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煙臺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分數線及位次一覽:四川考生2025填報參考
3
2022-12-09
金融危機是什么意思(金融危機通俗解釋如何形成的)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蕩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蕩。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系統性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并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近期,許多人都預測2022年世界將爆發歷史性金融危機,而綜合分析當前全球經濟現狀,似乎也具備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目前值得關注的是:1、世界經濟的走勢和可能的危機;2、氣候危機;3、歐洲爆發并蔓延至全球的能源危機。以上3種危機相互疊加、彼此影響,很有可能會導致新一輪金融危機的爆發。
此前,影響全球的較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共發生過6次,分別為,1、1929-1939年:大蕭條;2、1973-1975年: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3、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債務危機;4、20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5、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6、2007-2011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
那么2022年是否會出現金融危機呢?目前還不能確定,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需要進一步觀察。以筆者個人觀點來看,雖然2022年有可能會發生金融危機,但這種可能性并不大。理由如下:
一、2022年將會是新一輪經濟復蘇的開始
事實上,經濟運行的客觀規律不會改變,全球經濟周期基本上為10年一個周期。自2008年以來,這一周期已經持續了13年,現在已經到了應該結束的時間。
美國10月份的CPI指數上漲到了5.4%,PPI指數則飆升到8.6%,通貨膨脹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如果不加控制就會導致經濟崩潰,在此情況下,美聯儲大概率會在今年年底被迫加息,收回之前超發的貨幣,收緊貨幣的流動性,因此會造成世界各國的股市、樓市、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跌。
但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住,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大型經濟體將會開啟一輪經濟復蘇的周期,一般來說,在經濟復蘇初期,實體經濟都比較強勁,即使美聯儲緩慢收緊貨幣政策也不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劇烈沖擊。
在實體經濟能夠穩定運行的情況下,貨幣緊縮可能造成美股盤整或短期下跌,但目前世界各國的宏觀調控能力均已得到較大提高,因此不會導致重大經濟危機的出現。隨著新冠疫苗接種率的不斷提高,全球疫情會逐漸減緩,未來1-2年將會是全球經濟快速恢復增長的時期。
二、美元回流并不會導致美國經濟崩潰
美聯儲的貨幣緊縮政策會造成美元回流,這可能會對某些經濟體,尤其是沒有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經濟體造成較大的沖擊,但是,這對于美國經濟是有利的。只要美國、中國和歐盟不率先爆發經濟危機,其他國家的經濟危機對于全球的影響是有限的。
實際上,金融危機的核心就是債務危機,正是由于債務剛性兌現的存在,才能確保實體經濟的正常運轉,最終為金融市場、資本市場的信用和信心提供了交易及翻本的機會。只要債務能夠正常維系,就證明實體經濟能夠持續發展,能夠抗擊住金融危機。
歷史經驗證明,先信用風險再通脹失速就會有更大的風險,先通脹失速再有信用風險就是機會。
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推動下,過去許多固有的商業模式已經到了非變不可的地步,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化、物聯網、新能源和元宇宙等這些新技術,或許將會開啟一輪新的經濟周期。
三、發達國家不會再次出現房地產泡沫所引發的危機
2008年次貸危機之后,發達國家的房地產泡沫已經被大幅度出清,經濟發展重心也已從傳統行業轉移至新興的高技術產業。如美國,在以FAANG為首的科技巨頭的引領下,美國股市產生了一波長達10年、波瀾壯闊的牛市。
我國房地產泡沫情況則比較嚴重,高達450億的房地產總市值中含有多少水分,不用說,大家心里都清楚。對此,國家也開始逐步采取措施化解這一泡沫,隨著房地產稅及一系列房產新政的陸續出臺,中國房地產這個老大難問題將會在軟著陸中去慢慢化解。
四、中國經濟將會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之錨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疫情爆發后,由于應對得當、措施有力,使得經濟保持持續穩定增長,在全球經濟中一枝獨秀。通過實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開啟一帶一路,依靠內循環拉動強大內需市場,促進科技發展的創新驅動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使得中國經濟在疫情期間仍能保持持續增長,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基于中國經濟良好的基本面和政府強大的調控能力,中國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而目前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已經達到了30%,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之錨,只有中國經濟不出問題,就為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結語
綜上所述,2022年雖然有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但不必恐慌。因為現在的全球經濟的資金盤在規模和抗風險能力上,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了。
更重要的是,當前美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所占比重已大不如以前,隨著中國和其他一些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在危機面前,世界各國不再只有承接美國泡沫的一種選擇,而是另有其他更多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