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大學排行榜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7
2022-12-12
2021春節放假安排日歷,2021春節放假安排公布時間
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隆重的一個節日,這也是國慶節之后稍微長一點的假期,春節期間很多人都會回家與家人團圓,但有些在外打拼者離家鄉很遠,來回時間可能就要花上一兩天左右,因此大家對春節放假時間安排是十分關注的,也希望假期能夠長一點,有時間多陪陪家人。那么,2021春節放假安排日歷是怎樣的呢?2021春節放假安排公布時間了嗎?2021春節放假安排時間表是怎樣?大家可以和百思特小編一起詳細了解一下哦~
2021春節放假安排日歷 2月11日(周四,除夕)至2月17日(周三,初六)放假,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調休上班。 2021年春節高速路口免費時間: 2021年春節高速路口免費時間是2月11日0時—2月17日24時。 以上2021年春節放假安排僅供參考,目前國務院還沒有公布最新時間表,一般會在每一年11月左右公布,屆時小編將會及時更新噢~ 高速行車最基本的3大注意事項 開車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注意安全。有一些錯誤的開車習慣,會造成各種安全事故。大家知道,在開車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高速路上行車的過程中,最基本的三大注意事項,句句都是忠告,請花半分鐘通讀一遍,受益終身。 第一個是上高速路之前一定要先檢查一遍車子。如果想要上高速路,我們需要先對車子進行檢查,觀察車子整體狀況,包括各種油液是否足夠,剎車是否可靠,各種功能是否正常運作,輪胎氣壓有無異常。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高速路上行駛的時候,如果汽車輪胎氣壓過高過低,都是比較危險的;除此之外,剎車失靈也是相當危險的。所以,在上高速路之前,一定要檢查全車。 第二個是,在高速路上行駛的時候,按喇叭是沒有作用的。在平時的開車過程中,按喇叭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因此可以提高安全性。但是到了高速路上就不一樣了,高速路上的車子速度比較快,產生的噪音也比較大,如果按喇叭的話,車子上的司機基本上是聽不見的。那么我們需要怎么做呢?如果我們想要超車或者是變更車道的話,我們就需要閃幾下燈光,才能夠起到警示作用。 第三個是在高速路上,不要隨便變更車道。如果在高速路上隨便變更車道的話,是要闖大禍的。在高速路上行駛的時候,大家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根據車型車道正確駕駛。除此之外,變道的時候一定要觀察路況,提前打開轉向燈,正確選擇道路,在確保安全之后,才可以更換道路;而且還不可以一次就變更兩條以上的道路。
春節會放15天假事件緣起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潘向黎對春節假期延長的話題表示了關注。潘向黎稱,“過去歷屆代表曾有過建議,將春節法定假期由7天延長為15天。提出上述《建議》的主要理由包括:解決長期存在的春運壓力、讓所有人安心從容地過年、保護春節文化記憶的厚度和溫度、促進消費、讓空巢老人感情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到更好滿足、讓留守兒童和父母有更多的團聚時間等。 此外,全國政協*****、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認為,可以實行“總量控制,彈性選擇”的方式,給予地方和企業更多自主選擇安排權。即,國家僅規定除夕、初一、初二全國統一春節假,其他全部由各省市和企業自行安排,甚至允許調整假期的日期組合。 例如,各省市和企業可以選擇組合前4天或后4天;還可以選擇除夕前10天和后10天區間內,再增加前后雙休日的調休,以及企業根據各自實際經營情況,適度安排員工年休假等。在安排好值班、輪崗機制前提下,讓大家在前后共20天區間中自主選擇7-11天的時間段,讓更多人可以錯峰出行。 春節放假15天通過了嗎 以往春節假期的時長一般是7天,對于工作離家較遠的人來說,往返的時間就要占掉假期的一半,更別談有充足的時間和家人朋友好好敘舊了,于是有人大代表提出將假期延長,那么春節放假15天通過了嗎?并沒有通過,2018年的放假時間安排已經發布,春節法定假期時長依舊是7天。 對絕大部分人民群眾來說,春節假期延長是大家都喜聞樂見的,有部分公司會根據情況適當延長三天假期,為期十天。對于我國節日氣息最濃,最盛大、隆重的春節,只有7天假期對大家來說是遠遠不足以完成和家人團聚、拜年、串門、走親戚、聚會、相親這些愿望,更別提舉辦年味濃的民俗活動了,因此春節的年味已經出現了越來越淡的現象。 有一名央視主持人以開玩笑的方式代表了央視回應春節放假15天,說的是:“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風里雨里節日里我們都在這里等著你,沒有四季,只有兩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換臺就是淡季。” 主持人一本正經地說出了這段令人忍俊不禁的話語,既表達了人民群眾對假期太少的吐槽,也說出了放假時間延長是件難事的事實。 