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瑪有幾個鄉(xiāng)鎮(zhèn)(班瑪縣有幾個鄉(xiāng)鎮(zhèn))
本文目錄一覽:
- 1、中國最美鄉(xiāng)三色班瑪,醉美冬天的青海湖,你去過嗎?
- 2、青海省天峻縣共有哪些鄉(xiāng)/鎮(zhèn)及具體介紹
- 3、班瑪縣有幾個鄉(xiāng)?
- 4、青海省班瑪縣的海拔
- 5、四川省內(nèi)的藏族人口約有,多少萬人四川省是中國第幾大,藏族居住區(qū)
- 6、請教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的歷史沿革
中國最美鄉(xiāng)三色班瑪,醉美冬天的青海湖,你去過嗎?
很多人都不知道青海的三色班瑪?shù)降资鞘裁匆馑迹窟€有人沒見過冬天的青海湖究竟是什么樣,順便再給大家說一說門源崗什卡雪峰,美的讓人無法呼吸的地方!
原創(chuàng)聲明:本文由旅游之后編輯小旅原創(chuàng),感謝分享,文章未經(jīng)允許嚴禁轉(zhuǎn)載抄襲,發(fā)現(xiàn)必究!親愛的愛旅游的小伙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愿陪你走完這一場!
1.班瑪縣位于青海省東南部,東南與四川省壤塘縣、阿壩縣、色達縣相連,東北與本州久治縣毗鄰,西北與本州達日縣接壤。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32攝氏度,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境內(nèi)的瑪可河、多可河兩大“姊妹河”平行貫穿全境。
紅色班瑪—班瑪?shù)淖幽具_溝(紅軍溝)是紅軍長征經(jīng)過的地方,紅軍在子木達溝口石崖上書寫的“北上響應(yīng)全國抗日反蔣斗爭!安慶宣”的巨幅標語,至今字跡仍清晰醒目。2017年3月紅軍溝革命遺址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金色班瑪—全縣共有藏傳佛教寺院23座,江日堂鄉(xiāng)的阿什羌寺院是果洛地區(qū)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覺囊派寺院,是佛教的朝拜場所和宗教旅游的理想之地,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綠色班瑪—瑪可河原始森林372萬畝,是省內(nèi)面積最大的林場,林區(qū)內(nèi)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中藏藥材資源豐富,是三江源自然保護核心區(qū)。班瑪素有“三江源小江南”之稱,這里的風(fēng)光幽美奇異,有插入云天的陡峭巖峰、有遮天蓋地的原始森林、有蜿蜒流淌的江源溪流、有廣袤千里的金色草原,亞爾堂鄉(xiāng)、燈塔鄉(xiāng)的民居碉樓,造型古樸典雅,獨具民族特色。
2.冬日的青海湖有一種別具一格的美.........,海拔3200米、面積450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美麗動人。冬日的青海湖一片靜謐、別具神韻。站立湖邊,極目環(huán)顧,整個世界只被藍和白兩種顏色所主宰。白的自然是雪,連帳房和畜群,都掩映在茫茫一片白色世界里,在天光陽光之下,這雪白得晶瑩玉潤,閃著漢白玉的光澤,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童話、一處仙境。
白皚皚的遠山,在藍天的襯映下,如銀裝素裹的少女,亭亭玉立。藍的便是天和湖。天,藍的悠遠。水,藍的深邃。凡是到過青海湖的人,無不對這天光水色的藍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在冬日冰清玉潔的映襯下,這藍更給人晶瑩剔透、空靈廣闊的感覺,不時會有伸手觸摸的沖動。這湖水的藍,無疑使天下的碧波失色。冬日的青海湖結(jié)冰了,好像更加的美麗、更加的寧靜,更加的別具一格!
