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

建始縣有哪些好玩的景區 (建始十大景點排行榜)

admin 3 2023-03-14 08:50:16

本文目錄一覽:

建始縣旅游景點排名

建始縣旅游景點有:

1、巨猿洞:

巨猿洞位于高坪鎮麻扎坪村境內,俗稱龍骨洞。1968年—1970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在洞內發掘出步氏巨猿牙化石5枚、南方古猿化石3枚,及其伴生動物龜類、靈長類、食肉類、長鼻類、奇蹄類、嚙齒類化石24種。1970年,該洞被封存。該洞是迄今已知的世界巨猿產地緯度最高的地方。

2、石柱觀:

石柱觀位于高坪鎮望坪一片300多公頃的平疇中央的一座柱狀石灰巖孤峰頂端,古稱蟠龍山朝真觀,民間以狀名峰、以峰名觀,俗稱石柱觀。該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后多次翻修,1992年12月16日,被湖北省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并由省撥款修葺。

3、花果坪古生物化石洞群:

花果坪古生物化石洞群含花坪、景陽、高坪、紅巖寺等鄉的部分村,面積1582.33平方公里。1953年后,先后出土劍齒虎、貘、野豬、鹿、牛、馬、羊、象等動物骨骼化石 。

1971年后,在洞群中發現巨猿牙齒化石19枚,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認定:“建始巨猿牙的形態與特征與廣西柳城巨猿沒有種的區別”。

4、石通洞:

石通洞位于業州鎮西南角鳳冠山麓峭壁下。洞內西北部較平坦寬敞,穹窿如舍,最寬處約30米,總面積約2200平方米,形同大廳。

洞口崖檐飛泉常年不斷,淅淅瀝瀝飄落入洞前圓形小潭,即古縣志中所稱“石洞飛泉”,夏天登臨,令人頓覺神清氣爽。洞中東南部地勢略高,進洞后可見一道天然石橋橫跨洞中東、西兩壁,即古縣志中記載的朝陽觀十景之一的“石澗天橋”。

5、朝陽觀:

朝陽觀位于業州鎮郊區。朝陽觀又名鳳冠山,上有天池寺,該寺俗稱朝陽觀,方言以觀名山。該風景區含朝陽觀、米水河、穿洞子、閘木水峽、石鼓門、寶塔山等。

天池明鏡、石洞飛泉、虎頭昂翠、崖懸白印、虎榜天開、蓬萊仙境、石澗天橋、石聳烏紗、鳳尾拖青等朝陽觀十大景點被載入清代《建始縣志》。

建始有什么好玩的景點 建始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朝陽觀風景區位于業州鎮郊區。朝陽觀又名鳳冠山,上有天池寺,該寺俗稱朝陽觀,方言以觀名山。該山在縣內方圓百里內獨具顯著的丹霞地貌特征,與其周圍的山地迥然不同,山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清風送爽,曲徑通幽,更有洞穴處處,清泉常流,誠為探幽、旅游佳境,被歷代文人墨客反復吟詠,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等歷代名流詠石通洞的詩詞達28首之多。該風景區含朝陽觀、米水河、穿洞子、閘木水峽、石鼓門、寶塔山等。天池明鏡、石洞飛泉、虎頭昂翠、崖懸白印、虎榜天開、蓬萊仙境、石澗天橋、石聳烏紗、鳳尾拖青等朝陽觀十大景點被載入清代《建始縣志》,除獅灘夜吼不復存在以外,其余9個景點基本保持原貌;山麓的石通洞20世紀90年代被收入《中國名勝詞典》。原天池寺在20世紀50年代初被廢棄,90年代末重建,正在進行開發。

2、景陽峽風景區位于景陽鎮境內。清江橫貫全境,河谷幽深,兩岸壁立,重崖疊嶂,峭壁懸絕。江北有鳳凰展翅、霧中石人、絕壁驛道、景陽關、景陽溫泉等。“景陽關”雄立萬仞絕壁之間,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概,為古代川鹽入湘的重要孔道,又是古代防范外部族入侵的戰略要隘,系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下臨清江,自關口沿羊腸小道左紆右折而下,;江南有五花暮靄、興隆古剎、雙石擎天、龍灣瀑布、土司大寨、雙土地、將軍巖、潮水洞等景觀。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歸流”前曾為容美土司屬地,土司大寨據傳為容美土司的最后據點,境內曾有雙虎紐錞于等古巴人青銅器出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年代,關向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該鎮硝洞管理區的楊家街活動過。清江水布埡水利樞紐工程竣工后,可乘小火輪沿清江直達長江。該鎮氣候溫潤,是縣內著名的水果之鄉,一年四季花果不斷,土家族等少數民族相對較集中,民風古樸、強悍。旅游景點尚處于自然狀態,亟待開發。

