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忠臣良將排行榜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4
2025-01-16
高唐與豐縣,淺論山東與江蘇縣域發展的差距(附2024年最新排名前十榜單)
時風集團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特大型企業,員工3萬人,與同時期的高唐泉林造紙集團,高唐藍山集團一起,拖起了“金高唐”的美譽,其工業發展水平多年位居聊城地區8縣市首位,當時風頭無倆。
無論是平原盆地,山地丘陵,鄉村城鎮,到處都是時風牌三輪車的身影。同時期聊城地區還有一家著名的農機集團——雙力,其廣告語“擁有雙力,馳騁大地”也是廣為流傳。其生產的三輪車以馬力強勁,皮實耐造而著稱!!
聊城市的三輪車制造產業基礎雄厚,從業人員眾多,產業鏈相對發達,可惜10多年后的今天,雙力集團早已灰飛煙滅,品牌“雙力”也賣給了冠縣一家民營企業。而時風集團也已變得黯淡無光,無數次轉型,也都不甚成功!!其三輪車銷量也早已被五蓮的五征集團拋在身后。
而高唐的經濟更是一落千丈,2024年,其GDP總量僅僅是169.03億元,在山東省縣域經濟排行中,位居倒數第五,在聊城市縣域經濟排名中倒數第二,僅僅高于東阿。妥妥的工業弱縣,極度貧困縣。
而此時在江蘇徐州的最北部,卻有一個曾經寂寂無名、農業貧困大縣的地方一躍而成為三輪車制造之都、三輪車交易集散基地。經濟位居2024年度長三角百強縣第67位,它就是徐州豐縣
豐縣現擁有“金鵬”、“淮海”、“宗申”等眾多的三輪車著名制造企業,年產達500萬輛,占據國內60%的市場份額和90%電機市場份額,雅迪、宗申、五羊等三輪車10強品牌,已有7家落戶豐縣!!
豐縣2024年GDP總量達到了550億元,是高唐縣的3倍還多,聊城市工業最厲害的茌平縣(2024年345.84億)也僅僅是豐縣的60%多點。
短短的十多年,發展差距竟大得如此驚人,高唐一副好牌為什么打了個稀爛??而豐縣又是靠什么實現了經濟的逆襲、飛躍??值得深思!!反思!!
我感覺十多年來,這兩個縣域經濟的發展差距,恰恰也是魯蘇兩省發展差距越來越大的一個縮影。
筆者認為造成差距拉大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經濟模式的差別,山東走的是“大象經濟”,而江蘇走的是“群狼經濟”。
山東作為GDP第三的經濟大省,給外人感覺就是有名的巨無霸大企業比比皆是,如魏橋,海爾,重汽等等,動不動員工就幾萬人,而民企發展活力不足。每個縣城都有巨無霸企業,哪怕當地沒有大企業,也要盡量整合資源,培養成巨無霸企業。
一個縣城的經濟基本也就依附于一兩家大企業,當地的老百姓也就近在企業里打工上班。其實這對于當地經濟是很危險的,因為經濟業態瞬息萬變,企業也是各領風騷就幾年。當這些巨無霸突然出現問題的時候,經濟就會遭受重創,高唐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而江蘇豐縣的逆襲走的是另外一條路——群狼經濟,讓不同的市場主體自由發揮,各顯神通,公平競爭,深化上下游產業,使得豐縣短短十幾年,就發展成為擁有幾百家整車制造企業,上千家三輪車配件企業的“三輪車之都”。
豐縣通過把上下游產業做實做細,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集群,形成了獨有的產業競爭力、成本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又反過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大型頭部企業來豐縣投資辦廠!比如雅迪、五羊等等。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循環。
最后的發展成果是豐縣既有像淮海、金鵬、宗申這樣的巨無霸企業,又有無數的具有經濟活力的中小型企業!形成了大象與群狼共舞的盛況!巨無霸、大象級企業雖然也有轟然倒塌的風險,但對本地經濟絕不會傷筋動骨,因為當地企業眾多,經濟韌性就變得非常強。
這就是產業鏈企業之間良好的新陳代謝,“馬太效應”作用也會越來越明顯,會有更多的企業來豐縣投資創業,經濟也會繼續良性發展。
綜上所述:魯蘇的差別,關鍵點就是“產業鏈”。山東的“大象經濟”就是為了大而大,貪大求全,社會化分工差,活力不足,不注重產業鏈的培養。
而江蘇豐縣等縣域經濟非常注重產業鏈、產業帶的培養,不要一花獨放,而要萬紫千紅。
市場經濟越來越講究社會化大分工,分工越明細,經濟就越活躍,經濟發達程度就越高。產業鏈越完善,產業帶也就越安全,經濟造血功能不斷,經濟才會永葆活力。
值得慶幸的是山東省終于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省政府從2024年開始實行了重點行業產業鏈“鏈長制”,精準延鏈、補鏈、強鏈,促進上下游產業鏈緊密配套。
都說前十年,是山東失落的十年,更是失去的十年,本人深有體會,深以為然。痛定思痛,砥礪前行,祝福厚重的齊魯大地,未來經濟也能像江蘇一樣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