3.門源崗什卡雪峰你們?nèi)ミ^嗎?冬天的門源崗什卡雪峰更是美妙絕倫!崗什卡雪峰位于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nèi),海拔5254.5米,是祁連山脈東段的最高峰,峰頂常年白雪皚皚,銀光熠熠,宛如一條玉龍,也是門源境內(nèi)群山之首。崗什卡雪峰,亦名"冷龍嶺主峰",山體主要由偏酸性石英角閃巖、片麻巖、斜長角巖、基性火山巖等組成,在構(gòu)造上屬北祁連山加里東褶皺帶。集現(xiàn)代冰川的壯觀和完整的植被帶為一體,是科學(xué)考察,登山探險和旅游觀光的理想之地。峰頂有百萬年冰川,積雪終年不化,氣候瞬息萬變,玄奧莫測,時而藍天白云,銀光熠熠,時而狂飚大作,天昏地喑,有時雪崩暴發(fā),龍吟虎嘯,飛雪漫卷,令人膽寒心驚,
平時遠眺,一片潔白,每當(dāng)夕陽西下,晚霞輝映,山頂五彩繽紛,暮靄升騰,被稱為"龍峰夕照",是門源八大景之一。崗什卡雪峰海拔不高,是旅游愛好者登山探險的理想場所,亦可作為登山、山地縱走的訓(xùn)練基地。隨著我省登山探險旅游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它已經(jīng)吸引了眾多的國內(nèi)外登山探險旅游愛好者。
青海省天峻縣共有哪些鄉(xiāng)/鎮(zhèn)及具體介紹
青海省行政區(qū)經(jīng)過多次調(diào)整,現(xiàn)轄1個地級市 ,1個地區(qū),6個民族自治州,30個縣,7個民族自治縣,2個州屬市,4個轄區(qū),3個行政區(qū)。基層行政單位有:369個鄉(xiāng),34個民族鄉(xiāng),36個鎮(zhèn)。
西寧市 轄5個市轄區(qū)、2個縣、1個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城中區(qū)。
城中區(qū)、城東區(qū)、城西區(qū)、城北區(qū)、城南新區(qū)、海湖新區(qū)、湟源縣(城關(guān)鎮(zhèn))、湟中縣(魯沙爾鎮(zhèn))、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橋頭鎮(zhèn))
海東地區(qū) 轄2個縣、4個自治縣。地區(qū)公署駐平安縣。
平安縣(平安鎮(zhèn))、樂都縣(碾伯鎮(zhèn))、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口鎮(zhèn))、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zhèn))、化隆回族自治縣(巴燕鎮(zhèn))、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積石鎮(zhèn))
海北藏族自治州 轄3個縣、1個自治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海晏縣。
海晏縣(三角城鎮(zhèn))、祁連縣(八寶鎮(zhèn))、剛察縣(沙柳河鎮(zhèn))、門源回族自治縣(浩門鎮(zhèn))
黃南藏族自治州 轄3個縣,代管1個自治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同仁縣。
同仁縣(隆務(wù)鎮(zhèn))、澤庫縣(澤曲鎮(zhèn))、尖扎縣(馬克塘鎮(zhèn))、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優(yōu)干寧鎮(zhèn))
海南藏族自治州 轄5個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共和縣。
共和縣(恰卜恰鎮(zhèn))、同德縣(尕巴松多鎮(zhèn))、貴德縣(河陰鎮(zhèn))、興海縣(子科灘鎮(zhèn))、貴南縣(茫曲鎮(zhèn))
果洛藏族自治州 轄6個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瑪沁縣。
瑪沁縣(大武鎮(zhèn))、班瑪縣(賽來塘鎮(zhèn))、甘德縣(柯曲鎮(zhèn))、達日縣(吉邁鎮(zhèn))、久治縣(智青松多鎮(zhèn))、瑪多縣(黃河鄉(xiāng))
玉樹藏族自治州 轄6個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玉樹縣。
玉樹縣(結(jié)古鎮(zhèn))、雜多縣(薩呼騰鎮(zhèn))、稱多縣(稱文鎮(zhèn))、治多縣(加吉博洛格鎮(zhèn))、囊謙縣(香達鎮(zhèn))曲麻萊縣(約改鎮(zhèn))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轄2個縣級市、3個縣。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德令哈市。
德令哈市、格爾木市、烏蘭縣(希里溝鎮(zhèn))、天峻縣(新源鎮(zhèn))、都蘭縣(察汗烏蘇鎮(zhèn))
青海地處內(nèi)陸腹地,自然環(huán)境特殊,縣級行政區(qū)劃轄地面積大,但人口密度小,全省46個縣(市區(qū))中,15萬人以下的37個,其中5萬人以下的23個,瑪多縣僅萬余人。
班瑪縣有幾個鄉(xiāng)?