3、石柱觀風景區位于高坪鎮望坪境內,含石柱觀、石門河、野三河峽谷、一、二級電站、桑園壩、巨猿洞等景點。石柱觀在一山間盆地中央孤峰獨聳,“左有寶塔映日,右有蛤蟆吐涎,上有石柱沖天,下有金盆偃月”,在清代以前即被譽為建始古“八景”之一。石門河號稱“施南第一佳要”,是古代從陸路進入施南府的必經之地,河上的一座小石拱橋民間傳說系張獻忠入川時用一夜時間修建而成,民國初年,南、北兩軍曾在該橋兩岸對峙數月之久。麻扎坪的巨猿洞有化石寶庫之稱。馬虎山下的巖石上有數千個馬蹄狀的巖窩,俗稱“馬腳跡”,被譽為“花石仙蹤”載入清同治版《建始縣志》。

4、,與巴東縣相毗鄰。含姜家坪、天堰山、剪子口、石人坪、十八革等景點。景區內巖溶發育,石峰、石柱、石芽星羅棋布,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其中又以姜家坪、石人坪、十八革等處最為壯觀。

5、九股山風景區位于業州鎮境西部當陽管理區境內,與恩施市和重慶市奉節縣分別接壤。含城門洞、馬鬃嶺、觀山、“鯉魚跳龍門”、“石海螺”、獅子巖、朝東巖、西漂灣、石柱、姊妹洞、青樹子、十八羅漢、四十二壩水庫等景點。主峰海拔1940米,“當陽旭日”被作為建始古“八景”之一載入清代《建始縣志》。四十二壩水庫海拔1726米,水清如鏡,倒映藍天白云,碧波漣漪,魚群嬉戲穿梭。青樹子水電站1121級石階宛若上天云梯,西漂灣瀑布咆哮如雷十里之外隱約可聞。還有眾多的石柱石峰,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6、,與鶴峰縣接壤,主峰海拔1941米,含照京崖、小三峽(白河下游)、蛤蟆溪洞、系馬柱、紅軍洞、紅軍樹、向王天子洞、鷹嘴崖等景點。該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年代是湘鄂邊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革命紀念地甚多,紅軍樹(兩株柏樹)據說系賀龍元帥親手種植。蛤蟆溪溶洞內石鐘乳千姿百態,有“猴兒戲獅”、“石海螺”、“牯牛坪”、“鐵匠鋪”、“華山雄峙”等,儼然一座地下宮殿。,形如巨塔,居全國同類杉樹之冠。

7、張大頂風景區位于茅田鄉北偏東2公里,主峰海拔1930米,面積11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穿山洞、牛肺洞、仙人橋、龍骨水瀑布、雪巖頂峰叢等。張大頂由70余峰相連而成,遠眺如波,連綿起伏,風光如畫,氣候宜人,花卉繁多,植被良好。穿山洞長174米,高9米,洞內寬敞、明亮、平坦。仙人橋系風化而成,酷似石拱橋,傲聳云天。龍骨水瀑布一日三起三落,雪巖頂峰似蓮荷待放;更有溶石柱挺立,分外妖嬈。

建始縣旅游景點

建始縣位于鄂西南山區北部,隸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面是我搜集的建始縣十大旅游景點,希望大家喜歡。

建始縣旅游景點

1、野三河景區

野三河尋蹤探秘旅游景區(簡稱野三河旅游景區)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鄂西南山區北部,地處建始縣中部,地跨花坪鄉、高坪鎮、景陽鎮。東與巴東縣毗鄰,西與恩施市接壤,北依重慶市的巫山、奉節兩縣,南靠建始縣官店鎮。地理位置重要,素有“川鄂咽喉”之稱。

野三河旅游景區所在的建始縣是我國華東地區、華中地區和西南地區聯系的陸路交通要道。縣城距離恩施許家坪機場56公里,距離巴東港145公里,距離重慶市碚石碼頭98公里。宜萬鐵路、滬蓉(西)高速公路和正在開發的清江“黃金水道”以及連接川湘的天二公路都從景區穿過,為野三河景區的交通帶來了質的飛躍。

