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有幾個鄉鎮(藍山有幾個鄉鎮村)
本文目錄一覽:
山東臨沂市蘭山區有幾個鎮
山東臨沂市蘭山區有7個鎮,分別是白沙埠鎮,棗園鎮,半程鎮,義堂鎮,李官鎮,方城鎮,汪溝鎮。下面具體介紹其中5個鎮:
白沙埠鎮位于臨沂城北,距城區12公里,面積70平方公里,轄50個行政村,5.7萬人。朱七公路縱貫南北,董泗公路橫穿東西。沂河流經東界,孝河、柳青河流過轄區。工業經濟基礎良好,有各類企業335家,形成了水表、紡織、生化、塑料等4大支柱產業。
棗園鎮是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北部下轄的鎮,總面積64.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56萬畝。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屬丘陵,中部為平原,東部為洼地。祊河、柳青河分別流經西南界和北部。205國道縱貫南北,京滬高速公路穿越。2015年1月由棗溝頭鎮更名為棗園鎮。
半程鎮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北部,總面積95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總人口74078人,耕地面積4067公頃。地勢北高南低,北部為丘陵,南部為平原。
義堂鎮,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西部,是江北木業家居之都,區域物流商貿中心,臨沂西部生態新城。義堂鎮是全國文明鎮、全國重點鎮、山東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鎮、全國發展改革小城鎮試點鎮、山東省綜合改革試點鎮、臨沂市優先發展重點鎮、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李官鎮位于蘭山區北部,鎮政府駐地李官村距臨沂城25公里。東隔沂河與河東區相望,西接半程鎮,南連白沙埠鎮,北隔蒙河與沂南縣相鄰。面積82.86平方公里,耕地6萬畝。轄49個行政村,現已規劃為10個中心社區。第五次人口普查有人口41701人。
擴展資料:
蘭山區特點:
1、蘭山區屬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適宜,四季分明。
2、蘭山區是濱水宜居之城。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等河流穿城而過,八水環繞、六河貫通,茶山、玫瑰湖等生態資源豐富,城區沂河水面50平方公里,建有亞洲最大的淡水沙灘浴場、亞洲最長的橡膠壩、山東省最高的電視塔。
3、蘭山區是濱水宜居之城。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等河流穿城而過,八水環繞、六河貫通,茶山、玫瑰湖等生態資源豐富,城區沂河水面50平方公里,建有亞洲最大的淡水沙灘浴場、亞洲最長的橡膠壩、山東省最高的電視塔。
4、蘭山區是創新創業之區。綠色食品、木業家具、裝備制造、醫藥、有色金屬五大主導產業集群發展,民營經濟活躍,是全國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全國最大的板材生產基地,也是聞名全國的“水表之鄉”。
5、蘭山區名勝古跡有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王祥故里,王羲之故居,孔子廟,娘娘廟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蘭山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白沙埠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棗園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半程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義堂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官鎮
參考資料來源:蘭山區人民政府-魅力蘭山
向風而行的蘭山縣是哪里
藍山縣,湖南省永州市轄縣,位于湖南省南部邊陲,南嶺山脈中段北側,有“楚尾粵頭”之稱,是湘西南通往廣東沿海地區的重要門戶。藍山地處九嶷山東麓,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境內山、丘、崗、平區相互交錯,以山地為主,是典型的山區縣。藍山縣東與臨武縣接壤,南與江華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連州市毗鄰,西與寧遠縣交界,北接嘉禾縣,從縣城沿永連公路南行33公里及至廣東省界。藍山縣北上長沙420公里,南下廣州320公里,省道322、314線交匯相通。縣域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18]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藍山縣常住人口為329909人。[16]
1998年藍山縣榮獲中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稱號。2012年度,藍山縣被評為“湖南省人口計生工作先進縣”。2012年,藍山縣進入湖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十強。[1]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臺。根據《方案》,藍山縣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2]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藍山縣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縣城。[3]2020年,藍山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7.47億元,增長4.0%。[17]
中文名
藍山
外文名
Lanshan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中國湖南省永州市
地理位置
湖南省南部
相關視頻
2.6萬播放|02:25
尷尬的藍山縣,坐擁優越的地理位置,因受限于交通,經濟發展緩慢
笑看紅塵說故事
1.6萬播放|00:23
視頻|湖南藍山:藍天白云小城美
紅網
2.2萬播放|00:45
云繞山城 煙波浩渺
千城早餐
6712播放|03:17
(自駕長征路)第35集:藍山縣,新老城區天壤之別,不像同一地方
喬亞的旅行
1.8萬播放|05:42
今天到湖南省永州市了,帶大家一起看看藍山縣,給點鼓勵吧!