班瑪縣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東南部,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面積6376平方公里。
轄8鄉(xiāng)一鎮(zhèn),分別是:多貢麻鄉(xiāng),吉卡鄉(xiāng),達卡鄉(xiāng),知識欽鄉(xiāng),江日堂鄉(xiāng),亞爾堂鄉(xiāng),燈塔鄉(xiāng),瑪柯河鄉(xiāng),賽米塘鎮(zhèn)。
青海省班瑪縣的海拔
海拔4000~5000米左右,主峰多娘山海拔5050米。
班瑪縣地處青川邊沿,屬高山地。境內(nèi)山脈縱橫,山峰重疊,河流交錯,山大溝深,其間有許多小塊較為平班瑪縣坦的草原地和狹窄的河谷地帶,海拔4000~5000米左右,主峰多娘山海拔5050米,地勢地伏較大,坡度一般達40~60度,最大處甚至達80度,且空氣稀薄,攀登艱難。
任玉山位于境內(nèi)東部瑪可河兩岸,呈東西走向,由西向東延伸50公里入川。海拔高度在3500~5000米左右,起伏亦大,坡度亦陡,一般均在37~60度左右,最大坡度可達80度。
擴展資料
各鄉(xiāng)鎮(zhèn)簡況
一、燈塔鄉(xiāng) ,隸屬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位于東經(jīng)100°56′,北緯32°41′,距班瑪縣政府東南72公里處,處于青海和四川兩省的交界,轄格日則、青木達、科培3個牧委會,總面積1229平方公里。
二、多貢麻鄉(xiāng),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轄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38公里。人口0.2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9%。面積593平方公里。轄瑪當(dāng)吾、滿掌、多貢麻3個牧委會。花(石峽)龍(日壩)公路穿境。境內(nèi)有衛(wèi)星電視地面接收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班瑪縣
四川省內(nèi)的藏族人口約有,多少萬人四川省是中國第幾大,藏族居住區(qū)
四川省內(nèi)的藏族人口約有110萬人左右,是中國第二大藏族住區(qū),藏族人口除xi藏外,最多的省份,但是分布廣度上講是青海,第一廣度藏族人口分布。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面積15.26萬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東南緣。全州轄康定、瀘定、丹巴、九龍、雅江、道孚、爐霍、甘孜、新龍、德格、白玉、石渠、色達、理塘、巴塘、鄉(xiāng)城、稻城、得榮18個縣,325個鄉(xiāng)(鎮(zhèn)),2458個行政村。州府康定縣。
截至2006年底,全州總?cè)丝?3.05萬人,其中藏族73.20萬人,占78.7%;漢族16.57萬人,占17.8%;彝族2.62萬人,占2.8%;其它民族0.67萬人,占0.7%。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幅員8.42萬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轄馬爾康、金川、小金、阿壩、若爾蓋、紅原、壤塘、汶川、理縣、茂縣、松潘、九寨溝、黑水等13縣,224個鄉(xiāng)鎮(zhèn),1351個行政村。州府馬爾康縣。
2007年末戶籍總?cè)丝?7.4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68.9萬人、非農(nóng)業(yè)人口18.5萬人。總?cè)丝谥校刈逭?5%,羌族占18.7%,回族占3.3%,漢族占22.5%,其他民族占0.5%。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總面積26.7萬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現(xiàn)轄玉樹、稱多、囊謙、雜多、治多、曲麻萊6縣,共10鎮(zhèn),35鄉(xiāng),257個村(牧)委會。首府玉樹縣。
總?cè)丝跒?8.31萬,其中藏族人口26.98萬,占總?cè)丝诘?5.3%。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面積是4.6萬平方公里,在青海省東北部,位于著名青海湖之南。轄共和、貴德、貴南、同德、興海5縣和龍羊峽行委,共有41個鄉(xiāng)鎮(zhèn)。首府在共和縣。
總?cè)丝谑?8.2萬人,這里有藏族、漢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總?cè)丝诘?2%。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
