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有幾個鄉鎮(左云縣介紹)
本文目錄一覽:
- 1、大同有多少個鄉?
- 2、左云縣屬于哪個省?
- 3、左云縣鹽疙瘩村屬于哪個鄉鎮?
大同有多少個鄉?
大同市總共是34鎮69鄉,其中:
南郊區:3鎮7鄉
新榮區:1鎮10鄉
大同縣:3鎮7鄉
渾源縣:6鎮12鄉
廣靈縣:2鎮7鄉
靈丘縣:3鎮9鄉
陽高縣:8鎮5鄉
天鎮縣:5鎮6鄉
左云縣:3鎮6鄉
左云縣屬于哪個省?
左云縣位于山西最北部,地理位置介于北偉39°44′─44°15′,東經112°34′─112°59′之間。全縣轄3鎮11鄉,275個行政村,總土地面積1315平方公里,總人12.3萬人。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經濟發展迅猛,投資環境大為改善,109國道橫貫東西緊聯大同,0903公路縱穿南北連接大運公路,直通朔州市、太原市,交通十分便利。通訊直撥國內國際,并開通了無線尋呼及模擬、數字移動通訊網;總容量為45300千伏安的7座變電站使全縣電力供應充足;農副產品有馬鈴薯、燕麥、野豌豆、葫麻、燕麥、野豌豆、家豌豆,葫麻,喬麥,等,養羊存欄16萬只,是山西省細毛羊基地縣;持久造林綠化使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達31.5%,是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山西省林業建設十佳縣。
左云縣轄3個鎮、6個鄉:云興鎮、鵲兒山鎮、店灣鎮、管家堡鄉、張家場鄉、三屯鄉、馬道頭鄉、小京莊鄉、水窯鄉。
左云是全國聞名的優質煤生產縣。境內煤炭分布面積650平方公里,儲量約100億噸,現年產量可達l350萬噸,年出口量100萬噸。除煤炭外,已開發的資源還有耐火粘土和石灰巖,儲量也相當可觀。
目前,左云縣正逐步建立起以煤炭工業為龍頭,粘土加工、高低壓電瓷、機械制造、建筑材料、煤炭化工、食品加工為骨干的一批支柱產業,使全縣經濟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跨入全省富裕縣行列。1999年國內生產總值7.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87元,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向前發展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左云縣歷史悠久,據國內史學界對境內出土石器考證,早在10萬年前,已有 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且是歷代屯兵的邊陲重鎮、“兵家必爭之地”。由于我國北方在歷史上戰爭頻繁,本土歸屬政區、城邑及人口也頻繁更變,在商周時代屬冀州北部地區。春秋時為北狄牧地,名白羊地。戰國時屬趙國,置武州塞。秦代屬雁門郡。漢代始設縣,改為武州縣。晉永嘉四年(310)歸代國。北魏時隸桓州(今大同),為京都平城畿內之地。北周時地屬北朔州。隋開皇元年(581)統一中國后,改諸州為郡,地屬馬邑郡云內縣。唐貞觀十四年(640)于故云內縣置定襄縣,兼云州治,地屬云州定襄縣。五代時屬后唐,隸河東道。清泰三年(936)叛將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將燕云16州割讓契丹,地屬遼。元朝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大同路。明永樂元年(1403)置大同左衛。清雍正三年(1725)九月,以北西路九堡并入,改稱左云縣。民國十六年(1927)廢道后,直屬山西省。抗戰時期,先后組建大懷左、左右涼、大豐涼左聯合抗日縣政府,隸晉綏邊區第十一行政專員公署。1940年,聯合縣撤消,復左云縣建制,屬晉西區第十一專署。1945年9月左云縣解放,屬晉綏五專署。1949年10月,劃歸察哈爾省雁北專署。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銷,屬山西省雁北專區。1993年雁北地區與大同市合并,左云縣隸屬于大同市。
1993年至2001年,全縣設管家堡鄉、鵲兒山鎮、張家場鄉、威魯鄉、陳家窯鄉、漢圪塔鄉、三屯鄉、城關鎮、馬道頭鄉、小京莊鄉、酸茨河鄉、店灣鎮、水窯鄉、楊千堡鄉共14個鄉鎮,276個行政村。2001年撤并為現在的9個鄉鎮233個行政村。 其中:撤銷威魯鄉,其行政區域并入管家堡鄉;撤銷陳家窯鄉、漢圪塔鄉,其行政區域并入三屯鄉;撤銷楊千堡鄉,其行政區域并入張家場鄉;撤銷酸茨河鄉,其行政區域并入小京莊鄉;將原城關鎮更名為云興鎮。
左云縣鹽疙瘩村屬于哪個鄉鎮?
