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區郵政編碼(惠城區郵政編碼516001)
本文目錄一覽:
- 1、廣州市惠城區郵編
- 2、惠城區郵編
- 3、惠州市惠城區郵政編碼是什么?
廣州市惠城區郵編
廣東省
惠州市
惠城區的郵編是:516000
。
惠城區隸屬廣東省惠州市,古稱循州、禎州,位于廣東省東南部,屬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具有春潤
、夏濕、秋干、冬燥的特點,區內景點有:蘇東坡寓惠、歸善學宮、黃氏書室、朝京門與明城墻等
。
惠城區郵編
惠城區,廣東省惠州市轄區,位于東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東部,東至汕頭345千米,西距廣州162千米,北上河源97千米,南下深圳79千米,惠州港距市區46千米,惠州機場距區政府26千米,總面積1170.6平方千米。[1]截至2019年,惠城區共轄10個街道、8個鎮,常住人口為122.97萬人。[2][3]
惠城是惠州市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古稱循州、禎州,因仙人騎鵝傳說,又得名“鵝城”。早在新石器時代,惠城已有人類活動。秦將趙佗給嶺南植入中原文明,蘇東坡、楊萬里等文人墨客曾旅居惠城,留下傳誦的詩篇和文物古跡。[4]
2019年,惠城區地區生產總值(GDP)為813.23億元,同比增長4.2%。[2]
中文名
惠城區
別名
鵝城
行政區劃代碼
44130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廣東省惠州市
快速
導航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經濟
社會事業
交通運輸
歷史文化
風景名勝
著名人物
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隋開皇九年(589年),始建歸善縣,縣治設在今橋東白鶴峰南麓。
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名惠陽縣。
1949年12月,設縣級惠州鎮。
1958年4月至11月,改設惠州市。
1964年10月31日,撤鎮再設惠州市至1987年。
1988年1月7日,設惠州市惠城區。[5]
共3張
惠城風貌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惠城區轄10個街道、8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龍豐街道新聯路1號。[3]
橋東街道
橋西街道
江南街道
江北街道
龍豐街道
河南岸街道
惠環街道
陳江街道
水口街道
小金口街道
汝湖鎮
三棟鎮
潼湖鎮
瀝林鎮
馬安鎮
展開全部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惠城區位于東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東部,中心坐標為東經114°40′北緯23°08′,東至汕頭345千米,西距廣州162千米,北上河源97千米,南下深圳79千米,惠州港距市區46千米,惠州機場距區政府26千米,總面積1170.6平方千米。[1]
惠城區
地質
惠城區內出露的地層以新生界、中生界地為主,區內的巖漿巖分布零星,以侵入巖為主,少量潛火山巖。巖漿巖主要分布在橫瀝鎮的西北部,小金口街道西南部。地質構造屬華南準地臺、東南沿海斷褶帶,主要斷裂有:東北向構造有楊梅坪、徑子水、蘆洲、水口等斷裂;東西向構造有光明嶺、新田、嶺下、下良、小塘等斷裂;西北向構造有蘆嵐、鹽徑、上馬莊等斷裂;南北向構造有三坑斷裂。主要褶皺有:蕉園向斜、南門背斜等。[6]
地形地貌
惠城區地貌類型有平原、丘陵和山地。北部(蘆洲和橫瀝的大嵐)是山地、丘陵區;中部是丘陵和東江、西枝江江岸狹小平原區;南部是山地、丘陵區;最高的山峰是東北部的石牙山,695米;其次是上橫窩,568米。[6]
氣候
惠城區地處低緯的東江中下游平原區,靠近南海,屬南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具有春潤、夏濕、秋干、冬燥的特點。平均氣溫為19.5℃—22.5℃,年均降雨量1731毫米,雨量充沛。[6]
水文
惠城區主要過境河流有東江、西枝江。一級支流有秋香江、大嵐河、小金河、淡水河4條,共71.02千米。[6]
惠州市惠城區郵政編碼是什么?
惠州市惠城區的郵政區碼:516000
惠城區是惠州市的中心區,位于廣東省東南部,南臨南海大亞灣,與深圳、香港毗鄰,下轄橋東、橋西、江南、江北、河南岸、龍豐、小金口、水口8個街道辦事處和汝湖、三棟、馬安、橫瀝、蘆洲等5個鎮,全區常住人口11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0萬人),總面積119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