總面積7.8萬多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的東南部。現(xiàn)轄瑪沁、瑪多、甘德、達日、班瑪和久治6縣,51個鄉(xiāng)(鎮(zhèn)),183個牧委會。首府是瑪沁縣。
總?cè)丝?5.36萬人(其中牧民人口11.94萬人),藏族人口占90.95%。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總面積32.58萬平方公里,青海省西部。全州現(xiàn)轄都蘭、烏蘭、天峻三縣,格爾木、德令哈兩市和茫崖、冷湖、大柴旦三個行政委員會,首府為德令哈市。
全州總?cè)丝?2.26萬人,其中, 非農(nóng)業(yè)人口20.63萬人。全州有漢、蒙古、藏、回、土、撒拉等29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人口7.91萬人,占總?cè)丝诘?4.85%。其中蒙古族2.42萬人,占7.5%,藏族3.67萬人,占11.4%。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
面積3.47萬平方千米。海北州位于省境東北部,北與甘肅省毗鄰。海北州轄海晏縣、祁連縣、剛察縣3個縣、門源回族自治縣。州人民政府駐海晏縣西海鎮(zhèn)。
全州總?cè)丝跒?7萬人。有藏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23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占總?cè)丝诘?7.83%。其中:藏族5.38萬人,占總?cè)丝诘?1.31%;回族 7.11萬人,占28.2%;蒙古族1.2萬人,占4.7%;其他少數(shù)民族0.9萬人,占3.56%。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
全州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位于省東南部。轄同仁縣、尖扎縣、澤庫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有28個鄉(xiāng)和7個鎮(zhèn)。州府所在地同仁縣隆務(wù)鎮(zhèn)。
總?cè)丝?1.25萬人,這里有藏族、蒙古族、漢族、保安族、撒拉族、回族等15個民族,少數(shù)民族占總?cè)丝诘?2.19%,其中藏族占總?cè)丝诘?5.94%,蒙古族占總?cè)丝诘?3.51%,漢族占總?cè)丝诘?.93%,回族占總?cè)丝诘?.86 %,土族占總?cè)丝诘?.6%,撒拉族占總?cè)丝诘?.28%。
請教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的歷史沿革
班瑪縣的歷史沿革 唐代以前屬羌地,唐屬“羈縻州”轄地,后屬吐蕃政權(quán),元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師府轄,明屬朵甘思宣慰使司地,明末清初屬和碩特蒙古政權(quán)轄,清屬下郭羅克百戶地。青海建省后曾隸果洛行政督察區(qū)、白玉設(shè)治局。1955年建班瑪縣,隸果洛藏族自治州。 2000年,班瑪縣轄10鄉(xiāng),縣府駐賽來堂(在莫巴鄉(xiāng)境內(nèi))。 根據(jù)第五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全縣總?cè)丝?2088人,其中各鄉(xiāng)鎮(zhèn)人口(人): 達卡鄉(xiāng) 2404 吉卡鄉(xiāng) 1814 知欽鄉(xiāng) 1888 瑪柯河鄉(xiāng) 1454 多貢麻鄉(xiāng) 2045 莫巴鄉(xiāng) 1958 江日堂鄉(xiāng) 2559 亞爾堂鄉(xiāng) 2061 班前鄉(xiāng) 1362 燈塔鄉(xiāng) 1709 賽來塘未批鎮(zhèn) 2834 2001年3月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14號文批復(fù):撤銷莫壩鄉(xiāng),設(shè)立并命名為賽來塘鎮(zhèn)(政府駐地不變);撤銷班前鄉(xiāng),并入燈塔鄉(xiāng)。 2001年底,班瑪縣轄1個鎮(zhèn)、8個鄉(xiāng),31個牧委會。 賽來塘鎮(zhèn) 駐吉達,轄3個牧委會(班鬧、德昴、合科)。 達卡鄉(xiāng) 駐多拉昴松多,轄4個牧委會(多娘、東中、佐洛、蘭木青)。 吉卡鄉(xiāng) 駐吉要當(dāng)吾達,轄3個牧委會(當(dāng)吾、貢麻、瑪尼)。 燈塔鄉(xiāng) 駐青木達,轄6個牧委會(要什道、科培、格日則、忠知、仁青崗、班前)。 江日堂鄉(xiāng) 駐貝扎貢巴,轄3個牧委會(尕日麻、多日麻、阿羌)。 