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縣是哪里(拜城縣哪里可以野釣)
本文目錄一覽:
- 1、古拜城在哪里
- 2、托克馬克在哪里
- 3、拜城是新疆最窮的縣嗎
- 4、北疆拜城 在哪
- 5、拜城縣集中隔離點在哪
古拜城在哪里
拜城縣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卻勒塔格山北緣的山間盆地、渭干河上游流域。
北依天山與昭蘇、特克斯縣相連,南隔卻勒塔格山與新和縣為界,東與庫車縣毗鄰,西與溫宿縣接壤。
總面積15917平方千米。
總人口21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拜城鎮(zhèn),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860千米。
四周群山環(huán)抱,為帶狀盆地。
西北高東南低,自然坡降較大,地形復雜,北部為天山主干,南部為卻勒塔格山,東部為庫車達坂,西部有疊山洪溝。
有木扎提河、喀普斯浪河、喀拉蘇河、克孜勒河等水系。
屬中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涼爽,年均氣溫7.4℃,年均降水95毫米。
拜”為突厥語“巴依”一詞音譯變音而來,意為富庶。
拜城縣境,漢時為姑墨國、龜茲國地,歸西域都護統(tǒng)領。
唐時,這里有兩城:西一城為“阿悉言城”,即“拜”,東一城為“俱毗羅城”,即“賽里木”,均屬姑墨州,為安西都護府下的龜茲都督府所治。
元明為別失八里轄地。
直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仍設“巴依”和“賽里木”兩城。
光緒八年(1882年)兩地合建拜城縣,隸屬溫宿直隸州。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隸溫宿府。
民國9年(1920年)為阿克蘇行政區(qū)所轄九縣之一。
1929年后行政區(qū)劃均屬阿克蘇地區(qū)。
四周群山環(huán)抱,為帶狀盆地。
西北高東南低,自然坡坡降較大,地形復雜,北部為天山主干,南部為卻勒塔格山,東部為庫車達坂,西部有疊山洪溝。
有木扎提河、喀普斯浪河、喀拉蘇河、克孜勒河等水系。
拜城縣氣候特點屬溫帶大陸性干旱型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涼爽,年均氣溫7.6℃,極
端最高氣溫38.3℃,極端最低氣溫-28℃,無霜期133—163天,年均日照系數為2789.7小時,年
均降水量171.13毫米。
拜城縣地域遼闊,資源豐富。
全縣土地總面積2865萬畝。
其中山脈丘陵2270萬畝,綠洲平原595萬畝。
現有耕地面積105.32萬畝,林地212.8萬畝,草場1394.8萬畝,水域面積148萬畝,尚有100萬畝土地可以開發(fā)利用。
礦藏資源儲量豐富,是新疆罕見的礦藏富集地,目前已探明8大類58種,其中以原煤、天然氣、霞石、紅柱石、錳礦、重晶石、麥飯石、大理石、鹽巖等儲量最大。
原煤遠景儲量53億噸以上,享有南疆“煤都”之美譽。
霞石8.5億噸,紅柱石3700萬噸,重晶石11.2萬噸,麥飯石9億噸,大理石4320萬噸,鹽巖108億噸,石油651萬噸,天然氣3847億立方米,尤其是克拉2氣田含氣面積47.1平方公里,探明天然氣儲量2840億立方米,大北氣田含氣面積達100平方公里,探明天然氣儲量1007億立方米,從而使我縣成為國家“西氣東輸”工程的主力氣源地。
縣內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主要分布在天山山區(qū)。
野生動物有馬鹿、黃羊、野山羊、盤羊、大頭羊、野豬、野兔、野鴨、熊、狼、狐貍、旱獺及珍禽山雞、雪雞和奇獸山虎、雪豹等。
野生植物主要包括芨芨草、蘆葦等工業(yè)建筑材料和甘草、車前子、大小薊及雪蓮、當歸、黨參等名貴中藥材。
拜城縣名勝古跡眾多,自然景觀誘人,旅游資源獨具特色,全縣有文化古跡及旅游風景點120多處。
有飲譽全球的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爾千佛洞,有南疆最大的人工湖克孜爾水庫和聞名南疆的“伊斯克蘇”溫泉、“瓊阿帕”汽泉及位于黑英山、老虎臺的兩處國際狩獵場等。
其中克孜爾千佛洞是全國四大佛教名窟之一,始鑿于公元3世紀,現保存完整的有236個洞窟1萬多平方米的珍貴壁畫,藝術而真實地再現了拜城與西域和東西方諸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史實,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縣城西北50公里外的喀普斯浪河畔,有一組天然溫泉,水中含有以硫磺為主的多種礦物質,水質清澈,溫度適中,成為了人們休閑消暑的好去處。
縣城西部80公里外的“瓊阿帕”地區(qū),有一條神奇莫測的“熱氣溝”,常年釋放大量熱氣,云蒸霞蔚,氤氳虛幻,人稱天然“桑拿浴”。
拜城縣將著名景點劃為一體,以克孜爾千佛洞、克孜爾水庫、溫泉、汽泉、鐵熱克森林公園和察爾其雅丹地貌等景點為主體,構建了涵蓋青山綠樹、草原風光、神奇峽谷、珍禽異獸、文物古跡等足令拜城驕傲和自豪的旅游資源格局,展現了拜城縣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壯美的自然景觀。
拜城縣旅游資源共有各種自然,人文景觀124處,其中七大景觀頗具特色,即全國四大
石窟之——克孜爾千佛洞;西氣東輸主力氣田——克拉2氣田;新疆最大的人工水庫——克孜爾人
工湖;南疆第一溫泉——鐵熱克溫泉;老虎臺,黑英山國際狩獵場;察爾其雅丹地貌;克孜爾魔
鬼城;南疆避暑勝地拜城縣城等。
托克馬克在哪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克蘇地區(qū)拜城縣。
根據地圖查詢顯示,托克馬克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克蘇地區(qū)拜城縣。海拔約816米。在城中可望見遠處的皚皚的雪山。
托克馬克地處絲綢之路兩條干線的交匯處,古時中西商人匯集于此,東西使者的必經之路。由于地處楚河河谷的中東部,有來自附近雪山上的雪水滋養(yǎng),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氣候宜人,對于中世紀那些強有力的征服者來說,這塊土地是頗有吸引力,曾作為喀喇汗國、西遼的都城。
拜城是新疆最窮的縣嗎
是。拜城縣隸屬于新疆阿克蘇,根據我國扶貧部門發(fā)布的新疆工作報告顯示,截止到2022年7月6日,拜城縣是新疆人均GDP最低的縣城,人均GDP僅有498元,是新疆最窮的縣城。
北疆拜城 在哪
拜城縣在新疆的南疆五地州之一的阿克蘇地區(qū),位于天山南麓,與庫車、溫宿、新和三縣相鄰,不在北疆。我們新疆人把天山以北叫北疆,天山以南叫南疆,天山以東的哈密、吐魯番地區(qū)又稱之為東疆。
拜城縣集中隔離點在哪
陽光產業(yè)園區(qū)。拜城縣,隸屬于新疆阿克蘇,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卻勒塔格山北緣的山間盆地、渭干河上游流域。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該縣的集中隔離點在陽光產業(yè)園區(qū)。此縣北依天山與昭蘇、特克斯縣相連,南隔卻勒塔格山與新和縣為界,東與庫車縣毗鄰,西與溫宿縣接壤,總面積15917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