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牌洗衣機排行榜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7
2022-10-31
朝陽產業有哪些 2022年朝陽行業
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就知道,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社會,這些變化并不單單指我們現在的生活習慣和消費習慣的改變,也包括行業動態的變化。作為個人創業者或是合伙人,所選擇的行業必須在未來幾年是有前景的,那么,2022年哪個是朝陽產業呢?
養老是未來10-20年當之無愧的朝陽產業,人口老齡化和產業資源不足是行業發展的根本動力;
養老產業鏈遍及醫-衣-食-住-行各領域,供需矛盾顯著;
養老產業投資機會巨大,養老地產、大型高端養老機構、商業養老保險增長可期。
簡單回顧一下:基本養老金作為我國養老體系的第一支柱,發揮效力不足。退休后糊口還行,想要滿足更豐富的衣-醫-食-住-行需求,根本不敢指望。宏觀層面,人口結構呈現怪異的接近零增長的梭形,建國后的兩次嬰兒潮已經過去,二胎政策的效果也不及預期。
我國人口已面臨雪崩態勢
育兒、教育、工作、養老,不單是家庭的責任,也是政策、產業、資本的責任。本文將繼承養老系列上篇,系統梳理養老產業的預期及產業鏈形式。
10-20年的朝陽產業
按照聯合國對老齡化社會的定義:60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0%,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2016年,國內60歲以上人口比例為16.7%,遠遠超過定義比例,已大踏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17.8%,2030年將達到25%。
與老齡化對應的是老年撫養比:65歲以上老人數量對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從經濟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會后果的指標之一。國家從上世紀80年代起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421的家庭結構逐漸形成。2022-2030年,隨著計劃生育一代普遍進入老年期,全國老年人口平均子女數將下降到2個以下,子女養老負擔不斷增長。
老年人口撫養比(%)
我國“少子化”危機同樣嚴重,老者增多,而青壯者漸減,養老問題愈發嚴峻。數據顯示,我國2010年家庭平均人數為3.1人,2030年將縮小至2.6人,2050年將進一步降至2.51人,這也將直接導致我國老年人口撫養比從1995年的9.2%持續快速上升至2014年的13.7%。
老齡化加劇、發揮養老作用的資源虧空,即是養老產業發展的根源。
養老產業增長邏輯
養老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文化程度提升、家庭結構轉變都是內在促進因素。站在企業角度,找準自己的定位和目標客戶群,圍繞產業鏈專注于細分領域,將迎來10-20年的穩定成長。
養老產業鏈
從2013年的數據來看,老人把將近一半費用花在食品上,教育和旅游等費用相對很少。這既有老一輩人受傳統養老觀念的影響,也有可支配收入不足的因素。
2013年60歲以上老人平均支出比重
縱觀整個養老產業鏈,不僅要滿足老年人的醫療護理需求,也需要滿足他們的精神追求。養老產業具有醫護以及消費雙重屬性,一個完整的養老產業生態圈,最終目標是讓老年人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對應馬斯洛需求理論,養老產業有養老住宅、食品服飾、醫療護理、家政服務、娛樂生活、老年教育、老年金融、老年旅游八大產業。
雖然說國家現在鼓勵生二胎,但是,還是有很多家庭因為個人問題或者壓力過大等原因而選擇只生一個孩子,等到我們老去,孩子長大,一個人要贍養兩個老人,負擔實在太重,所以說,養老行業必將是一個朝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