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區有什么學校(白銀區哪個小學好)
本文目錄一覽:
白銀區化妝學校有哪里好的
白銀區化妝學校好的是白銀益卓彩妝造型職業培訓學校。根據查詢相關信息得知,白銀益卓彩妝造型職業培訓學校是一家正規的集化妝、美容美發于一身的培訓學校,有著良好的口碑和穩定生源。白銀益卓彩妝造型職業培訓學校創建于2015年8月4日,坐落于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公園路義烏商貿城B區1-04,法人代表為翟文娟,經營范圍包括:彩妝、造型職業培訓。化妝品零售、演出服裝、飾品銷售及租賃服務。演出化妝服務(以上不含國家限制經營及需取得前置許可經營項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白銀區第十二小學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
白銀區第十二小學是公辦學校。白銀區第十二小學是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所屬公辦小學,成立于1962年,學校占地面積4300平方米,開設1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700余名,共有教職工36人。
白銀有哪些民辦大學
一、白銀民辦大學名單 白銀共有1所 民辦大學 ,名單為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該校是由甘肅省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二、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甘肅有色金屬技師學院地處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基地——甘肅省白銀市。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是在原白銀有色金屬職工大學基礎上,于2011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改制建成,是目前白銀市唯一的一所高等職業院校。甘肅有色金屬技師學院的前身白銀公司技校始建于1958年,2010年1月被甘肅省政府批準為甘肅有色金屬技師學院。
兩個學院2001年9月合并辦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機構,學院占地總面積678畝,總建筑面積26多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達10億元,條件優越、功能完善、設施一流。
學院有6個教學系,開設有金屬與非金屬礦開采技術、礦物加工技術、工程測量技術、有色冶金技術、工業分析技術、應用化工技術、環境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數控技術、焊接技術及自動化、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礦業裝備維護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營銷與服務、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會計、物流管理、社區管理與服務、建設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社區管理與服務、旅游管理、學前教育、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媒體應用技術、物聯網工程技術等31個高職專業和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電機電器裝配與維修、數控加工、焊接加工、電子技術應用、汽車維修、汽車營銷、計算機應用與維修、計算機動畫制作、礦物開采及處理、礦山測量、有色金屬冶煉、化工分析與檢驗、會計、鐵路客運乘務、幼兒教育等16個中職專業,在校學生5000多人。學院造就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教師總數達300余人,其中"雙師型"教師占到60%以上,孫耀恒老師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王科健老師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有6人獲得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
近年來,學院發展迅速,成績喜人,學院先后獲得"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突出貢獻獎"、"全國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先進單位"、"全省職業培訓優秀集體"、白銀市"五星級黨委"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學院打造出"工業分析技術"、"數控技術"等4個院級和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王科健老師榮獲2015年"全國職教先進個人",以"全國技術能手"孫耀恒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于2016年落戶學院。
學院是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有色金屬行業教師培訓基地。校內建有甘肅省第64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有色金屬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22號站、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國家信息產業部授權的CEAC國家信息化培訓認證中心。建有1個國家級大師工作室、15個教學實訓基地、10個現代化實驗中心和32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學生課外科技學術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蓬勃發展,特色鮮明,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
學院深度開展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校內建有中德諾浩汽車學院、用友新道創新創業學院、山東奧太機器人焊接中心、華中數控工業機器人應用中心、新科智能等教學試驗中心。與白銀有色、中色礦業、天山鋁業、紫金礦業、西部礦業等全國70多家企業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自建校以來,共計為社會培養了30000多名合格技術人才和32000多名在職職工,在服務企業和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總共有幾個校區(各專業新生在哪個校區)
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總共有1個校區,即校本部校區,該校是一所綜合性公辦普通高等院校,是甘肅省“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學校。
一、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總共有幾個校區
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總共有1個校區,地址是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南環路1號。
二、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坐落于享譽海內外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基地“銅城”——甘肅白銀。學校前身是1958年創立的白銀公司技工學校、1984年創立的白銀有色金屬職工大學,2011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白銀礦冶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經市屬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將甘肅省靖遠師范學院(始建于1935年)、白銀市工業學校(始建于1986年)整體并入。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綜合性公辦普通高等院校,是甘肅省“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學校。
學校設南北兩個校區,占地830余畝,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6946萬元,館藏紙質圖書42萬冊,電子圖書資源總量約16T。有各級各類注冊學生8500人,其中:全日制專科生7600人、中職生900人。自建校以來,共培養畢業生近50000余名,為甘肅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綜合素質優良。現有教職工485人,有專任教師461人,其中:教授級職稱教師3人、副教授級職稱教師105人、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教師160人、教學名師16人、專業帶頭人62人、骨干教師187人、“雙師型”教師360人、省級“園丁獎”2人、市級“園丁獎”12人,有外聘兼職教師165人。校內建有“孫耀恒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李振瑜甘肅省技能大師工作室”。
學校專業門類齊全特色鮮明。設教育與藝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礦冶工程學院、現代服務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財經商貿學院等8個二級學院。開設全日制高職專科專業30個,建成省級特色專業1個,形成了以資源開發和有色金屬采選冶化類專業為特色,現代裝備制造類和學前教育專業為優勢,持續發展壯大汽車工程、財經商貿、信息技術、建筑工程等專業群,形成了綜合性的專業布局結構。建有校內實訓室135個、校外實訓基地180個、教師實踐基地15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1個。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深度有底蘊。學校與國內外300多家行業領軍企業、中央及省屬大型國有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畢業生提供廣泛的就業崗位。畢業生就業率常年穩定在95%以上。學校與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深度校企合作,開設訂單冠名班、合作舉辦現代學徒制和新型學徒制試點,合作開展有色冶金類專業職業技能“1+X”證書試點。同時與中德諾浩(北京)教育投資有限公司、甘肅導航標教育集團、北京德信合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德國手工業協會、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達內教育集團等開展校企合作育人、訂單培養、合作辦學、合作就業。學校還把發展的目光投向世界,積極引進歐美多個發達國家優質教育資源,在贊比亞等“一帶一路”國家建有培訓基地,成為教育部職業教育“走出去”首批試點院校,2017年招生的首批17名留學生已順利畢業。
教學科研成果顯著。近五年來,學校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946篇,其中國內核心期刊發表51篇,國外SCI發表4篇;出版專著18部、教材62本,開發一體化校本教材54本,均用于學校教學;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0項。教師在省級以上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中,21人獲得省級一、二、三等獎,1人獲省部級獎;1人入選理論界“甘肅省優秀青年文化人才”,建成1個國家級大師工作室,2個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名師工作室正在建設中;學校教師完成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47項、在研項目28項,到賬科研經費432萬元,學院科研投入300多萬元。學校與中科院近物所開發的“重粒子加速器測磁線圈”項目榮獲全國技工科研成果一等獎;與航天510所研發生產的“神七”“神八”航空電源盒得到良好應用。
學校是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先進單位,全國有色金屬院校師資培訓基地。建成中央財政支持的數控技術及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實訓基地、甘肅省第64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工業和信息化人才培養綜合服務平臺測評中心。先后獲得“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突出貢獻獎”“全國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先進單位”“全省職業培訓優秀集體”、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學校、白銀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面向未來,學校正乘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春風,擂響高質量發展的激越鼓點,堅定不移向著建設“特色鮮明、全省一流”高水平職業院校而努力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