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靈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廣靈縣有什么景點)
本文目錄一覽:
山西廣靈縣有什么旅游景點?
廣靈縣地處太行山北端,恒山東麓,為山西省東北門戶。地形為半山半川,西高東低。壺流河境內全長66公里。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極端最高氣溫38.2℃,最低-34℃,年均氣溫7℃,無霜期130天,降水量408.8毫米,轄2鎮7鄉,212個行政村?!V靈縣山川秀麗,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獨特的地貌和豐厚的歷史文化,孕育了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距縣城15公里的圣佛寺國家級原始森林公園,蒼松翠柏,郁郁蔥蔥;綿延50多公里的趙長城在中國長城史上具有極高的價值;有“小懸空寺”之美稱的圣泉寺石窟,山峰峙立,廟宇軒昂;城南0.5公里的風景名勝保護區水神堂,山水相宜,風景秀麗;縣城西南的白羊峪,翠峰疊嶂,逶迤綿延,素有“小九寨溝”之稱。 廣靈縣還有豐富獨特的歷史文物。境內有省級保護文物——洗馬莊漢墓群和千福山漢墓群;有歷史悠遠的舊石器、新石器文化遺址;有建筑最早、保存最好的戰國趙長城;還有歷史悠久的唐松、唐槐、明柳、明榆等名樹古木。 廣靈縣歷史悠久,民風淳樸。加上地域特征,使廣靈形成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F在比較成規模的古建筑群落4處,該縣還擬建婚嫁館、耕稼館、節慶館、剪紙館等,用實物與模擬表演來再現該縣的獨特的風土人情與歷史變遷。 該縣現在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融吃、住、娛一體的賓館兩家,檔次較高的飯店與酒店五家,一家由富成公司投資的四星級酒店正在建設中,經銷本地特產的商家約二十家,可以為您的商務會議、休閑娛樂、旅游購物提供方便。 廣靈地處山西東北,交通較為不便,省道201,303分別從南北東西兩個方向過境,成為該縣主要的交通通道。目前經由該縣西到渾源,東至河北蔚縣的高速公路正在施工中,待工期結束,高速通車后,會極大的改善當地的交通條件及拉近與北京,大同等城市的空間關系。而鐵路方面,準朔蔚鐵路鐵路,前期準朔鐵路已開工,而朔蔚鐵路也以列入太原鐵路局十二五規劃中。該鐵路規劃等級為國鐵1級鐵路,速度目標值160km/h,預留200km/h.其以貨運為主,兼顧客運。該鐵路建成后將有效緩解晉北,蒙西地區鐵路運輸壓力,及改善晉東北人民出行條件。白羊峪風景區 :白羊峪群山屬恒山山脈,位于廣靈縣城西20公里處,屬南壺森林公園五大景區之望狐石人山一,總面積10萬畝,由山、水、林、革命遺址、寺廟遺址五部分組成??瓶?、旅游的好去處——漢白玉石林:六棱山主峰海拔2375米,是山西大同地區第一高峰。漢白玉石林就坐落在六棱山主峰東側與陽高縣交界的鞍口上,海拔2175米。據了解,這一區域內植被良好,樹木、植物、動物、大理石、漢白玉、鐵礦石等各類資源非常豐富,堪稱是華北地帶物種資源的寶庫千福山風景區 :千福山,位于廣靈縣城西北三公里處,屬九華山一峰,北依群山,南臨壺水,海拔1254米,是縣城遮寒避暑是天然屏障。登峰眺望,廣靈盆地山川盡收眼底,身臨其境,疑入畫中,令人心曠神怡。為縣內宗教名山。