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是哪里(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是哪里管)
本文目錄一覽:
- 1、尋甸在中國哪個???
- 2、云南省尋甸縣是哪個市的
- 3、尋甸屬于昆明嗎
云南省尋甸縣是哪個市的
地理位置】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簡稱尋甸縣)地處東經102°41′~103°33′,北緯25°20′~26°01′,位于云南省東北部,昆明市北部,屬昆明市郊縣。橫跨金沙江、南盤江兩流域。東連曲靖市馬龍縣、沾益縣;西接富民縣、祿勸縣,南鄰嵩明縣、官渡區;北依東川區、會澤縣。縣境東西寬(橫距)84.50千米,南北長(縱距)75千米,國土面積3588.38平方千米。境內昆曲高速公路、滬昆高鐵斜跨東南,東川鐵路支線、嵩待高速公路穿境而過,7204公路貫通西部,交通方便,區位優越,是昆明市北出四川、東北出貴州的重要通衢??h人民政府駐仁德街道,海拔1873米,距昆明市90余千米,曲靖市87千米,東川區86千米。
【礦產資源】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褐煤、磷礦、硅藻土等,礦產儲量大,品位高。全縣共發現煤(褐煤、無煙煤)、磷、硅藻土、水泥用石灰巖、石膏、玄武巖、大理石、硅石、水泥配料用白云巖、重晶石、建筑用砂石料、磚瓦用黏土頁巖、鉛、鋅、鐵、銅、鋁(鋁土礦)、錳、鈦(鈦砂礦)、鈷(鈷土)、礦泉水、地下熱水等22種礦產。已開發利用的有褐煤、磷、灰巖、石膏、硅石、白云巖、鐵、鈦(鈦砂礦)、磚瓦用粘土、頁巖、砂石料、礦泉水、地下熱水13種,占總礦種的54.16%。褐煤資源儲量3.60億噸,為露天煤礦;磷以Ⅱ、Ⅲ級品礦石為主,資源儲量1.26億萬噸;硅藻土與褐煤共生,為富含有機質、高燒失量型易選硅藻土,主要分布在先鋒鎮,資源儲量1.90億噸。
【森林資源】縣境氣候溫暖濕潤,山地面積遼闊,森林資源豐富。1986年,全縣森林資源調查結果顯示,境內有種子植物153科416屬800余種,其中,溫帶植物分布最為廣闊,占境內森林資源的50%,以華山松、云南松、旱冬瓜為最常見樹種;熱帶植物占28%,以木棉、余甘子、梧桐、荊條居多;其他氣候帶植物占22%。境內屬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有紅豆杉、大樹杜鵑2種;屬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有黃杉、冷杉、銀杏3種,殘存于縣域部分地區,數量極少。縣境森林資源屬中山、亞高山植物體系,在海拔1500~2300米之間,原生林以亞熱帶闊葉林為主,伴生有云南松;海拔2300~3300米之間為櫟類、華山松和灌木;境內針葉林主要有云南松、華山松、滇油杉3種,滇油杉生長于海拔1800~2500米云南松林與闊葉林間;闊葉林與常綠相間,以旱冬瓜、各種櫟類、楊梅、杜鵑為主,其中旱冬瓜垂直生長于海拔1600~2800米山坡中部、下部及林箐潮濕地帶,多為塊狀或帶狀分布;櫟類主要樹種有麻櫟、刺櫟、青岡櫟等,多分布于背風且土壤潮濕的脊谷地帶,多呈純林小塊狀分布,常與云南松林混合分布,在全縣各鄉鎮均有分布;柏樹類有圓柏、刺柏、藏柏、側柏、翠柏等品種,多為人工造林,灌木為小喬木組成的自然群落,主要分布于2500~2800米之間的高寒山區。2019年,穩步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對全縣286.14萬畝林地進一步落實管護責任,對全縣1710名護林員加強監管,完成天保工程人工造林3000畝。 抓好石漠化治理人工造林1670畝、封山育林4240畝、森林撫育11800畝。按照占補平衡、占一補一的原則,完成異地造林4000畝。以交通沿線、城市面山為重點,完成廊道面山綠化造林1000畝,市級低效林改造(桉樹替換)1000畝。完成國家新一輪退耕還林18400畝;全縣義務植樹138萬株。做好封育管理,完成市級封山育林32600畝。狠抓苗木質量管理,注重特色苗木培育,完成鄉土苗木培育155畝。對全縣112株古樹名木開展保護,重點對20株進行撫壯保護,其余92株樹立標識、標牌進行保護。
尋甸屬于昆明嗎
尋甸屬于昆明。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在昆明市東北部,橫跨金沙江、南盤江兩流域之間。東臨馬龍區、沾益區、會澤縣,有公路穿山越嶺相連;西與富民縣、祿勸縣相依;北與東川區、會澤縣接壤,有東川鐵路相通;南接嵩明縣,川原平衍。總面積3588.38平方千米。
尋甸縣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向東南傾斜階梯狀。以烏蒙山系的梁王山、小海梁子等山脈為主,山間點綴著低凹谷地或湖盆。全縣山區、高寒山區占總面積的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