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長沙日本料理排行榜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10
2022-10-27
六安市屬于哪個省(六安市屬于哪個省哪位省長的家鄉)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素稱“皖西”。2000年3月撤地建市,轄4縣3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1.55萬平方公里、居安徽省第一,戶籍人口590萬、居安徽省第五。
巍峨大別山標注了六安的地理區位。大別山挺立在長江淮河之間,六安居大別山北麓,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位于六安市霍山縣境內。
六安是長三角重要節點城市、中部地區省際交匯城市、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進入合肥1小時經濟圈、武漢和南京2小時經濟圈、北京和上海4小時經濟圈,被國家交通部確立為陸路交通運輸樞紐城市。
淮河主要支流淠河,是六安境內最大的一條入淮河流,新中國成立后,六安建成了全國最大的人工灌區——“人間天河”淠史杭水利工程,灌溉了千萬畝良田。六安先后修建了佛子嶺、響洪甸、梅山、磨子潭、龍河口、白蓮崖六大水庫,積蓄了70億立方米II類以上優質水源,為六安、合肥、淮南等地提供飲用水。
《八月桂花遍地開》,這首經久傳唱、膾炙人口的紅色經典歌曲創作于六安的金寨縣。解放戰爭時期,六安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重要戰場,是人民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這里誕生了11支主力紅軍部隊,是紅四方面軍主要發源地、紅二十五軍誕生地。
六安是全國著名茶區,盛產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此外,六安資源富集,素有“江淮糧倉、白鵝王國、茶藥寶庫”之稱,糧、油、棉、麻、羽絨等農副產品產量豐富,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霍山石斛、皖西白鵝羽絨、天麻靈芝等名優特產品享譽海內外;六安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霍邱鐵礦已探明儲量26億噸,居華東第一、全國第五;金寨鉬礦已探明儲量230萬噸,居亞洲第一。
放眼六安,天堂寨古木蒼莽,萬佛湖風光旖旎,白馬尖絕美震撼。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40多座,全市森林覆蓋率50%,南部山區達70%以上,空氣質量常年保持優良。全市擁有2家AAAAA級、24家AAAA級景區,已打造9個國家級紅色旅游精品景區,1條國家級紅色精品線路和一批風景廊道。六安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魅力中國城”十佳城市等榮譽。
近年來,六安大力實施綠色振興戰略,新階段現代化幸福六安建設得到進一步推進。
弘揚紅色精神,提振發展動力。多年來,六安一直弘揚大別山精神。借助數字技術,讓紅色文物說話。通過4K超高清、5G、大數據等技術,六安市完成1600多件文物、照片的全息掃描和三維數據采集,編寫制作了10個紅色文物故事。借助網絡傳播,讓青年人參與。六安市采用微電影、微視頻形式,啟動第四屆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搭好大眾平臺,讓普通人說話。舉辦“我有紅色傳家寶”活動,吸引幾十萬人次在線觀看。在黨建活動中,六安市近幾個月來突出急事難事,扎扎實實辦,著力解決好群眾反映的痛點難點問題。截至目前,共收集梳理517條“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首批上報29條,重點項目8條,取得重要進展。
抓住振興“牛鼻子”,做實“138 N”工程。六安把推進產業興旺作為鄉村振興“牛鼻子”,用心注力,緊抓不放,大力推進農業特色產業“138 N”工程。“1”即培育一批農村產業發展帶頭人,發展壯大農村能人經濟;“3”即推進規模經營、主體經營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經營;“8”即著力打造茶葉、蔬菜、水果堅果、中藥材、小龍蝦、皖西白鵝、霍壽黑豬、皖西麻黃雞八大農業特色產業集群,“N”即發展八大產業以外的產業。“138 N”工程實施以來,六安已累計培育農村產業發展帶頭人4355人,發展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近3萬家。2020年,八大農業特色產業綜合產值達366億元。
積極融入長三角,發展“飛地經濟”。六安市建平臺促開放,著力提升合(肥)六(安)經濟走廊建設水平,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發揮合六經濟走廊載體和紐帶作用,突出“抓走廊、帶全市”思路,依托走廊全面對接合肥、鏈接長三角,將六安打造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策源地、新興產業集聚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今年,六安市將加快建設皖北(霍邱)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加快推進與上海松江區合作成果落地轉化,重點突破燃料電池、航空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依托開發區與滬蘇浙地區加強對接,探索利益共享機制,發展“飛地經濟”,力爭建設1—2個省際合作園區。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六安將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生態優先,護好綠水青山。統籌推進綠色產業發展和產業綠色化轉型升級,加快培育消耗低、排放少、質效高的綠色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綠色新產業新業態,實施綠色振興趕超發展戰略,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數據來源:中共六安市委宣傳部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14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