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有幾個鄉鎮(承德縣有多少個鄉鎮)
本文目錄一覽:
河北承德市寬城縣都有什么鎮啊
轄5鎮、13鄉,1、寬城鎮2、龍須門鎮3、峪耳崖鎮4、板城鎮5、湯道河鎮6、碾子峪鄉7、東大地鄉8、鏵尖鄉9、大字溝門鄉10、葦子溝鄉11、大石柱子鄉12、化皮溜子鄉13、塌山鄉14、孟子嶺鄉15、桲羅臺鄉
16、獨石溝鄉17、亮甲臺鄉18、東黃花滿族鄉
河北承德有幾個區幾個縣?
截至2019年4月,承德市轄3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7個縣(自治縣),分別是:雙橋區、雙灤區、鷹手營子礦區、承德縣、興隆縣、平泉市、灤平縣、隆化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寬城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1、雙橋區
是承德市中心區,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17°48′-118°03′,北緯40°57′-41°05′之間,距首都北京市221千米。北、東、南同承德縣接壤,西部與雙灤區毗鄰,西南部與灤平縣交界,行政區域總面積651.67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4月,雙橋區下轄7個街道(中華路街道、新華路街道、西大街街道、頭道牌樓街道、石洞子溝街道、潘家溝街道、橋東街道)、7個鎮(大石廟鎮、馮營子鎮、水泉溝鎮、牛圈子溝鎮、獅子溝鎮、雙峰寺鎮、上板城鎮),共計70個社區、91個行政村。
2、雙灤區
位于河北省東北部,承德市西郊12千米處,距首都北京220千米,距天津320千米。地理坐標東經117°37′—117°54′,北緯40°48′—41°12′。東至廣仁嶺與雙橋區和承德縣為鄰,南部、西部與承德縣、灤平縣接壤,北與隆化縣交界。
雙灤區屬于暖溫和中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性氣候,雨熱同季,四季分明。截至2019年4月,全區下轄3個街道、4個鎮和2個鄉,行政區域總面積451.736平方千米。
3、承德縣
位于河北省東北部,境東、南、北三面環抱承德市區,縣城距市區35公里;西南鄰京津唐秦,東北接遼寧、內蒙古,中心位置地理坐標為東經118°9′3.24″,北緯40°45′25.02″,縣域面積3376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4月,承德縣轄6個鎮:下板城鎮、甲山鎮、六溝鎮、三溝鎮、頭溝鎮、高寺臺鎮,15個鄉:小白旗鄉、鞍匠鄉、劉杖子鄉、新杖子鄉、孟家院鄉、大營子鄉、八家鄉、上谷鄉、滿杖子鄉、石灰窯鄉、五道河鄉、岔溝鄉、磴上鄉、三家鄉、倉子鄉,2個民族鄉:兩家滿族鄉、崗子滿族鄉,1個街道:下板城街道。
4、平泉市
位于河北省東北部,處于冀、遼、蒙三省交界處,有“雞鳴三省”之說。東臨遼寧省凌源市,西連承德縣,南靠寬城縣,北接內蒙古寧城縣。介于東經118°21′03″-119°15′34″,北緯40°24′0″-40°40′17″之間,南北最長77.4千米,東西最寬74千米,總面積3297平方千米,海拔高度500米。
截至2019年4月,平泉市下轄12個鎮:黨壩鎮、臥龍鎮、北五十家子鎮、榆樹林子鎮、柳溪鎮、平泉鎮、桲欏樹鎮、南五十家子鎮、七溝鎮、小寺溝鎮、楊樹嶺鎮、黃土梁子鎮,6個鄉:松樹臺鄉、臺頭山鄉、茅蘭溝鄉、道虎溝鄉、七家岱鄉、王土房鄉、平房鄉。
5、豐寧滿族自治縣
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市西部,南鄰北京市懷柔區,北靠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多倫縣,東接承德市圍場縣、隆化縣、灤平縣,西面與張家口市赤城縣、沽源縣接壤??h城大閣鎮距北京市區188公里,距懷柔縣界18公里。豐寧滿族自治縣總面積為8765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4月,豐寧滿族自治縣轄9個鎮、16個鄉、1個民族鄉:大閣鎮、大灘鎮、魚兒山鎮、土城鎮、黃旗鎮、鳳山鎮、波羅諾鎮、黑山咀鎮、天橋鎮、萬勝永鄉、四岔口鄉、蘇家店鄉、外溝門鄉、草原鄉、窟窿山鄉、小壩子鄉、五道營鄉、選將營鄉、西官營鄉、王營鄉、北頭營鄉、胡麻營鄉、石人溝鄉、湯河鄉、楊木柵子鄉、南關蒙古族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承德
