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長沙日本料理排行榜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8
2022-10-30
世界十大著名美女間諜,個個美艷動人身懷絕技
在電視中我們見過很多不同國家的間諜,其中美女間諜也有不少。在春秋戰國時期,孫武的《孫子兵法》中就提出了美人計,就有用間諜攻略。在歷史上,其實也有不少這樣的間諜。下面就給各位介紹下世界十大著名美女間諜,她們個個美艷動人,身懷絕技!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十大著名美女間諜
1、瑪塔·哈里
瑪塔·哈里是一戰期間的荷蘭美女間諜,她被稱為二十世紀女間諜的鼻祖,全世界最著名的女間諜。她的名字已成為間諜小說中以美貌勾引男子、刺探軍事秘密的女間諜的代名詞。1903年,一位專門跳印度婆羅門神婆舞蹈的舞娘出現在巴黎,她就是“瑪塔·哈里”,在爪哇語中意為“黎明的眼睛”。她的“身世”相當離奇:出生在印度南部,是一位活佛與神廟中的舞娘所生;她的外貌楚楚動人,她的舞姿性感撩人;她穿著異域舞蹈家的華麗服飾,專為上流社會表演色情舞蹈……這神秘傳奇的一切使她在巴黎迅速走紅。同時,憑借獨到的引誘男人的本領,她很快成為社交界紅得發紫的高級交際花,無數男人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2、克里斯蒂娜·格蘭維爾
克里斯蒂娜出生于波蘭貴族家庭,獲得過波蘭選美大賽冠軍,是二戰時期英國首相丘吉爾“最喜愛的女間諜”。克里斯蒂娜憑借自己的迷人魅力,以超群的勇氣和智慧,在二戰期間獲得了無數價值連城的情報。二戰后,寫作007系列小說的作家伊恩·弗萊明成為克里斯蒂娜秘密情人,他以克里斯蒂娜為原型,在007系列小說中塑造了著名的“邦德女郎”。
3、川島芳子
相信中國人對她都很熟悉,原本她是大清滿洲權貴肅親王的第14位公主,本名愛新覺羅·顯玗。后來有了個日本干爹,也被干爹處理了,加上她希望恢復大清王朝統治,所以就投靠了日本人,在外化名“金壁輝”。曾先后參與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滿洲獨立運動等秘密軍事行動,并親自導演了震驚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變和轉移婉容等禍國事件,被稱為“男裝女諜”、“東方女魔”。
4、辛西婭
在間諜史上,辛西婭可以使許多風流艷諜自慚形穢!辛西婭,原名貝蒂·索普,她很有個性,一邊做著間諜的工作,一邊還繼續她的羅曼史,她一定也不顯得冷血。正是這位嬌艷迷人、富有勇氣和智慧的非凡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施展手腕、大顯身手,為盟軍在北非登陸建樹了杰出的功勛。可以說,她影響了二戰進程。
5、奧爾加·契訶夫娃
1920年,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侄女奧爾加·契訶夫娃來到德國柏林,隨后成了一名風靡全德國的電影明星,還是納粹元首希特勒最喜愛的女明星之一。然而希特勒到死都不知道,奧爾加竟然是前蘇聯的一名超級美女間諜,她憑自己的容貌迷倒了眾多納粹高官,并竊取到了許多納粹核心機密。
6、曼茜·格特勒
二戰期間,美艷絕倫的倫敦貴族夫人曼西·格特勒,靠色相接近英國軍官、政府高官和各國大使,為納粹搜集了大量情報。甚至,就連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也成了她的“桃色獵物”,而丘吉爾之子也險些遭其“色誘”。離奇的是,由于英國情報機構始終未能掌握確鑿證據,最終曼西竟被無罪釋放。
7、南希·韋克
南希·韋克,二戰中最勇敢的女性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情報部門對一個代號為“白鼠”的間諜恨之入骨, 被列為德國納粹“黑名單”的第一人,這個人就是南希·韋克。她為自由法國(抵抗)組織同盟工作,成為蓋世太保的“眼中釘”。逃往倫敦后,韋克說服英國政府,讓她接受更加專業的間諜訓練,從此變得更加剛強。因為她像鼠一樣輕靈,一次又一次躲過追殺,還幫助上千人逃脫納粹魔爪。
8、維吉尼亞·霍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位使用假肢的美國跛腿女間諜活躍在法國,為英國和法國提供情報,打擊入侵的德國納粹。她卓越的表現讓德軍很頭疼,蓋世太保四處懸賞捉拿她,稱其為“同盟國最厲害的跛腿女間諜”。這名“最危險的女人”就是美女間諜維吉尼亞·霍爾。
9、努爾·艾娜雅特·汗
努爾·艾娜雅特·汗是印度皇族的后代,二戰初期法國遭德國入侵時,她和家人在法國投降前逃到了英國。因為熟悉法國、法語流利,她被英國的特工組織“特別行動處招募,經過訓練之后于1942年空投法國,擔任巴黎地區的發報員,代號“馬德萊娜”。當時德國秘密警察蓋世太保對潛伏在巴黎的英國特工進行瘋狂抓捕,卡恩所屬的SEO特工網絡被毀,但她不聽勸阻,堅持留在巴黎繼續潛伏,三個月之后被捕,被蓋世太保嚴刑逼供達十個月之久,1944年在達豪集中營被槍殺。
10、約瑟芬·貝克
約瑟芬·貝克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著名的黑人舞女、歌星、影星,法國爵士熱舞巨星,以其性感大膽的舞蹈和柔美歌聲曾風靡法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黑人超級女明星”。大作家海明威也被她的驚人美貌傾倒,稱贊她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但鮮為人知的是,約瑟芬·貝克竟然還是一名為法國情報部門工作的秘密美女間諜,并從納粹高官處搜集了大量重要情報。1945年戰爭結束后,約瑟芬重返巴黎,法國總統戴高樂親自授予了她“戰爭十字勛章”和“抵抗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