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著名文壇泰斗2025近期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12
2022-10-25
查理九世為什么封禁?被舉報后遭下架
在每一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曾有過陪伴自己整個童年的電影、電視劇、動畫片、圖書等,這些珍貴的文學和影視作品包含著人們珍貴的記憶一代一代流傳下去,成為連接兩代人的友好橋梁。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曾經熟悉的作品一個又一個地消失在人們面前,一個個家長舉報的消息逐漸進入眾人視線當中。看著那些可笑的舉報理由,每一個被這些作品感動過的人們感到憤怒而無奈,不住地發出這樣的疑問:“究竟是家長的原因還是作品的緣故才導致了今天這樣的局面?”
今天就以《查理九世》被封禁前后的故事為例,看看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
一、《查理九世》被封禁前后的故事
當11年前《查理九世》第一次出現在人們面前時,短時間內就因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高居銷售榜首,躋身于優秀兒童文學作品當中。
與常見的兒童冒險小說類似,《查理九世》講述了五個各有優缺點的小學生機緣巧合之下被卷入各種稀奇古怪的神秘事件當中,并通過這些時間迅速成長,成為擁有辨別是非能力、有責任有擔當的好少年。
與經久不衰的《笑貓日記》、《淘氣包馬小跳》、《五三班壞小子》等經典兒童系列叢書相比,《查理九世》完全符合兒童天馬行空般的想象,滿足了他們希望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它甚至通過一系列的探險故事,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告知兒童什么是“勇氣”、“團結”、“智慧”、“伙伴”、“力量”等多個被社會認為當前青少年應當擁有的良好品德。
更為重要的是,《查理九世》中的主人公與讀者年紀相仿,能夠讓兒童更加身臨其境地感受書中描寫場景,體會書中的感情。
正所謂樹大招風,《查理九世》在兒童中超高的人氣引起了家長們的關注。他們本著“為孩子挑選一本優秀讀物”的精神將書本略略一看,隨后就舉報了《查理九世》,理由是書中充滿了暴力血腥。
從相關報道中可以看到,舉報家長們看到了其他家長對這本書的質疑,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受到書中內容的影響,立即就從網頁上、手機上翻看了這本書的相關信息,隨即就將這一系列叢書斷定為違反中國精神文明,并不適合兒童閱讀的叢書。
更為嚴重的是,在《查理九世》問世兩年后,浙江一名12歲的學生疑似模仿書中情節,在家長做飯間隙上吊自殺。由于孩子在上吊前面前放著一本《查理九世》,并且在此之前學生都沒有呈現出一點想要自殺的想法,因此家長和社會理所當然的將所有責任推向了出版社和作者。
正是因為這樣的事件層出不窮,也是因為許多自以為是教育工作者打著“低俗”、“救救孩子”的旗號討伐這本書,《查理九世》在3年前面臨著被禁下架的危機,作者及其團隊也不得不對書中內容進行整改,向當前的“社會潮流”看齊。
在被封禁兩年后,《查理九世》以一個全新的面孔展現在眾人面前。但很多老讀者發現,雖然新版的《查理九世》完善和修改了一些故事情節,改正了很多不恰當的描寫方式.
看上去似乎與過去沒有什么兩樣,但新版的《查理九世》一味地迎合“社會潮流”,走低幼化路線,刪減大量優秀精彩的故事情節,導致冒險味道大大減少。
可以說,現在的《查理九世》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味道,不再是那個陪伴自己走過童年、承載美好回憶的小說。
二、并不“孤單”的《查理九世》
實際上,《查理九世》被封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出現在眾人面前,《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經典作品也曾遭受到類似事件的“荼毒”。
《熊出沒》以森林為背景,講述了謀取生計的伐木工與保護家園的森林動物斗智斗勇的過程。整個動畫通過歡快的氣氛和搞笑的故事情急告知兒童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同時給孩子貢獻了無數個歡聲笑語的日子。
雖然在劇情設置方面出現過較為夸張的場面,但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良好的喜劇效果。
即便如此,仍舊有家長想盡各種方法將“帽子”扣到動畫制作方頭上。就在前不久,“女童模仿熊出沒跳樓情節”一案出現在眾人面前,女童家長將制作方告上法庭,理由為《熊出沒》中有跳樓情節,引導自己孩子出現相似行為。
而事實的真相是,兒童在家長不作為的情況下意外跳樓。雖然最后案件的審理結果公正合理,但依舊對《熊出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同樣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也是因為相似的原因、相似的過程被迫整改,重新歸來的這些作品都無一例外的向《花園寶寶》、《天線寶寶》這樣低幼方向發展。而這樣的做法不僅僅傷害了那些辛苦工作幕后工作者,傷害了那些曾經被陪伴的孩子們,同時也剝奪了正在被陪伴的孩子們的權利。
難道,這些作品就這樣不堪嗎?
