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

清朝多少年歷史?清朝滅亡時間?

admin 8 2022-10-31 13:32:05

清朝多少年歷史?清朝滅亡時間?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享國268年。

清朝國祚268年這點是無可爭議的,但最近清朝的國祚莫名其妙地被人“增加”了,有人以清太祖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算起,算出國祚為296年,有人從清太宗皇太極1636年改國號為清算起,算出國祚276年,甚至還說道明朝也是國祚276年,兩朝國祚時間一般,真是巧合。

如此算法簡直是亂彈琴之舉,是憑個人喜好來無底線抬高。

那么為何清朝國祚要以入關的1644年算起,國祚為268年呢?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明朝是1368年—1644年,如果按1616年或者1636年算起清朝國祚時間,這兩個大一統朝代存在時間豈不是重合了?這是什么算法?

如果要照這種沒有邏輯的加法,那么明朝往前可以按朱元璋稱吳王的1364年算起,國祚是280年,往后明朝全國性政權結束以后,可還有南明呢,南明第一個政權弘光政權可是占據南方半壁江山,比清朝沒有入關的清太宗和清太祖時期大多了,也不多算,不算臺灣明鄭時期,就按南明最后一帝永歷身死的1662年為結束時間,也有294年。

如果算上臺灣明鄭時期,以1683年為結束時間,那就是315年。

如果都按這種沒邏輯的算法,那么大一統王朝的國祚時間就沒法算了,彼此存在時間都重合了,那又有什么意義呢?

之所以以1644年為清朝開始時間,因為1644年是清朝入關成為全國性政權的開始,同樣也是明朝全國性政權結束的時間,因為清朝是入關遷都北京,開始統一天下之路,而明朝則是帝都北京淪陷,崇禎帝自縊身死,北方半壁江山也落入李自成之手,不再是全國性政權。如果南明爭氣,保住半壁江山,形成南北朝局勢,那么明朝的國祚也可以像西晉和東晉加起來那般,也可以將南明存在時間加入國祚之內,奈何南明不爭氣,只是堅持了十幾年就退出大陸,最后一帝永歷帝逃到了緬甸,遠遠無法與超過百年的東晉和南宋相比,所以南明沒有計入明朝國祚之中。

同理清朝在關外的清太祖和清太宗時期,只是屬于割據政權,連朝代都不是,怎么算入國祚之中?

像清太祖努爾哈赤,在位時期雖然建立后金,但并非一個完善政權,他更多是大汗定位,連關外都沒有統一,太祖廟號還是皇太極追封的,主謚號是“武”,等到清朝入關成為全國性政權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帝死后,漢大臣本想上謚號“高”,本來謚法中無“高”,以為開國立朝功最高,故特起此名,但是當時輔政四大臣之一鰲拜堅持將“高”謚號給努爾哈赤,進一步提高了努爾哈赤的地位,以這種方式來表示關外時期的后金汗國也是清朝的一部分,于是最后是努爾哈赤歷史地位無限提高,成為太祖高皇帝,順治帝只能是世祖章皇帝。

清太宗皇太極時期,雖然統一了關外,征服了李氏朝鮮王朝和漠南蒙古,但依舊是割據政權,即使他稱帝,也否定不了崇禎帝的合法性,也不能反客為主。

如果將關外的割據政權時期算入清朝國祚之中,那么同理,南明也可以算入明朝國祚之中,畢竟南明可比清朝關外時期大多了,如此算法豈不是亂套了?

都這樣算,那學習歷史是干嘛來了,不是以史為鑒,而是為了自己喜歡的無底線抬高?那就荒謬了!

可能還有人說了,都說清朝十二帝,為什么就不能算關外的2帝時期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之所以默認這種稱呼,是為了方便敘事,嚴格意義上來說,清朝只有10帝,所以人才會說清朝以攝政王(多爾袞)+孤兒寡母(6歲順治帝和孝莊太后)得國,又以攝政王(載灃)+孤兒寡母(6歲末代皇帝溥儀和隆裕太后)失國!

上一篇:中國十大玻璃杯品牌排行榜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下一篇:歡迎奕沃常識使用Z-BlogPH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