建始縣旅游資源豐富、品位較高,擁有名噪海內外的“建始直立人”遺址,清江最美的山水畫廊——景陽河段,生態原始、野趣濃郁的野三河,奇峰薈萃的黃鶴橋,仙境奇山五峰山,佛寺興隆寺,道觀石柱觀、朝陽觀、鳳凰觀,近代名人吳國禎、朱和中的故居等一大批頗有開發價值的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但由于區位、交通和經濟條件的限制,遲遲未能開發利用。隨著宜萬鐵路和滬蓉(西)高速公路的貫通,建始縣的區位、交通條件將得到大的改善。自駕游的客人可以在滬渝高速的高坪或者紅巖寺出口直接駛進景區內。乘坐宜萬高鐵的乘客可以直接在建始直立人博物館下車即入景區。

2、石門河景區

石門河旅游區位于湖北建始縣高坪鎮,八百里清江的支流。景區總投資3.5億元。景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集“幽、險、奇、秀、古”于一體。景區有人類起源遺址,中國南方最久遠的“巴鹽古道”,中國巴人發祥地之一,中國土家族聚集區。石門河旅游景區包括高坪游客接待中心(含自駕車旅游營地等)、石門河探幽賞橋游覽帶、巨猿洞訪古懷舊游覽帶、石柱觀道教養生休閑區、八角村農業休閑度假區,景區面積約180平方公里。素有“施南第一佳要”之稱的石門關山水險峻幽美,是溝通重慶和宜昌旅游景區的重要節點。

石門古風旅游景區地域面積約180平方公里,自然旅游資源與人文旅游資源豐富且頗有特色。景區的旅游資源主要可分為地文景觀類、水域風光類、生物景觀類、遺址遺跡類、地域文化類這五大類型。

石門河景區位于湖北建始高坪,北通豫陜,西襟巴蜀,東臨江漢,南極瀟湘,肩擔重慶、武漢,比鄰長江三峽。宜萬鐵路、滬渝高速橫穿全境,318及209國道通過景區,距機場和火車站僅1小時車程。

3、朝陽觀

朝陽觀風景區屬國家級AA級景區。朝陽觀景區介紹:朝陽釁區包括鳳冠山、大寨山、穿洞子、龔家巖,小溪口水庫、汪家寨、大沙河及九股山、當陽壩一些零散景點。鳳冠山、大寨山一帶,有古朝陽觀十景:天池明鏡、虎頭昂翠、崖懸白印、獅灘夜吼、蓬萊仙景,石洞飛泉、風尾施青、石聳烏紗、虎榜天開、石洞天橋。石洞通天:又名醒獅洞。系建始縣古八景之一,位于縣城郊朝陽觀的半山腰,傳說是玉峰禪師煉仙丹的地方。宋朝大詩人黃庭堅有詩云:“古木蕭蕭洞口風。昔人曾此出樊籠,崖前況有涓涓水,好滌塵襟去效翁。”在石通洞口的左壁,刻有-元老石瑛題寫的“醒獅洞”三個大字。在洞中的上壁的崖石上,刻滿了歷代文人的詩賦。現還依稀可見。天池寺:位于風冠山頂,始建于明代中葉,清道光年間維修,原由佛祖殿、祖師殿、觀音殿、十八羅漢殿、玉皇樓、呂祖閣、靈官殿等建筑組成。建國后逐步毀壞。現已恢復佛相殿、祖師殿和觀音殿三座寺宇。風光圖2-1文字說明:風冠之春。鳳冠山上,蒼松翠柏,一片綠郁蔥蔥,每逢初春,滿山梨花、桃花競相開放,十分美麗。紗帽山:即朝陽觀十景中的石聳烏紗,位于于家臺子上和大寨山旁,其山象一頂古代的烏紗帽。文廟:即孔夫子廟,原址在縣委院內,由大成殿、金聲樓、玉振樓組成,為清同治四年重建。2000年,該廟被遷至朝陽觀下。民族風情園:位于廣潤河畔,朝陽觀下,內有牌坊、亭子、茶樓、長廊等建筑,為縣城居民休閑的好地方。

4、田家壩

田家壩位于恩施州建始縣花坪鎮,因田氏家族所建集市而聞名,是古時“川鹽入湘”的重要通道,建始、巴東兩地藥材、商貿、竹器集散地。境內漢、土家、苗、回、畬民族混居,民風獨具特色。田家壩是川湘鄂邊區工農革命軍根據地之一,著名的建始運動總指揮田見龍始居如此。

