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八大名酒排行榜,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8
2022-12-13
千里共嬋娟上一句是什么(這首詩有啥爭議)
“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俱廢”,這是宋代文人胡仔評價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時說的話。
胡仔這話字面上說得挺夸張,但后世多數(shù)文人都深信不疑,東坡這篇《水調(diào)歌頭》在各版本的宋詞排行榜中,都沒有跌出過前5。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首好詞,自然會引來很多文化名人的品鑒。多數(shù)名人品這首詞,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自然也不會有什么問題,但偏偏文化名人馬未都先生品這首詞,卻惹來了不少爭議。我們就來說道說道這件事。
一:馬未都是怎么評說這首詞的
在節(jié)目中,他挑了幾句來解析。從“高處不勝寒”到“月有陰晴圓缺”,都解釋得很正確,偏偏到解釋最后一句時,他是這樣說的:
再有就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你追女孩子,追不上時就說這一句,希望能跟她長久。
就這么一句點評,讓馬未都備受質(zhì)疑,甚至有觀眾留言評論:他這是在胡說。而另一些觀眾,則拿老馬的學(xué)歷來說事,調(diào)侃這是小學(xué)3年級的品鑒水平。
二:觀眾為何會這樣質(zhì)疑?
很顯然,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講的并非是愛情,它壓根就跟愛情沒有任何關(guān)系。
此詞寫于公元1976年中秋,那時候蘇軾因與王安石不合,主動請調(diào)出京。寫此詞時,他身在密州,與弟弟蘇轍已是7年不曾相見。又是一年中秋夜,蘇軾想起遠方的親人,借酒消愁,大醉后寫下了這首詞。理解清楚了這一寫作背景,我們就會明白,蘇軾這首詞通篇都在講親情,確實是與愛情無關(guān)。
而“但愿人長久”中的長久,指的是希望親人能健康平安,這里的長久指的是壽命長久。關(guān)于這一點,《中國詩詞大會》曾考過,百人團100個人里有91人答錯,基本上大家都認為是愛情長久或親情長久,沒想到是希望人家身體健康。
同時,很多人所以會認為這句詞寫的是愛情,極有可能是因為“千里共嬋娟”中的嬋娟二字。嬋娟這個詞有多種意思,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形容佳人。但蘇軾這是一首中秋詞,此句中的嬋娟應(yīng)該理解為明月,才是通順的。這種用法在古詩詞中是很常見的,比如唐代文人劉長卿的“嬋娟湘江月,千載空蛾眉”。
理解了這些,咱們就能明白,蘇軾這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希望千里以外的親人們,能夠永遠健康長壽,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年年共賞這輪明月。”這跟馬未都說的,追不上女孩子就對她這樣說,希望兩人能長久,確實有點兒搭不上邊了。
三:馬未都這樣理解是否可當(dāng)成一種引申意
按蘇軾原詞的意思,馬未都的理解肯定是有問題的,這也正是有觀眾說他是胡說,說他這樣品詞是小學(xué)3年級水平的原因。但是,如果作為引申意來看,他又是說得通的。
大家都知道,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本來也不是形容愛情的,這是他寫給好友李龜年的。但是后來,大家基本都把它用來形容愛情了,約定成俗后,也就不能說大家用錯了。同樣的情況也發(fā)生在《詩經(jīng)》名句“執(zhí)子之手,與之偕老”上,本來它也是用來形容友情的。
以上這幾個例子還只是由友情引申為愛情,而元稹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本來是懷念逝妻,說他們是患難夫妻,所以對方的離開才讓他覺得時時傷懷。結(jié)果,到了現(xiàn)在變成很多人抱怨沒錢時樣樣不順的話。這句意的轉(zhuǎn)變,不可謂不大。
如果王維詩、元稹詩、《詩經(jīng)》的名句,大家習(xí)慣性用錯后,都可以當(dāng)成是句意隨著歲月,正常的變化過程,那馬未都對“但愿人長久”的引申,是否也算是對的呢?個人認為,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馬未都其實并沒有錯。他說的,不過就是把蘇軾的親情詩,當(dāng)成愛情詩來用,并無不妥。
四:這種“斤斤計較”式的糾錯,到底何時休?
近些年,這類斤斤計較式的糾錯,確實是越來越多了,有時候當(dāng)真是讓人不知說什么好。在詩詞大會上,蒙曼老師解析“鋤禾日當(dāng)午”,說鋤禾指的是種莊稼,結(jié)果卻引來網(wǎng)友一頓群嘲,甚至有人發(fā)出“國學(xué)大師不懂小學(xué)一年級古詩”的說法。大家認為,哪有夏天插秧的,明明這是在鋤草。但事實上,蒙曼說的種莊稼,指的是從耕種到除草,到收割的整個過程,并非是特指“種”這個單一過程。逮著人家這么一句話來評說,不結(jié)合她的前言后語,并憑此就認定人家沒水平,這種斤斤計較式的糾錯,真的有必要嗎?
除此以外,越來越多的考題和試題,也在這些名句上過于糾結(jié)。確實,咱們讀古詩文時,不能囫圇吞棗,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了一點:1000個人心里有1000個哈姆雷特。對于學(xué)古詩詞的孩子們來說,不允許他們對詩意有任何引申,一定要讓他們接受“但愿人長久”蘇軾寫的是親情,就一定不能用來形容愛情,這顯然是一種對孩子想象力、天性的抹殺。這樣學(xué)古詩詞,真的有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