雖然對大部分人來說假期延長是件好事,但是對于眾多企業來說,假期的延長意味著他們有大半個月的時間處于業務停滯的狀態,對公司的發展和穩定來說都不是好事。而且假期時間的延長并不能解決放假期間交通擁堵、群眾扎堆出行等問題,因此春節假期時長還有待考量。 春節的來歷和傳說 作為流傳千年的盛大節日,春節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大家經常聽到的一種說法,應該是關于“年”的傳說。據說古代有一種兇猛的巨獸叫“年”,這種猛獸平時生活在深山老林里,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在人們居住的地方,它們專門捕食家禽家畜,有的時候甚至會傷人。 長此以往,人們為了保平安,摸索出了“年”出沒的規律,發現這種猛獸,每隔365天就會在人類多的地方出現一次。為了驅趕年,人們每隔365年就會提前聚在一起吃飯,把家里的東西都藏好,接著拿出火把聚在一起,遇到“年”就歡呼著用火把嚇跑,整整熬一個晚上。因此“過年”的傳統就此誕生,人們也就有了熬夜守歲的習俗。 2021年——2030年春節時間 2021年春節時間:2月12日,星期五,農歷正月初一 2022年春節時間:2月01日,星期二,農歷正月初一 2023年春節時間:1月22日,星期日,農歷正月初一 2024年春節時間:2月10日,星期六,農歷正月初一 2025年春節時間:1月29日,星期三,農歷正月初一 2026年春節時間:2月17日,星期二,農歷正月初一 2027年春節時間:2月06日,星期六,農歷正月初一 2028年春節時間:1月26日,星期三,農歷正月初一 2029年春節時間:2月13日,星期二,農歷正月初一 2030年春節時間:2月03日,星期日,農歷正月初一
春節的習俗 除塵布新: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除夕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互贈賀卡:早在宋代,皇親貴族士大夫的家族與親族之間已使用專門拜年的賀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貼”。各家門上粘一紅紙袋,稱為“門簿”,其上寫著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帖)。拜者投名刺(名帖)于門簿,即表示拜年,其意義與現代賀年卡一樣。 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窗花: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春節特色美食有哪些 一、餃子 北京俗諺:“好吃不過餃子”,廣受普通百姓的歡迎。餃子,又稱“水餃”,因為形態微扁,在有些地方又被叫作“扁食”。多用皮包餡,通過水煮或煎、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餃子起源于南北朝時期,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每逢新春佳節,餃子就更是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二、春餅 古代立春日所食之面餅,烙得很薄,又稱薄餅。與數種生菜同食,則號為春盤。每年立春日,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江南也有春餅,但做法不同于北方。 三、元宵 正月十五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元宵在宋代時就很流行,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通常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原料為餡,用糯米粉包裹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團圓圓、生活美滿之意。 四、年糕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制成的節令食品。過年吃年糕的傳統習俗,從周代就開始了。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征金銀。既寄寓了五谷豐登、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的長壽之意。如今的年糕已經發展成色彩豐富、形狀各異的新年美食。 五、糖瓜 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十分堅實,且糖內形成了一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民間每年臘月二十三講究吃糖瓜。 六、屠蘇酒 據說是我國漢末名醫華佗創制。由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苃等中藥入酒中浸制而成,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醫孫思邈將其流傳開來。屠蘇,意為屠絕鬼氣,蘇醒人魂。飲屠蘇酒也是過年的一種風俗。據說于正月初一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