2013年入列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田家壩是一個不算偏僻的小村。日漸發達的現代文明正在蠶食農耕文化的遺留,余存的三五間古建筑,寒磣地夾雜在一幢幢新修的小洋樓之間,坍塌的老屋與崛起新樓的反差讓人很難與傳統村落相接,只有殘存于老宅封火墻上的漆畫和斑駁的墻土,訴說著悠長的歲月。

田家壩臨巴東,接恩施,曾是方圓十多里的集市,古稱街。原村黨支部書記田大崇說,清末年間,田氏家族跨清江河,從巴東而入,駐足鹽道兩旁,擺攤設點,賣藥材,售生漆,銷竹器,日漸發達。于是田氏八大有錢人家在此興土木,建樓子,形成里把路長的集市。每逢集日,壩上人頭攢動,商賈云集,三教九流無數。田家壩由此而聞名巴東、建始和湘鄂鹽道。

5、石柱觀

建始望坪是一馬平川,坪中有一山峰隆起,突兀凌空,尤如擎天大柱,人們稱為蟠龍山。這山海拔為1070米,相對高度51米,周長223米。山頂有一廟宇,古人稱朝貞觀,今人叫它石柱觀。

蟠龍山山勢險峻,整個山體是懸崖絕壁,山麓有洞穴,迂回曲折通向山腰,出半山洞口,有238級石梯依山勢盤旋至山頂。山頂蒼松橫生,山花競放,廟宇掩翳在秀林古木之中。廟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傳說當年有一樵夫上蟠龍山撿柴,在半巖石縫中拾得半截廟鐘,鐘上殘留“峨嵋”二宇,懷疑是四川峨眉山的神仙降靈,四鄉群眾因此相邀在山頂修筑廟宇。四百多年來,石柱觀幾經兵燹,重建數次。現存的土木結構是清代重建,高10.97米,外形呈四層六棱亭閣狀,頂部為六面迭歇山式,飛角是鴟首式,內設前堂后殿,東西兩廂,左右茶舍膳房,布局合理,造型雄偉,工藝精致,顯示出工匠的聰明才智。

蟠龍山周圍有風景三處,山西有清建寶塔一座,右側崖縫中有一涓流,久早不竭;東麓有一堰池,碧波蕩漾,常年不干。

石柱觀兼有山、水、石、洞四美,是鄂西的一個游覽勝地。

6、建始直立人遺址

建始直立人遺址位于建始縣高坪鎮麻扎坪村五組。遺址為一石灰巖穿山洞,分東、西兩個洞口。1970-2000年先后九次發掘,發掘發現了早期直立人牙化石五枚和石器、骨器以及包括步氏巨猿在內的80多個種屬的哺乳動物化石。根據對地質古生物的分析研究,該遺址為更新世早期,年代距今250-120萬年之間。

建始直立人遺址是中國最早的古人類遺址之一,是我國首次發現的直立人與巨猿共生的化石點,為研究巨猿與人類發展的譜系關系、靈長目動物發展過程中的趨同變異以及如何進化成人類等問題提供了實物資料。

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頭壩堰崖墓群

位于建始縣長梁鄉桂花村東南,宋代墓群。共十七個洞穴,開鑿于盛竹河北岸崖壁上,距河面高約12米。洞口分方穴式和橫穴式兩種。方穴式邊長約2米,橫穴式一般寬3米,高2米。

8、穿洞子

穿洞子位于朝陽觀風景區,地處建始縣業州鎮郊區,與之相鄰的風景有朝陽觀、米水河、閘木水峽谷、石鼓門、寶塔山等。天池明鏡、石洞飛泉、虎頭昂翠、崖懸白印、虎榜天開、蓬萊仙境、石澗天橋、石聳烏紗、鳳尾拖青等朝陽觀十大景點被載入清代《建始縣志》,除獅灘夜吼不復存在以外,其余9個景點基本保持原貌;山麓的石通洞20世紀90年代被收入《中國名勝詞典》。朝陽觀又名鳳冠山,上有天池寺,該寺俗稱朝陽觀,方言以觀名山。該山在縣內方圓百里內獨具顯著的丹霞地貌特征,與其周圍的山地迥然不同,山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清風送爽,曲徑通幽,更有洞穴處處,清泉常流,誠為探幽、旅游佳境,被歷代文人墨客反復吟詠,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等歷代名流詠石通洞的詩詞達28首之多。原天池寺在20世紀50年代初被廢棄,90年代末重建,正在進行開發。穿洞子建有林場,原林場場部已被改為接待游客的“莊園”