當然不是。以《查理九世》為例,在這個小說當中有一位身患漸凍癥的角色,他深知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也知道如果離開了治療病情就會惡化,但是他依舊對生活保持樂觀,盡自己所能探險,解決各種難題。
可以說,從這個角色身上反映出來的,是每一個對短暫生命的無奈、但對既定命運有著不服輸的、與自己命運抗爭的各種絕癥患者。
受到這個角色的影響,一個深受漸凍癥侵擾的女孩在病床上與自己的疾病抗爭,她期待著自己能夠像霍金那樣帶著這個疾病生活更長的時間,她期待自己能夠像書中角色那樣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有意義的事情。
即使她躺在病床上,依舊樂觀微笑著面對著即將凋零的生命。當她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時,她依舊感受著來自書中角色的力量,微笑著離開了還沒有看夠的世界。
當然,這樣的事情并不是個例。在那個《喜羊羊與灰太狼》大火的時代,也曾出現過小女孩掉入井中,卻因為堅持喜羊羊的信念而存活下來,最終成功被救。
可以說,這些被封禁的文學和影視作品并不是一無是處,甚至在幼兒還不懂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美德”的時候,就用他們最熟悉的方式告知他們這些抽象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在無形中為他們埋下了一個名叫“正義”的種子。
三、《查理九世》被禁是誰的責任
正如前面所說,《查理九世》以及其他優秀的文學作品一樣,通過稀奇古怪的故事向讀者傳遞正能量,那么會一再發生被舉報后遭下架、被社會反對的情況呢?這背后是誰的責任?
其實,所謂的家長舉報、兒童模仿等都是家長和社會為自己監管不力而尋找的借口。
的確書中存在靈異、玄幻、死亡等元素,但這些都是為了之后的故事情節能夠更好地展開,為了凸顯角色的性格特征,更是為了借機向讀者教授一些生活中可以運用的科學知識而做的鋪墊。
如果家長并沒有將整部小說通讀一遍,僅僅通過網絡或新聞報道來了解這本書,那么“血腥暴力”這個觀點就非常的片面不公正。
再者,《查理九世》從問世開始,就將自己的受眾群體指定為9-16歲的兒童,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已經有了一定判斷是非的能力和閱讀能力,因此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會自行判斷書中內容是否正確,是否符合現實生活。
此外,出本社在書中也做出了這樣的溫馨提示:“各位小讀者,如果你們希望和DODO冒險隊一樣有精彩的冒險經歷,一定要在家長或專業人士的陪同下進行,注意安全第一哦!”
可以看到,小說非常明顯提示家長,需要陪同孩子一起閱讀相關系列叢書,即使在書中出現任何血腥暴力恐怖或不符合現實邏輯的情況,家長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將真相告知兒童,從而避免模仿書中內容的情況出現。
除了家長的責任外,社會也應當對這些優秀作品的封禁承擔一部分責任。在這個網絡時代,家長為了避免兒童過早地接觸網絡和電子產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提高其文學素養,通常會選擇紙質書籍這一渠道實現,可以說文學作品對兒童的成長和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但是,在出版書籍以及販賣書籍的過程中,應當注意這本書的位置究竟應該是擺放在哪里。如果一個本該出現在青少年閱讀區的讀物出現在幼兒閱讀區,那么最終出現的意外事件以及不良后果,社會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不過歸根到底,《查理九世》以及相關文學作品被封禁是因為家長過于緊張自己孩童的成長發展。
在這個人才濟濟、競爭力巨大的社會當中,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像優秀的成功人士那樣有一番作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因此對待這些既沒有美感、又浪費時間的作品,家長會用捕風捉影的事實給它們扣上“莫須有”的罪名,封禁在角落當中。
但當代的孩子既不是玻璃也不是機器,他們有自己思維方式和判斷是非的能力,家長作為一個監管者,能做的不是盡自己所能的規劃好孩子未來的道路,也不是盡自己所能的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巨嬰.
家長要做的,是承擔起自己陪伴者的責任,盡自己所能的將適合孩子閱讀、觀看和學習書籍動畫尋找出來,陪著孩子感受這些作品帶來的力量,穩定的邁出每一步走向成長的腳印,這才是優秀文學作品和用處和應當存在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