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量特別高的十種金屬2025特別新排名前十名分析
36
2025-02-11
武漢理工大學在2024年全國排名 華南理工排名進步
國內取名為理工大學的高校有數十所,它們的實力或強或弱,排名或高或低。今天我們不一一介紹這些理工大學,而是重點看看8所“雙一流”理工大學,了解下它們在世界高校中的名次。
為了讓大家有比較客觀的認知,筆者對最近一段時間發布的U.S News2024世界大學排名、QS2024世界大學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世界大學排名等3榜排名數據進行了整理,制作了“8所‘雙一流’理工大學3榜2024世界大學排名表”(以下簡稱“排名表”),現與大家分享。
1)北理工和華工,誰更強?
“排名表”中的8所高校,有6所躋身世界高校前1000位,其中華南理工大學在三個大學排名中均位列世界高校前500位。
華南理工大學籌建于1951年,正式組建于1952年,為著名的四大工學院之一。在2000年前后,華工先后入圍“211工程”和“985工程”,2007年又成為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17所首批試點高校之一。
華南理工大學學科建設水平很高,有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農業科學4個學科領域躋身全球排名前1‰。第二輪國家“雙一流”建設,該校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4個學科入選。
不僅如此,自2009年以來,華南理工大學以第一專利權人獲中國專利獎數量排名全國高校第一,科研創新能力處于國際一流水平。
在U.S News版排名和泰晤士版排名中,北京理工大學的名次均低于華南理工大學,不過在QS版世界大學排名中,北京理工大學的名次高于華南理工大學。
事實上,民間關于北京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誰強誰弱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歇過。不少人專門把兩校的師資、生源、科研等方面的數據拿來比較,妄圖得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結果是事與愿違,因為兩校的整體數據非常接近,難分高下。
排名上也是如此,北京理工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互有勝負,只是北京理工大學與“軍”較為密切;華南理工大學與“民”較為密切,兩校的發展路徑不一樣而已。
2)排名數據只能作為參考
U.S News2024世界大學排名,武漢理工大學排世界高校第371位;大連理工大學排世界高校第387位,名次比武漢理工低一些,這肯定不太合理。
首先,武漢理工大學的身份沒有大連理工大學顯赫,大連理工大學是985高校,武漢理工大學是“非985”高校;其次,武漢理工大學的錄取線普遍比大連理工大學低十分以上;第三,大連理工大學的學科建設水平整體優于武漢理工大學。
很顯然,在QS版排名和泰晤士版排名中,大連理工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的名次更為合理。
南京理工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一個坐落在南京,一個坐落在上海,地理位置都相當不錯,它們在部分省份的錄取線甚至比個別985大學還高。
不過,頗受優秀學子歡迎的南京理工大學,沒有出現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世界大學排名中。要知道,該榜排名有97所中國內地高校上榜,這97所包括排世界高校第501-600位、中國內地高校第25-34位的浙江師范大學,排世界高校第601-800位、中國內地高校第34-49位的廣州大學等好幾所“雙非”院校。
而太原理工大學在QS2024世界大學排名和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世界大學排名兩個榜單中均落榜了,在U.S News版排名中也僅列世界高校第1434位、中國內地高校第169位,名次低于溫州大學、南通大學等“雙非”高校。
成都理工大學同樣沒有上榜QS2024世界大學排名和泰晤士2024世界大學排名,在U.S News版排名中僅列世界高校第1531位、中國內地高校第189位,名次低于江西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雙非”高校。
太原理工大學和成都理工大學,都擁有“雙一流”建設高校頭銜,且錄取線也高于江西師范大學、溫州大學等院校,在排名榜中的這種表現,肯定很難讓人信服。
客觀地講,只要是數據,就肯定有誤差,而我們經常看的大學排名,又基本都是商業榜單,難免會有一些“水分”,因此不能完全相信排名數據,只能參考。
今日話題:你比較相信哪個機構發布的大學排行榜?歡迎大家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