千福山峰頂廟宇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共有各類殿宇70余間,主殿有“北岳行宮”、“九仙元君祠”和廣靈古代“八景”之一的“千福曉鐘”鐘樓,峰頂廟宇腳下前方開闊地,面對正山門建有戲樓,每年“娘娘圣誕日”四路八方居民男女云集于此,舉行一年一度的千福山廟會,朝山者看戲者絡繹不絕,蔚為壯觀。 “天然氧吧”中聽“圣佛松濤” :圣佛寺位于縣城南14公里的圣佛林山中,始建于金章宗泰和年間,明嘉靖四十二年大修,清代多次重修,寺內計有各類殿宇120余間,是廣靈有歷史記載規模最大的佛寺。但由于歷史原因,于1967年被毀,現存寺基址、碑林、塔林,民間重修藥師殿五間。塔林為佛教禪師墓塔,屬清代建筑。原有14座,現存8座,塔高1.55米,直徑1.5—2.5米,均為磚徹須彌座。那里有3500多畝天然原始次生林,郁郁蔥蔥,遮天蔽日,松濤陣陣,鳥語花香,空氣潤潔,被人稱作“天然氧吧”。再加上神秘的“聚寶盆”傳說,為其增添了無窮魅力。 小懸空寺——圣泉寺 :被譽為小懸空寺的圣泉寺,位于縣城南13公里北岳恒山山脈天王嶺懸崖之腰,上載峻嶺,下臨深谷。 谷中一泉,涌而不溢,用之不竭,人稱圣泉。據碑文記載,圣泉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間。共有四個石窟,分上、下寺。上寺主殿闊4.1米,深6.37米,高2.94米,內有泥塑懸山、佛像120尊。下寺有泥塑像5尊。從60年代起,廣靈僧人連生在此修身誦經,為全縣人民祈求太平,多年來為附近百姓祈福消災,嬴得廣大善男信女的敬仰?;诖耍陙砻耖g資助絡繹不絕,使之得以重新改擴建。整個建筑布局合理,別具匠心,集奇、險、驚、特、巧于一體。從谷底仰望,若斷崖飛虹;隔峽遠眺,猶如壁間嵌雕,令人稱奇叫絕!突出表現廣靈民間木工大師陳永明的建筑風格,代表了廣靈民間木構建筑的最高水平。 “塞外小天堂”——水神堂 廣靈水神堂,人稱“塞外小天堂”。位于廣靈縣城東南,與縣城相連。這里的風景區融林、山、水、寺為一體,由壺山古建筑群、中國名泉水神堂壺泉、泉湖、林地、綠地組成。 古建筑廟宇現存為明清建筑風格,寺內存有明清時期的壁畫,反映當時廣靈縣的生活狀況,被當地人譽為“廣靈的清明上河圖”。 古建筑內有一座六角七層實心閣樓式磚塔,還有圣母殿、大士庵、百工社、文昌閣、鐘鼓樓等,整個建筑緊湊樸雅,小巧玲瓏,與壺泉水環饒映襯,夏秋碧光瀲滟,春冬霧氣空蒙,被稱做“小蓬菜”。遍布壺山島四周山石磨牙石刻和古鐘記載著歷史滄桑演變。由壺山島向四周遠眺,百步湖、豐水湖、下河灣、枕頭河、遇逢山等自然景觀盡收眼底,與3萬畝濕地相連,遙相呼應,猶如畫卷。 滿意請采納謝謝。
廣靈旅游景點推薦
白羊峪白羊峪山脈屬于恒山山脈,位于廣靈縣城西20公里。是南湖森林公園五大景區之一,總面積10萬畝。它由山、水、森林、革命遺址和寺廟遺址五部分組成。白玉林白玉林位于六棱山主峰東側馬鞍口,陽高縣交界處,海拔2175米。根據測繪資料,石林平面面積約10000平方米,主體南北長500米,東西寬100米。千佛山千佛山,位于廣靈縣城西北三公里處,是九華山的一座山峰,北有群山,南有水壺水,海拔1254米。千佛山峰寺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現有各類殿堂70余座。主殿是北越興宮、九仙廟和廣陵八景之一的千府蕭中鐘樓。峰廟正面腳下開闊,正山門對面有戲樓。每年,來自四面八方的男男女女聚集在這里舉行一年一度的千佛山。
山西省大同市廣靈縣景點介紹