亞爾堂鄉(xiāng) 駐熱木卡,轄3個牧委會(王柔、日合洞、果芒)。 知欽鄉(xiāng) 駐赤米達,轄3個牧委會(開邁、赤溝、知欽)。 瑪柯河鄉(xiāng) 駐澤達,轄3個牧委會(澤多、瑪洛列、澤達)。 多貢麻鄉(xiāng) 駐索華塘,轄3個牧委會(瑪當(dāng)吾、滿掌、多貢麻)。 班瑪縣位于州境東南部,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總面積6452平方千米總?cè)丝?萬人(2004年)。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5%以上,還有漢、回、土等民族。 班瑪縣轄1個鎮(zhèn)、8個鄉(xiāng):賽來塘鎮(zhèn)、多貢麻鄉(xiāng)、瑪柯河鄉(xiāng)、吉卡鄉(xiāng)、達卡鄉(xiāng)、知欽鄉(xiāng)、江日堂鄉(xiāng)、亞爾堂鄉(xiāng)、燈塔鄉(xiāng)。縣人民政府駐賽來塘鎮(zhèn),距州府駐地315千米。郵編:814300。代碼:632622。區(qū)號:0975。拼音:Banma Xian。唐代以前屬羌地,唐屬“羈縻州”轄地,后屬吐蕃政權(quán),元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師府轄 ,明屬朵甘思宣慰使司地,明末清初屬和碩特蒙古政權(quán)轄,清屬下郭羅克百戶地。青海建省后曾隸果洛行政督察區(qū)、白玉設(shè)治局。1955年建班瑪縣,隸果洛藏族自治州。 地處青南高原東部、巴顏喀拉山東北麓,地勢東南低西北高。馬可河、多柯河由西北向東南流經(jīng)縣境東部和西部,是著名的大渡河之源。屬高原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年均溫2.4℃,年均降水量638.4毫米。 省資源開發(fā)重點縣,州經(jīng)濟開發(fā)實驗基地。位于州境東南部,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縣府駐莫巴鄉(xiāng)(賽來堂),距州府駐地315公里。人口1.9萬,以藏族為主,占總?cè)丝诘?5%以上, 還有漢、回、土等民族。面積6376平方公里,轄 10鄉(xiāng)。地處青南高原東部、巴顏喀拉山東北麓,地勢東南低西北高。馬可河、多柯河由西北向東南流經(jīng)縣境東部和西部,是著名的大渡河之源。屬高原大陸性半濕潤氣候。年均溫2.4℃,極端最高氣溫28.1℃,極端最低氣溫-29.7℃,無絕對無霜期。年均降水量638.4毫米。 自然資源豐富,主要礦藏為砂金,另有天然森林1.3萬公頌。工業(yè)以采金、畜產(chǎn)品加工為重點。農(nóng)牧兼營,以牧為主。畜牧業(yè)以牧養(yǎng)牦牛、藏系羊為主。農(nóng)業(yè)以種植青稞為主。 氣候條件相對較好。與果洛州其他各縣相比,班瑪縣平均海拔4093米,低于州內(nèi)其他各縣。由于海拔較低,加上境內(nèi)有全省最大的原始森林、巴顏喀拉山的支脈仁玉山橫貫東西形成群山環(huán)抱的盆地地形等原因,造成了縣內(nèi)獨特的“小氣候”。全縣年平均氣溫2.4℃,氣候條件好于州內(nèi)其他各縣。同時,境內(nèi)年平均降水量638毫米,年蒸發(fā)量1281毫米,年降水量僅次于久治縣,為全省第二。夏秋季的班瑪,青山綠水,氣候濕潤,景色分外迷人。因此,班瑪縣也素有“果洛小江南”的美稱。 青(海)川(四川)公路橫穿境北,北達省會西寧,南至四川成都。縣設(shè)民族中學(xué)、藏文中學(xué)。各鄉(xiāng)設(shè)一至兩所鄉(xiāng)寄宿小學(xué),民族教育初具規(guī)模。縣有醫(yī)院、藏醫(yī)院、衛(wèi)生防疫站,各鄉(xiāng)有衛(wèi)生所,地方病、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1936年紅軍長征曾經(jīng)過班瑪縣,在亞爾堂鄉(xiāng)子木達溝的巖石上留存有當(dāng)年紅軍書寫的標語。牧民群眾把紅軍走過的子木達溝改名為“紅軍溝”,把紅軍走過的橋更名為“紅軍橋”,已成為紀念紅軍和游覽勝地。子達木紅軍長征標語和亞爾堂鄉(xiāng)扎洛村紅軍哨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轄區(qū)國土面積較小,人口較少。班瑪縣總面積6343平方公里,占全州總面積的9.56%,是全州六縣中國土面積最小的一個縣。現(xiàn)轄8鄉(xiāng)1(鎮(zhèn))、32個行政村(牧委會)、112個合作社。2007年初,全縣總?cè)丝跒?588戶24184人,其中,藏族人口22724人,占94%;農(nóng)牧民人口20365人,占84.2%。 班瑪是“三果洛”的發(fā)祥地,是果洛藏族人民的老家。就果洛而言,班瑪縣藏傳佛教寺院最多,而且大多數(shù)寺院建筑歷史悠久、特色獨具,藏傳佛教文化在全州有一定的影響。全縣共有藏傳佛教寺院23座,分屬三種派系,即寧瑪派、噶舉派、覺囊派。 