黑皮小巫
6067播放|00:55
藍山:春雨初歇 宛若仙境
今日永州
5055播放|00:52
湖南藍山:冬雪紅楓美
新華社
7100播放|00:24
【湖南藍山日暈景觀】近日,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城上空出現日暈奇觀,炙熱的太陽周邊浮現出彩色光圈,均勻環繞,光彩照人。
新華網
9155播放|00:50
藍山縣依法公開宣判一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
永州廣電
5423播放|00:40
【刑拘! 7人開車偷狗1個月作案70起 ,得手后賣狗場獲利5萬多】9月4日,湖南永州,藍山縣警方成功打掉一個流竄偷狗團伙,抓獲7名嫌疑人。經調查,7人自8月初以來流竄多地,瘋狂偷盜家養土狗或抓捕流浪狗。經查,7人截至被抓作案70余起,賣給狗場銷贓獲利5萬余元。目前,7人已被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十堰市公安局東岳分局
查看更多
相關星圖
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下轄區域
共19個詞條
3611閱讀
塔峰鎮
塔峰鎮,隸屬于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地處藍山縣中部,東與毛俊鎮相鄰,南接所城鎮、漿洞瑤族鄉,西與匯源瑤族鄉、犁頭瑤族鄉毗鄰,系藍山縣人民政府駐地。區域面積284.0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151255人。1950年,屬第一區,轄榴峰鄉、夔龍鄉、東塔鄉、錦屏鄉、和平鄉。1958年,改稱東風人民公社。1987年、1995年,先后將古城鄉、龍溪鄉,合并城關鎮。1995年7月,城關鎮更名塔峰鎮。2015年,撤銷竹管寺、塔峰2個建制鎮,設立新的塔峰鎮。截至2020年6月,塔峰鎮下轄12個社區和48個行政村。2019年,塔峰鎮有工業企業200個,其中規模以上4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1個。
毛俊鎮
毛俊鎮,隸屬于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地處藍山縣東部,東與新圩鎮、郴州市臨武縣交界,南與漿洞瑤族鄉相鄰,西與塔峰鎮接壤,北與太平圩鎮、竹管寺鎮毗鄰。區域面積114.2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26400人。民國時期,為咸同鄉。1950年,建毛俊鄉。1961年,復置毛俊公社。1986年,設毛俊鎮。1995年,撤區并鄉,將火市鄉、尚屏鄉合并,名為毛俊鎮。截至2020年6月,毛俊鎮下轄2個社區和16個行政村。2019年,毛俊鎮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6個。
楠市鎮
楠市鎮,隸屬于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地處藍山縣北部,東臨土市鄉,西抵祠市鄉,南與竹市鎮接壤,北與寧遠縣冷水鎮交界。區域面積90.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36958人。民國時期,屬第四區同義鄉。1950年,后改為楠市鄉。1958年,后改為楠市公社。1983年,改為楠市鄉。1986年8月,楠市鎮,改為建制鎮。1995年6月,并鄉建鎮,與正市鄉合并為楠市鎮。截至2020年6月,楠市鎮下轄1個社區和17個行政村。2019年,楠市鎮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0個。
查看更多
湖南永州藍山縣特產
共3個詞條
2580閱讀
藍山金柑
藍山金柑是,蕓香科金橘屬植物。繁殖多用芽接。
永州山蒼子油
永州山蒼子油,湖南省永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明朝弘治年間,永州就開始了人工大面積種植山蒼子,已經歷了近五百年的歷史歲月,民間仍將山蒼子的根、莖、葉、和果入藥,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永州山蒼子具有粒圓、氣味濃厚、富油質、出油率高等特點,永州山蒼子油以成份適中、香味純正而廣受消費者歡迎。2010年12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永州山蒼子油”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藍山大白苦瓜
藍山大白苦瓜是湖南省藍山縣地方優良品種,植株生長旺盛,分枝力強,果實長圓筒形,長40~70厘米,橫徑7~8厘米,綠白色,有光澤,單瓜重800~1000克。
查看更多
湖南永州市下轄縣級行政區
共13個詞條
1.3萬閱讀
冷水灘區
冷水灘區,隸屬湖南省永州市,是永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傳媒、通信和金融中心。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居湘江上游,東鄰祁陽市,西接東安縣,南界零陵區,北連祁東縣。地處越城嶺余脈,零祁丘崗盆地的北部。總面積1218平方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截至2016年,轄9個鄉鎮、9個街道。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冷水灘區常住人口為583136人。冷水灘形成較早,前人涉足較多,留下不少名勝古跡。主要有:“瀟湘驛”,“磯唐叟釣”,文昌閣。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2020年度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區。2020年,冷水灘區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 357.27億元,同比增長4.0%。
零陵區