參考資料來源:全國行政區劃信息查詢平臺-河北省承德市
承德縣25個鄉鎮都叫什么名字
那是大以前了,現在早變了,23個鄉鎮了。分別是下板城鎮、高寺臺鎮、甲山鎮、六溝鎮、三溝鎮、頭溝鎮、鞍匠鄉、八家鄉、倉子鄉、岔溝鄉、磴上鄉、東小白旗鄉、崗子滿族鄉、兩家滿族鄉、劉杖子鄉、滿杖子鄉、孟家院鄉、三家鄉、石灰窯鄉、五道河鄉、新杖子鄉、大營鄉、上谷鄉。
上板城鎮、雙峰寺鎮已經劃歸承德市雙橋區所有
承德市雙橋區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8年,承德市雙橋區轄5個鎮、7個街道,53個行政村、72個社區。
其中5個鎮分別是:水泉溝鎮、獅子溝鎮、牛圈子溝鎮、大石廟鎮、馮營子鎮。
7個街道街道分別是:西大街街道、頭道牌樓街道、潘家溝街道、中華路街道、新華路街道、石洞子溝街道、橋東街道。
雙橋區是承德市中心區,地理坐標位于東經117°48′-118°03′,北緯40°57′-41°05′之間,距首都北京市221千米。北、東、南同承德縣接壤,西部與雙灤區毗鄰,西南部與灤平縣交界,行政區域總面積651.67平方千米。
擴展資料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莊,作為夏季臨朝理政的場所,這里逐漸發展成為清王朝的第二政治中心,一些滿族、蒙古族貴族也都紛至沓來,使這里更成為滿族、蒙古族比較集中的地方。
雍正元年(1723年)設熱河廳,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澤”之義,改名為承德州。
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成立熱河特別區。
1929年成立熱河省,承德為熱河省會。
1955年熱河省建制撤銷,1956年承德市劃歸河北省。
1960年3月,承德地、市合并,合并后今雙橋區所在地為承德市所轄的市區。
1984年1月,承德市改為河北省省轄市,雙橋區正式成立。
1993年7月,承德地、市再次合并,雙橋區成為新建制承德市的市轄區。
參考資料來源;承德市雙橋區人民政府-雙 橋 概 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雙橋區
承德有多少個縣區鄉鎮?
截至2017年,承德市轄3個市轄區:雙橋區、雙灤區、鷹手營子礦區。
1個縣級市:平泉市。
4個縣:承德縣,興隆縣,灤平縣,隆化縣。
3個自治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寬城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各縣下的街道,鎮,鄉,村的數量如下圖所示:
擴展資料
承德的歷史沿革
1、殷周時期,這里是山戌、東胡少數民族活動的區域,是燕侯的勢力范圍。承德市東約150公里處的凌源縣海島營子村,出土過多件西周銅器。
2、戰國時代,承德一帶隸屬于燕國設置的漁陽右北閏、遼西三郡。《史記·匈奴傳》記載,燕國曾在這一帶修筑長城,長城遺址,仍依稀可見。特別是著名的興隆農具鐵范發現,說明當時這一帶的農業生產已相當發達的。
3、元朝、明朝時期屬北平(今北京)府,為喀喇沁、翁牛特、察哈爾等蒙古族的游牧地。直到清朝初年,熱河上營(現承德市區)始終沒有設立過什么中央或地方管理機構,是一個“名號不掌于職方”的小村落。
4、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行宮,人口與日俱增??滴跛氖吣辏?708年)熱河行宮開始使用,標志著熱河進入了發展期。
5、康熙五十年(1711年)熱河上營就已經是“生理農桑事、聚民至萬家”的大村鎮了。
6、雍正元年(1723年)設熱河廳,第二年設熱河總管,統理東蒙民政事務。雍正十一年(1733年),胤禎取承受先祖德澤之義,罷熱河廳設承德直隸州,此是“承德”名稱的始源。
7、道光七年(1827年)以后,熱河文武官員均屬都統署管轄,官職與朝廷派出的總督、巡撫同。
8、辛亥革命后,廢除府建制,民國三年(1914年)設熱河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9年)改建熱河省,承德為熱河省省會。
9、1933年承德被日寇侵占,成立偽滿洲特別行政區,1945年解放,9月籌建承德市人民政府,11月正式成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承德(河北省地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