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爾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和林格爾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呢)
本文目錄一覽:
呼和浩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推薦嗎?
1、萬部華嚴經塔
萬部華嚴經塔因塔身通體潔白又稱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東郊18千米的白塔村,據傳為遼圣宗時所建。該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高約45米,雄偉壯觀,塔內有旋轉式樓梯,還有多層交錯搭接的木梁,攀至塔頂可遠眺山川景色。
2、五塔寺
五塔寺位于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南部,原名金剛座舍利寶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為五塔寺。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間,高約16米,塔身均以琉璃磚砌成,塔身下層是用三種文字刻寫的金剛經經文,上層則為數以千計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瓏秀麗。此塔最有價值的當屬緊鄰北墻的蒙文天文圖石刻了,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標注的天文圖,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到此看過才不虛此行。
3、伊斯蘭風情街
伊斯蘭風情街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區,街道兩側以疊澀拱券、穹隆、彩色琉璃磚裝飾出來的高樓氣勢宏偉。尖拱形并列的門窗、渾厚飽滿的球形殿頂、高聳的柱式塔樓,讓人領略到濃郁的伊斯蘭風情。這里回族群眾聚居、伊斯蘭風格建筑集中、穆斯林商業繁榮,形成了濃郁的伊斯蘭氛圍。想感受異域風情的朋友,一般都不會錯過這里。
4、清真大寺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舊城通道南街東側,是呼和浩特市建筑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故此得名清真大寺。它與城內的蒙漢藏各式建筑,薈萃在一起,襯托出呼和浩特這座多民族城市的莊嚴、綺麗,更有力說明呼和浩特是明末清初以來,蒙、漢、藏、回、滿等各兄弟民族人民共同勞動和精心結構出來的一座城市,它本身就象征著國內各族人民兄弟般的團結。清真大寺每天都有穆斯林在此做禮拜,前往參觀時,記得保持安靜,尊重他人的信仰。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最大的廟
呼和浩特大召寺
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召,藏傳佛教寺廟,是呼和浩特地區乃至內蒙古地區目前保存最完整、影響最廣的寺院之一。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地處中國北部,地理上位于北緯37°24′-53°23′,東經97°12′-126°04′之間,東北部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交界,南部與山西、陜西、寧夏相鄰,西南部與甘肅毗連,北部與俄羅斯、蒙古接壤,橫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
呼市哪好玩?
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區位于烏蘭察布草原中部,在呼和浩特市北約90公里,是距呼市最近的草原旅游區。 希拉穆仁,蒙語,意為黃河,又名召河,草原四周丘陵起伏,綠草如茵。在希拉穆仁河畔有一座喇嘛召——普會寺,原是席力圖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宮,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建筑很有特色。 每年夏季的那達慕大會期間,草原上熱鬧非凡,這時,你可以住蒙古包,觀看騎馬、騎駱駝、賽馬、賽駱駝、摔跤表演等,看到意興盎然之際,你還可以進場內小試身手,沒準還能收獲一些意外的驚喜呢。
呼和浩特市里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伊利集團工業旅游
內蒙古呼和浩特十大旅游景點排行榜 呼和浩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乳品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國家520家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八部委首批確定的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是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唯一指定乳制品生產企業,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唯一一家同時服務奧運會和世博會兩大國際頂級盛事的乳品企業。伊利集團是中國大型乳品企業中唯一一家民族企業,十多年間累計納稅80多億元,為公益事業投入6億多元。
哈達門國家森林公園
