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橫縣著名的八個景點)
本文目錄一覽:
- 1、橫州市旅游景點
- 2、廣西橫縣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 3、廣西橫縣屬于哪個市 橫縣哪些旅游景區
- 4、橫縣景點
- 5、橫縣有沒有動物園
- 6、橫縣有那些旅游景點呢?
橫州市旅游景點
橫州市旅游景點:缽嶺春游,槎亭秋眺,寶華朝煙,海棠暮雨。
娘山,古稱缽嶺
因山頂似復缽而得名。缽嶺位于橫州城西北面,為橫州、蓮塘公社交界山,主峰267米,占地面積經一平方公里。據《橫縣志》載:“娘山在城西北,距城七里,萬峰俯伏,巔有慈感廟,半山有亭,建自唐貞觀年間,代有興廢,至清光緒十七年,文州牧倡捐重修。
槎亭
位于橫州城內登高嶺上。明嘉靖10年將“槎亭”改成魁星樓,現又改建成水塔。登高嶺海拔70米,為城內最高處,站在嶺上,可觀縣城全境。
南山
位于縣城南部,距縣城二十華里,在那陽寶華村境內。南山是由二十八個形態各異山峰組成。主峰形似沙牯(黃牛)肩峰,故名沙牯鬃,海拔564米。南山風景秀麗,土沃物盛,故人們稱為“寶華山”。
海棠暮雨
又稱海棠夜雨。“海棠”位于橫州城之南,香稻溪一帶。溪的出口處,上有一石拱橋,名曰海棠橋。橋上鋪有三尺土,兩旁綠草如茵。
廣西橫縣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橫縣九龍瀑布群國家森林公園 ?AAAA
九龍瀑布森林公園位于東距南寧118公里的鎮龍山西麓,林區內古樹老藤遮天蔽日,飛瀑流泉四季常流。公園內水源極為豐富,共有獅子溪、平田溪、鯉魚溪、九龍溪等五條較大溪流,終年流水不斷,匯流成瀑,在園內形成大大小小共20多處瀑布,格局特色。其中核心景區內有白龍出潭、群龍迎賓、雙龍戲珠、紫龍相會、龍女吐珠、九龍入宮、飛龍朝泉、神龍慶殿、龍鼓響譚等九幅瀑布。中心廣場還塑有展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廣西最大的雕塑:百鳥衣飛天女神群雕塑像。游覽指南上午觀群龍迎賓、雙龍戲珠、紫龍相會龍女吐珠、九龍入宮、神龍慶殿、龍鼓響譚、猴山戲猴、悠然湖戲水等。中餐景區內百鳥衣餐廳或自由燒烤活動,野炊。中餐后觀游噴泉花園、百鳥衣廣場觀看廣西最大塑像--百鳥衣群塑。觀瀑布白龍出潭、飛龍朝泉等。小貼士:景區內空氣潮濕,以防水服飾為佳。如遇雨天,請做好防滑措施。交通1、在南寧埌東汽車站乘開往橫縣的班車(7:00-19:00每30分鐘一班),到縣城后再轉車前往九龍瀑布。2、在華強路客運總站乘坐開往橫縣的班車,到縣城轉車往森林公園。或包車前往。3、自駕路線(全程約136km):南寧(沿南柳高速公路)--古辣甘裳出口--露圩--
2、中華茉莉園 ?AAA
中華茉莉園,橫縣是我國的“茉莉之鄉”,其茉莉花產量和花茶加工量不僅占全國總產量的70%,而且占到世界總產量的50%。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一曲《茉莉花》傳遍了全世界,成為中國人民的驕傲。更讓廣西人自豪的是,足以讓人產生翩翩聯想的“中國茉莉花之鄉”美名就落在橫縣。每年4月至11月,豐收的田園綴滿了潔白無瑕的茉莉花蕾,飄蕩著沁人心脾的悠悠清香,流溢著花鄉的一片濃濃風情。茉莉花每年為橫縣吸引來大約60萬名游客
