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是哪里(常熟市是哪里哪個省的)
本文目錄一覽:
- 1、常熟屬于哪個市
- 2、常熟在江蘇的哪里
- 3、江蘇常熟市屬于哪個市
- 4、江蘇常熟的具體位置在哪?
- 5、常熟是屬于哪個省哪個市?
- 6、浙江常熟市是屬于哪個市
常熟屬于哪個市
常熟隸屬于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簡稱虞,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
擴展資料:
常熟市東北瀕長江,東南鄰太倉,南接昆山市、蘇州市相城區,西連江陰市、無錫市錫山區,西北與張家港市接壤。常熟下轄8鎮、6街道,總面積1264平方千米,境內地勢低平、水網交織,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海洋氣候。
常熟市位于中國縣域經濟、文化、金融、商貿、會展和航運中心城市的前列。2019年以來,先后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縣。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常熟在江蘇的哪里
常熟市是由蘇州市代管的縣級市,位于江蘇省南部,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常熟市東北瀕長江,東南鄰太倉,南接昆山市、蘇州市相城區,西連江陰市、無錫市錫山區,西北與張家港市接壤。截至2017年底,常熟市下轄建制鎮8個、街道6個,分別為梅李鎮、海虞鎮、古里鎮、沙家浜鎮、支塘鎮、董浜鎮、尚湖鎮、辛莊鎮。虞山街道、琴川街道、莫城街道、常福街道、東南街道、碧溪新區(街道)??偯娣e1264平方千米,境內地勢低平、水網交織,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海洋氣候,2016年人口106.87萬人。
江蘇常熟市屬于哪個市
常熟市是隸屬于蘇州市的,蘇州市下面原先有5縣,分別是太倉、張家港、吳江、昆山、常熟。常熟市為江蘇省轄縣級市,副地級市,三線城市,由蘇州市代管,簡稱“虞”,位于江蘇省東南部,常熟隸屬江蘇省蘇州市,位于江蘇省東南、長三角腹地,北瀕長江黃金水道,與南通隔江相望,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
江蘇常熟的具體位置在哪?
常熟市是一個地極市,屬于蘇州市。位于江蘇省的南部,長江的南邊,
它在蘇州市區的東南方,離無錫市挺近的。
常熟是屬于哪個省哪個市?
常熟是屬于蘇省蘇州市。
常熟市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扼長江黃金水道咽喉,緊鄰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上海市,并處在蘇州、無錫、南通等大中城市的懷抱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常熟水陸交通便捷,境內公路密布。204國道等貫穿全境,蘇常線連接滬寧高速公路。
擴展資料
常熟的歷史和發展:
常熟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五千年的文明濫觴延革,文化發達,才俊輩出。遠有興東吳文教的先驅、孔門“十哲”之一“南方夫子”言偃,近有清代兩朝帝師、狀元宰相翁同和等一大批著名歷史人物。
自唐至清,共出了9名宰相,8名狀元,483名進士。及至現代,兩院院士(學部委員)中,常熟籍有18名,包括李強、王淦昌、張光斗、張青蓮等知名科學家。
改革開放以來,常熟充分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的和人文優勢,發揚“團結、拼搏、求是、創新”的常熟精神,勵精圖治,開拓進取,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全市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保持了健康發展勢頭。經濟發達、科教進步、市場繁榮、社會安定的新常熟正朝著基本現代化目標昂首前進。 常熟交通便捷,距上海虹橋機場僅一個小時。郵電通訊已全面實施程控化,是江蘇省第一個百萬以上人口的電話市。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常熟
浙江常熟市是屬于哪個市
截至2019年11月,常熟市不屬于浙江,常熟市屬于江蘇省蘇州市的代管市。
常熟市位于江蘇省的東南部,北瀕長江,與南通市隔江相望,東鄰太倉市,南接昆山市和蘇州市相城區,西連江陰市和無錫市錫山區,西北與張家港市接壤。
常熟市境域南北最大距 37 千米,處北緯 31°31′~31°50′,東西最大寬 49 千米,處東經 120°33′~121°03′,總面積 1276.32 平方千米(含所屬長江水域面積)。
常熟市境內地勢低平、水網交織,海拔大都在3—7米間。境域南部低洼,屬太湖水網平原,局部地段最低為2.5米;西北部與東北部略高,屬長江沖積平原。境內山丘主要有虞山、顧山、福山等。其中以虞山為最,海拔263米,山脊長6400米。
擴展資料
常熟市的歷史沿革:
常熟市歷史悠久,據1988年在常熟謝橋白龍港北岸發掘的錢底巷新石器文化遺址證實,早在5500年前,常熟的土地上已經有人類居住。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5月3日,常熟市軍管會頒令,劃常熟城區為市,成立常熟市人民政府,由常熟縣人民政府縣長兼市長。1958年4月25日,常熟市人民委員會、常熟市政協召開聯席會議,宣布國務院第七十四次會議撤銷常熟市、設立虞山鎮決定,將原常熟市全境劃歸常熟縣。
1961年11月18日,根據國務院文件,常熟縣劃出大義公社以北的三興、樂余、兆豐、合興、東萊、錦豐、塘橋、西張、乘航、鹿苑、鳳凰、恬莊、南豐、妙橋14個公社和常陰沙農場近50萬畝耕地、34萬人口歸屬新設置的沙洲縣(現張家港市)。翌年元旦,沙洲縣正式成立。1983年1月18日,根據國務院決定,撤銷常熟縣,設立縣級常熟市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常熟市人民政府-常熟概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