零陵區,隸屬湖南省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北與冷水灘區、東與祁陽縣、南與雙牌縣、西與東安縣、廣西全州縣接壤。地勢西南部較高,東北及中部較低,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轄6街道7鎮3鄉,總面積1962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零陵區常住人口為563556人。永州(零陵),古為泉陵,后改稱零陵,即原縣級永州市,為永州市兩個城區之一。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城,是湖南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據文史記載,大約五千年前,零陵屬炎帝勢力范圍,原始社會末期,屬三苗國的江南地。旅游資源豐富,其中有為紀念著名文學家而建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柳子廟、永州八景、永州市零陵東山景區等旅游景點。2019年12月,成為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單位。2020年度真抓實干成效明顯,2021年1月29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的縣市區,給予100萬元標準獎勵。2020年全區實現地方生產總值228.4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一、二、三次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44.3億元、89.7億元、94.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4.5%和2.6%。
祁陽
祁陽市,湖南省轄縣級市,由永州市代管。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東北部。總面積253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祁陽市下轄3個街道、20個鎮、3個鄉。2021年,祁陽市常住人口81.19萬人。祁陽因地處祁山之南而得名。三國吳,置祁陽縣。2021年,撤銷祁陽縣,設立縣級祁陽市。祁陽市是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國家衛生縣城、湖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湖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市。2021年,祁陽市地區生產總值375.70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9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19.9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96.8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5.7:31.9:52.4。
查看更多
湖南省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共43個詞條
7441閱讀
南岳區
南岳區,隸屬于湖南省衡陽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南,地處湘江之西北的湘中丘陵山區,衡陽市區之北側,以南岳古鎮為中心,北、東、南三面被衡山縣環繞,西面與衡陽縣界牌鎮毗鄰,總面積181.5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岳區常住人口為70370人。南岳古為衡州之域,1961年底,南岳管理局改稱南岳縣;1984年正式成立南岳區。境內的南岳衡山為中華五岳名山之一,也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全國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南岳衡山道佛兩教共存一山,共融一廟,共值一殿,共尊一神被稱為中國乃至世界宗教文化一絕,佛教文化自古有“一花五葉”、“五葉流芳”之美譽。2019年,南岳區下轄1個街道、1個鎮、1個鄉。2020年,南岳區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8.61億元,比上年增長2.5%。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
常寧
常寧,隸屬湖南省,是由衡陽市代管的縣級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南岸,東隔舂陵水與耒陽市為界,南與郴州市桂陽縣相連,西與永州市祁陽縣接壤,北瀕湘江與祁東縣、衡南縣二縣相望。2020年,常寧下轄14個鎮、4個鄉、5個街道。境內地勢南高北低,大致呈兩級階梯形分布,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地處北緯26°07'至26°36',東經112°07'至112°41'之間。面積2046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寧常住人口為790676人。常寧為中國油茶之鄉、杉木楠竹之鄉、公交免費城市、全國第二批商務綜合行政執法試點縣級城市、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2018年10月22日,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2019年1月9日,憑借版畫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天堂山-西江風景區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中央宣傳部 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關于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的通知》常寧市名列其中。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2021年,常寧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1.1億元,增長8.6%。