,橫縣把商貿和旅游結合起來,從三方面推出“茉莉之旅”,帶動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花茶文化游。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橫縣茉莉花種植歷史悠久,茉莉花產業已成為橫縣的支柱產業,茉莉花已深深地融入橫縣人民的生活。茶文化是一種很雅致的文化,花文化也是一種很雅致的文化。橫縣將把這兩種文化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獨特的花茶文化魅力。該縣花茶文化游重點放在茉莉花的溫馨、浪漫、高貴的品質上,推出甜美愛情“莫離”游、茉莉花茶體驗游、與茉莉花有關的節事旅游,將茉莉花獨特的文化融入旅游者的旅-程中,為游客提供一系列以花和茶為主題的活動與線路。——農業生態休閑游。橫縣特色農業旅游資源競爭優勢突出,空氣清新。
3、西津湖旅游風景區 ?AAA
西津湖旅游風景區西津湖旅游風景區位于橫縣縣城西南,因西津電站而得名,離縣城5公里,距離廣西首府南寧120公里,交通便利,從南寧出發約2個小時到達。西津湖是祖國南方最大的內河湖,湖東西長100多千米,南北一般寬1400米,水面積達240平方千米。西津湖的山,綿延似龍蛇,蒼碧如錦屏;西津湖的水,寬闊、幽深、碧綠、秀美,湖光山色,融為一體,氣象萬千。西津風景區集“觀光游覽、度假休閑、會議商務、科普教育、健身娛樂”為一體的風景旅游區,2005年西津湖旅游風景區通過了首批“廣西工業旅游示范點”評審,2006年通過了“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國家AAA級景區”評審,同時該景區又是南寧市科普教育基地、橫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蓮塘圣茶谷景區 ?AAA
蓮塘圣茶谷景區位于橫縣蓮塘鎮佛子村圣山茶園(茶園已獲歐盟有機認證),是集生態有機茶葉采摘加工、度假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旅游景區。近年來,到該景區旅游的游客日漸增多。從橫縣旅游局了解到,目前該景區憑借圣山有機生態茶園及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計劃建設擁有養生度假區、生態體驗區、娛樂休閑區、綜合服務區、科技農業生態茶葉、蔬果種植體驗示范區等項目,進一步提升景區的旅游品牌。
5、石井生態農業旅游區
石井生態農業旅游區石井生態農業旅游區景區位于橫縣縣城北面,距離南寧僅100公里,南梧高速公路穿邊而過,景區內與世界最大的生態茉莉花種植基地,依山傍水,溪水清幽,青山滴翠,生態環境良好,是廣西農業旅游示范點。景區有“中華茉莉園”、“木祥生態園”兩個主要景點,沿途河溪兩岸竹林挺拔,綿延不斷,青山滴翠,茉莉花海,田園飄香,構成了如詩如畫的美麗田園風光。特色:主要是以茉莉花種植為主,甜玉米、草莓及各種瓜果種植為輔,是富有特色的農業觀光中心。當地氣候:南寧自然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區,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氣候溫和,年均氣溫在21.7攝氏度左右,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攝氏度,夏季最熱的7、8月平均28.2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即使在炎熱的夏天,降雨量也十分充沛。優越的氣候條件,使得這里一年四季綠樹成蔭,繁華似錦,物產更是豐富。如此,有:“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說也是名符其實。土特產品:菠蘿甘蔗壯錦繡球芒果荔枝風味小吃:酸品、八仙粉、古月粉、粉利、甘蔗、大粽子、大頭菜、甜玉米住宿餐飲:生態園區內共有旅游接待戶25家,能同時接待游客500人,標準是30元每人,客房干凈。
6、橫縣伏波廟 ?
