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壽命最短的昆蟲,蜉蝣生命僅有幾小時
世界上壽命最短的昆蟲,蜉蝣生命僅有幾小時
在我們的印象中,昆蟲的生命是一般都是短暫的,“三季人”、“秋后的螞蚱”都是它們生命形態(tài)的描述。《莊子》曰“夏蟲不可以語冰”。夏蟲春生求死,一生只經(jīng)三季,從沒見過冬天。這主要是形容昆蟲生命的短暫。那你知道世界上壽命最短的昆蟲是什么?現(xiàn)在就給各位介紹下蜉蝣在昆蟲中壽命世界上最短,大多數(shù)蜉蝣成蟲的壽命只有幾小時,世界上最長的也只有一星期,所以在我國古書中早有蜉蝣是朝生暮死的說法。不過對昆蟲來說,“壽命”是指它在成蟲階段生活的天數(shù),如果加上幼蟲期,那么有些種類的蜉蝣則能活3年之久。下面跟著一起來了解下吧!
世界上壽命最短的昆蟲
蜉蝣,起源于石炭紀(jì),距今至少已有2億年的歷史,具有古老而非常特殊的外形形狀,而且還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最主要的是它們只有幾個小時的存活時間,在這幾個小時內(nèi)還需要完成交配使命。有古籍里面還用朝生墓死這四個字來形容它們,可見它們的壽命是多么的短暫。這里指的是成年的蜉蝣,幼蟲蜉蝣還是可以活上數(shù)月或者一年時間的。除南極洲,北極高緯度地區(qū)和部分海洋島嶼外,全世界均有分布。
1、蜉蝣的短暫壽命
蜉蝣沒有牙齒,所以更沒有咀嚼這個方面的能力,還不能取食,只能靠幼蟲哪個時期的時候身體中的營養(yǎng)儲存來維持剩下的生命,而且它們只有一天的時間的壽命,同時還需要在一天的時間內(nèi)找到配偶,完成繁殖任務(wù)。等到身體燃料耗完的時候就自然的死去了。
2、蜉蝣的形態(tài)特征
蜉蝣是一種中小型昆蟲,身體體長一般是在3到27毫米的樣子,觸角短,復(fù)眼發(fā)達(dá),中胸較大,前翅發(fā)達(dá),后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對很長的尾須,部分種類還有中央尾絲,稚蟲水生,成蟲不取食,壽命很短。外表看起來又細(xì)又苗條。成年的蜉蝣身體顏色是白色和淡黃色,有兩對翅膀,前翅膀比后面的好大,可以在空中自由的飛行。尾部還有很長的尾須,所以它們非常的好辨認(rèn)。
3、蜉蝣的生活習(xí)性
蜉蝣幼蟲生活在各種各樣的淡水棲息地,大部分存在于溫度適中、不斷流動的活水中,少數(shù)可在咸水中生存,有一種甚至在陸地上生存,成蟲生活一般在飛行中度過。蜉蝣幼蟲主要生活在淡水湖和溪流里面,因為它們身體里面還具有供呼吸的氣管鰓,所以能適應(yīng)水里面的生活。所吃的食物有藻類和水生植物,能在水里面攀爬和匍匐前進。幼蟲期一般是一個月和一年的時間,有的還是一年以上的時間,等長大成年的時候,就會爬到植物和石頭上。等到日落的時候幻化成亞成蟲,然后經(jīng)過一天的時間幻化成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