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致眼膜排行榜10強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24
2022-10-23
廈門是哪個省(福建廈門屬于什么地區)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有一顆誕生于山海之間的璀璨明珠,這就是廈門。廈門是東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之地。鼓浪嶼,以“歷史國際社區”的名義,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廈門是中國開放發展的前沿。從百余年前成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到上世紀80年代初設立經濟特區,再到如今形成了經濟特區、臺商投資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一帶一路”支點城市等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廈門始終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廈門是生態宜居的美麗濱海城市。多年來,廈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標準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持續打造“在花園里盛開的城市”,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等一項項殊榮。圖為2016年7月拍攝的廈門城市景觀。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曾以廈門八大景之一“筼筜漁火”聞名的筼筜港,一度成為 “臭水湖”。如今,這里已然恢復水清岸綠、草長鶯飛、白鷺齊飛的勝景,成為廈門一張亮麗明信片和最美“城市會客廳”。圖為2017年4月拍攝的廈門筼筜湖周邊城市景觀。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廈門“特區·1980”湖里創意產業園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依稀可見40年前機器轟鳴、熱火朝天的工業區的影子。如今,占地2.5平方公里的湖里老工業區實現新轉型,多個園區接連成片,讓舊廠房成為廈門年輕人聚集的創新創業熱土。圖為2020年8月25日拍攝的“特區·1980”創意產業園。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2011年9月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廈門開幕。來自海內外的數萬客商云集廈門,追求商機。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2017年7月,福建廈門鼓浪嶼,幾對青年在拍攝婚紗照。中華傳統文化、華僑文化和西方文化在鼓浪嶼碰撞融合。2017年7月,在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鼓浪嶼全島以“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2018年4月15日,福建廈門,車輛進出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自2015年4月21日掛牌以來,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以“保稅+”“金融+”“互聯網+”等為特色優勢,設立跨境電商、進口酒、整車進口口岸、機電設備展示交易等多個重點平臺,形成航空維修、融資租賃、航運物流等產業集群,成為廈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中新社發 安東 攝
2018年拍攝的廈門五通客運碼頭往來廈金航線的客輪。廈門已成為兩岸直接往來便捷通道。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2018年9月8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福建廈門開幕。圖為“海絲國家館”。投洽會伴隨經濟特區一起成長,已成為廈門城市名片。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2019年6月15日拍攝的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會場外景。海峽論壇自2009年成功舉辦以來,始終風雨無阻、年年傳續。以閩南文化為紐帶,廈門重點打造海峽論壇、工博會、文博會等大型兩岸交流活動。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2020年10月3日,廈門集美學村景色宜人,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參觀游玩。廈門集美學村建筑融中西風格于一爐,體現了典型閩南僑鄉的建筑風格。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2020年10月2日,“同沐閩南風·共系兩岸情”2020年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學體驗營在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開營。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20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迎來建校百年校慶日。廈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于1921年創建,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圖為2021年4月2日拍攝的廈門大學校園。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2021年3月26日,廈門港海潤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工程首批設備在海滄港區成功進行聯調聯試,標志著廈門港打造綠色智能港口再上了一個新臺階。 中新社記者 楊伏山 攝
2021年6月2日,一列由50組集裝箱組成的X8098次中歐班列從福建廈門海滄站發車開往德國漢堡。這是中歐班列(廈門)累計開行的第1000列。自2015年8月16日首列中歐班列(廈門)開行以來,廈門已開通中歐、中亞、中俄班列線路,可達12個國家30多個城市。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