橫縣伏波廟位于橫縣云表鎮站圩東南3公里的郁江烏蠻灘北岸,距縣城28公里,是為紀念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今越南)、平定叛亂、定疆界、在烏蠻灘疏河通航而建的一座祭祀性建筑。始建年代不詳。橫縣伏波廟是珠江流域同類建筑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者。廟原占地33330平方米,面積936.7平方米,由南至北依坡勢朦朧逐建鐘鼓樓、牌樓、前殿、中殿、回廊、祭壇、后殿七大部分。其中,回廊與殿堂以小院相連,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在空間上收到高低錯落,虛實對比的藝術效果,屋檐斗拱是廟中令人矚目的建筑工藝之一,各類柱、座、梁、軒、門、窗、屋脊的木、石、漿類雕飾及院落山墻、屋墻的壁畫也不愧為廟中杰出的產物。整座廟宇構飾充滿了藝術的靈氣。尤值一提的是:廟宇周圍濃蔭遮掩,而特殊的氣流卻使其屋而終年不落一葉,瓦面清潔異常,令其更添神靈氣派。據《徐霞客游記》及《橫州志》等記載:北宋慶歷六年(公元1046年)知州任粹重修,有碑記。此后歷代都有修繕擴增。現存的伏波廟,為明清時期的建筑。原廟三進,有鐘鼓樓、牌坊、前殿、回廊、祭壇亭、中殿、后殿七大部分,建筑面積990平方米。除后殿、祭壇亭在“文革”中被毀外,其余部分基本保存完整。
7、橫縣寶華山應天寺 ?
寶華山,又名南山,橫縣南部第一高山,主峰佛光頂海拔563.7米,氣勢雄偉,常年祥云繚繞。佛光顯現,氣象萬千,是廣西的佛教名山,在中國佛教界享有“小五臺山”之美稱。應天寺,在寶華山半,即壽佛寺。宋紹興中建。元至元二十八年,昭勇將軍鄧元甫重建。明洪武、宣德、正統間繼修之。相傳舊有二僧修行于寺,一騎花虎,一騎白鹿,人嘗見之,稱為虎鹿二禪師。明建文帝既遜國,執楊應能度牒,云游湖、蜀、滇、閩,后入粵至橫隱寺中十五年,人不知也。為題額曰:壽佛禪林。又題:萬山第一。額于寺門。恐有覺,復遁去。山頂有朝煙閣,供觀音像,明萬歷三十三年,州紳鄧國材建。有史料記載,寶華山應天壽佛寺盛于唐朝,曾有住持僧侶數百近千人,建文帝在寺中住持達15年之久,這是中國佛教界獨有的,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和旅行家徐霞客又專程到寶華山應天寺考察,因而在國內外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名人效應。寶華山自古以來還產出著名的茶葉品種“圣種白毛茶”,相傳是明朝建文帝親手栽種,歷來聞名海內外。據《廣西通志》記載:明朝正德二年四月,設橫州僧正司于該寺(僧正司是僧官名),唐文宗開成中,始立左右銜僧僧正錄,明朝因置僧錄司,掌佛教,又于各府置僧綱司。
8、寶華山風景區
寶華山風景區寶華山風景區位于縣城南3公里。《橫州志》載:山聳而奇,靈而秀,郁蔥而偉麗,泓清而泉洌。寶華山是縣內除烏蠻山外又一座集自然風光與名勝古跡于一體的山峰。其因建有應天寺,且傳說明代建文帝靖難后在山中隱居15年而馳名史學及宗教界,歷代游人均以一睹明皇圣跡為快。山中名產一南山白毛茶曾獲1822年巴拿馬國際農產品博覽會茶葉質量品評會二等獎,相傳亦為建文帝親播圣種,今當地民從眾引以為蒙。“寶華朝煙”素列“橫州八景”,是歷代游人在山中發掘的佳境,其與山中的森林珍稀、應天寺、猴子巖、仙人井及登頂遠眺同為游歷此山主要的觀賞內容。此山是國營南山林場的主要林地,以種植玉桂、杉樹為主,間種部分林果如柿、板栗、三華李、荔枝等。其與白毛茶同為山中名產,為山林觀賞的主要內容。每日清晨于應天寺附近向主峰方向觀賞,可領略“寶華朝煙”意境:而登項眺望,則可體味“一覽眾山小”之勢:與烏蠻遠眺相比,寶華遙望更具氣勢,于主峰南望,山丘重迭,云霧飄渺:北望城東平川,江流蜿蜒于田園如玉帶飄蕩:西北遠眺,遠水近山,陽光中,雄偉的西津水電站大壩虹跨郁江,上游寬闊的庫區似一嵌于山地的巨大面鏡,船帆點點,波光鱗鱗。