內蒙古呼和浩特十大旅游景點排行榜 呼和浩特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哈達門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武川縣,距呼和浩特市27公里。占地面積36平方公里,園內峰巒疊嶂,溝壑縱橫,怪石林立,飛瀑滾玉,林密草深,遮空蔽日,優美的自然風光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的快樂家園,有斑羚、梅花鹿、狼、狐貍,青羊,啄木鳥、百靈等。自然景觀有頑石潭、三疊瀑、小峽谷、水簾洞、一線泉、瀑布泉、飛來石、蓮花峰、雙駝峰、松鼠峰等。還有避暑山莊、飯店、游泳池,溪流小橋,蒙古包群、888級臺階等旅游設施。這里自然美獨樹一幟,也以其曾是古代王公貴族的狩獵區,神秘地吸引著廣大的游客。
蒙牛工業旅游區
1999年8月,隨著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縣一片荒地上成立,內蒙古旅游業又增加了一個亮點—工業旅游。通過在生產車間設計參觀通道等方式展示蒙牛牛奶、冰淇淋、酸奶、奶酪、奶粉等消費者所喜愛的產品的生產、加工到成品的全線生產流程,從而展現蒙牛企業文化,讓廣大的消費者了解蒙牛,信任蒙牛,熱愛蒙牛。蒙牛工業旅游區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已建成亞洲最大的冰淇淋生產線。蒙牛液態奶生產線和企業文化對游客最有吸引力。建有全封閉游覽通道,有專職導游負責游客的接待、講解和管理工作。
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區(哈素海)
哈素海是黃河變遷而遺留的牛軛湖,屬大黑河水系的外流淡水湖泊。過去曾稱陶思浩西海子,俗稱后泊兒。哈素海是天然湖泊,有“塞外西湖”之稱。它位于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境內,水面面積32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湖底雜草叢生,水質肥沃,盛產草、鰱、鯉、鯽、團頭魴、武昌魚等魚類及河蝦蟹。湖面蘆葦蕩內繁衍著各種鳥類,凌空起飛時盤旋在煙波浩渺的湖面上,岸邊涼亭水榭柳綠成蔭,碧水青山相映成輝,組成一幅十分壯觀的圖景。
呼和浩特大召寺
蒙語稱“依克召”,意為大廟。漢名原為弘慈寺,后改名無量寺,位于呼和浩特市舊城區。明隆慶年間(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譯作“俺菩”)受封為順義王后,與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歸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萬歷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銀佛像,俗稱銀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稱“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間(1662―1721),擴展召廟規模,大殿改覆黃琉璃瓦。佛殿內有高2.55米的銀鑄釋迦牟尼像。
神泉生態旅游風景區
神泉生態旅游風景區由黃河兩岸分布組成。左岸為古典園林景區,景區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其中翡翠湖18萬平方米,主要景點有神泉、茶樓、戲臺、珍禽觀賞園、游樂場、翡翠湖蕩舟、黃河母親廣場、噴泉廣場、黃河大舞臺、酒店、旅游商品店、餐飲等;右岸為庫布其沙漠游樂園,旅游項目有沙漠沖浪、滑沙、騎駱駝、沙漠卡丁車、沙漠越野、野營俱樂部、沙雕區、鳳鳴谷服務區、沙漠游樂區等。兩個景區由跨黃河840多米索道連接,黃河有豪華游輪、渡輪和黃河漂流,也具有古典園林氣息和自然地域風貌的景觀,給游客提供了一個優美的環境。
內蒙古博物院
內蒙古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東二環與新華東街交匯處西北側,與內蒙古烏蘭恰特建筑毗鄰,主體建筑面積5萬余平方米,造型獨特,設備先進,由陳列展廳區、文物庫房區、觀眾服務區、業務科研區及多功能廳等各部分組成。博物院集合了強烈的現代元素、地域表征與民族特色,是濃縮了中國北方億萬年來生態變遷史與草原文明發展史的一部“百科全書”,也是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標志。
大青山太偉運動休閑度假村
太偉滑雪場位于內蒙古、太偉高爾夫球場內,距市區僅20分鐘車程、距白塔機場8分鐘車程,整個滑雪場占地約16736㎡,雪道約500米,滑雪場朝陽、背風,春夏鳥鳴澗幽,秋冬和風煦日、暖意融融。特殊的氣候使這里的雪呈規則的顆粒狀,更易于獲得良好的滑雪感受。當降雪量不足時,雪場備有足夠的造雪設備進行人工造雪,以保證最佳的滑雪厚度,太偉滑雪場是內蒙古西部最大、風光最美、配套設施最全、交通最便利的旅游滑雪場。
昭君博物院
昭君博物院地處呼和浩特市南郊,是由王昭君墓及其一系列紀念建筑設施組成,占地面積205畝,是國家4級景區。王昭君墓,蒙古語稱為特木爾烏兒虎,意為“鐵壘”,文獻記載亦稱“青冢”,從唐代開始有明確記載。據考證,它由漢代人工積土夯筑而成,高達33米,底面積13000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象征民族團結、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歷史豐碑。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漢時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興山縣)。
白石頭溝生態旅游區
白石頭溝生態旅游區白石頭溝生態旅游區位于金山開發區北的土默特左旗實驗林場內,面積28平方公里。旅游區內山高嶺峻,層巒疊嶂,夏秋之際,草木蔥蘢,山花盛開,溪水潺潺,清風習習,自然環境十分優美。白石頭溝生態旅游區溝口建有“五一水庫”。1980年,呼和浩特市園林局在這里興建了呼和浩特青山公園。2003年,旅游區重新進行了規劃建設。建成后的旅游區主要由一門、二帶、八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