廣靈縣全縣轄2鎮7鄉132個行政村,人口18.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5萬人。廣靈縣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民間傳統文化種類繁多,剪紙、秧歌、大號、皮影、背閣等獨具地方特色。廣靈剪紙,起源于漢代,是中國民間剪紙三大流派之一,2010年廣靈剪紙被列入人類非物質遺產保護名錄。全縣現有壺流河濕地、白羊峪、甸頂山空中草原等自然景觀25處,有水神堂、漢白玉石林、圣泉寺等人文景觀132處。接下來咱們就看看這些景觀吧。
一 水神堂
水神堂位于廣靈縣壺泉鎮壺山上,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神堂原名洋水神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清代乾隆年間增建文昌閣,改名水神堂。水神堂坐北朝南, 是典型的外觀八合院,主要建筑有靈應寶塔、圣母殿、禪房、文昌閣、山門、鐘鼓樓、老君殿等。 山上建有亭殿閣塔,山下草木叢生?!熬沤ツ胳簟焙汀坝^音庵”是水神堂的建筑主體,配有東西觀賞廳和龍虎廊,院內建有四丈多高的七級磚塔。東北角有一閣,登梯而上便是一個六角樓亭。
二 澗西古堡
廣靈縣壺泉鎮澗西村始建于清代,因保有較為完整的古堡墻壁、堡門及特色民居建筑群,被人們稱為“澗西古堡”。
脫貧攻堅戰打響后,澗西村大力發展特色 旅游 產業,重點提升村容村貌,優先吸納貧困戶就業。別具一格的手工藝品、古色古香的民居、兼具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藥用花卉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2018年,澗西村實現整村脫貧。
整個景區不僅有展廳,還有農家樂和民宿,來這里的游客們既可欣賞古時的恢弘建筑又能得到現代 旅游 業的方便。
三 剪紙博物館
中國廣靈剪紙藝術博物館始建于2007年8月,是國家3A級景區,設有十三個大展廳和一個地下收藏廳,現藏品達到16000余件。從建館以來全年對外免費開放。
這里設有體驗區、互動區、游覽參觀區,在這里除了能全方位了解廣靈剪紙的起源、發展、創新和生產全過程外,還能欣賞到世界各國的剪紙。
四 極樂寺
廣靈九龍山極樂寺的興建發端于開山住持——上昌下義大和尚。1996年,大和尚經大德指點發心去五臺山閉關苦修,在路過廣靈縣南村鎮時,看到 這里貧窮落后,民風淳樸,決心在此弘揚佛法。
大和尚在此打了三期“般舟三昧”(每期90天,90天中不坐、 不臥、不眠、不休,一直繞佛念佛,是佛法中最艱苦的修行方法之一),出關后為報佛恩、國恩、眾生恩、護法恩、父母恩,大和尚發愿建立極樂寺。2000年2月開始施工,2012年8月極樂寺舉行了大雄寶殿落成、佛像開光暨彌勒寶殿奠基盛典大法會。
五 圣泉寺
圣泉寺被譽為“小懸空寺”,位于縣城南恒山山脈深處的天王嶺懸崖之腰,上載峻嶺,下臨深谷,懸崖石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說山谷中有名泉,涌而不溢,用之不竭,人稱圣泉,圣泉寺取名于此。
圣泉寺懸空而建,宏闊壯美, 風光秀麗,山勢巍峨,植被茂密。該寺整個建筑以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巖石暗托,木榫石卯,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別具匠心,集奇、險、驚、特、巧于一體,從谷底仰望,若斷崖飛虹,隔峽遠看,又如壁間嵌雕的空中樓閣,令人稱奇叫絕。
六 朝陽寺
廣靈縣朝陽古寺在縣城城北,幽雅、明凈,是護法神靈的佛圣寶寺。它建在北岳莊村西的“小金旺龍”的龍頭山坳中。