9、石通洞

石通洞位于建始縣朝陽觀北側,洞外西北崖頂,涓流跌落,如串串玉珠,遇到連日大雨,山洪從崖頂飛泄直下,形成瀑布,十分壯觀。石通洞洞內開闊,內如穹窿,東端一孔直通山頂,宛如天窗,故稱石通洞。石通洞高11.5米,寬160米,洞底平坦,洞壁朱丹。洞頂有一長年滴水、四季不干的細流,滴水聲如珠落玉盤、似敲擊木琴,音韻起伏,宛若優美的樂曲。古人曾賦攻絕贊之:“一竅通天勢蜿蜒,分砂石漏響涓。何當洗盡琵琶耳,踞步閑聽勝管弦。”洞內光線充足,空氣流暢,盛夏清涼,寒冬溫暖,適宜來此避暑消閑。傳說五峰禪師在這里隱居數年,采藥煉丹。洞口一箭之地,有崖溶峰一座,高四米余,為洞前的一座天然屏障。石通洞前,茂林修竹,碧草如茵,風光秀麗。洞壁保存歷代文人題刻詩賦甚多。宋代著名詩人、宋代書法大家之一的黃庭堅先生,在洞壁留下了一道贊美石通洞的詩:“古木蕭蕭洞口風,昔人曾此出攀籠。崖前況有涓涓水,好滌塵襟去效翁。”如今的石通洞,已成為海內外旅游者爭相觀覽的勝地。

10、景陽峽谷

景陽峽風景區位于恩施建始縣景陽鎮境內,因其峽谷風光十分壯觀,被人們喻為“清江畫廊”。清江橫貫全境,峽江兩岸峭壁如削,鐵索大橋飛架南北;江北有鳳凰展翅、霧中石人、絕壁驛道、景陽關、景陽溫泉等景點。江南有五花暮靄、興隆古剎、雙石擎天、龍灣瀑布、土司大寨、雙土地、將軍巖、潮水洞等景觀。

景陽關雄立萬仞絕壁之間,海拔1080米,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古代川鹽入湘的重要通道,又是古代防范外部族入侵的戰略要隘,系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下臨清江,自關口沿羊腸小道左紆右折而下,至江濱約7.5公里即是古渡口。

五花暮靄:江南五花寨之巔高聳五峰,狀如一怒放的梅花,每當日暮,霞光映照,五彩繽紛,景色絢麗,寨上一片輝煌,妙如仙境。

興隆古剎坐落于青龍山首,周圍古木參天,藤葛纏連。這寺為清代一舉人修建,原為青龍寺,后人為紀念舉人,促當地文脈暢達,文運興隆,便改為興隆寺。土司大寨據傳為容美土司的最后據點,境內曾有雙虎紐錞于等古巴人青銅器出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年代,關向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景陽鎮硝洞管理區的楊家街活動過。清江水布埡水利樞紐工程峻工后,可乘小火輪沿清江直達長江。

建始旅游景點

1、建始直立人遺址

建始直立人遺址,位于建始縣高坪鎮麻扎坪村七組,小地名窯場灣,海拔760米。該洞形成于三疊紀,為東西向穿山洞,長120米,高6至7米,寬2至15米。

2、石柱觀

石柱觀,位于清江中游建始縣的蟠龍山頂。建于明嘉靖年間,幾經兵毀,重建數次,現存的主體大殿系清代建筑。大殿高10.97米,外形呈六棱四重檐亭閣狀,前堂后殿,布局合理,工藝精湛。

3、恩施地心谷

恩施地心谷,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位于湖北省建始縣高坪鎮,是世界罕見的最美高山喀斯特巖溶嶂谷景觀。處于北緯30度線上,完整地保留著土家族純原生態特色。

4、野三峽

野三峽,是國家AAAA級景區。規劃總面積155平方公里,以清江景陽河峽谷及清江支流野三河下游為核心景區,分為建始直立人遺址、野三河峽谷、景陽河畫廊、黃鶴橋峰林4個游覽區和小西湖國際休閑度假中心。擁有眾多的溶洞、暗河、天坑、地縫可望開發,還集中較多的歷史文化遺址和名勝古跡。

相關內容:

建始縣,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介于北緯30°03′~30°54′,東經109°32′~110°12′之間,東連巴東縣,以野三河為界;西接恩施市,以太陽河為界;南鄰鶴峰縣,以長河、茶寮河為界;北與重慶市奉節縣、巫山縣接壤。南北最長處89千米,東西最寬64.5于米,最窄12.5千米,總面積2666平方千米。

上一篇:2021長沙日本料理排行榜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下一篇:歡迎奕沃常識使用Z-BlogPH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