9、海棠公園
海棠公園海棠公園地處縣城西隅香稻溪河口附近,由海棠橋及近年在原址仿古修建的海棠亭、懷古亭、淮海祠、秦觀塑像及博物館共同組成。分布于南止港務站,并起環城公路,西到公路橋,東臨郁江的范圍內。該地可謂環境優雅,勝跡薈萃;海棠橋兩側及香稻沿岸垂柳搖曳;六柱支撐,上下兩層的六角形海棠亭與四柱飛檐的懷古亭依江列建,分立海棠橋兩端,素為觀棠郁江及縣城景色的佳地。橋下香稻溪入郁江的河口則是垂釣者的樂園。懷古亭北側古榕樹濃蔭的海棠公園內;近幾年新建成的淮海祠,新塑的秦觀像及琳瑯碑刻使之后古韻尤存:西北隅新建的兩層仿古琉璃式建筑——橫縣博物館,集中陳列歷年縣內發掘收集的珍貴文物數面件,其中有《夫子杏壇圖》,圭壁銅鼓、各式錢幣、石器、瓷器、壯族生產生活用品等,在此可詳細了解橫縣兩干一百多年人文歷史的滄桑演變,領略駱越后人聰慧的才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棠橋。海棠橋。北東——南西向展布,青石結構,長32m、寬4m、單拱、拱寬9.3m、橋高8m、拱厚1.7m。史志記載,該橋始建于末前,原為木橋,末、明均有修葺,清代以石易木重修至今。因昔日附近遍植海棠,宋代詞人秦觀編管橫州吟詞“瘴雨過,海棠開,0又添多少”而得名。
10、中共廣西省工委橫縣會議紀念館 ?
中共廣西省工委橫縣會議紀念館位于南寧市橫縣橫州公園內。1947年4月7日至14日,中共廣西省工委書記錢興在橫縣陶圩鄉六秀村主持召開廣西各地黨的主要負責干部會議(沿稱“橫縣會議”)。會議制定了“積極準備武裝起義,廣泛發動游擊戰爭,創造游擊根據地,摧毀-政權,建立新解放區”的總方針、總任務,并對全省的武裝起義作出了具體布置。這次會議,揭開了廣西全面開展武裝斗爭的序幕,各地黨組織先后在桂東、桂北、左江、右江、桂中南、桂中、桂南等7個地區21個縣,組織6500余人舉行起義。為紀念這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弘揚先輩的革命精神,198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橫縣人民政府撥款在橫縣橫州公園內建造了“中共廣西省工委橫縣會議紀念館”。2007年,橫縣人民政府投資180萬元,在舊館原址上重建了占地面積為1800平方米的新館。目前,展館圖片、資料、文物,保存完好,紀念館平時有2個工作人員負責管理。2005年11月,中共廣西省工委橫縣會議紀念館定為橫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9月定為南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廣西橫縣屬于哪個市 橫縣哪些旅游景區
1、橫縣,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位于廣西東南部,南寧市東部, 截至2019年,橫縣下轄15個鎮、2個鄉、1個管理區。
2、截至2018年,橫縣共有旅游景區20個,A級旅游景區6個,旅行社1家。
3、有國家AAAA級景區1個(九龍瀑布群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級景區5個(西津湖景區、橫縣西津國家濕地公園、沙埠景區、蓮塘圣茶谷、中華茉莉園)、伏波廟(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平朗鄉筆山村(中國傳統村落)、寶華山旅游風景區、六景泥盆系標準剖面保護區等。
