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有什么學校(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地理位置)
本文目錄一覽:
- 1、烏魯木齊有幾個縣和鄉?
- 2、和布克賽爾縣具體介紹
- 3、新疆蒙古族
烏魯木齊有幾個縣和鄉?
蒙古語.意為美麗的天山牧場,隸屬烏魯木齊市管轄,所轄兩鎮7鄉,59個村委會(自然林)213村民小組。總面積4621平方公里,總人口8.5萬人.主要民族為漢、哈、維.烏魯木齊縣政府于2006年6月20日遷址烏魯木齊板房溝鄉,縣人民政府駐地七工村,位于烏魯木齊市場39公里處.縣境東靠水西溝鄉,南以天格爾山與和靜縣分界,西臨薩爾喬克牧場、甘溝鄉和永豐鄉,面積794.57平方公里.北郊沖積平原農業區,耕地比重大,園地集中程度高,是全縣的水稻種植區和蔬菜、瓜果、牛奶、蛋禽、水產等主要副食品生產基地家庭式農家樂等。
烏魯木齊縣地處亞洲大陸腹地,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差大、寒暑變化劇烈,日照時間長,熱量充足。平原、低山農區年平均氣溫5-7,南山前山帶為2-5,其他地區隨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雪線常在3500米以上,南依天山支脈喀拉烏成山。一號冰川位于天山天格爾峰北側,海拔高度為4480米,是烏魯木齊河,的發源地,距烏魯木齊120公里。烏魯木齊縣旅游資源豐富、南山牧區原始森林區,蒼松翠柏,林木蔥郁,水草豐茂,牛羊成群,冬暖夏涼,優美的天然牧場,是避暑勝地。久有盛名的甘溝菊花臺、“白練懸空”的西白楊溝瀑布、廟爾溝松林涌泉,從古至今都是人們向往的自然名勝;小渠子、南臺子、照壁山水庫等旅游風景區,松柏參天,層巒疊翠,風光綺麗,引人入勝;永豐包家槽子亞歐大陸地理中心和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吸引著大批游人;水西溝高山滑雪場、滑冰場。古文化遺存主要有烽火臺、廟爾溝石人。礦藏資源有煤、石灰石、石膏、頁巖、銅、磷、沙金等,藥用野生植物有雪蓮、貝母、黨參、麻黃、甘草、紅花、鎖陽、大黃、益母草、當歸等200多種。野生動物數十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北山羊、黑鸛等。平原、低山農區最熱月7月極端最高氣溫42度,最冷月1月極端最低溫度-41。5度,年均降水量208。4毫米,年均蒸發量2813.50小時。青格達湖水面海拔504 米,為縣境內最低點,坡降12%-15%。青格達湖漁業基地養殖溫帶魚類,1985年投資120萬元,當年建成養殖水面200畝(13.3公頃)。新增養殖水面542畝(36.1公頃),并配備成套的網具、機井、飼料加工及增氧設備;六十戶鄉1987年,投資80萬元新建漁業基地,又財政借貸120萬元,在荒洼地建設池塘35個,共有水面640畝(42.70公頃)。1988年,貸款88萬元,借財政周轉金152萬元,建成養殖水面2250畝(合150公頃)打機井13眼,200-300米深度。并配置各種設備,新修引水渠道10.99公里。現成為烏縣主要水產基地和最大、漁產量最高之一。
全縣29所學校(中小學)。
烏魯木齊縣一所人民醫院,于2003年歸屬北門醫院,各鄉鎮共有10個衛生院由衛生局管轄。
商貿:針紡百貨公司:1981年4月,縣商業局成立貿易公司,主管日用工業品購銷業務。石油公司、五金公司:1979年8月,縣石油公司成立,有職工9人。公司下設7個加油站,承接了原由生產資料公司承擔的全縣農牧業機械用油的計劃業務安寧渠綜合貿易市場是北郊唯一的農貿市場,位于安寧渠集鎮中心,1984年投入使用占地3976平方米,建筑面積1700平方米,建設投資38萬元。
全縣有各類禽畜產品種近50個。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水稻次之,還有玉米、高糧、大麥等雜糧和豆類共計14個品種。油料作物有油菜、胡麻、葵花、紅花四種,其它作物有甜菜、啤酒花、麻類、棉花等。
5、交通:
阿-巴公路(216國道)北起阿勒泰市,向南經北屯,越將軍戈壁,過奇臺抵烏魯木齊、大灣鄉、永豐鄉、薩爾喬克牧場抵后峽,翻越天山冰達坂至南疆巴輪臺,全長1002公里。
1986年-1993年,全縣縣鄉公路建設步伐加快,公路建設投資達1400余萬元.1990年,縣鄉公路承擔的客運量占社會總運量的95%以上.1992年,全縣縣鄉公路通車里程887公里.縣鄉瀝青公路229公里,其中縣道10條、128公里,鄉道5條、51公里,鄉村道26公里,專用道1條、24公里,板房溝鄉公路40公里、水西溝公路18.5公里、安寧渠7公里、托里鄉公路3公里、薩爾喬克牧場公路10公里、薩爾達坂鄉3公里、便道321.5公里;自然道24公里.
6、城市街路.
