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全球首富排行榜2025近期排名前十名分析
9
2022-10-25
世界軍事史上最著名戰役排行榜2022最新排名前十名對比
歷史上著名的戰役不少,軍事史上的戰役更是多如牛毛,下面
網
就根據世界軍事史上著名戰役的知名度坐牢一個世界軍事史上最著名戰役排行榜,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地點: 斯大林格勒
時間: 從1942年7月17日開始至1943年2月2日結束,歷時六個半月,約199天
參戰方: 蘇聯紅軍和以納粹德國為首由羅馬尼亞、匈牙利、意大利等國組成的軸心國部隊
結果: 德國戰敗
參戰方兵力: 蘇聯110萬人
傷亡情況: 雙方總傷亡人數估計超過200萬人
主要指揮官: 朱可夫,保盧斯等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中前蘇聯衛國戰爭的主要轉折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
地點: 法國西北部諾曼底
時間: 1944年6月
參戰方: 盟軍 美國、英國、加拿大、自由法國、波蘭、荷蘭、挪威
結果: 盟軍勝利,成功開辟第二戰場。
參戰方兵力: 盟軍 2,876,000 (7月25日)
德軍 1,380,000(7月23日)
主要指揮官: 艾森豪威爾,倫德施泰特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
地點: 朝鮮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莊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
時間: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
參戰方: 中國人民志愿軍,“聯合國軍”
結果:中國人民志愿軍勝
參戰方兵力: 志愿軍4.3萬人 “聯合國軍”4萬余人
主要指揮官: 詹姆斯,史密斯,丁一權
上甘嶺戰役是朝鮮戰爭后期僵持階段的一次主要戰役,英文稱為Battle of Triangle Hill。戰役由美國第9軍發動,以爭奪朝鮮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莊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的控制權為主,屬于“聯合國軍”金化攻勢(Operation Showdown)的一部分。此役前后歷時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區,共發射炮彈超過230萬發,雙方傷亡約3萬人。此戰在中美兩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地點: 蘇聯,列寧格勒(今俄羅斯圣彼得堡)
時間:1941年9月8日-1944年1月27日
參戰方: 納粹德國及仆從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結果:蘇聯取得戰爭勝利
參戰方兵力:蘇聯:930,000人納粹德國:725,000人
主要指揮官:威廉·馮·勒布,恩斯特·布施、朱可夫,伏羅希洛夫
希特勒在制定“巴巴羅沙”計劃時,狂妄地叫囂一定要把這個城市"從地球上抹掉"。戰爭開始時希特勒妄圖占領城市,但未能得逞,而后進行了長達900天的圍困作戰。列寧格勒被圍困時間長達900天,英雄的列寧格勒人民不屈不撓,艱苦奮戰,挫敗了德軍占領列寧格勒的戰略目標,并把強大的德北方集團軍群始終緊緊地拖住在蘇聯西北戰場上,從而有力地支援了蘇軍在其他戰場的的勝利。
地點: 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隴海地區
時間: 1938年1月至5月
參戰方: 中國、日本
結果: 徐州淪陷
參戰方兵力: 中國:600,000人
日本:240,000人
傷亡情況: 中國:約100,000人
日本:超過16,000人
主要指揮官: 李宗仁,寺內壽一
徐州會戰,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國第五戰區部隊與日軍華北方面軍、華中派遣軍各一部,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云港)鐵路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防御戰役。
日軍總指揮: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
美軍珍珠港在任指揮官:太平洋艦隊司令梅爾金上將
偷襲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軍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歐胡島上的飛機場的事件。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這次襲擊最終將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它是繼19世紀中墨西哥戰爭后第一次另一個國家對美國領土的攻擊。
莫斯科戰役(1941.9-1942.4),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各突擊集團而實施的一系列防御戰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莫斯科會戰具有巨大國際意義,它使反法西斯同盟的進一步形成,法西斯國家集團更加削弱,迫使日本和土耳其統治集團不敢一味追隨德國。在這次會戰中,蘇聯軍事學術達到了新的發展階段。
地點: 中途島附近海域
時間: 1942年6月4日-6月7日
參戰方: 美國,日本
結果: 美軍決定性勝利
傷亡情況: 美軍307人陣亡,日軍3,500人陣亡
主要指揮官: 尼米茲,山本五十六
中途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也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著名戰例。其于1942年6月4日展開,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島環礁的攻擊,還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因此成為二戰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地點: 柏林
時間: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
參戰方: 蘇聯,德國
結果: 蘇聯獲勝,德國投降,歐戰結束
參戰方兵力: 蘇軍250萬,德軍約100萬
傷亡情況: 蘇軍33萬,德軍48萬
主要指揮官: 朱可夫,崔可夫,凱特爾,魏德林
1945年春,蘇軍以3個方面軍250萬人的兵力進入德境。德軍調集軍隊約100萬人死守柏林,集中力量對付蘇軍。蘇軍在對柏林的強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擊,經激烈巷戰,于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區,29日開始強攻國會大廈。30日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自殺。5月2日柏林衛戍司令率部投降。8日德軍統帥部代表在柏林向蘇軍和盟國遠征軍無條件投降書。法西斯德國就此滅亡。柏林戰役的結局,標志著法西斯德國的滅亡、蘇德戰爭和歐洲戰爭的終結。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國突然出動58個師,2800輛坦克,2000架飛機和6000門大炮,向波蘭發起“閃電”式進攻。9月3日,英、法兩國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的第一個戰役,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在波德戰爭中,波軍陣亡約66000人,傷10余萬,被俘40多萬人。德軍陣亡約10060人,傷30300人,失蹤3400人。
希特勒對波蘭的入侵實際上是一場賭博。他瘋狂地啟動了戰爭的機器,拉開了一場人類戰爭史上規模之巨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戰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