橫縣景點
橫縣的景點有寶華山、蓮塘圣茶谷、九龍瀑布森林公園、西津湖旅游區、伏波廟等。
1、寶華山:又名南山,氣勢雄偉,常年祥云繚繞,在中國佛教界享有“小五臺山”之美稱。
2、蓮塘圣茶谷:位于橫縣蓮塘鎮佛子村圣山茶園,集生態有機茶葉采摘加工、度假旅游、休閑娛樂為一體。
3、九龍瀑布森林公園:位于鎮龍山西麓,獅子溪、平田溪、鯉魚溪等五條較大溪流,終年流水不斷,匯流成瀑,在園內形成大大小小共20多處瀑布。
4、西津湖旅游區:位于橫縣縣城西南,因西津電站而得名,西津湖是祖國南方最大的內河湖,西津湖的山,綿延似龍蛇,蒼碧如錦屏。
5、伏波廟:是珠江流域同類建筑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者,由南至北依坡勢朦朧逐建鐘鼓樓、牌樓、前殿、中殿、回廊、祭壇、后殿七大部分。
橫縣有沒有動物園
好像是沒有的。橫縣有的只是森林公園,橫縣隸屬于廣西南寧市,是中國茉莉之鄉,山水秀美,鳳光旖旎,人文景觀古樸雋永。缽嶺春游、槎亭
秋眺、海棠暮雨、寶華朝陽、月江澄練、紫水呈祥、天云歸窟、烏蠻積翠渾然一體,成為橫縣著名的古八景。
橫縣著名的十大景區:1、橫縣中華茉莉園(石井生態農業旅游區)、2、橫縣九龍瀑布群景區、3、橫縣西津湖景區、4、橫縣寶華山景區、5、橫縣
伏波廟景區、6、橫縣伏波灘景區、7、橫縣六景泥盆景區、8、橫縣海棠公園景區、9、橫縣西南茶城、10、橫縣沙江民族風情旅游區。
橫縣與廣西首府南寧市相距102公里,距沿海經濟開發城市北海200公里。全縣下轄14個鎮3個鄉,總面積3464.3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平原為主。
森林覆蓋率43.99%。
橫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太陽輻射強,日照充足,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夏長冬短,無霜期長,少見冰雪。這些特點,最適宜于喜溫作物的生長。
橫縣有那些旅游景點呢?
橫縣有九龍瀑布群森林公園、伏波廟、六景泥盆系剖面自然保護區和青秀山等旅游景點。
九龍瀑布群森林公園:九龍瀑布群森林公園范圍約2.5平方公里,相傳,當年神龍在這里大勝銅鼓精,從此鎮守這方水域,護佑這九龍河兩岸的人民。由于得天獨厚的地質構造和水流的長期侵蝕,此地形成了十級高低寬窄不等、形態各異,落差30多米、寬20多米不等的瀑布群。
伏波廟:橫縣伏波廟是一組很有特色的建筑群體,它是由廟門、牌樓、前殿、大殿、側殿、后殿、回廊、祭壇幾個部分組成,他們以祭壇為中心,形成一個封閉的院落。廟門兩旁為鐘鼓樓。這對稱的鐘樓、鼓摟顯然是受到佛教影響而建的,因為中國本土的祠堂,一般不使用大鐘和鼓,自然也就不會在廟旁建造鐘樓和鼓樓。
六景泥盆系剖面自然保護區:六景泥盆系剖面是我國著名的泥盆系標準剖面,也是世界著名的泥盆系標準剖面。它位于橫縣西北部的六景鎮附近,距自治區首府南寧約50公里。 近年來,保護區以其內容豐富、地質特征清楚、剖面線較短、交通方便,而成為地質院校學生實習和群眾普及地學知識的地點。六景剖面還是古生物學、地層學,沉積相研究、古生態等地質基礎學科研究的理想場所。
青秀山:青秀山風景區包括鳳凰嶺,鳳翼嶺和青秀山,海拔高度八十二米至二百八十九米,氣候宜人,奇山異卉,四季常開,古詩曰:“青山四時常不老,游子天崖覺春好,我攜春色上山來,山花片片迎春開。”在古代,青秀山已經是邕南著名的避暑游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