衡陽縣
衡陽縣,隸屬于湖南省衡陽市,位于衡陽市西北部,湘江中游,因位于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東與南岳區、衡山縣交界,南毗蒸湘區、石鼓區、衡南縣,西鄰祁東縣、邵陽市邵東縣,北與婁底市雙峰縣接壤。東西寬74千米,南北長55千米,總面積2558平方千米,距衡陽市區約10千米。下轄17個鎮、8個鄉。衡陽縣境物產豐富,有“魚米之鄉”之稱,素有“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的美譽。衡陽縣是中國南方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也是牲豬等農副產品的重要產區。京廣鐵路、懷邵衡鐵路、安張衡鐵路穿境而過。截至2021年末,衡陽縣常住人口88.32萬人。2021年,衡陽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94.91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3.6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44.96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76.2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8.7:36.7:44.6,人均GDP達到44582元。
查看更多
湖南省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共28個詞條
9945閱讀
果園鎮
長沙市
金井鎮
長沙市
文家市鎮
瀏陽市
查看更多
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縣級)
共115個詞條
1.7萬閱讀
武清區
天津
薊州區
天津
遷安
河北
查看更多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交通政治經濟社會事業旅游城市榮譽TA說參考資料
建制沿革
藍山歷史悠久,建縣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竹管寺橫江砠出土的石斧、石鑿、石箭和陶片等文物證明,早在夏商前,縣境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乃虞舜南巡過化之地。
藍山縣千年古剎塔下寺導
春秋戰國時期,縣境屬楚。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建縣,名南平,隸屬桂陽郡。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并入臨武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復置南平縣,屬郴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以境內“山嶺重疊,薈蔚蒼萃,浮空如藍”而更名為藍山,隸屬桂陽郡。宋真宗景德三年(1007),屬桂陽監。
元屬桂陽路。明洪武元年(1368),屬郴州。二年,屬桂陽府;九年,屬衡州府桂陽州。
清屬桂陽州。民國3年(1914年),屬衡陽道;民國11年直屬湖南省;民國26年,湖南省分為9個行政督察區,藍山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藍山先后隸屬于郴州專區、湘南行政公署、郴州專區、零陵專區、零陵地區、永州市。[5]
2015年9月,《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推進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出臺。根據《方案》,藍山縣成為湖南國土資源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市)。[2]
1996年,藍山縣面積1806平方千米,人口約33.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萬人,大部分是瑤族。轄6個鎮、9個鄉(其中5個民族鄉):塔峰鎮、竹管寺鎮、楠市鎮、毛俊鎮、新圩鎮、所城鎮、太平圩鄉、土市鄉、祠堂圩鄉、大橋鄉、荊竹瑤族鄉、紫良瑤族鄉、漿洞瑤族鄉、匯源瑤族鄉、犁頭瑤族鄉。縣政府駐塔峰鎮。
共3張
藍山縣
編輯
傳視頻
TA說
2
目錄
在
藍山縣火市鄉大漢口自然村多少人口
藍山縣火市鄉大漢口自然村人口是35.11萬。
根據2021年人口的檢測結果顯示,統計截止到2000年,藍山縣轄6個鎮、9個鄉。總人口達332937人。2001年,藍山縣轄6鎮、9鄉,370村(居)委會,總人口達35.11萬;這是目前所能查到的所有的相關數據。
藍山縣的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藍山縣轄6個鎮、3個鄉、6個民族鄉、5個國有林場。
分別是:塔峰鎮、竹管寺鎮、毛俊鎮、楠市鎮、所城鎮、新圩鎮、祠堂圩鄉、土市鄉、太平圩鄉、匯源瑤族鄉、犁頭瑤族鄉、漿洞瑤族鄉、紫良瑤族鄉、大橋瑤族鄉、荊竹瑤族鄉、藍山荊竹林場、藍山漿洞林場、藍山南嶺林場、藍山原種場、藍山黃毛嶺茶場。
2015年,根據永州市藍山縣鄉鎮區劃調整方案,減少1個鎮,現轄塔峰、楠市、土市、新圩、太平圩、毛俊、所城、祠堂圩8個建制鎮,湘江源、犁頭、大橋、荊竹、匯源、漿洞6個瑤族民族鄉。總面積1806平方千米,總人口39.97萬人。
藍山縣有多少個鄉?多少個村?
全縣轄15個鄉鎮,5個國有農林茶場,總人口38.7萬,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 358個行政村,15個社區、居民委員會,3002個村民小組
藍山縣哪個鎮經濟最強
楠市鎮。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楠市鎮投資環境總體評分為58分,在全國32208個鄉鎮中排第14291名,超越全國55.6%的鄉鎮, 在湖南省2458個鄉鎮中,排在第775名,處于第二梯隊,在永州市的245個鄉鎮中排在第77名,處于第二梯隊, 在藍山縣的22個鄉鎮中排在第2名,處于靠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