一、水西溝鎮:(推薦三條路街)
1、溪水北路:位于水西溝北路,自水西溝加油站十字路口以北至烏魯木齊市道路方家莊路段,全長1800米,寬40米,道路兩邊1800米種有幾十年的白楊樹。
2、民田街:位于水西溝鎮西北部,自水西溝加油站十字路口以西至水西溝村路段,全長2100米,寬20米,按小城鎮規劃,確定為環鎮公路,該路段與民田街相對應,道路兩旁均為農田和蔬菜大棚,故得民田街,于2006年7月26日命名。
3、大廟街:位于水西溝鎮東南部,自水西溝鎮政府所在地十字路口以東至羊圈溝旅游景區路段,全長1850米,寬30米,道路在大廟村境內,區域內有座古廟,當地老百姓一直稱為大廟,而故得名為大廟街,于2006年7月26日正式命名為大廟街。
4、育才街:位于水西溝鎮西北部,從水西溝鎮政府所在地十字路口以西至板房溝路段,全長2000米,寬30米。沿路主要有水西溝中學、中心小學、幼兒園等,車道兩旁為人行道,地面由花方磚鋪設而成,兩側為綠化種植小榆樹,于2004年 9月17日正式命名。
二、安寧渠鎮:
1、平安南路:位于安寧鎮政府十字路口至東戈壁村以南,全長3500米,寬8米。路面為瀝青路面。以道路通行方便、安寧平坦而得名。無人行道,路邊有一個集貿市場。
2、濱湖路:從西戈壁村一隊路口至濱湖村六組紙廠全長800米,寬8米。位于西戈壁村和濱湖村的便道,經過多年的修建,兩村之間道路,平坦而又便捷,路側綠樹成蔭,比喻向海濱公園一樣風景優美而得名,于2004年9月17日正式命名。
和布克賽爾縣具體介紹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概況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位于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與阿勒泰地區、昌吉州、克拉瑪依、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相接,隸屬塔城地區,217國道穿越縣境,具備良好的地緣、資源優勢,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1954年9月10口成立自治縣,轄2鎮、5鄉、4個牧場,全縣總人口5.9萬人 (含兵團),由蒙古族、漢族、哈薩克族為主體,維吾爾族、塔塔爾族等19個民族組成,總面積3.06萬平方公里。
和布克賽爾縣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20余種,蘊藏量在億噸以上的有煤、膨潤土、石鹽、石油、芒硝石英砂、石灰石等,品質均屬上乘,自治縣土地廣袤肥沃,現有耕地12.85萬畝,察和特農業綜合開發區內有300萬畝原始宜農荒地,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已進入全面開發階段;縣內草原遼闊,全縣草場面積2137萬畝,牧草豐茂,品種優良,數量可觀。縣境景色秀美,有避暑勝地、古墓、巖畫等特色旅游資源以及天然熱氣泉療養資源,特別是素有三大民族史詩 《江格爾》的故鄉之稱,全縣大力實施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戰略,先后承辦了中國新疆《江格爾》史詩國際學術研討會,爭取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在自治縣建立 《江格爾》口頭田野基地,有力地推動與促進了民族文化旅游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縣境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有石西、瑪湖、陸梁、夏孜蓋等五大油田,年產油量近300萬噸,是克拉瑪依油田公司的主要采油區。
和布克賽爾縣有著輝煌雄壯的歷史。1771年土爾扈恃人在首領渥巴錫及策伯克多爾古的率領下,歷經千山萬水,克服艱難限阻,輾轉回歸祖國,完成二十世紀人類歷史最后一次長途遷徙。200多年來,回歸的蒙古人民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和布克賽爾縣草原文明。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來 ,自治縣依托資源、地緣優勢,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實施優勢資源戰略,加快推進了現代農牧業發展,初步開成了以原鹽 、煤炭、建材、化工等為支柱的工業體系 ,文化旅游及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已形成“北牧、中工、南農”的產業格局。2006年,全縣完成縣內生產總值6.27億元,增長21.2%,其中,一產增加值1.64億元、二產增加值2.64億元,三產增加值1.99億元,一、二、三產比重為26:42:3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7億元;完成本級財政收入5.54億元,同比增長79.3%;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比2005年增加311元,達到3570元。今后一個時期自治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立足礦業開發,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強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圍繞增加農牧民收入和財政收入“兩大核心目標”,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現代農(牧)業的發展路子,加速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高縣域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打造工業強縣、財政富縣、文化名縣,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的預期目標是:縣生產總值達到7.56億元,增長18.5%。其中,第一產業1.79億元,增長7.15%;第二產業3.33億元,增長24.14%;第三產業2.44億元,增長20.61%。地方財政收入6.38億元,增長16%。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810元,增加240元以上。完成地方固定資產投資5.5億元,增長38%。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億元。
展望未來,和布克賽爾人將繼續發揚“依托資源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團結求實拼搏,勇于爭創第一”的和布克賽爾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使和布克賽爾這顆準噶爾盆地上的明珠更加燦爛,更加迷人。
包括什么旅游介紹,民俗介紹,招商投資,都在上面那個網站里,這是他們的政府網。
新疆蒙古族
新疆蒙古族,主要是土爾扈特的后裔,內蒙古的額濟納旗的蒙古族也是土爾扈特的后裔!新疆蒙古族使用的文字是托忒蒙文,與內蒙古的衛拉特蒙文有些許區別,但是為了彼此更好的交流,新疆蒙古族學校里現在都是兩種文字都學!
新疆蒙古族大約有17萬多,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四縣,州府庫爾勒市也有千人以上的蒙古族,此外就是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和伊犁河谷了,塔城地區的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也有不少蒙古族!
《新疆日報》就用漢,維,哈,蒙出版的,新疆廣播電臺用漢,維,哈,蒙,柯五種語言廣播的,是國內之最!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庫爾勒市(街頭文字都是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