【概況】左云縣轄鎮。縣政府駐地。位于縣境中部。2010年常住人口73410人(六普)。109國道、210省道公路過境。
【沿革】1958年建城關公社,1986年改鎮。1996年,面積137.5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轄南關、西門、南門、北門、西石山、南石山、喬家窯、榆干、戶嶺、朱村、杜村、潘家村、何家村、大屯、南八里、南六里、張祥村、南京莊、高家村、劉家窯、梁家窯、劉家墳、馮家堡、馬家河、錢家堡、趙火色、黃家梁、陳家河、古城、北六里、南家堡、朱家窯、住官堡、李家堡、前八里、葛家園37個行政村及北門街、大平樓街、西門街、洞兒街、鼓樓街、朱市街、南門街、南關街、府街、范街、新建街、云新街12個居委會。2001年,城關鎮更名為云興鎮,面積137.5平方千米,人口38700人,轄北門、西門、南門、南關、陳家河、趙火色、馮家堡、馬家河、前家堡、古城、前八里、北六里、南家堡、任官堡、黃家梁、李家堡、喬家窯、葛家園、西石山、朱家窯、南六里、南八里、于前戶嶺、大屯、潘村、河村、南石山、朱村、杜村、南京莊、張祥、劉家墳、劉家窯、高村3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縣城南街。
【2014年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140226100云興鎮(6居31村):~013 121云興街社區 ~014 121林河路社區 ~015 121東街社區 ~016 121西街社區 ~017 121東延路社區 ~018 121南街社區 ~201 122北門村 ~202 122西門村 ~203 122南門村 ~204 122南關村 ~205 122陳家河村 ~206 220趙火色村 ~207 220馮家堡村 ~208 220馬家河村 ~210 220古城村 ~211 220前八里村 ~212 220北六里村 ~213 220南家堡村 ~214 220任官堡村 ~215 220黃家梁村 ~217 220喬家窯村 ~218 220葛家園村 ~219 220西石山村 ~220 220朱家窯村 ~221 220南六里村 ~222 220南八里村 ~223 220于前戶嶺村 ~224 220大屯村 ~225 220潘村 ~226 220河村 ~227 220南石山村 ~228 220朱村 ~229 220杜村 ~230 220南京莊村 ~231 220張祥村 ~232 220劉家墳村 ~233 220劉家窯村
鵲兒山鎮
【概況】左云縣轄鎮。位于縣境東北部。2010年常住人口11948人(六普)。鎮政府駐鵑兒山,距縣城25千米。
【沿革】1958年建小破堡公社,1984年改鵲兒山鎮。1996年,人口1萬人,轄石墻框、鵲兒山、丁家村、小破堡、青圪塔、草垛溝、郭奉窯、胡泉溝、北代家溝、曹家溝、葛家灣11個行政村。2001年,面積55.5平方千米,人口11144人,轄鵲兒山、小破堡、石墻框、草垛溝、胡泉溝、代家溝、郭奉窯、曹家溝、青圪塔、葛家灣、丁家1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鵲兒山。
【2014年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140226101鵲兒山鎮(1居10村):~001 121鵲兒山礦居委會 ~201 121鵲兒山村 ~202 220小破堡村 ~203 122石墻框村 ~204 220草垛溝村 ~205 220胡泉溝村 ~206 220代家溝村 ~207 220郭奉窯村 ~208 220曹家溝村 ~209 220青圪塔村 ~211 220丁家村
店灣鎮
【概況】左云縣轄鎮。位于縣境東部,東鄰大同市南郊區。2010年常住人口12779人(六普)。鎮政府駐店灣,距縣城16千米。
【沿革】1958年建井兒溝公社,1984年改店灣鎮。1996年,面積106.7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東條澗、井兒洼、代家溝、東周窯、賈家溝、曹家溝、木代、店灣、平寺、臺子山、南深井、上張家墳、下張家墳、北深井、劉家窯、秦家山、邵家溝、刁落寺、石虎溝、柳樹灣、西溝、范家寺、瓦隴、武家溝、井兒溝25個行政村。2001年,面積106.3平方千米,人口10591人,轄平寺、東條澗、井兒洼、代家溝、東周窯、井兒溝、南深井、上張家墳、下張家墳、北深井、劉家窯、秦家山、邵家溝、石虎溝、柳樹灣、范家寺、西溝、武家溝、瓦隴、賈家溝、木代、曹家溝、店灣、臺子山、刁落寺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店灣。
【2014年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140226102店灣鎮(1居25村):~001 121店灣礦居委會 ~201 121平寺村 ~202 220東條澗村 ~203 220井兒洼村 ~204 220代家溝村 ~205 220東周窯村 ~206 220賈家溝村 ~207 122木代村 ~208 220曹家溝村 ~209 122店灣村 ~210 220臺子山村 ~211 220刁落寺村 ~212 220井兒溝村 ~213 220南深井村 ~214 220上張家墳村 ~215 220下張家墳村 ~216 220北深井村 ~217 220劉家窯村 ~218 220秦家山村 ~219 220邵家溝村 ~220 220石虎溝村 ~221 220柳樹灣村 ~222 220范家寺村 ~223 220西溝村 ~224 220武家溝村 ~225 220瓦隴村
管家堡鄉
【概況】左云縣轄鄉。位于縣境東北端。2010年常住人口8774人(六普)。鄉政府駐管家堡村,距縣城35千米;威魯村距縣城25千米。
【沿革】1958年為管家堡公社、威魯公社,1984年改管家堡鄉、威魯鄉。1996年,管家堡鄉面積233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轄管家堡、平川、二道溝、張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