處北緯39°31′~40°50′、東經79°45′~81°05′之間。東北與阿克蘇市接壤,西與柯坪縣毗鄰,西南與巴楚縣交界,南部深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接洛浦、墨玉兩縣。東西最寬100千米,南北最長150千米,總面積13259平方千米。

阿瓦提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基本特點是干旱少雨,蒸發量大,寒暑變化劇烈,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春秋升溫和降溫迅速,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日照時間長,熱量充足,年降水量稀少且在時間上分布不均,農業生產全依賴于地表水灌溉。

阿瓦提縣多年平均氣溫10.4°C,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4.2°C,極端最高氣溫39.4°C,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8.3°C,極端最低氣溫-25°C;多年平均降水量46.7mm,多年平均蒸發量1890.7mm ,無霜期211天,年均日照2679小時;氣溫年較差34°C,年均日較差15°C。

阿瓦提縣平均風速3m/秒,年平均大風日數 15天,平均浮塵日數52天。春季(3~5月)升溫快而不穩,冷暖交替頻繁,干旱且多大風;夏季(6~8月)炎熱,多干熱風,日照時間長,降水集中,受冰雹危害;秋季(9~11月)氣候涼爽,降溫迅速,霜凍出現;冬季(12~翌年2月)天氣寒冷而漫長,平均氣溫-8.3°C。 農業

2013年,阿瓦提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51.27萬畝,同比增長1.7%。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7.1萬畝,減少2.21萬畝,下降7.5%;棉花播種面積117.7萬畝,增加2.7萬畝,比2011年增長2.3%,其中:長絨棉播種面積51.57萬畝,細絨棉播種面積66.13萬畝;小麥播種面積15萬畝,減少1.31萬畝,比2011年下降8%;玉米播種面積為12.1萬畝,減少0.9萬畝,比2011年下降6.9%;瓜類播種面積3.13萬畝,增加0.97萬畝,比2011年增長44.9%;蔬菜播種面積3.22萬畝,增加1.61萬畝,比2011年增長100%。

2013年糧,食產量122195噸,下降6.8%;小麥產量67695噸;玉米產量54500噸;瓜類產量51960噸;蔬菜播種產量43470噸;棉花產量129930噸(皮棉),其中,長絨棉、細絨棉平均單產分別達89公斤和126.9公斤。

畜牧業

2013年,阿瓦提縣牲畜出欄31.68萬頭,增長5.1%,其中,羊出欄28.28萬頭,增長2.6%;牛出欄1.43萬頭,增長7.5%。牲畜存欄39.49萬頭,增長5.6%,其中,羊存欄35.75萬頭,增長5.8%;牛存欄2.78萬頭,增長5.7%。肉類總產量13430噸,增長13.8%,其中,羊肉產量4932噸,下降0.1%;牛肉產量2386噸,增長28.3%。牛奶產量7279噸,增長20.9%;禽蛋產量2473噸,增長21.9%。水產品產量130噸。 工業

2012年,阿瓦提縣工業增加值24815萬元,比2011年增長8.9%(按可比價計算,下同),比2011年下降15.3個百分點。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9351萬元,比2011年增長26.7%;重工業增加值5464萬元,比2011年增長34.1%。工業銷售產值61232萬元,產銷率達100%。

2012年,阿瓦提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112.6萬元,比2011年增長5.3%;增加值9683萬元,比2011年增長3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縣工業3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2457.8萬元,比2011年下降23.9%;盈虧相抵后利潤盈利631.8萬元。其中,棉紡業盈利224.1萬元,小麥加工虧損51.3萬元,電力行業虧損56.4萬元,紅棗加工實現利潤515.4萬元。規摸以上工業企業應交增值稅933.4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達102.6%。

建筑業

2013年,阿瓦提縣完成建筑業總產值82483萬元,比2011年增長77.5%,建筑業企業簽訂合同總額為87098萬元,比2011年增長40.5%,房屋建筑施工面積 52319萬平方米,增加5556萬平方米;房屋竣工產值 41443 萬元,比2011年下降2.8% 。 國內貿易

2012年,阿瓦提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653.4萬元,,比2011年增長15.1%。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 25434.8萬元,,比2011年增長16.7% ;鄉村消費品零售額9218.6萬元,,比2011年增長1.8%。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5492.5萬元,,比2011年增長12.1% ;餐飲零售額 9160.9 萬元,,比2011年增長 24.3%。

2012年,阿瓦提縣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機電產品及設備類零售額 2936.7萬元,,比2011年增長6.7%;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759.9 萬元,比2011年下降31.8% 。

旅游

2012年,阿瓦提縣有星級賓館2個,客房145間,A級景區1個,接待國內旅游人數22.27萬人次,比2011增長9.7%,旅游總收入5400萬元,增長16.4%。

上一篇:韓國防曬霜排行榜10強2025近期排名前十名分析
下一篇:歡迎奕沃常識使用Z-BlogPH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