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土族自治有幾個鄉鎮(互助土族自治縣屬于哪個區)
本文目錄一覽:
互助縣的古樓的有關作文
古為羌地,從西漢至清代,歷屬臨羌、西都、鄯城、西寧等縣,民國十九年(1930年)從西寧縣析置互助縣。1949年仍設互助縣屬省直轄。1953年改設互助土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互助土族自治縣,1960年劃歸西寧市,1962年復歸省直轄,1978年劃歸海東地區。1949提9月12日,互助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權,互助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從這時起至1951年元月,全縣設5個區、32個鄉(鎮)。1951年元月29日,劃為8個區、49個鄉(鎮)。1952年劃為12個區69個鄉(鎮)。1955年2月,全縣12個區統一更換名稱:第一區為卻藏灘區;第二區為五峰寺區;第三區為雙樹區;第四區為沙塘川區;第五區為哈拉直溝區;第六區為紅崖子溝區;第七區為丹麻區;第八區為威遠堡區;第九區為塘巴區;第十區為賀爾川區;第十一區為李二家堡區;第十二區為北山藏族自治區。1956年10月18日,撤區并鄉,全縣原屬的12個區、69個鄉(鎮)合并成為29個鄉(鎮)。1958年5月17日,全縣由29個鄉(鎮)縮編為12個鄉(鎮)。1996年,全縣轄21個鄉(鎮),即威遠鎮、西山鄉、蔡家堡鄉、五峰鄉、雙樹鄉、沙塘川鄉、東山鄉、哈拉直溝鄉、紅崖子溝鄉、五十鄉、丹麻鄉、東溝鄉、東和鄉、林川鄉、臺子鄉、邊灘鄉、南門峽鄉、松多藏族鄉、加定藏族鄉、巴扎藏族鄉、高寨回族鄉。294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威遠鎮。2000年,互助土族自治縣轄1個鎮、16個鄉、4個民族鄉。根據互助土族自治縣轄5個鎮、14個鄉、2個民族鄉,2個社區、295個村(牧)委會。
介紹下青海省互助縣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土族自治縣縣,青海東部,海東地區北部,北祁連達坂山,和回族自治縣海北州門源之間連接東北與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和永登縣毗鄰,東南與樂都縣縣接壤,南以湟水為界,與平安縣海,大同縣以西,西南,省會西寧階段。該縣從東到西86公里,南北寬64公里。
中文名稱: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行政區類別:縣
區域:青海
政府駐地:威遠鎮,行署駐地70公里BR /電話區號:0972
郵編:810500
面積:3,321平方公里情節
人口:37萬人(2004年)
代碼:632126
拼音:互助土族Zizhixian的
區域概況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土族自治縣是唯一的土族自治縣縣,土耳其最大,最集中的地區,主要由漢族,土耳其總人口的17%,以及藏族,回族,壯族,李,白,苗族,侗族,土家族。湟水谷地位于西北側的山和大通河谷,溝壑,湟水河自西向東通過南部邊界,大通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縣境東部。 9月29日,1930年,鎮威遠縣正式互助縣建成。縣根據現有相互海東地區。人口37萬人(2004年),轄5個鎮,14個鄉,2個鄉,2個社區,295個村(牧)民委員會。年均氣溫3.4℃,年降水量400-600毫米。
土族自治縣行政區劃轄8個鎮,9個鄉,2個鄉:威遠鎮,高寨鎮丹麻鎮,南門峽鎮,加定鎮,五十鎮,五峰鎮,塘川鎮紅崖溝,哈拉直溝,松多藏族鄉,冬山鄉,東和農村,東溝鄉,林川鄉,立鄉,西山鄉,鄉巴扎藏族鄉蔡家堡。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下轄街道辦事處有哪些?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下轄街道辦事處包括威遠鎮、丹麻鎮、高寨鎮、南門峽鎮、加定鎮、塘川鎮、五十鎮、五峰鎮、臺子鄉、西山鄉、紅崖子溝鄉、巴扎藏族鄉、哈拉直溝鄉、松多藏族鄉、東山鄉、東和鄉、東溝鄉、林川鄉、蔡家堡鄉、曹家堡臨空綜合經濟園互助園區。
青海省互助縣屬于哪個市
青海省互助縣屬于海東市。
互助土族自治縣是青海省海東市下轄縣,位于青海省東部、海東市北部,北倚祁連山脈達坂山,與海北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相接,東北與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和永登縣毗鄰,東南與市政府樂都區接壤,南以湟水為界,與平安區相望,西靠西寧市大通縣,西南與省會西寧市城東區、城北區相接。縣境南北寬約64公里,東西長86公里,總面積3423.9平方公里。縣境內無湖泊,有大小天然河流8條,均屬黃河流域、湟水水系,全長2895公里,大板山脈的青石嶺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把全縣自然地分為兩大地形單元。
互助土族自治縣轄8個鎮、9個鄉、2個民族鄉,總人口37萬人(2011年),是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是土族最多、最為集中的地方,以漢族為主,土族約占總人口的17%,還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
青海互助是什么地方
互助土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單一土族自治縣,是土族最多、最為集中的地方,以漢族為主,土族約占總人口的17%,還有藏族、回族等。地處湟水谷地北側和大通谷地西南側山地、溝谷地,湟水河自西向東流經境南,大通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縣境東部。
互助縣地處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氣稀薄,空氣干潔,透明度好,云量少,太陽輻射通過大氣層消弱較少,所以,太陽輻射光能資源較豐富。冬不冷夏不熱。 互助縣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也由于地形復雜,高差懸殊,熱量資源水平分布不均衡,垂直地帶差異十分明顯,氣溫分布總的趨勢是由北往南隨著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增高。
青海省互助縣有多少人
互助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北部,北倚祁連山脈達坂山,東與甘肅省毗鄰,西南與西寧市接壤,東西長86公里,南北寬64公里,總面積3423.9平方公里。縣城威遠鎮距省會西寧31公里,縣城面積8平方公里。縣轄21 個鄉鎮294個行政村,總人口36.9萬,有漢、土、藏、回等12 個民族,其中土族6.9萬人,是全國唯一的土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