朝陽古寺原名觀音寺,弘治年間改名朝陽寺,據傳說是北魏年代所建,明朝萬歷十四年重修,清朝雍正皇帝癸丑孟冬和乾隆皇帝六十年重修兩次。朝陽寺的建筑共有四層;第一層是過殿,即天王殿;北南兩側分別是鐘樓和鼓樓;二層是達摩祖師殿,兩側是伽藍殿,娘娘廟;三層是古佛寶殿,即正殿,兩側是觀音殿,地藏殿;四層是法堂,兩側是書香草堂,念佛堂。共有殿宇百余間。
七 烈士陵園
廣靈縣玉福山烈士陵園,共安葬烈士400余名,其中著名烈士或縣團級以上烈士20名。憑借廣靈縣光輝的革命 歷史 ,廣靈縣玉福山烈士陵園在晉東北地區乃至河北省蔚縣、陽原一帶具有廣泛影響,是我省重要的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申報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玉福山烈士陵園 始建于 1967年,自2000年以來,廣靈縣民政局對玉福山烈士陵園進行了大規模修建。 園內主要建筑有:建于1967年的烈士紀念塔,長90米寬48米的大型山頂紀念廣場,長21米高3米寬48厘米象征廣靈48年3月21日解放的大型楊成武題詞紀念碑,王震、楊成武、曾雍雅三位將軍的漢白玉雕像,記載王震、楊成武在廣靈抗日業績及廣靈革命 歷史 的大型花崗巖石碑,廣靈縣革命烈士英名錄石碑兩通及大型仿古彩繪碑亭兩個,抗日軍民和解放軍指戰員漢白玉大型雕塑兩組,立有300名革命烈士紀念碑的大型烈士公墓,廣靈大十大著名烈士及廣靈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紀念碑碑林。
八 白羊峪風景區
白羊峪風景區群山屬恒山山脈,位于廣靈縣城西20公里處,屬南壺森林公園五大景區之一,由山、水、林、革命遺址、寺廟遺址五部分組成。峽深15千米,有15道灣。整個山峽逶迤起伏,三萬畝林區波瀾壯闊。
峽谷兩側山中有林,林中有洞,洞中有水,山泉密布,瀑布高懸,條條小溪,匯集成流,為壺流河源頭。峽谷中有將軍崖、仙女峰、臥虎山、虎頭巖、抬轎山、小龜山、老君洞和廣靈縣古代“八景”之一的“白羊暮靄”景觀。春夏季節里,繁花似錦,鳥語花香。山林中的天然中藥材,名目繁多,至今查明的已有一百余種,食用山蘑比比皆是。白羊峪內和峪口分別建有白羊寺和清涼寺,均已毀,現存遺跡。
九 漢白玉石林
漢白玉石林位于廣靈西北部邊緣的六棱山,六棱山石林還處于待開發階段,沒有當地人引路很難找到。從南向北觀賞山體巖石從基部便成柱狀向上聚攏。石林之下有著儲量豐富的漢白玉,行走在形態各異的石林之間,能見到半透明的優質漢白玉。山上有明顯的開采痕跡,不登上山頂很難發現石林的美。
十 甸頂山
甸頂山海拔2008米,北依大同地區的制高點黃羊尖,西臨浩瀚的冊田水庫。山頂之上綠草茵茵,繁花似錦,芳香幽幽,一望無涯。涼風吹縐了碧海花浪,白云與游人擦肩而過。
草甸上四季有花,處處有花。初春乍暖還寒,藍色的白頭翁,紫色的馬蘭,黃色小葉錦雞競相開放;仲夏時節,草高花旺,碧茵似錦。白色的雪絨花,淡藍色的翠雀花爭相媲美。秋季,芳草依依,樹葉金黃,碩果累累。隆冬季節這里的沙棘一支獨秀,染紅了潔白的雪,燃燒了碧藍天。
甸頂山上野生菜蔬植物生長旺盛,作為綠色食品開發,蘊藏著無限商機。其中最珍貴的東西要數雪絨花和羊肚菌。
廣靈有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地方,還有壺流河濕地、殷家莊古民居建筑群、西焦山古民居建筑、圣佛寺森林、圣眷峪、黃龍峪這些地方也都值得一去。廣靈縣雖小,但 旅游 產業卻發展得很好,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