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經典華語動作電影2025年排名前十名榜單出爐
3
2022-11-16
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圖,敦煌星圖已有1000多年歷史
星圖是恒星觀測的一種形象記錄,它是天文學上用來認星和指示位置的一種重要工具。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圖是什么?敦煌星圖現藏于倫敦大英博物館,是敦煌經卷中發現的一幅古星圖,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為世界現存古星圖中星數較多而又較古老的一幅,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星圖。下面就隨一起了解下吧!
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圖
世界上最古老的星圖正是中國敦煌莫高窟的《敦煌星圖》,約繪制于唐中宗時期(公元705-710年)。這一星圖為一紙卷,長3.94米,寬0.244米,被斯坦因帶到英國,但起初并未引起注意,1950年代初為李約瑟和陳世驤首先發現并在《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又譯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卷中加以介紹。
敦煌星圖的畫法是現代星圖的鼻祖。星圖從12月開始,按照每月太陽所在的位置把赤道帶附近的天區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投影到一張長方形的平面圖上。每月星圖下方的文字,說明了太陽在二十八宿的宿次,黃昏和傍晚出現在正南方的星宿;每月星圖之間的文字說明了十二次起點和終點的度數。北極附近的紫微垣以北天極為中心投影到一張圓形的平面圖上。
簡單地說,就是把北天極附近的星畫在圓圖上,把赤道上空的星畫在橫圖上。敦煌星圖上恒星的位置并不是按照測量數據點定,而是用眼睛估計星與星之間的相對距離而描繪的,但卻極為精細。另外,繪制者還用不同的顏色區分了甘、石、巫三家星官。根據推測,這幅星圖觀測地點的地理緯度在北緯35度左右,即如今的西安洛陽一帶。