班瑪是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至今,在亞爾堂鄉(xiāng)子木達溝口的石崖上,紅軍當(dāng)年書寫的標語“北上響應(yīng)全國抗日反蔣斗爭”十二個大字保存完好、歷歷在目。因此,子木達溝也叫“紅軍溝”。目前“紅軍溝”已成為該縣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主要的紅色旅游景點之一。2005年班瑪縣修建了紅色旅游展覽館,使之成為我省第二個紅色旅游紀念館。該縣在紅軍溝景點的基礎(chǔ)上,新增紅軍泉、紅軍路、紅軍墓等景點,為旅游帶動經(jīng)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 縣內(nèi)自然資源豐富。主要有四大類:一是水能資源。縣內(nèi)瑪可河、多柯河兩大“姊妹河”縱貫全境,屬長江上游大渡河支流,水能理論蘊藏量29.834萬千瓦,可開發(fā)水能資源17.489萬千瓦。二是農(nóng)林牧資源。班瑪是全州唯一農(nóng)林牧資源齊全的縣。全省最大的原始森林“瑪可河林區(qū)”就在班瑪。縣內(nèi)森林面積372萬畝,優(yōu)勢樹種為云杉、園柏、白樺、落葉松等。同時,全州除瑪沁縣外,只有班瑪有小塊農(nóng)業(yè)區(qū)。現(xiàn)有耕地面積約1.1萬畝,主要種植青稞、小麥等農(nóng)作物。全縣草場面積817.8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650.49萬畝。牲畜以牦牛為主,2006年初,各類牲畜存欄290223頭(只匹)。三是野生動物資源。縣內(nèi)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雪雞、狐貍、狼、豹、熊、鹿等。國家珍稀魚類“川陜哲羅鮭”就產(chǎn)于該縣瑪可河流域,已建立“川陜哲羅鮭”保護救護中心。四是中藏藥資源。主要有大黃、黃芪、貝母、秦艽、羌活、冬蟲夏草等約400余種,其中大黃總儲量近3000噸,系全州之冠。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0年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以來,我們堅持從縣情實際出發(fā),緊緊抓住發(fā)展這個第一要務(wù),牢固樹立科學(xué)發(fā)展觀,深化改革,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統(tǒng)一部署和要求,先后實施了“畜牧穩(wěn)縣”、“生態(tài)立縣”、“項目建縣”、“資源富縣”、“科教興縣”、“依法治縣”等六大戰(zhàn)略,振興縣域經(jīng)濟,促進了全縣經(jīng)濟社會各項事業(yè)的加快發(fā)展。據(jù)統(tǒng)計,2000年以來,該縣國民生產(chǎn)總值年均增長6%;農(nóng)牧業(yè)總產(chǎn)值年均增長3%;農(nóng)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3.5%;固定資產(chǎn)投資累計達到18992萬元;教育、衛(wèi)生、計劃生育、文化、廣播、電視、通信、通訊等社會各項事業(yè)也有了很大發(fā)展。目前,全縣有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gòu)25家,衛(wèi)生技術(shù)人員176名;有各級各類學(xué)校15所,在校生達2514名,適齡兒童入學(xué)率達到93.5%;以賽來塘鎮(zhèn)為中心,輻射全縣的交通網(wǎng)絡(luò)已基本形成,實現(xiàn)通車里程750公里。 通過幾年的努力,班瑪縣經(jīng)濟社會各項事業(y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為全縣今后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積累了經(jīng)驗,夯實了基礎(chǔ),提供了有利條件。今后工作中,縣委、縣政府進一步立足縣情,按照縣委提出的圍繞一個任務(wù)(脫貧致富,富民強縣),實施六項重點工作(生態(tài)立縣、畜牧穩(wěn)縣、項目帶縣、資源富縣、依法治縣、科教興縣),抓好兩個重點突破(在城鎮(zhèn)化建設(shè)上要有新突破,在發(fā)展第三產(chǎn)業(yè)上要有新突破),達到一個目標(逐步實現(xiàn)小康社會和諧班瑪)的總體目標,搶抓機遇,狠抓項目打基礎(chǔ),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抓生態(tài),認真抓好社會主義新牧區(qū),“平安班瑪”、“和諧班瑪”建設(shè),努力促進全縣經(jīng)濟更快發(fā)展和社會各項事業(yè)協(xié)調(diào)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